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諾千金十五載,“最美擺渡人”去世,願天堂沒有病痛

做一件事容易, 難的是一件事, 做一輩子。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這個曾經讓無數人嚮往, 尊敬的職業, 現在卻越來越不受到重視,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教師行業, 嫌教師苦, 教師累, 教師工資少。 尤其是在基層, 中小學教師資源越來越匱乏和貧瘠。 有責任心, 有擔當的老師, 也越來越少,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 一位來自浙江寧海的老教師, 感動了無數人, 這位老教師, 用自己的行為樹立起教師的一座偉岸豐碑, 他的離開, 是教育的損失, 是我們的不幸。

張翎飛84年參加工作, 生前系長街鎮岳井小學教師。 在偏海一隅的農村學校裡, 從事基層教育工作長達33年, 幾乎教過小學所有科目, 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 隔洋塘村40歲以下的所有村民都是他的學生。 2002年, 村小學撤並, 全村孩子要到一洋之隔的岳井小學就讀, 上學要坐15分鐘的渡輪。 為此, 岳井小學承諾:“每週由學校教師護送孩子安全到家。

”作為隔洋塘人的張翎飛便主動攬起了護送的任務, 成了一名“海島使者”。 風雨無阻、無怨無悔地堅持了15載, 成了當之無愧的“最美擺渡人”。

校長葉兆明說, 學校沒有任何補貼, 張老師一句承諾踐行了15年, 全憑一顆愛心和一份真情,

為年輕教師做了很好的榜樣。 但是去年年初, 張老師病情嚴重, 輾轉多地治療, 在病床上, 張老師依然牽掛的是他的學生們, 叮囑接替他的老師們, 一定要把孩子們安全送達。 可病魔是無情的, 它奪走了張教師的生命, 但病魔奪走不了的是張老師的這種精神, 它像一面旗幟, 牢牢的釘在基層教育的陣地上。

如今張老師走了, 他的13位同事結過了接力棒, 這個擺渡人團隊, 將續航張老師交過來的護送任務。 教師賴初初堅定地說:“張老師放心, 只要隔洋塘還有一個學生, 我們就會永遠護送下去。 ”年輕教師王江說:“我們不僅要接過護送隔洋塘學生的接力棒, 還要接過張老師師德師風的接力棒, 做一名擺渡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