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征服國際市場的羊倌兒

讓國人穿上好羊絨服裝, 讓中國羊絨服裝走向國際, 打造百年品牌, 是紅太集團的願景, 更是崔應國一生的追求。

崔應國的一生,

都和羊有緣。

1974年7月, 崔應國出生在陝西省子洲縣老君殿鎮南坬村。 子洲縣是國家級貧 困縣, 十年九旱, 一家人辛苦勞作一年也僅夠溫飽。 崔應國十來歲就開始跟著家人放羊, 15歲初中沒畢業, 就輟學挑起了生活的重擔, 下田種地, 上山放羊。 然而, 崔應國不甘心像祖輩一樣守著羊群過窮日子, 他一邊放羊,一邊琢磨自己未來的出路。

他到寶雞賣過青菜, 在榆林倒過雞蛋, 去西安送過黃豆。 1991年,17歲的崔應國聽說河北省清河縣是全國最出名的羊絨集散地,那裡的人不僅依靠羊絨富起來,還把羊絨賣到國外。 於是,他按80元一斤的價格賒了鄉親們1000多斤羊毛到清河販賣。 在那個萬元戶還比較稀缺的年代,崔應國一次就賺了4萬多元。

崔應國說:“當時哪見過那麼多的錢呀, 揣著羊毛款從清河返回老家的路上,我一路上都提心吊膽。 ”回到老家, 崔應國迅速擴大養殖規模。 隨後,他一邊養羊,一邊販賣羊毛,往返於子洲縣和清河縣之間。

羊絨之都紮根創業

商海波詭雲譎, 瞬息萬變。 就在崔應國一次進了大量的貨決心大幹一番的時候, 羊毛價格卻一路暴跌。 這對剛剛起步的他無疑是滅頂之災。 他在清河的羊絨市場附近的小旅館住了快半年, 貨物也沒出手。 也就在那段時間, 崔應國幾乎天天都去幾個大型絨毛廠, 一邊探聽市場訊息, 一邊偷偷拜師學會了梳絨技術。 雖然遇到重重困難, 但卻幫崔應國理清了方向。 第二年, 他在清河縣城租下了兩處院子, 購置了兩台梳絨機,

帶著愛人一起, 要紮根清河大幹一場。

崔應國為人仗義, 講求誠信, 很多清河人願意和他做生意, 不少人不僅是他的交易夥伴, 還成了他要好的朋友。 短短4年時間, 他就積累了200多萬元資金, 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兩虎聯手”闖世界

遇上“大老虎”——德國全球羊絨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德列斯·科內索維奇 , 是崔應國一生的重大機遇, 從這段跨國奇緣開始, “兩虎聯手”闖進了國際市場。

在天津的一家合作商那裡, 崔應國結識了深圳生產羊絨服裝的張總, 兩人一見如故, 很快成了合作夥伴。 2004年4月, 崔應國和張總聽說德國的杜拉爾諾夫市將舉辦一場國際服裝展覽會, 他倆決定去試一試, 讓自己的產品在國際舞臺上亮亮相。

他倆帶著自產的50件羊絨衫趕到德國, 千方百計找到了展覽廳。 因為不在邀請之列, 展廳內沒有他們的展位。 情急之下, 他倆找來兩根竹竿一條繩, 在展廳門外的一塊空地上來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展示。 他倆既不懂德語, 也沒有翻譯, 只好對紛紛圍攏過來探問的人呈上名片連說帶比劃。 就這樣一連去了三天, 雖說沒有賣出幾件羊絨衫, 但他們遇上德國全球羊絨集團公司董事長安德列斯·科內索維奇。 安德列斯的年齡按中國的屬相, 與崔應國一樣屬虎。 熟識後, 崔應國親昵地稱呼他為“老虎”, 不過他比崔應國大了一輪。

