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新年伊始,三省接連爆出自家GDP“注水”?

昨天, 根據國家統計局披露的資料, 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827122億元, 首次超過80萬億, 同比增長6.9%, 實現了七年來的首次提速。

然而, 就在前不久的新聞中, 遼寧、內蒙古、天津三個省市紛紛自爆自家GDP在2016年的統計“注水”。 根據重新核算, 2016年, 遼寧實現GDP達22037.88億元, 比2015年少了6705.5億元, “縮水”幅度高達23.3%;同樣, 內蒙古宣佈自己的上一年的資料也”縮水“了, 工業增加值規模減少了40%;天津更加厲害, 天津濱海新區對2016年的GDP重新核算後, 濱海新區2016年的萬億地區生產總值調整為6654億, 減少了3348億, ”縮水“幅度達到了驚人的三分之一!濱海新區也從當年的”萬億新區“(曾統計2016年GDP達到10002.31億)上掉了下來,

回歸平常。

那麼有一些不太瞭解我國統計常識的吃瓜網友可能會問了, “小編, 你說去年這麼多省份自爆自己GDP‘注水’, 那麼我國去年這個GDP的統計靠譜嗎?“

其實, 這兩者之間根本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繫。 因為全國GDP統計和各省GDP統計路徑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國每年的GDP統計的任務是交由國家統計局來承擔, 幾乎每年各省上報GDP的總和都是遠高於全國GDP的統計的。

那麼為什麼這一次會接連有三個省份爆出自家的GDP注水呢?因為這幾個省份因為GDP注水之後, 財政方面的困難已經難以為繼了。 就拿遼寧省來說, 中央政府會根據各省的GDP情況對各省進行財政補貼, 對於現在經濟陷入衰退的東北遼寧省來說, 中央財政的補貼幾乎是該省財政收入中最穩定的來源。 倘若繼續資料造假下去, 中央削減對遼寧的補貼規模, 遼寧財政一定會破產。 財政上的壓力逼著遼寧不得不開始說真話、自爆“家醜“了。 遼寧省2014年統計公報中發佈的財政收入資料為3191億,

到2015年發佈的資料就劇烈下降到2125億, 減少了1066億。 但是財政支出的萎縮幅度不同步。 2015年的財政支出規模較2014年僅減少了457億(4618億-5075億)。 所以這一年幾乎就達到了1066億-457億=609億的財政赤字!這609億的錢, 當然就是以說真話為代價, 要厚著臉皮從中央拿到的新增補貼額。 可以想像, 當時的遼寧政府上上下下, 為了這600億的錢, 是多麼的糾結, 多麼的無奈。

同樣內蒙古也是這樣, 經財政審計部門反復核算後, “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總量的26.3%, 同時調整了2017年收支預算預期目標。 調減後,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 比2016年公佈資料下降14.4%。 “其中, 僅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就調低了1/4多,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核減了四成以上!一下子內蒙古的財政收入減少了1/4多, 那麼省政府的壓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以不誇張的說:內蒙古的地方財政快撐不住了!

而天津的GDP造假的起因, 用天津財政局發佈的2017年1-11月份的財政收支報告的這段話來解釋就夠了:“1至11月份, 全市一般公共財政收入2237.8億元, 按可比口徑計算比去年同期負增長3.1%。 ” 注意, 上面這段話中的萎縮幅度使用的是可比口徑。 按絕對值來算的話, 2016年1~11月份, 天津財政局公佈的財政收入資料為2555.8億, 這樣一算, 2017年的財政收入絕對值萎縮幅度高達12.4%!這種萎縮幅度是財政壓力日益膨脹的城市政府絕對不可能承受得起的。 經濟資料繼續造假下去,天津政府就破產了。

其實,早在六月份,中央巡視組巡查的時候就曾提到過“有的地方經濟資料造假“。這次這幾個省份自爆也是無奈之舉。但從長遠來看,這不是什麼壞事。從宏觀層面看,國家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下調,糾正官員唯GDP考核傾向,這對官員的樹立正確的政績起到了正面的引導。政策轉向的背後,意味著“唯GDP論英雄”的時代即將過去。地區發展不應該用GDP、財政收入去衡量,而是應該用人民的滿意度去評判,只有老百姓親身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好了,GDP神馬的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除此以外,國家宣佈2019年將實施統一核算改革,這代表著出現各地GDP之和超全國的怪像將越來越少,這也能很大程度上杜絕各省GDP注水的事件發生。 “各算各賬”變為“共同算帳”!希望這一天趕快到來吧!

經濟資料繼續造假下去,天津政府就破產了。

其實,早在六月份,中央巡視組巡查的時候就曾提到過“有的地方經濟資料造假“。這次這幾個省份自爆也是無奈之舉。但從長遠來看,這不是什麼壞事。從宏觀層面看,國家經濟增長的預期目標下調,糾正官員唯GDP考核傾向,這對官員的樹立正確的政績起到了正面的引導。政策轉向的背後,意味著“唯GDP論英雄”的時代即將過去。地區發展不應該用GDP、財政收入去衡量,而是應該用人民的滿意度去評判,只有老百姓親身感受到生活越來越好了,GDP神馬的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除此以外,國家宣佈2019年將實施統一核算改革,這代表著出現各地GDP之和超全國的怪像將越來越少,這也能很大程度上杜絕各省GDP注水的事件發生。 “各算各賬”變為“共同算帳”!希望這一天趕快到來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