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兩會·民生實事連連看⑥|從丹頂鶴社區出發 體驗垃圾的“生命之旅”

2018-01-19 08:47 | 浙江新聞用戶端 | 記者 段瓊蕾 賀元凱 通訊員 傅婷婷

近年來, 寧波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恪守問題導向、需求導向, 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辦實事、解民憂, 不斷刷新民生幸福溫度, 提升城市品質內涵。

今年寧波市兩會期間, 浙江新聞用戶端派出六路記者現場探訪直播, 以老百姓切身感受反映各項民生實事實施成效, 暢敘百姓心中的所思所盼。 今天推出第六場直播, 讓我們從寧波市鄞州區的丹頂鶴社區出發, 體驗一次寧波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以及處理的具體過程。

【地點】寧波鄞州區白鶴街道丹頂鶴社區、東部新城固廢轉運站

【講述人】丹頂鶴社區居民、寧波市城管局和鄞州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

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自2013年7月啟動以來,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2017年“全面推行垃圾分類”列入“大腳板走一線、小分隊破難題”抓落實專項攻堅行動,

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隨之加快推進。

鄞州區白鶴街道丹頂鶴社區是上世紀80年代末建造的老小區, 共有34幢樓107個牆門。 考慮到在每幢樓前設置分類垃圾桶勢必影響社區環境, 社區撤桶並點, 利用好現有的五個垃圾房, 統一安放四色垃圾桶。

每個垃圾房點位都有統一、醒目的宣傳內容、分類標識, 説明居民分清垃圾、投對地方;每個點上都安排督導員和志願隊伍, 進一步引導和提升群眾對分類工作的認識。 從開始的不習慣, 到如今家家戶戶參與垃圾分類, 社區環境也隨之改善。

截至2017年12月底, 寧波市中心城區661個社區共39.39萬戶居民家庭參與了生活垃圾分類, 分類知曉率從2012年35.7%提高到88.4%, 分類覆蓋面達82%, 提前完成省政府年度目標, 奉化區和各縣(市)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也在全面推進。

在實行分類收運和處理方面, 寧波採購了分類收集車輛, 建立了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單獨的收運網路。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已建成的東部新城固廢轉運站, 每天能“吞下”400噸垃圾, 垃圾中滲透出來的水還能沖洗道路。 同時, 寧波市6座生活垃圾分類轉運站建設已全部開建, 其中東錢湖垃圾分類轉運站已竣工, 其他專案也在緊鑼密鼓建設中。 。

與此同時, 垃圾分類影響力不斷提升。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躍躍、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長楊海英、省建設廳廳長項永丹等各級領導先後蒞臨指導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2017年7月, 寧波市聯合15個計畫單列市牽頭成立了國內首個垃圾分類城市聯盟, 建立了常態化的工作交流機制, 並於11月在貴陽召開第一次垃圾分類城市聯盟會議;寧波市垃圾分類公益環保考察專案榮獲住建部2017年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