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央視點贊寶雞!只因這項工作做得漂亮!

1月18日上午12時許, 中央電視臺社會與法頻道“熱線12”欄目, 以《陝西寶雞:“四單一圖”社區警務模式為群眾打造生活“安全島”》為題, 報導寶雞公安工作經驗, 並為這項創新舉措點贊。

2017年, 寶雞市公安局持續深化社區警務戰略, 創新推行社區警務“四單一圖”(職責任務清單、執法清單、權力清單、獎勵問責清單, 工作流程圖)模式, 有效解決了基層基礎不實、打防實效不強、民生服務水準不高等問題不足,

實現了全市治安、刑事警情明顯下降, 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穩步提升的目標。

理念思路:立足基層 重心下移 靈敏社會治安治理基礎末梢

寶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賀東在談及加強社區警務工作時說:“新時代, 社會治理的重點在基層、平安建設的重點在基層、公安警務的關鍵在基層。 ‘夯實一個基礎’既是全市公安工作思路目標之一, 也是年度‘十項重點工作’之一”。 圍繞如何牽住社區警務這一基層基礎工作的“牛鼻子”, 不斷前移社會治理末梢, 增強公安機關感知社會治安要素的靈敏度, 提高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 寶雞市公安局深入調研, 提出“以‘釘釘子精神’抓社區警務工作, 把民警像釘子一樣‘釘’在社區的工作理念,

遵循社區民警“能管的過來、能管得細、能管得實、能管得好”的工作標準, 在上半年依據警力情況對社區重新劃分和調整, 深化社區警務改革工作, 同時創新推出“四單一圖”工作模式, 真正使社區民警專起來、社區警務實起來、職責任務包起來, 讓社區警務為全警服務、為實戰服務、為群眾服務, 讓平安常伴群眾。

模式機制:問診難點 化繁為簡 為社區警務提供實用解決方案

針對以往社區警務工作中存在的職責不清、任務頭緒繁雜、執法監督弱化、權責不夠明晰、考核獎懲不實等頑疾難題,

立足公安部、省公安廳“社區民警五項職責”, 結合相關法律規定, 創新推行《社區民警職責任務清單》《社區民警執法清單》《社區民警權力清單》《社區民警獎勵問責清單》和《社區民警工作流程圖》, 使社區民警“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程度”等事項量化明晰, 讓社區民警的工作看得見、說得清, 摸得著、抓得實, 形成了一套管用、實用、好用的運行機制。

《職責任務清單》:明確社區民警6項職責、23項任務。 通過開展資訊採集、組織治安防範、嚴格執法監督、運維公安設施、聯繫服務群眾等工作, 確保民警對轄區治安要素即時動態掌控、心中有數。

《執法清單》:將治安管理和日常消防監督檢查兩大類執法工作的範圍、內容和要求逐一量化, 明確社區民警的執法任務和處置方式。 社區民警在執法中依法履職、有理有據,使社區民警真正將執法監督事務抓在手上。

《權力清單》:依據《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對社區民警盤問、檢查、處罰、調解、強制權等“7種權力”進行明確。社區民警在執法中實現“權責一致”,做到依法用權,讓社區民警的腰杆兒真正硬起來。

《獎勵問責清單》:將基礎管控工作與轄區發案等警情動態深度掛鉤。對社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重大線索並有效防止重特大案(事)件發生、在基礎資訊採集中發現重要線索並有效協助破案等“3種”立功受獎情形,分別予以記功嘉獎、優先選拔任用。因社區民警未履職、不盡責、不作為或弄虛作假而產生的“11種”問責情形,分別採取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和紀律處分等組織處理,以公正的獎懲問責機制倒逼社區民警職責落到實處。

《工作流程圖》:明確社區民警日常工作內容,重點突出輿情採集、關注人群、場所管控、案件回訪和矛盾糾紛排查等五類事項,將社區民警每日1次、每週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要開展的工作內容濃縮為“16個1”,方便民警根據時間節點“按圖索驥”,工作針對性明顯提升。

