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日本動畫產業商業運作的基本(二十九)

作者:阿迪/Anitama 封面來源:《我的英雄學院》

第三部分 電視放送事業篇第十五章 影響節目商業能力的外部要素

直到上回為止, 電視放送事業相關基本概念的三大要素,

電視臺、收視率、廣告業務, 我們就把主要的都已經過一遍了。 下回就可以進入新篇了, 這回進入《電視放送事業篇》的尾聲, 有點回顧和總結以及歸納的性質, 因為這個部分追溯回去跨了兩個年頭, 大概不是事前熟悉的內容就已經全忘光了。 影響節目商業能力的外部要素, 這裡說的是無論節目自身內容如何的情況下, 起作用的主要外部因素。 甚至是很大程度上, 影響力在節目內容本身以上的因素。

1、製作局的媒體力要素

製作局要素首當其衝, 製作局自身的媒體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節目的天生實力, 說白了就是富二代、官二代的生活環境和教育條件更好。

那就還是老一套, 以電視臺的分類層層遞進了。

電視臺中, 無線電視臺遠強於有線電視臺, 只有無線電視臺指的才是平時出現的“放送局”這個字眼。 放送局中, 地上波放送局強于衛星放送局。 地上波放送局中, 放送網系列局遠強於獨立局。 放送網系列局中, 廣域放送局遠強於各縣域地方局, 廣域放送局也是各大放送網中的基幹局。

事實上也幾乎都只是廣域放送局, 在進行節目的製作了。 各地方局光靠著從大基幹局那兒拿到的聯網費, 以及需要聯網放送的節目, 就能足夠過日子。 這個條件就如同毒品一般, 讓地方局從此懈怠於自身的發展。

各廣域放送局的媒體力, 當然是在京核心局最強, 在阪准核心局相對弱, 再其次是在名基幹局, 這樣的順序。

東京電視臺說是在京核心局中的最弱, 而且是與其他在京四局次元完全不同的這種程度, 這裡放送的節目比其他四局同條件下, 收視率一定差個檔次, 這件事也幾乎成了業界常識。 但是再不濟, 好歹也是個在京核心局, 與各在阪准核心局、各在名基幹局的次元, 也依然還是不同的。

以前也已經解釋過很多了, 這次來簡單粗暴地用近似量化的形式打個比方。 媒體力的差距大約有多少, 如果以東京電視臺為一個單位基準, 那麼表示為100。 在這之上, 各在京核心局中, 朝日電視臺和東京放送電視臺可以翻倍約為200。 傳統強悍的日本電視臺和富士電視臺, 可以表示為約300。 不過富士電視臺近年衰落已定了, 300我都覺得已經過時了,

250甚至200也問題不大。

在東京電視臺之下, 各在阪准核心局則可以折半, 約為50至60。 其中東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裡面的大阪電視臺, 那就只有約15了。 各在名基幹局要繼續折半, 約為25至30, 其中東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裡面的愛知電視臺, 只有大約10了。 這些都還是放送網的系列局, 獨立局呢衛星放送局呢, 我也不好說了。

2、製作局的地域性傾向

還有一點就是製作局的地域要素。 即使是同一個放送網內, 各系列局放送相同的節目, 各局當然對自己製作的節目更上心、更賣力。 對他局製作的節目, 就只是傾向於收了聯網費然後照單放送, 履約就了事了。

所以假設一個在京核心局製作了甲節目, 一個在阪准核心局製作了乙節目,

這兩個放送局是同一個放送網的。 表面上兩個節目都在全國放送了, 而且在各地放送的具體電視臺、具體時間, 都完全相同。 即使如此, 然而乙節目在關東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 還是會明顯不如甲節目。 同理, 甲節目在關西地區的宣傳力度和知名度, 還是會明顯不如乙節目。