“老虎”不僅在德國有自己的公司, 而且在義大利、瑞士都有自己的工廠, 對羊絨的需求量很大。 安德列斯·科內索維奇不僅看中了崔應國他們的產品,

也看中了他們的人品, 兩人一見如故。

2007年2月, 崔應國成立了河北安隆紅太羊絨製品有限公司。 2010年7月, 崔應國與“老虎”合資成立了河北利意蒙羊絨製品有限公司, 這是目前中國唯一與德國企業合資的羊絨企業。 員工們說, 雖然我們語言不通, 但是老虎先生每次都會用最熱情的行動來釋放我們心中最真摯的情感。 老虎先生的每一次到來, 都給我們帶來強烈的士氣和鼓舞, 進步和肯定。

自建基地養好羊

崔應國做事認真, 認准的事情就做到底。 “要做出世界最好的羊絨, 就必須培育出優質的絨山羊。 ”過去, 原料是從不同牧區收購來的, 很難把控品質。 為此, 崔應國先後在清河建起了河北富農絨山羊良種繁育基地, 在陝北成立了浩麗絨山羊養殖基地和陝西應馬安養殖有限公司,並與中國農科院、中國養羊協會、河北農大、西北農大、中國農業大學等14所高校和國內專業機構建立起技術協作關係。在專家的指導下,引進陝西白絨山羊和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優質絨山羊進行繁殖培育。

在遼闊的草場養殖基地,種植著美國紫花苜蓿草、內蒙古撒達王草,這是絨山羊的粗飼料。羊兒們的精飼料是玉米和黑豆,還補充白蘿蔔、紅蘿蔔與其他一些高營養飼料。好的品種好的飼養條件,最終成功繁育出能生產細度14微米、長度45毫米左右的世界獨有的絨山羊。崔應國把養殖基地生產的山羊絨全部作為原材料用於自己旗下羊絨品牌的生產,從產業鏈條的前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創新長出2微米

羊絨是依其纖維長短論價格,分梳好的羊絨纖維每長出2微米,每噸的價格就會提高2萬元。

崔應國他們創新“氣流分梳技術”,取代分梳舊工藝,獲得了14項國家技術專利。

崔應國介紹,他們飼養的優質絨山羊“撓”下的絨,85%的長度在45微米,可是通過梳絨機分梳後,最長的也只有38微米。面對這個問題,他們從天津紡織工學院請來三位專家會診,專家們幾經現場觀察分析,終於找到癥結是原絨在分梳過程中通過梳絨機上“道夫”和“針布”兩個環節時,導致截絨。

癥結找到後,在專家的指導下,紅太羊絨製品有限公司的技術攻關小組,開始對傳統的梳絨機進行顛覆性的技術改造。攻關小組經過18個月的試驗,最終創新的“氣流分梳”技術獲得了成功。

對傳統梳絨機進行的顛覆性技術改造,不但為企業帶來喜人的效益,而且帶來了羊絨服飾品質的提升、市場的拓展。“紅太”亮點紛呈:被評為“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國羊絨服裝製品行業出口西歐製成品最多的企業……

日前, 紅太羊絨製品有限公司更是成為河北省工業設計重點合作專案中的簽約公司。

工匠精神鑄品牌

打造一個品牌,必須處處用心,這是崔應國最深的體會。

染色,是羊絨衫生產中的重要一環。為製作出綠色環保染料精品羊絨衫,崔應國一改過去讓其他廠家代為染色的做法,投資800多萬元,建立起染色車間,從香港引進了染缸、脫水機以及數控“高壓電頻烘乾機”和“紋染”等先進設備。所用的染料也都是從德國進口的“活性染料”。憑著綠色環保的染色技術和優良的染色質量,自2010年與德國全球羊絨製品公司合資後,每年出口30多萬件羊絨衫,從未發生過因染色不合格被退貨的現象。

要把精品絨製成精品衫,還必須有一流的設備。崔應國從德國引進了70台世界先進的STOLL電腦橫機,既有能夠以精紡羊絨紗生產夏穿T恤衫的HP530型的電腦橫機,又有能夠以粗紡紗線生產冬穿羊絨衫的HP520型的電腦橫機,以及生產加厚羊絨衫的電腦橫機。