保障措施:多點助力 配套跟進 確保“四單一圖”落地生根

為確保“四單一圖”在社區警務工作中切實落地生效,寶雞市公安局立足本地實際,從四個方面發力強化。一是整合警力資源,實現警力無增編改善。按照“正式民警不足協警補”的原則,結合巡特警力量下沉、刑偵力量整合和警務輔助人員改革等工作,通過精簡機關、新警下基層、自主報名等方式,為全市新增社區民警63名,全市已配備社區警務室專職民警227人、專職輔警314人,社區民警與社區警務室比例達到1:1.25。渭濱分局經二路派出所將3名58歲以上的社區民警調整原崗位,新配備的社區民警平均年齡由原來56歲降至47歲,警力素質進一步優化;高新分局加大派出所警力部署,馬營派出所警力由原來的47人增加到102人,每個警務室安排2名正式民警,5—6名輔警;鳳翔縣公安局通過公開考試和機關下派等方式將優秀年輕民警推送到社區一線,進一步激發了社區警務的工作活力。

二是落實包乾責任,讓社區民警當好“社區的公安局長”。以社區警務室民警專職化和網格責任包乾制為著力點,在全市建立的176個社區警務室,嚴格落實社區民警“編制管理在派出所、全時工作在警務室”和“兩不”(不承擔打擊處理任務、不參與值班接處警)紀律要求,確保社區民警有時間、有精力專司社區警務工作,擔當好“社區公安局長”的職責,守護一方百姓平安。從警22年、擔任社區民警8年的張文欽手裡處理的案件已數不清,與以往值班備勤、社區工作難以兼顧相比,他說:“現在的社區警務專職化工作讓人能夠沉下心來,有時間把工作做細、做精,耕好自己的責任田。”他將社區發案情況及時通報,對社區內的15個社區的物業公司和保安人員進行考核評比,進一步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三是強化建設應用,以點帶面力促軟硬體提升。在全市確立10個重點社區警務室,城區金台、渭濱、陳倉、高新四個分局投入200余萬元配套資金,對27個重點警務室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辦公電腦全部接入公安網,並配備電動巡邏車13輛、電動摩托車32輛、山地警用自行車41輛,實現了“一警務室一巡邏車、兩摩托車、兩輛山地自行車”。全面推行“雙向積分”系統平臺、無線手持終端等資訊化應用,舉辦全市性集中觀摩實戰培訓4次,有效提高了社區民警的業務素質。

四是強化考核獎懲,解決了幹與不幹都一樣的問題。突出“三項機制”(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運用,建立社區民警“同功同獎、有過必罰”制度,截至目前,對20個派出所、48位社區民警進行了通報表彰,對10位“雙向積分”排名前列的社區民警授予個人嘉獎,金台公安分局社區民警馬拴民被評選為“寶雞市勞動模範”;同時,對階段性工作滯後的單位和個人啟動問責4次,約談、訓誡7人。

