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名校喜歡把研究生名額給保研的同學?很多人猜不透

網友一:

高校這樣把更多名額給了保送研究生, 那是不公平的, 因為國家的政策是本科畢業的與專科畢業兩年後的都可以考研究生, 說是公平的誰分數多選誰, 可能則不是如此, 這是對追求更高更美好理想的學生是不公平的。 我在985、211和非211高校都工作過, 也相對瞭解一些211學校文科的情況。 我看到的是:985學校都是綜合性的, 只是有偏向文科還是理工科的不同。 就我所瞭解的985學校和部分綜合性的211學校而言, 把大部分研究生的名額留給保研同學的情況越來越普遍。

我瞭解到幾所985學校, 前幾年研究生考生中非名校的比例較高。

這既讓校方和教師氣餒, 覺得吸引力大大弱於學校的招牌, 也讓自己的本科生覺得貶值。 他們認為, 相對於考研, 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更能反映學生的水準。 最近幾年, 這幾所985學校通過夏令營和保研等方式做了改變, 生源品質扶搖直上。

在部分頂級名校, 有這樣的說法:本科生自稱土著, 看起來是自貶, 其實是無比的自豪。 他(她)們(不少教師也同意)覺得, 自己才是天之驕子, 研究生、博士生算什麼?看看他(她)們的高考分數吧。

此外, 確實非名校考生可能有人才。 那麼名校如果在招生時留給他(她)們一點為數不多的名額, 也算是給機會了吧。 從這個角度看, 是不是名校的做法也是基於教育公平呢?當然,

學歷歧視、性別歧視、乃至相貌歧視可能仍然存在, 但那是各專業在招生中的具體問題吧。

網友二:

第一, “保研”的概念似乎不太準確。 我想應該是“推免讀研”更合適一些。 即: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保研”的概念是保送讀研,

國家根本沒有這個政策。 “推免讀研”的概念是推薦免於參加全國統考讀研。 但是, 招生院校的複試面試環節是不可以免去的。 也就是說獲得“推免讀研”資格的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 必須參加報考院校的複試面試考核。 合格才能獲得攻讀碩士研究生的資格

第二, 至於為什麼高等院校把大部分研究生名額留給另外保研(推免讀研)的同學?首先能夠獲得推免讀研資格的本科畢業生都是各個學校各個專業的佼佼者。 國家規定全國各個大學的“推免讀研”的名額是不一樣的, 985/211的大學多一些, 一般在30%左右, 北大清華估計應該達到50%的最高比例。 非985/211院校好像在3-5%左右(具體名額比例還需要教育部審批)。 由此看來, 各個大學把大部分研究生名額留給他們,

等於提前鎖定了優秀本科畢業生生源。

網友三:

這一點應該感謝教育部, 如果不是政策硬性要求, 就連那小部分的考研名額可能都沒得了。 為什麼高校不願意放考研名額?

1.考研和高考不同, 說白了讀研其實就是充當課題組的廉價高素質勞動力。

你考400還是300對導師來說意義不大, 人家更看重的是動手能力。

2.客觀上來說, 保研同學整體上科研能力比考研的強, 不排除個別情況。 考研生在天天泡圖書館時, 保研生已經在出入實驗室了, 而且985, 211的學生接觸科研實踐的機會是很多的。 而考研題目其實與讀研時的實踐操作差了很多。

3.自己帶出來的當然順手, 用著踏實。

最後, 優秀的學生基本都保研了, 要考研的基本都是剩下的, 考研黨彼此之間的競爭力並不大。 或者說, 你要是真的有本事, 保研保不了, 你就懟著考, 照樣能考上啊。 所以真的, 不管名額多還是少, 該是你的, 就是你的。 別的不說, 好好努力。

網友四:

這個現象是很普遍的, 有點像我們平時說的“護犢子”, 高校這樣的操作,其實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自家培養的優秀本科生,通過老師的推薦,導師的認可,順理成章進入到研究生階段的繼續深造,學校可以少不少麻煩,生源也很有保障。不過,有一個方面,鄙人覺得不是所有高校都做的很好。各大高校應該在研究生報名之前,就公佈一下保研名額,對於其它學校的考生,看不到內部的保研資料,就容易導致填報不合理。