所以製作局的地域要素, 給節目的先天實力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呢, 第一是人口數量, 第二是成本預算。 如果製作局的放送物件地域人口更多, 當然即為條件更好。 人口多的地方, 電視臺身為製作局時, 在時間帶等其他條件大體相同的前提下, 願意批准撥給製片廠的製作費也高。 所以在阪准核心局為製作局時, 所出的製作費水準, 就顯著比在京核心局製作的節目的製作費水準低一個檔次, 在名基幹局的製作費水準又更比在阪准核心局的低。其他條件都相同的理想假設情況下,那個成本預算少的製作組,比起成本預算多的製作組,製作出來的節目品質註定要低,所以再後來還要逼出製作委員會體制。

收視率也跟著有這一傾向,在同一放送網的情況下,節目的收視率在製作局的自家地盤傾向于高。比如在京核心局製作的節目,因為核心局放送對象地域是關東廣域圈,這個節目在關東廣域圈的收視率,就傾向於比近畿廣域圈或中京廣域圈的高。反過來在阪准核心局製作的節目,在近畿廣域圈的收視率也更容易高,比中京廣域圈高是自然,甚至與更為繁華的地區關東廣域圈相比,也傾向于高。在名基幹局製作的節目還是同理。

3、節目檔的慣性

製作局和放送局這些大事定了之後,往下就是放送時間帶的影響了。什麼黃金時間帶看電視的人多啦,深夜時間帶正常人都在睡覺啦,這些淺顯的事要麼不用提要麼提過了,現在這裡最後就是再點出兩種一般趨勢。

首先是慣性。一個節目檔持續時間夠長了,指的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那種,每週、星期幾、的幾點鐘、在哪個台、播什麼類型的節目,基本上是長期固定的。變動的只有具體節目,舊節目播完了新節目接檔,一代又一代這樣。這樣對觀眾就形成了收看習慣,往往收視率水準受這個檔的長期水準影響更大,而與節目自身內容幾乎無關。

電視劇倒不容易出現這類情況,同節目檔隨著每季度更換新節目,收視率也能出現陡升陡降。動畫節目就比較容易出現這類情況了,只要是在某個節目檔,不管接下來新節目是什麼,收視率大致該在某個水準都是能預想出來的。

就近說《我的英雄學院》就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子。你看從第一期到第二期,製作局的性質都是在阪准核心局,放送時間帶的性質都是雙休日傍晚,基本保障條件沒有大變化。那第二期收視率比起第一期飆高成什麼樣了,為什麼啊,節目檔變了,徹底轉移了。所以第二期的收視率,參考對象本就不該是第一期,而是同一個節目檔過去的其他節目的大體水準。

動畫節目要出現電視劇那樣的,即使在同一個節目檔,也陡升陡降的收視率走向,需突破的壓力更大。一旦出現,說明節目本身的爆發力極強,無論上行還是下行。一旦出現陡降,說明實際狀況已經比表面數字所示的更糟糕了。猛升更難出現,一旦出現,說明實態也比表面數字所示的更猛,想跟都不一定跟得上。

像《妖怪手錶》這樣數十年一遇級別的市場規模的知產的出現,也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子。這個節目2014年1月開播,在放送開始後一個月內,收視率比起實質接檔物件已經出現了猛升。而萬代南夢宮集團在放送開始後四個月,才發表關聯商品的年度計畫出貨額。這樣看上去,好像萬代南夢宮集團已經有了充分時間去掌握市場實態,以及趨勢,再做出計畫了對吧。那時發表的年度計畫出貨額是70億日元,這個金額已經是實質接檔物件的2.5倍以上了。然而實際,2014財年的最終出貨額卻膨脹到了550億日元以上,這意味著這個金額肯定還是出現了商機損失的。

尤其是變化不大的長期節目檔內,還放送系列化節目的,並且具有一定連貫程度的,更有慣性趨勢。像《精靈寶可夢》,以及過去有《龍珠》系列啊現在有《遊☆戲☆王》系列啊,大體也有像這樣的,性質差不太遠。如果以一年為週期的節目舉例,那收視率走向的週期性和起伏期還最穩。