改革成效:警務效能的新提升和群眾實打實的獲得感

社區警務“四單一圖”改革模式為寶雞公安工作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變化:一是社區警務全面規範。通過建章立制,細化社區民警職責,消除了管理服務“真空”。社區民警對社區治安管理負總責,社區所有警務工作均由其“包乾”完成,“四單一圖”就像在社區種了“一棵樹”,把社區中涉及的所有公安工作都掛在樹上,一目了然,有效實現了社區警務工作明確、責任唯一、運行規範。二是基層基礎得到夯實。圍繞“四單一圖”落實,實現了社區警務室的科學劃分,使社區警務工作網格化管理落地生根,有效構建了派出所+社區中心警務室+社區(網格)警務室+治安輔助力量為主體的四級“大聯動”社區警務新模式,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築牢了公安基層治理根基。三是警務效能持續提升。“四單一圖”已成為社區民警做好社會治安管理、夯實基層基礎的“指導手冊”,成為社區警務對接服務公安工作的有效結合點,顯現出社區警務服務實戰、實戰單位反哺基層一線的良性迴圈態勢。今年以來,全市社區民警協助破獲各類案件322起、抓獲網上逃犯21名,收繳火藥槍11支、彈弓91把;全市社區可防性案件、易發性侵財類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7%、33%,“民轉刑”案件同比下降33%,破案率總體上升17%。四是警民關係更加和諧。“四單一圖”成為新形勢下解決群眾工作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民警在走家串戶中,與社區幹部群眾建立了密切聯繫,增進了感情,民警真正做到了“進得了門、說得上話、交得上心、管得了事”,群眾滿意度自然不斷提升。高新區78歲獨居老人楊俊傑行動不便,馬營派出所學子路社區警務室民警王北戰及時解決了老人住所門口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出行的問題,老楊冒酷暑坐著電動輪椅給警務室送來一籃鮮桃,社區群眾也給予了“有事就找王北戰,北戰來了事好辦”的高度讚譽。今年以來,全市社區民警先後救助群眾172名、救治精神障礙症患者57名,“警愛民、民擁警”氛圍更濃,全市社會治安群眾滿意度位居2017年“省考市”七大測評指標之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我們將深入推進落實“四單一圖”社區警務改革新模式,切實把社區打造成群眾生活的“安全島”,讓十九大精神在社會治安基層治理的有益實踐中落地生根,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賀東副市長說。(平安寶雞)

原標題:央視:為寶雞“四單一圖”社區警務工作新模式點贊

社區民警在執法中依法履職、有理有據,使社區民警真正將執法監督事務抓在手上。

《權力清單》:依據《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對社區民警盤問、檢查、處罰、調解、強制權等“7種權力”進行明確。社區民警在執法中實現“權責一致”,做到依法用權,讓社區民警的腰杆兒真正硬起來。

《獎勵問責清單》:將基礎管控工作與轄區發案等警情動態深度掛鉤。對社區民警在工作中發現重大線索並有效防止重特大案(事)件發生、在基礎資訊採集中發現重要線索並有效協助破案等“3種”立功受獎情形,分別予以記功嘉獎、優先選拔任用。因社區民警未履職、不盡責、不作為或弄虛作假而產生的“11種”問責情形,分別採取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和紀律處分等組織處理,以公正的獎懲問責機制倒逼社區民警職責落到實處。

《工作流程圖》:明確社區民警日常工作內容,重點突出輿情採集、關注人群、場所管控、案件回訪和矛盾糾紛排查等五類事項,將社區民警每日1次、每週1次、每月1次、每季度1次要開展的工作內容濃縮為“16個1”,方便民警根據時間節點“按圖索驥”,工作針對性明顯提升。

保障措施:多點助力 配套跟進 確保“四單一圖”落地生根

為確保“四單一圖”在社區警務工作中切實落地生效,寶雞市公安局立足本地實際,從四個方面發力強化。一是整合警力資源,實現警力無增編改善。按照“正式民警不足協警補”的原則,結合巡特警力量下沉、刑偵力量整合和警務輔助人員改革等工作,通過精簡機關、新警下基層、自主報名等方式,為全市新增社區民警63名,全市已配備社區警務室專職民警227人、專職輔警314人,社區民警與社區警務室比例達到1:1.25。渭濱分局經二路派出所將3名58歲以上的社區民警調整原崗位,新配備的社區民警平均年齡由原來56歲降至47歲,警力素質進一步優化;高新分局加大派出所警力部署,馬營派出所警力由原來的47人增加到102人,每個警務室安排2名正式民警,5—6名輔警;鳳翔縣公安局通過公開考試和機關下派等方式將優秀年輕民警推送到社區一線,進一步激發了社區警務的工作活力。

二是落實包乾責任,讓社區民警當好“社區的公安局長”。以社區警務室民警專職化和網格責任包乾制為著力點,在全市建立的176個社區警務室,嚴格落實社區民警“編制管理在派出所、全時工作在警務室”和“兩不”(不承擔打擊處理任務、不參與值班接處警)紀律要求,確保社區民警有時間、有精力專司社區警務工作,擔當好“社區公安局長”的職責,守護一方百姓平安。從警22年、擔任社區民警8年的張文欽手裡處理的案件已數不清,與以往值班備勤、社區工作難以兼顧相比,他說:“現在的社區警務專職化工作讓人能夠沉下心來,有時間把工作做細、做精,耕好自己的責任田。”他將社區發案情況及時通報,對社區內的15個社區的物業公司和保安人員進行考核評比,進一步調動了社會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