時尚教主成搭檔

“紅太”每年推出的羊絨服飾款式有400多個。有位業界權威人士曾這樣評價紅太集團的研發設計:“代表了國內時尚潮流的流行趨勢,走在了國際潮流的前沿。”崔應國說,關鍵是他們擁有頂尖的研發設計團隊:一支是由德國及瑞士籍的5名高級服裝設計師組成的研發團隊,總部設在瑞士;一支是從義大利聘請來的高級服裝設計師和從清華美院聘請的設計技術人員共10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總部設在上海。

2017年3月,紅太集團開始了與全球“時尚教主”的合作。英國高級定制喬治·布魯摩第四代繼承人安迪·利文斯頓團隊來到了紅太集團。喬治·布魯摩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儲著裝顧問,也是領帶和英式西服的創始人,還是全球公認的時尚教主。喬治·布魯摩高級私人定制,專注於手工縫製西裝、大衣、外套、婚裝、制服及軍裝等,客戶包括英國威爾士親王、查理斯王子、阿曼蘇丹王室,以及許多政治家、社會名流、著名演員和音樂家等。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定制服裝均出自喬治·布魯摩。喬治·布魯摩對西裝的美感要求到極致,對面料的選擇尤其苛刻,選中紅太合作,預示著紅太開啟了羊絨高級定制西裝的新篇。

夫妻同唱信天遊

崔應國的微信封面,是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的照片。崔應國的妻子武彩豔,年輕時和他來到清河一起創業,倆人同風雨共患難。如今,武彩豔已經是公司的總經理,當地有名的女企業家。

“第一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爸爸打了額兩呀麼兩煙袋;第二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媽媽打了額兩呀麼兩鍋蓋;第三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家門前的大黃狗,咬我的褲腰帶;第四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哥哥打了額兩呀麼兩耳光;第五次……” 每次紅太集團大聯歡聚會時,崔應國都會唱起這首歌。或許,這首家鄉質樸的陝北民歌,讓他回憶起他們夫妻倆人一路攜手打拼、共同走過的人生。

最是濃濃故鄉情

43歲的崔應國,在陝北農村生活了18年,在河北清河幹事創業已有25年,他已經把清河當成他的第二故鄉。隨著企業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他在老家建立絨山羊養殖基地,幫扶陝北老家鄉親們致富奔小康。同時,也沒忘記清河縣的貧困群眾。

培育成功優質絨山羊後,崔應國一是想迅速擴大優質絨山羊的飼養規模。二是想靠絨山羊扶持故里的鄉親們脫貧致富。他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把兩個基地繁育的優質絨山羊種羊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陝北子洲、靖邊兩縣18個鄉鎮的貧困的老鄉家中。為了減輕老鄉們的負擔和顧慮,崔應國免費提供種羊,並每年給予每戶1萬元錢的草料補貼;同時還給每個農戶3萬~5萬元的種羊補助。崔應國還積極協調當地政府,給被扶持的貧困戶免費修建標準化的羊舍。這種絨山羊生產的羊絨,不但長度、細度都優於一般山羊絨,而且產絨率也高,所產羊絨由公司統一以每公斤高於市場上一般絨山羊60元的價格回收;農戶達到一定飼養規模後,所產的羊羔公司以每只高於市場價2倍的價格回收……目前,子洲、靖邊兩縣農戶飼養的優質絨山羊已達到10萬多隻的規模。崔應國的絨山羊扶貧之路使陝北家鄉的貧困家庭快速地富裕起來。

在幫扶陝北老家鄉親致富奔小康的同時,崔應國也沒忘記清河縣的貧困群眾。2016年10月,崔應國主動將國家對清河248戶的扶貧基金以入股的形式,吸收到河北富民絨山羊良種繁育基地,年年按股份紅,清河縣的240多個貧困戶都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

憑藉全產業鏈優勢和在關鍵技術上的領先以及對國際市場的敏銳佈局,如今的紅太已經成為中國羊絨業界不可小視的一支力量。“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紅太羊絨被譽為清河羊絨產業中的“領頭羊”。不過,崔應國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實短板:目前的名氣,也僅僅是在圈內具有影響力,遠沒有達到讓消費者普遍知曉的程度。

