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養老機構如何合理設計服務流線?以送餐、洗浴、洗衣三大服務為例

本文要點:

養老設施送餐流線設計

養老設施洗浴流線設計探討

養老設施洗衣流線設計探討

養老設施的設計關鍵點之一是服務流線設計。 便捷的流線設計, 不僅可保證服務效率, 還能節約時間和人力成本。 那麼, 如何來合理地設計養老機構中的服務流線呢?

首先, 流線的設計需要與養老機構中所提供服務專案的特點相匹配。 再者, 要強調機構中各個空間上的有機聯繫。 最後, 流線安排應盡可能簡潔(一般以直線型設計為主), 長度不宜過長, 避免各個服務流線間的交叉與重複。

基於以上原則,

和睿養老將逐一對送餐、洗浴、洗衣這三條服務流線進行要點歸納。

養老設施服務流線設計分析

一、養老設施送餐流線設計

1.送餐服務模式

大部分養老機構的兩種送餐形式:一是送餐到老人房間, 二是讓老人在公共餐廳集中用餐。

通常, 老人在房間內用餐是因為長期臥床不便行動。 對於尚能活動的老人, 應鼓勵他們前往公共餐廳用餐, 一方面增加老人的活動量, 另一方面便於護理人員的集中看護。

——送餐入房

——在公共餐廳集中用餐

在這裡重點考慮工作人員從廚房到各個公共餐廳的送餐流線。

2.送餐流線分析

——送餐流線示意

養老設施公共餐廳常見的兩種形式:

①、首層的集中餐廳

滿足較為健康的老人集中用餐, 或老人與親屬間的家庭聚餐、參觀人群集體用餐等需求;

——某機構首層公共餐廳

②、老人居住樓層的餐廳

為護理程度較高的老人能在自己居住的樓層內就近用餐而設置, 可減輕護理人員幫助老人上下樓的負擔。

——居住層公共餐廳

3.送餐的流線設計

送餐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1.送餐距離遠,送餐過程中沒有保溫設施,飯菜易涼。

2.在運送過程中,餐品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電梯與備餐間相通,兼做食梯

——備餐間中的傳菜電梯

優秀送餐流線設計分析

——某機構中居住層的局部平面設計圖

流線設計:首層中加工好的菜品通過廚房內部食梯傳送至每層樓的配餐區,再由配餐區的工作人員分好送到公共餐廳。

丨√丨 配餐區內單獨配有食梯,與日常使用的客梯貨梯區分開,實現了汙潔分區,有效地保證了食物的衛生。

丨√丨就餐區與配餐區臨近佈局設計,使得送餐距離大大縮短。工作人員可及時將飯菜送到就餐區,避免飯菜放涼的狀況。

丨√丨公共餐廳中餐桌與餐桌之間留有一定的的距離,保證餐車自由通行。

二、養老設施洗浴流線設計探討

1.洗浴服務模式

常見的兩種洗浴方式:一是讓老人在房間內洗,二是到公共浴室洗浴。

在房間內洗浴更利於保護老人的私密性,也更有居家感。而在公共浴室內洗浴,則可以滿足更為多樣的洗浴需求,如泡澡、按摩等,同時也便於護理人員集中照看。

——房內浴室

——公共浴室

在這裡重點考慮老人從房間到公共浴室的洗浴流線。

2.洗浴流線分析

——洗浴流線示意

養老設施公共浴室常見的兩種形式:

①、集中公共浴室

集中公共浴室通常設置在地下層或首層,規模較大,功能也較為豐富。可能包含水療池、游泳池等設施。

——集中公共浴室設施齊全

——集中公共浴室的療養池

②、居住層公共浴室

為便於老人就近洗浴,一般會在老人居住的樓層內設置公共浴室。這類公共浴室面積不必過大,一般滿足1-3位老人同時洗浴的空間需求即可。

——居住層的公共浴室

3.洗浴流線設計

前往洗浴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①、佈局不當,老人前往公共浴室的流線不暢

②、護理人員需多次往返取物,工作量大

——只在首層設置公共浴室,且未配置電梯

優秀洗浴流線設計分析

丨√丨該機構每層樓中都設有公共浴室,老人去往浴室時不需要翻越樓層或穿過其他空間。通行流線流暢,可達性高。

丨√丨公共浴室位於樓層中部,兩頭開門,使住在兩側的需要沐浴的老人均不必繞遠路,同時方便護理人員往返拿取衣物,有效地減輕了護理人員作業負擔。

丨√丨可回游的空間安排,使護理工作的流線形成空間回路。這種設計形式給工作人員提供了更多路線選擇的空間,有利於護理人員完成看護和調配人手等服務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無意義的奔走,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養老設施洗衣流線設計探討