舉個例子,如果重大電氣專業計畫招50人,保研了35人,那實際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只剩下15人了。考生一看50人,名額挺多的,自我感覺考上幾率很大,實際就呵呵了,有的學校更狠,留個統考的名額就一個,其他很多不會查的人,以為有很多,結果大部分做了炮灰。所以,高校在留給自己學校學生保研名額的同時,也請多多統考生負責。

網友五:

保研比例不能超過30%,否則非常不公平,畢竟名校本科生比例少,許多還出國留學,畢業後容易找到好工作,也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就進入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非名校畢業生比例多,又想通過努力繼續改變命運的渴望更高,其中也有許多高考時由於多種原因沒有考上名校的青年人,他們的競爭力也很強。

本人在80年代初高考前夜發燒,考試第一天沒考好,差10來分進重點,讀了二本院校,畢業時考研以廣州中科院所有專業第一名被破格錄取(當年政治差8分沒及格),雖然其他同學都來自現在國內前20名之一的所謂985高校畢業生,但只有我一個提前半年研究生畢業,留在廣州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時也是第一個獲得國家科研基金資助 因此目前的研究生保研製度實在不明智不公平,特別是保研究比例過高,破壞了那些高考暫時失利,或後知後覺後來居上的年輕人上進的夢想。

網友六:

作為在一線城市985帶過學生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本校保送生的生源品質和成績遠超普通本科考上甚至保送來的,高考的時候差著五六十分的智力差距不是單純努力可以彌補的。

而且話說回來,名校的學風也不是鬧著玩的,保研也不是天天睡覺就能搞定的。一般985能保研的成績都在前三成,更不用說很多人本科已經在實驗室接觸科研了。從外校考研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講,可能名校自己學生保研名額多不公平。但是從學校保證科研水準的角度來講,無可厚非。

Attention:

通過高考上名校的學生就是比較厲害,建議其他二本同學看一看上圖右下角浮水印,那個地點有英語社群,機智的小編邀請了美國人、英國人進去陪著大家閒聊,一起來吧。歡迎留言評論~

高校這樣的操作,其實個人覺得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的,自家培養的優秀本科生,通過老師的推薦,導師的認可,順理成章進入到研究生階段的繼續深造,學校可以少不少麻煩,生源也很有保障。不過,有一個方面,鄙人覺得不是所有高校都做的很好。各大高校應該在研究生報名之前,就公佈一下保研名額,對於其它學校的考生,看不到內部的保研資料,就容易導致填報不合理。

舉個例子,如果重大電氣專業計畫招50人,保研了35人,那實際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就只剩下15人了。考生一看50人,名額挺多的,自我感覺考上幾率很大,實際就呵呵了,有的學校更狠,留個統考的名額就一個,其他很多不會查的人,以為有很多,結果大部分做了炮灰。所以,高校在留給自己學校學生保研名額的同時,也請多多統考生負責。

網友五:

保研比例不能超過30%,否則非常不公平,畢竟名校本科生比例少,許多還出國留學,畢業後容易找到好工作,也不用參加公務員考試就進入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非名校畢業生比例多,又想通過努力繼續改變命運的渴望更高,其中也有許多高考時由於多種原因沒有考上名校的青年人,他們的競爭力也很強。

本人在80年代初高考前夜發燒,考試第一天沒考好,差10來分進重點,讀了二本院校,畢業時考研以廣州中科院所有專業第一名被破格錄取(當年政治差8分沒及格),雖然其他同學都來自現在國內前20名之一的所謂985高校畢業生,但只有我一個提前半年研究生畢業,留在廣州中科院某研究所工作時也是第一個獲得國家科研基金資助 因此目前的研究生保研製度實在不明智不公平,特別是保研究比例過高,破壞了那些高考暫時失利,或後知後覺後來居上的年輕人上進的夢想。

網友六:

作為在一線城市985帶過學生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本校保送生的生源品質和成績遠超普通本科考上甚至保送來的,高考的時候差著五六十分的智力差距不是單純努力可以彌補的。

而且話說回來,名校的學風也不是鬧著玩的,保研也不是天天睡覺就能搞定的。一般985能保研的成績都在前三成,更不用說很多人本科已經在實驗室接觸科研了。從外校考研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講,可能名校自己學生保研名額多不公平。但是從學校保證科研水準的角度來講,無可厚非。

Attention:

通過高考上名校的學生就是比較厲害,建議其他二本同學看一看上圖右下角浮水印,那個地點有英語社群,機智的小編邀請了美國人、英國人進去陪著大家閒聊,一起來吧。歡迎留言評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