崔應國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要打造叫得響的名牌。他說,“紅太”是原創品牌,從原料品質、品牌定位、到研發設計都很高端,但產品堅持親民的實實在在的價位。紅太集團完成羊絨全產業鏈創建後,重要的目標就是進行產品升級,成為中國的羊絨名片。

在陝北成立了浩麗絨山羊養殖基地和陝西應馬安養殖有限公司,並與中國農科院、中國養羊協會、河北農大、西北農大、中國農業大學等14所高校和國內專業機構建立起技術協作關係。在專家的指導下,引進陝西白絨山羊和內蒙古阿拉善地區的優質絨山羊進行繁殖培育。

在遼闊的草場養殖基地,種植著美國紫花苜蓿草、內蒙古撒達王草,這是絨山羊的粗飼料。羊兒們的精飼料是玉米和黑豆,還補充白蘿蔔、紅蘿蔔與其他一些高營養飼料。好的品種好的飼養條件,最終成功繁育出能生產細度14微米、長度45毫米左右的世界獨有的絨山羊。崔應國把養殖基地生產的山羊絨全部作為原材料用於自己旗下羊絨品牌的生產,從產業鏈條的前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地位。

創新長出2微米

羊絨是依其纖維長短論價格,分梳好的羊絨纖維每長出2微米,每噸的價格就會提高2萬元。

崔應國他們創新“氣流分梳技術”,取代分梳舊工藝,獲得了14項國家技術專利。

崔應國介紹,他們飼養的優質絨山羊“撓”下的絨,85%的長度在45微米,可是通過梳絨機分梳後,最長的也只有38微米。面對這個問題,他們從天津紡織工學院請來三位專家會診,專家們幾經現場觀察分析,終於找到癥結是原絨在分梳過程中通過梳絨機上“道夫”和“針布”兩個環節時,導致截絨。

癥結找到後,在專家的指導下,紅太羊絨製品有限公司的技術攻關小組,開始對傳統的梳絨機進行顛覆性的技術改造。攻關小組經過18個月的試驗,最終創新的“氣流分梳”技術獲得了成功。

對傳統梳絨機進行的顛覆性技術改造,不但為企業帶來喜人的效益,而且帶來了羊絨服飾品質的提升、市場的拓展。“紅太”亮點紛呈:被評為“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國羊絨服裝製品行業出口西歐製成品最多的企業……

日前, 紅太羊絨製品有限公司更是成為河北省工業設計重點合作專案中的簽約公司。

工匠精神鑄品牌

打造一個品牌,必須處處用心,這是崔應國最深的體會。

染色,是羊絨衫生產中的重要一環。為製作出綠色環保染料精品羊絨衫,崔應國一改過去讓其他廠家代為染色的做法,投資800多萬元,建立起染色車間,從香港引進了染缸、脫水機以及數控“高壓電頻烘乾機”和“紋染”等先進設備。所用的染料也都是從德國進口的“活性染料”。憑著綠色環保的染色技術和優良的染色質量,自2010年與德國全球羊絨製品公司合資後,每年出口30多萬件羊絨衫,從未發生過因染色不合格被退貨的現象。

要把精品絨製成精品衫,還必須有一流的設備。崔應國從德國引進了70台世界先進的STOLL電腦橫機,既有能夠以精紡羊絨紗生產夏穿T恤衫的HP530型的電腦橫機,又有能夠以粗紡紗線生產冬穿羊絨衫的HP520型的電腦橫機,以及生產加厚羊絨衫的電腦橫機。

時尚教主成搭檔

“紅太”每年推出的羊絨服飾款式有400多個。有位業界權威人士曾這樣評價紅太集團的研發設計:“代表了國內時尚潮流的流行趨勢,走在了國際潮流的前沿。”崔應國說,關鍵是他們擁有頂尖的研發設計團隊:一支是由德國及瑞士籍的5名高級服裝設計師組成的研發團隊,總部設在瑞士;一支是從義大利聘請來的高級服裝設計師和從清華美院聘請的設計技術人員共10人組成的研發團隊,總部設在上海。