1.洗衣服務模式

一是由護理人員將衣物被服送到公共洗衣間集中洗滌,二是將被服送到專門的洗滌廠進行外包洗滌。

注:養老機構自行集中洗衣時,應設置充足的晾曬空間。

——公共洗衣間集中洗衣

2.洗衣流線分析

——洗衣流線示意

公共洗衣房的兩種設置形式:

①、居住層洗衣房

在老人居住層設置洗衣房,便於護理人員收集衣物後就近洗滌。這類洗衣房空間容納2-3台洗滌設備即可。

②、集中洗衣房

通常位於養老機構的地下層或頂層,主要負責洗滌大件床單、被服等。

3.洗衣流線設計

洗衣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

①、機構集中洗衣時,衣物的晾曬和搬運

②、外包洗滌時,衣物的暫存和搬運

——缺乏晾曬空間,老人衣物、床單等晾在公共樓梯間

——居住層洗衣房附設陽臺

——集中洗衣房利用庭院晾衣

——被服暫存處

洗衣流線設計分析

洗衣流線優化前:

丨×丨 樓層中缺少洗衣房和晾曬空間,老人換下的髒衣服只能運送至集中洗衣房或專門洗滌廠洗滌,被服上下樓的搬運工程必將十分艱巨,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丨×丨衛生間,更衣室等輔助空間分佈太散,造成區域功能混亂,洗衣流線易與其他服務流線形成交叉重疊。並且這些輔助空間直接面向主要的公共走廊開門,與人流通行流線相沖,妨礙老人的日常活動。

洗衣流線優化後:

丨√丨優化後,樓層中公共浴室、洗衣間臨近佈局,縮短了護理人員將老人衣物送到洗衣房洗滌的流線。此外,各種服務空間的集中設計,也方便了人手的相互支援和調配。

丨√丨清潔間潔汙分區,劃分汙物處理空間和洗滌空間,避免洗好的衣物再次弄髒。

丨√丨洗衣間外附設陽臺,可晾曬洗好的小件衣物。洗晾操作集中,不僅能避免和其他服務流線的交叉,更減少被服上下樓的搬運量,節省了人力物力。

丨√丨樓層中新增儲藏間,臨近服務梯。方便將老人需換洗的被服集中到一塊,再通過臨近電梯往下運輸,送至集中洗衣房或洗滌廠進行洗滌。

總結

通過對送餐、洗浴和洗衣三大服務流線設計的歸納分析,不難發現,流線設計的合理化,可以有效地縮短工作人員的服務動線,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達到節省人力物力的效果。這對於我國當前養老行業勞動力稀缺的現狀,無疑能起到了極大的緩和作用。

因此,在進行養老機構的佈局規劃時,服務流線的設計是極其重要的一塊內容,需要規劃者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以達到最佳效果。

1.送餐距離遠,送餐過程中沒有保溫設施,飯菜易涼。

2.在運送過程中,餐品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電梯與備餐間相通,兼做食梯

——備餐間中的傳菜電梯

優秀送餐流線設計分析

——某機構中居住層的局部平面設計圖

流線設計:首層中加工好的菜品通過廚房內部食梯傳送至每層樓的配餐區,再由配餐區的工作人員分好送到公共餐廳。

丨√丨 配餐區內單獨配有食梯,與日常使用的客梯貨梯區分開,實現了汙潔分區,有效地保證了食物的衛生。

丨√丨就餐區與配餐區臨近佈局設計,使得送餐距離大大縮短。工作人員可及時將飯菜送到就餐區,避免飯菜放涼的狀況。

丨√丨公共餐廳中餐桌與餐桌之間留有一定的的距離,保證餐車自由通行。

二、養老設施洗浴流線設計探討

1.洗浴服務模式

常見的兩種洗浴方式:一是讓老人在房間內洗,二是到公共浴室洗浴。

在房間內洗浴更利於保護老人的私密性,也更有居家感。而在公共浴室內洗浴,則可以滿足更為多樣的洗浴需求,如泡澡、按摩等,同時也便於護理人員集中照看。

——房內浴室

——公共浴室

在這裡重點考慮老人從房間到公共浴室的洗浴流線。

2.洗浴流線分析

——洗浴流線示意

養老設施公共浴室常見的兩種形式:

