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2017年網購花了多少錢?年度支付寶帳單刷屏,別把隱私“曬”出去

來源 掌中九江—潯陽晚報

隨著2017年的支付寶帳單出爐, 潯城許多市民紛紛在朋友圈曬出帳單, 然而在1月3日, 一名律師卻發文指出, 帳單首頁一行特別小的字“我同意《芝麻服務協定》”存在風險。 該文指出, 這行字不但字特別小, 而且已經默認“同意”。 雖然選擇取消同意依然能看到年度帳單;但沒注意就會直接同意協議, 允許支付寶收集你的資訊, 包括在協力廠商保存的資訊。 許多朋友紛紛擔心, 自己的順手一曬是否將自己的隱私曬了出去?

支付寶帳單霸佔螢幕

“曬帳單”這陣風還未刮多久, 《曬帳單存在風險》一文就引起了市民擔憂。 市民李女士稱, 看到這篇文章後, 她立即就把帳單從朋友圈中刪除了, 可這僅僅是心理作用, 她無意中還是允許了支付寶收集資訊, 但不知道該如何補救。

官方出臺補救辦法

當大家驚訝於支付寶和芝麻信用的“大資料”比自己更瞭解自己的時候,

應當意識到, 這些大資料就是我們生活軌跡的點滴累計。 從事IT行業的許先生介紹, 企業在收集、處理、展示使用者的資料時, 與使用者存在一種“合同”關係, 所以需要一個協定, 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並就某些事項提前征得用戶授權。 這樣的“合同”已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處, 比《芝麻服務協定》更典型的是安裝手機應用時常常會彈出的“XX應用隱私條款”。 一直以來, 我們聽到過很多網友的吐槽, 比如太長、看不懂、不同意就不給用等等。 如今, 網路資訊如此發達, 我們更應該謹慎小心。

責任編輯:吳雪倩

原文連結:

http://www.jjcbw.com/News/news/id/98496.html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