2017年3月,紅太集團開始了與全球“時尚教主”的合作。英國高級定制喬治·布魯摩第四代繼承人安迪·利文斯頓團隊來到了紅太集團。喬治·布魯摩是大名鼎鼎的英國皇儲著裝顧問,也是領帶和英式西服的創始人,還是全球公認的時尚教主。喬治·布魯摩高級私人定制,專注於手工縫製西裝、大衣、外套、婚裝、制服及軍裝等,客戶包括英國威爾士親王、查理斯王子、阿曼蘇丹王室,以及許多政治家、社會名流、著名演員和音樂家等。美國前總統老布希定制服裝均出自喬治·布魯摩。喬治·布魯摩對西裝的美感要求到極致,對面料的選擇尤其苛刻,選中紅太合作,預示著紅太開啟了羊絨高級定制西裝的新篇。

夫妻同唱信天遊

崔應國的微信封面,是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的照片。崔應國的妻子武彩豔,年輕時和他來到清河一起創業,倆人同風雨共患難。如今,武彩豔已經是公司的總經理,當地有名的女企業家。

“第一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爸爸打了額兩呀麼兩煙袋;第二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媽媽打了額兩呀麼兩鍋蓋;第三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家門前的大黃狗,咬我的褲腰帶;第四次到你家,你呀你不在,你哥哥打了額兩呀麼兩耳光;第五次……” 每次紅太集團大聯歡聚會時,崔應國都會唱起這首歌。或許,這首家鄉質樸的陝北民歌,讓他回憶起他們夫妻倆人一路攜手打拼、共同走過的人生。

最是濃濃故鄉情

43歲的崔應國,在陝北農村生活了18年,在河北清河幹事創業已有25年,他已經把清河當成他的第二故鄉。隨著企業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他在老家建立絨山羊養殖基地,幫扶陝北老家鄉親們致富奔小康。同時,也沒忘記清河縣的貧困群眾。

培育成功優質絨山羊後,崔應國一是想迅速擴大優質絨山羊的飼養規模。二是想靠絨山羊扶持故里的鄉親們脫貧致富。他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方式,把兩個基地繁育的優質絨山羊種羊源源不斷地輸送到陝北子洲、靖邊兩縣18個鄉鎮的貧困的老鄉家中。為了減輕老鄉們的負擔和顧慮,崔應國免費提供種羊,並每年給予每戶1萬元錢的草料補貼;同時還給每個農戶3萬~5萬元的種羊補助。崔應國還積極協調當地政府,給被扶持的貧困戶免費修建標準化的羊舍。這種絨山羊生產的羊絨,不但長度、細度都優於一般山羊絨,而且產絨率也高,所產羊絨由公司統一以每公斤高於市場上一般絨山羊60元的價格回收;農戶達到一定飼養規模後,所產的羊羔公司以每只高於市場價2倍的價格回收……目前,子洲、靖邊兩縣農戶飼養的優質絨山羊已達到10萬多隻的規模。崔應國的絨山羊扶貧之路使陝北家鄉的貧困家庭快速地富裕起來。

在幫扶陝北老家鄉親致富奔小康的同時,崔應國也沒忘記清河縣的貧困群眾。2016年10月,崔應國主動將國家對清河248戶的扶貧基金以入股的形式,吸收到河北富民絨山羊良種繁育基地,年年按股份紅,清河縣的240多個貧困戶都有了穩定的經濟收入。

憑藉全產業鏈優勢和在關鍵技術上的領先以及對國際市場的敏銳佈局,如今的紅太已經成為中國羊絨業界不可小視的一支力量。“世界羊絨看中國,中國羊絨看清河。”紅太羊絨被譽為清河羊絨產業中的“領頭羊”。不過,崔應國也清醒地認識到現實短板:目前的名氣,也僅僅是在圈內具有影響力,遠沒有達到讓消費者普遍知曉的程度。

崔應國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要打造叫得響的名牌。他說,“紅太”是原創品牌,從原料品質、品牌定位、到研發設計都很高端,但產品堅持親民的實實在在的價位。紅太集團完成羊絨全產業鏈創建後,重要的目標就是進行產品升級,成為中國的羊絨名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