節目最開始時期,第一季度之內,是新節目效應時期,這個時期收視率比前節目終盤時也明顯上升。不過即使這樣,也不一定意味著節目整體人氣比起前節目來說大爆發了,是理所當然的現象。反過來,一旦新節目效果的加成下,還比前節目終盤時降了,或者只有微升,那倒說明不是好兆頭。

新節目效應過後,第二季度容易進入沉靜期,這時表面所示的數字是下降趨勢,好似危機到來了。其實與其說是降了,倒不如該說是虛高的狀態真正穩定下來了。而節目的擴散滲透度,是隨著時間推移只會增不會減的。這就是為什麼往往能出現,在表面收視率數字有所下降後,某方面商業實績反倒優於數字尚高的時期,這樣的情況。

沉靜期過後,中盤至第三季度起,製作方和商品化權持有者心裡也明白,為了不讓觀眾膩味,要投入各自新元素和展開。對自己來說,也有投入下一步促銷要素的必要。這個時期就是有機會進入中興期,比起第二季度時又反有回升趨勢。

再之後到終盤,那當然就是強弩之末了,這個時期哪怕低,也不如之前重要了。如果是一季度決勝的電視劇,往往有期待最終回效果飆高的可能性,但長期節目這邊則無所謂。反正促銷核心期已過,接下來真正重要的,是接檔的新節目,要進行大肆宣傳工作。新節目接上後,又會受到新節目效果的恩惠,這時歷史開始再度迴圈進入下一個新週期。

4、時間帶的聯動性

然後是聯動性,這說的其實就是,電視節目搭上一個好隊友還是豬隊友,同樣是多麼地重要。

電視劇是每集一小時的節目,而動畫類是每集半小時的節目,比較夾生。這樣就逐漸出現了一種收視率提升策略,兩個節目檔捆綁成一小時,相互照應。一小時內連續前後放送的兩個節目,如果契合度足夠高,就能起到前後扶持的效果,兩節目相互都有抬高另一方收視率的效果。

通常搭夥的兩節目中,後放送的那個比較容易獲得相對高的收視率,條件更好,先放送的那個相對次一些。小弟在前,大哥在後,由於這個條件差別,兩節目的相對差距也是不易逆轉的。同一日的放送回要麼兩方都高,要麼兩方都低。兩節目唇亡齒寒,往往是因為兩個同時存在,所以才能持續存在。

東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的全日帶動畫類節目最多,工作日傍晚和雙休日早間堆滿了,基本都是至少每兩個搭夥的原則。如果實在湊不夠偶數,以組成放送時長為整小時的,那就玩大規模的,五個捆一起、七個捆一起,好歹照樣能有搭夥效果。動畫類方面傳統強的富士電視臺系列放送網,星期天下午六點鐘的一小時有《櫻桃小丸子》和《海螺小姐》長年固定,早上九點鐘的一小時有東映動畫製作的兩檔長年固定。

日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當初是因為《名偵探柯南》的搭夥物件換了好幾個,都不給力,柯南自己單獨也就不如以前給力了,結果最終被迫撤出了黃金檔。之後察覺不合適,終究還是要給柯南找搭夥的,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沒有條件找到既合適、又能長期的,最多只能半年一換。雖然比起業界整體低迷,都只敢一季度就跑路的情況,已經夠好了。近年間隨著隊友的實力變動,柯南自身的數字波動也高,兩個極端的例子是《魔術快鬥1412》和《電波教師》,從搭夥效果的角度來說就真是最神的神隊友和最豬的豬隊友了。

朝日電視臺系列放送網,在星期五的黃金檔也有固定的新A動畫製作的兩檔,《哆啦A夢》和《蠟筆小新》。星期天早上有超級英雄時間,霹靂Q娃其實是沒有合適能做隊友的,只有是在孤軍奮戰了。還有原本星期天早上六點半起的一小時間,廢了一個,另一個也同樣活不長了,第二年接著廢掉了。

