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市場|2018年農藥漲價的勢頭還會繼續嗎?

隨著氣溫降低, 農資市場進入淡季, 但農藥市場卻一反常態地火爆。 2017年原藥價格迎來一波又一波的上漲, 給農藥市場帶來一系列的影響。 不少業內人士都在觀望, 2018年農藥漲價的勢頭還會繼續上漲嗎?

剛剛過去的2017年, 農藥原藥價格出現大幅上漲。 除草劑方面, 以草甘膦為例, 截至2017年年底草甘膦價格較6月底最低價格1.90萬元/噸大幅上漲60%以上。 殺蟲劑方面, 以吡蟲啉為例, 截至年底, 吡蟲啉價格上漲至25萬元/噸, 較年初上漲78.6%。 卓創資訊市場分析師牛偉娜認為, 推動農藥原藥價格上漲與環保督查導致開工受限有關:

牛偉娜:一是, 2017年4月份、8月份, 兩次中央環保督查, 導致部分農藥生產企業開工受限, 貨源供應謹慎, 因此在市場炒作之下, 貿易商、生產企業哄抬原藥價格, 導致多數農藥產品不斷上行。 二是, 由於上游基礎化工原材料價格上漲, 推及農藥中間體價格不斷上行, 導致農藥生產企業成本不斷增加, 在貨源供應緊張, 成本壓力不斷增加狀態下, 生產企業被迫提高農藥產品價格。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 農藥價格變化同樣也受到政策的影響。 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其中對農藥管理制度、登記制度、生產管理制度、經營管理制度、假冒偽劣農藥定義、農藥的使用回收以及違法懲處等進行了重大修改, 推動生產商、經銷商規範化經營,

保證農戶用藥安全, 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藥的成本。

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農藥利用率為38.8%, 比2015年提高2.2個百分點。 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曾衍德介紹, 2017年我國水稻、玉米、小麥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穩步提高,

已提前三年實現到2020年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的目標。

曾衍德:據專家測算, 農藥利用率提高2.2個百分點, 相當於減少農藥使用量3萬噸, 減少生產投入約12億元。 通過農藥減量, 打造了一大批綠色品牌。 特別是採取生態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綠色防控技術, 減少農藥殘留, 改善了農產品產地環境, 保障了農產品品質安全。

在農藥零增長和農藥價格持續上漲的大背景下, 農化產品也面臨著新一輪的供給側調整, “優勝劣汰”的競爭格局將進一步凸顯效。 牛偉娜表示, 農藥價格存在進一步沖高的可能。

牛偉娜:首先, 從原藥價格方面來看, 春節之後農藥市場將要迎來2018年的採購旺季, 是目前市場貨源供應並沒有完全緩解的狀態下,

農藥產品價格存在進一步的沖高可能。 其次, 是從行業的集中度來看, 多數產品有效的產能越來越集中在大型生產企業, 尤其是各項環保設施比較健全的企業。 小型落後企業將面臨淘汰的可能。 最後, 在國際並購潮流之下, 國內兼併重組的步伐有望加快, 市場面臨重新的劃分和洗牌。

記者:劉璐

通稿編輯:劉瑜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