三是強化建設應用,以點帶面力促軟硬體提升。在全市確立10個重點社區警務室,城區金台、渭濱、陳倉、高新四個分局投入200余萬元配套資金,對27個重點警務室進行全面改造提升,辦公電腦全部接入公安網,並配備電動巡邏車13輛、電動摩托車32輛、山地警用自行車41輛,實現了“一警務室一巡邏車、兩摩托車、兩輛山地自行車”。全面推行“雙向積分”系統平臺、無線手持終端等資訊化應用,舉辦全市性集中觀摩實戰培訓4次,有效提高了社區民警的業務素質。

四是強化考核獎懲,解決了幹與不幹都一樣的問題。突出“三項機制”(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運用,建立社區民警“同功同獎、有過必罰”制度,截至目前,對20個派出所、48位社區民警進行了通報表彰,對10位“雙向積分”排名前列的社區民警授予個人嘉獎,金台公安分局社區民警馬拴民被評選為“寶雞市勞動模範”;同時,對階段性工作滯後的單位和個人啟動問責4次,約談、訓誡7人。

改革成效:警務效能的新提升和群眾實打實的獲得感

社區警務“四單一圖”改革模式為寶雞公安工作帶來了顯而易見的變化:一是社區警務全面規範。通過建章立制,細化社區民警職責,消除了管理服務“真空”。社區民警對社區治安管理負總責,社區所有警務工作均由其“包乾”完成,“四單一圖”就像在社區種了“一棵樹”,把社區中涉及的所有公安工作都掛在樹上,一目了然,有效實現了社區警務工作明確、責任唯一、運行規範。二是基層基礎得到夯實。圍繞“四單一圖”落實,實現了社區警務室的科學劃分,使社區警務工作網格化管理落地生根,有效構建了派出所+社區中心警務室+社區(網格)警務室+治安輔助力量為主體的四級“大聯動”社區警務新模式,實現了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築牢了公安基層治理根基。三是警務效能持續提升。“四單一圖”已成為社區民警做好社會治安管理、夯實基層基礎的“指導手冊”,成為社區警務對接服務公安工作的有效結合點,顯現出社區警務服務實戰、實戰單位反哺基層一線的良性迴圈態勢。今年以來,全市社區民警協助破獲各類案件322起、抓獲網上逃犯21名,收繳火藥槍11支、彈弓91把;全市社區可防性案件、易發性侵財類案件同比分別下降27%、33%,“民轉刑”案件同比下降33%,破案率總體上升17%。四是警民關係更加和諧。“四單一圖”成為新形勢下解決群眾工作難題的一把“金鑰匙”。民警在走家串戶中,與社區幹部群眾建立了密切聯繫,增進了感情,民警真正做到了“進得了門、說得上話、交得上心、管得了事”,群眾滿意度自然不斷提升。高新區78歲獨居老人楊俊傑行動不便,馬營派出所學子路社區警務室民警王北戰及時解決了老人住所門口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出行的問題,老楊冒酷暑坐著電動輪椅給警務室送來一籃鮮桃,社區群眾也給予了“有事就找王北戰,北戰來了事好辦”的高度讚譽。今年以來,全市社區民警先後救助群眾172名、救治精神障礙症患者57名,“警愛民、民擁警”氛圍更濃,全市社會治安群眾滿意度位居2017年“省考市”七大測評指標之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我們將深入推進落實“四單一圖”社區警務改革新模式,切實把社區打造成群眾生活的“安全島”,讓十九大精神在社會治安基層治理的有益實踐中落地生根,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賀東副市長說。(平安寶雞)

原標題:央視:為寶雞“四單一圖”社區警務工作新模式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