東京放送電視臺系列的放送網,那個星期天下午五點鐘的,一直是只有半小時孤軍奮戰。也一直都是所有地上波全日帶放送檔的動畫中,最悲催最瀕死的那個。然後,然後就真的終於死了。再然後,你看東京放送電視臺怎麼調整策略,放到星期六早上去了。不再單獨半小時,照樣搞兩個合起來,一小時一起上。

5、收視率淡旺季

收視率無論節目類別,都一定有淡旺季。夏季和冬季是放送業界常識的,難得取得好數位的時期,可以叫夏枯期和冬枯期,尤其是夏枯期。這裡就引出一個節目放送時期與收視率變動週期的巧妙契合問題,對應前面剛說過的節目自身的慣性趨勢。

如果是以一年為週期的節目,在年初還是冬天時開播,你看看會怎麼樣。這時年末到正月那段,收視率最容易低迷的時期已經過了,但冬枯期還沒結束呢,就只能靠新節目效果自力拉升收視率。等到春季,收視率旺季來臨時,節目卻差不多該進入沉靜期了。放夏天開始的新節目也容易這樣,但放到春天和秋天開播就變了樣了。

秋天開始新節目,秋季收視率旺季與節目自身的新節目效果期重合,獲得雙重的收視率提升效果。節目進入沉靜期時,冬枯期也就來了。待到春季,行業全體的收視率開始復蘇,節目自身也進入中興期。最後節目終盤無所謂的時期,又正對上夏枯期,這個模式是簡直完美的收視率的淡旺季對應策。

我們不用季節來說,換個宅說法來叫,這就什麼意思:所以你看整體來說,叫四月新番的東西和叫十月新番的東西,比起叫一月新番的東西和叫七月新番的東西,往往存在感也容易強一些。

除上述的各類外部要素以外,還有些別的比如廣告代理商實力的影響,在更以前也稍許提到過了。另外還有比如關聯出版社的影響,不過這些比起製作局的影響力都算是太微小了。電視放送事業大致的基本方面,至此我們就全過一遍了,下回起進入新一部分,下一個應該是電影事業篇。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ebfdf44d84fcb0f?utm_source=toutiao

在名基幹局的製作費水準又更比在阪准核心局的低。其他條件都相同的理想假設情況下,那個成本預算少的製作組,比起成本預算多的製作組,製作出來的節目品質註定要低,所以再後來還要逼出製作委員會體制。

收視率也跟著有這一傾向,在同一放送網的情況下,節目的收視率在製作局的自家地盤傾向于高。比如在京核心局製作的節目,因為核心局放送對象地域是關東廣域圈,這個節目在關東廣域圈的收視率,就傾向於比近畿廣域圈或中京廣域圈的高。反過來在阪准核心局製作的節目,在近畿廣域圈的收視率也更容易高,比中京廣域圈高是自然,甚至與更為繁華的地區關東廣域圈相比,也傾向于高。在名基幹局製作的節目還是同理。

3、節目檔的慣性

製作局和放送局這些大事定了之後,往下就是放送時間帶的影響了。什麼黃金時間帶看電視的人多啦,深夜時間帶正常人都在睡覺啦,這些淺顯的事要麼不用提要麼提過了,現在這裡最後就是再點出兩種一般趨勢。

首先是慣性。一個節目檔持續時間夠長了,指的是十幾年幾十年的那種,每週、星期幾、的幾點鐘、在哪個台、播什麼類型的節目,基本上是長期固定的。變動的只有具體節目,舊節目播完了新節目接檔,一代又一代這樣。這樣對觀眾就形成了收看習慣,往往收視率水準受這個檔的長期水準影響更大,而與節目自身內容幾乎無關。

電視劇倒不容易出現這類情況,同節目檔隨著每季度更換新節目,收視率也能出現陡升陡降。動畫節目就比較容易出現這類情況了,只要是在某個節目檔,不管接下來新節目是什麼,收視率大致該在某個水準都是能預想出來的。

就近說《我的英雄學院》就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子。你看從第一期到第二期,製作局的性質都是在阪准核心局,放送時間帶的性質都是雙休日傍晚,基本保障條件沒有大變化。那第二期收視率比起第一期飆高成什麼樣了,為什麼啊,節目檔變了,徹底轉移了。所以第二期的收視率,參考對象本就不該是第一期,而是同一個節目檔過去的其他節目的大體水準。