①、集中公共浴室

集中公共浴室通常設置在地下層或首層,規模較大,功能也較為豐富。可能包含水療池、游泳池等設施。

——集中公共浴室設施齊全

——集中公共浴室的療養池

②、居住層公共浴室

為便於老人就近洗浴,一般會在老人居住的樓層內設置公共浴室。這類公共浴室面積不必過大,一般滿足1-3位老人同時洗浴的空間需求即可。

——居住層的公共浴室

3.洗浴流線設計

前往洗浴時可能遇到的問題:

①、佈局不當,老人前往公共浴室的流線不暢

②、護理人員需多次往返取物,工作量大

——只在首層設置公共浴室,且未配置電梯

優秀洗浴流線設計分析

丨√丨該機構每層樓中都設有公共浴室,老人去往浴室時不需要翻越樓層或穿過其他空間。通行流線流暢,可達性高。

丨√丨公共浴室位於樓層中部,兩頭開門,使住在兩側的需要沐浴的老人均不必繞遠路,同時方便護理人員往返拿取衣物,有效地減輕了護理人員作業負擔。

丨√丨可回游的空間安排,使護理工作的流線形成空間回路。這種設計形式給工作人員提供了更多路線選擇的空間,有利於護理人員完成看護和調配人手等服務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無意義的奔走,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養老設施洗衣流線設計探討

1.洗衣服務模式

一是由護理人員將衣物被服送到公共洗衣間集中洗滌,二是將被服送到專門的洗滌廠進行外包洗滌。

注:養老機構自行集中洗衣時,應設置充足的晾曬空間。

——公共洗衣間集中洗衣

2.洗衣流線分析

——洗衣流線示意

公共洗衣房的兩種設置形式:

①、居住層洗衣房

在老人居住層設置洗衣房,便於護理人員收集衣物後就近洗滌。這類洗衣房空間容納2-3台洗滌設備即可。

②、集中洗衣房

通常位於養老機構的地下層或頂層,主要負責洗滌大件床單、被服等。

3.洗衣流線設計

洗衣過程可能遇到的問題:

①、機構集中洗衣時,衣物的晾曬和搬運

②、外包洗滌時,衣物的暫存和搬運

——缺乏晾曬空間,老人衣物、床單等晾在公共樓梯間

——居住層洗衣房附設陽臺

——集中洗衣房利用庭院晾衣

——被服暫存處

洗衣流線設計分析

洗衣流線優化前:

丨×丨 樓層中缺少洗衣房和晾曬空間,老人換下的髒衣服只能運送至集中洗衣房或專門洗滌廠洗滌,被服上下樓的搬運工程必將十分艱巨,所要耗費的人力物力可想而知。

丨×丨衛生間,更衣室等輔助空間分佈太散,造成區域功能混亂,洗衣流線易與其他服務流線形成交叉重疊。並且這些輔助空間直接面向主要的公共走廊開門,與人流通行流線相沖,妨礙老人的日常活動。

洗衣流線優化後:

丨√丨優化後,樓層中公共浴室、洗衣間臨近佈局,縮短了護理人員將老人衣物送到洗衣房洗滌的流線。此外,各種服務空間的集中設計,也方便了人手的相互支援和調配。

丨√丨清潔間潔汙分區,劃分汙物處理空間和洗滌空間,避免洗好的衣物再次弄髒。

丨√丨洗衣間外附設陽臺,可晾曬洗好的小件衣物。洗晾操作集中,不僅能避免和其他服務流線的交叉,更減少被服上下樓的搬運量,節省了人力物力。

丨√丨樓層中新增儲藏間,臨近服務梯。方便將老人需換洗的被服集中到一塊,再通過臨近電梯往下運輸,送至集中洗衣房或洗滌廠進行洗滌。

總結

通過對送餐、洗浴和洗衣三大服務流線設計的歸納分析,不難發現,流線設計的合理化,可以有效地縮短工作人員的服務動線,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達到節省人力物力的效果。這對於我國當前養老行業勞動力稀缺的現狀,無疑能起到了極大的緩和作用。

因此,在進行養老機構的佈局規劃時,服務流線的設計是極其重要的一塊內容,需要規劃者進行多方面的綜合考慮,以達到最佳效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