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大傷前的格蘭特·希爾到底好在哪?

格蘭特·希爾第一次大傷前, 在底特律活塞隊共征戰六個賽季, 場均21.6分7.8個籃板6.2次助攻1.6次搶斷。 新秀年榮膺最佳新秀, 新秀年後五年均入選聯盟最佳陣容(4次二陣, 其中96-97賽季為最佳陣容一陣), 5次全明星首發(98-99賽季聯盟停擺, 無全明星週末), 甚至在職業生涯的第一年就壓倒了奧尼爾成為NBA歷史上首位全明星新秀票王, 到第二年, 更是擊敗了正式複出歸來的邁克爾·喬丹蟬聯了這一榮譽。

那, 當年剛入行不久的格蘭特·希爾為什麼會讓人們喜愛到如此瘋狂的程度呢?

這還要從他進入NBA之前開始說起:

早在希爾的大學時期,

他就已經是全美家喻戶曉的籃球明星了, 大學四年三次隨隊挺進NCAA總決賽, 兩次NCAA全國冠軍。 大學第一年, 希爾就在杜克大學展現出了自己超凡的身體天賦和聰慧的籃球智商, 雖然他當時的各項技術還都有待打磨, 但他還是用自己積極的跑動和富有激情的防守為球隊注入了活力。

等到第二年, 他支配球的能力和閱讀防守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突破淩厲, 出球迅速, 籃板拼搶積極, 這時的他不僅顯露出了“組織前鋒”的稀有屬性, 還展現出了帶動比賽的才能。 他運球愈發細膩, 一個人根本無法將他的持球推進逼停, 他奔襲快攻, 他不斷利用突破撕裂著對手的防線, 他用一個個及時的傳球將他的隊友們串聯在一起。

雖然NCAA緩慢的攻防和擁堵的禁區對他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但每當他邁步加速時, 你都會清楚的感受到他的架勢就好像要從NCAA偏低的幀數裡掙脫出去似的。

而且, 在第二年的衛冕之旅上, 他和隊友萊特納還共同締造出了這麼一球:肯塔基在比賽最後時刻拋投打進, 反超1分, 只留給杜克大學2秒, 杜克大學後場發球, 肯塔基大學採取5防4限制杜克大學接球, 但位於後場發球區的格蘭特·希爾鎮定自若, 沒有猶豫, 他如橄欖球四分衛一般單臂擲出了一發弧線優美、凍結時間的跨越3/4籃球場的驚世長傳, 傳球精准的找到了把兩名防守球員卡在身後的萊特納, 後者晃肩, 翻身跳投, 籃球壓哨入網。 全場一半的人在歡呼呐喊,

而另一半的人在抱頭痛哭, 希爾和萊特納在最後時刻用一傳一攻改寫了這場比賽的勝負。 美國大學籃球聯賽裡難以複製的絕對經典。

除此之外, 在92年“夢一隊”的內部訓練裡, 有一支由大學生組成的籃球隊擊敗了巨星雲集的“夢一隊”, 而希爾就位列其中。

格蘭特·希爾的資料和表現逐年增長, 等到大四時, 他已經能打出場均19.3分6次助攻的出色數據(大一:9.8分3助攻;大二:12分4.2助攻;大三:16分4.5次助攻), 雖然最終未能帶隊奪冠, 但格蘭特·希爾的個人實力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在同年選秀大會上, 底特律活塞隊用首輪三號簽選走了這位籃球天才, 格蘭特·希爾的NBA職業生涯正式開始了。

當時的NBA, 邁克爾·喬丹已經於一年前退役打起了棒球, 巴克利、坎普、奧尼爾們形象不佳, “大夢”、尤因、馬龍們有點兒老, 聯盟需要新的形象代言人, 溫文爾雅的“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內線球員沒外線球員那麼吸引眼球, 直到格蘭特·希爾走進了人們的視野。

他著裝乾淨、談吐得體,

行為謙和有禮、笑容陽光自信, 會彈鋼琴, 不說髒話。 他的父親畢業于耶魯大學, 獲得過歷史專業學位, 還在NFL打過職業橄欖球, 他的母親在大學時期是希拉蕊的室友。 而且希爾還並不文弱, 他有著快如閃電的體前變向和突破第一步, 他有著優雅的指尖挑籃, 但他也喜歡把球給大力的扣進籃筐裡去, 他的籃球極具觀賞性和爆炸力, 他有著良好的出身, 他是絕對的優質偶像, 人們在希爾身上仿佛又重新找到了精神上的寄託。

希爾也不負眾望, 在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他就打出了場均19.9分6.4個籃板5次助攻1.8次搶斷的全面資料。 到第二個賽季, 他繼續驚豔聯盟, 場均20.2分9.8個籃板6.9次助攻1.3次搶斷, 在上場時間、得分、籃板、助攻、搶斷上全部領先全隊, 並且帶隊成功挺進季後賽。

那麼,活塞時期的格蘭特·希爾到底是怎麼打球的呢?