動畫節目要出現電視劇那樣的,即使在同一個節目檔,也陡升陡降的收視率走向,需突破的壓力更大。一旦出現,說明節目本身的爆發力極強,無論上行還是下行。一旦出現陡降,說明實際狀況已經比表面數字所示的更糟糕了。猛升更難出現,一旦出現,說明實態也比表面數字所示的更猛,想跟都不一定跟得上。

像《妖怪手錶》這樣數十年一遇級別的市場規模的知產的出現,也提供了一個極好的例子。這個節目2014年1月開播,在放送開始後一個月內,收視率比起實質接檔物件已經出現了猛升。而萬代南夢宮集團在放送開始後四個月,才發表關聯商品的年度計畫出貨額。這樣看上去,好像萬代南夢宮集團已經有了充分時間去掌握市場實態,以及趨勢,再做出計畫了對吧。那時發表的年度計畫出貨額是70億日元,這個金額已經是實質接檔物件的2.5倍以上了。然而實際,2014財年的最終出貨額卻膨脹到了550億日元以上,這意味著這個金額肯定還是出現了商機損失的。

尤其是變化不大的長期節目檔內,還放送系列化節目的,並且具有一定連貫程度的,更有慣性趨勢。像《精靈寶可夢》,以及過去有《龍珠》系列啊現在有《遊☆戲☆王》系列啊,大體也有像這樣的,性質差不太遠。如果以一年為週期的節目舉例,那收視率走向的週期性和起伏期還最穩。

節目最開始時期,第一季度之內,是新節目效應時期,這個時期收視率比前節目終盤時也明顯上升。不過即使這樣,也不一定意味著節目整體人氣比起前節目來說大爆發了,是理所當然的現象。反過來,一旦新節目效果的加成下,還比前節目終盤時降了,或者只有微升,那倒說明不是好兆頭。

新節目效應過後,第二季度容易進入沉靜期,這時表面所示的數字是下降趨勢,好似危機到來了。其實與其說是降了,倒不如該說是虛高的狀態真正穩定下來了。而節目的擴散滲透度,是隨著時間推移只會增不會減的。這就是為什麼往往能出現,在表面收視率數字有所下降後,某方面商業實績反倒優於數字尚高的時期,這樣的情況。

沉靜期過後,中盤至第三季度起,製作方和商品化權持有者心裡也明白,為了不讓觀眾膩味,要投入各自新元素和展開。對自己來說,也有投入下一步促銷要素的必要。這個時期就是有機會進入中興期,比起第二季度時又反有回升趨勢。

再之後到終盤,那當然就是強弩之末了,這個時期哪怕低,也不如之前重要了。如果是一季度決勝的電視劇,往往有期待最終回效果飆高的可能性,但長期節目這邊則無所謂。反正促銷核心期已過,接下來真正重要的,是接檔的新節目,要進行大肆宣傳工作。新節目接上後,又會受到新節目效果的恩惠,這時歷史開始再度迴圈進入下一個新週期。

4、時間帶的聯動性

然後是聯動性,這說的其實就是,電視節目搭上一個好隊友還是豬隊友,同樣是多麼地重要。

電視劇是每集一小時的節目,而動畫類是每集半小時的節目,比較夾生。這樣就逐漸出現了一種收視率提升策略,兩個節目檔捆綁成一小時,相互照應。一小時內連續前後放送的兩個節目,如果契合度足夠高,就能起到前後扶持的效果,兩節目相互都有抬高另一方收視率的效果。

通常搭夥的兩節目中,後放送的那個比較容易獲得相對高的收視率,條件更好,先放送的那個相對次一些。小弟在前,大哥在後,由於這個條件差別,兩節目的相對差距也是不易逆轉的。同一日的放送回要麼兩方都高,要麼兩方都低。兩節目唇亡齒寒,往往是因為兩個同時存在,所以才能持續存在。

東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的全日帶動畫類節目最多,工作日傍晚和雙休日早間堆滿了,基本都是至少每兩個搭夥的原則。如果實在湊不夠偶數,以組成放送時長為整小時的,那就玩大規模的,五個捆一起、七個捆一起,好歹照樣能有搭夥效果。動畫類方面傳統強的富士電視臺系列放送網,星期天下午六點鐘的一小時有《櫻桃小丸子》和《海螺小姐》長年固定,早上九點鐘的一小時有東映動畫製作的兩檔長年固定。

日本電視臺系列放送網,當初是因為《名偵探柯南》的搭夥物件換了好幾個,都不給力,柯南自己單獨也就不如以前給力了,結果最終被迫撤出了黃金檔。之後察覺不合適,終究還是要給柯南找搭夥的,可謂是煞費苦心。可惜沒有條件找到既合適、又能長期的,最多只能半年一換。雖然比起業界整體低迷,都只敢一季度就跑路的情況,已經夠好了。近年間隨著隊友的實力變動,柯南自身的數字波動也高,兩個極端的例子是《魔術快鬥1412》和《電波教師》,從搭夥效果的角度來說就真是最神的神隊友和最豬的豬隊友了。

朝日電視臺系列放送網,在星期五的黃金檔也有固定的新A動畫製作的兩檔,《哆啦A夢》和《蠟筆小新》。星期天早上有超級英雄時間,霹靂Q娃其實是沒有合適能做隊友的,只有是在孤軍奮戰了。還有原本星期天早上六點半起的一小時間,廢了一個,另一個也同樣活不長了,第二年接著廢掉了。

東京放送電視臺系列的放送網,那個星期天下午五點鐘的,一直是只有半小時孤軍奮戰。也一直都是所有地上波全日帶放送檔的動畫中,最悲催最瀕死的那個。然後,然後就真的終於死了。再然後,你看東京放送電視臺怎麼調整策略,放到星期六早上去了。不再單獨半小時,照樣搞兩個合起來,一小時一起上。

5、收視率淡旺季

收視率無論節目類別,都一定有淡旺季。夏季和冬季是放送業界常識的,難得取得好數位的時期,可以叫夏枯期和冬枯期,尤其是夏枯期。這裡就引出一個節目放送時期與收視率變動週期的巧妙契合問題,對應前面剛說過的節目自身的慣性趨勢。

如果是以一年為週期的節目,在年初還是冬天時開播,你看看會怎麼樣。這時年末到正月那段,收視率最容易低迷的時期已經過了,但冬枯期還沒結束呢,就只能靠新節目效果自力拉升收視率。等到春季,收視率旺季來臨時,節目卻差不多該進入沉靜期了。放夏天開始的新節目也容易這樣,但放到春天和秋天開播就變了樣了。

秋天開始新節目,秋季收視率旺季與節目自身的新節目效果期重合,獲得雙重的收視率提升效果。節目進入沉靜期時,冬枯期也就來了。待到春季,行業全體的收視率開始復蘇,節目自身也進入中興期。最後節目終盤無所謂的時期,又正對上夏枯期,這個模式是簡直完美的收視率的淡旺季對應策。

我們不用季節來說,換個宅說法來叫,這就什麼意思:所以你看整體來說,叫四月新番的東西和叫十月新番的東西,比起叫一月新番的東西和叫七月新番的東西,往往存在感也容易強一些。

除上述的各類外部要素以外,還有些別的比如廣告代理商實力的影響,在更以前也稍許提到過了。另外還有比如關聯出版社的影響,不過這些比起製作局的影響力都算是太微小了。電視放送事業大致的基本方面,至此我們就全過一遍了,下回起進入新一部分,下一個應該是電影事業篇。

本文僅供Anitama發表,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內容。

官方網站:http://www.anitama.cn

微信公眾號:Anitama0815

合作郵箱:bd@anitama.cn

原文: m.anitama.cn/article/aebfdf44d84fcb0f?utm_source=toutiao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