首先,我們先從他笑傲聯盟的突破說起。希爾的運球並不低,他也不會把身體壓的太低,因為很多時候他都用不著靠身體去頂著人開路,畢竟在突破時有些人連他的球衣都抓不到。

但他在突破發力時的傾斜角度卻可以做到非常恐怖,就如短道速滑運動員高速過彎時一般,刀鋒凜冽。他的結合球能力非常出色,他的變向快如閃電,他的Hesitation得心應手,他的胯下運球華麗流暢,他能在重心快速切換時依舊保持身體的平衡。在一對一單挑裡,防守人不得不根據希爾的動作而調整重心,但這卻依然無法防範希爾的下一招進攻。而且希爾還學到了喬丹那招幻影晃動突破,天知道他要突哪一側?!

他太快了。

他有著威震全聯盟的突破第一步,犀利無比,他的蹬地爆發力霸道兇猛,後續速度也推得上,只一個防守人猶疑的瞬間,希爾就能一貓腰、一加速、一擺臂,把眼前的防守人過個一乾二淨,電光火石、星馳電走......所有形容速度快的詞用在他的突破上都不為過。真正的於俯仰之間,過人而無痕。

他的變向是歷史頂級的,過人時猶如移形換影一般,無論是斯科特·皮蓬還是邁克爾·喬丹都拿他的突破沒有辦法。

他的球感極佳,左右手都能嫺熟的持球快速突破,突破啟動後的他可以像白駒過隙(這裡用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因為太形象了^_^)一樣自如的選擇滲透的路線,他對球的掌控達到了“人球合一”的境界,可以靈活的調節變向的幅度和切入的角度,水銀瀉地般的滲透美感。

而且他不只是突破第一步快,他還能在行進過程中連一個順滑無比的轉身,將防守人卡到身側,他的彈速驚人,可以趕在防守人抓住他之前,提前伸出長臂接近籃筐。他的左右手都能終結,而且終結方式豐富,能拋擅挑,手感柔和,他可是有一雙能夠駕馭鋼琴的妙手。

受益於他的轉身技巧,希爾具備一定的背身能力,他的左右肩翻身都很流暢,他的轉身很快,他能翻身順勢突破,轉到正面後有一手不錯的小拋投。他能翻身投籃,但穩定性欠佳,所以他並不是一個無死角的低位高手。

另外,我們不能忽略希爾其他的身體優勢:他身體強壯,衝擊力十足;他核心力量強,能在空中拉杆展腹;他身高臂長,上籃得分時就真跟探囊取物似的。他的身體素質絕對勁爆,什麼單手劈扣,轉身雙手暴扣,全都不在話下。希爾總是給人以謙謙君子的形象,但他在球場上卻從不心慈手軟,他能在優雅和暴力之間自由切換,甚至於二者皆可兼顧。

他從不抵觸單挑他眼前的防守人,他甚至會主動的找上他們,停頓一下,逼防守人去做出選擇,如果防守人選擇預防他體前變向,他就直接突破,如果正面迎擊,他就變向過人,碰上再難纏一點兒的,就用一個轉身硬吃掉對手,最不可思議的是,他能全速的完成這些動作。

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皮蓬的防守向來以機動性和覆蓋面積著稱,但在下麵的這一回合裡,皮蓬在中距離放希爾一步,卻被希爾一步吃掉空間貼近後,迅速用一個轉身擺脫了皮蓬的長臂包圍搶到了他的身側,皮蓬依舊保持在防守位置上,可希爾沒給皮蓬緩衝的機會,他運一步收球後快速起跳,提前接近籃筐完成了這次終結。

不是斯科蒂防的不好,而是希爾太快,他的啟動快,轉身快,就連彈速也快。

他是讓防守球員聞風喪膽的腳踝終結者,他是肉眼可見的人形閃電,他是活塞隊球衣上那匹在烈火中高昂著頭顱的黑色駿馬。

他是個可怕的一對一高手,如果真有球隊敢讓格蘭特·希爾肆無忌憚的單挑的話,那他絕對會讓場邊替補席上的隊友連板凳都捂不熱。

可惜對方總是會派至少兩名防守球員來對希爾進行包夾,但這並不會困住他。希爾在“老K”教練手下的四年讓團隊意識在他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他樂於分享球,他懂得利用自己的牽制力為隊友創造機會。接下來,我們就談談他的傳球。

因為他的突破殺傷力,他能跟吸鐵石似的把對面的防守注意力全吸到自己一個人的身上,然後再從內傳出,分給自己的隊友進行空位跳投。但希爾絕不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傢伙,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的傳球要更快,趕在前來夾擊他的防守人黏住他之前,他就能及時的快速出球,通透而明快。他喜歡單手揮傳或是突破急停轉過身後的雙手大力回傳,以便讓傳球擁有更快的速度。

他的出球時機很好,也許是因為他太快了,別人的行動似乎會在他身邊慢下來,他能把握住這種落差,讓傳球快速的穿過那些空隙。

他的傳球好就是傳球本身意義上的好,不花哨、不拖泥帶水,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空位隊友的手裡。就如炎炎夏日裡喝下一口清涼的雪碧,清澈水面下射入的那一縷明媚的陽光,讓人產生一種通透的快感。

即使是在他奔襲快攻中,他也依舊尋找著他的隊友,他完全可以憑藉著自己的速度一路超車,但他卻同樣信任傳球的速度和他的隊友,藍魔的血液無時不刻不在他的身體裡流淌。

但活塞時期的他卻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員,他是個全能王,在95-96賽季,他送出聯盟當季最多的十次“三雙”,到96-97賽季,他單季送出十三次,再次成為聯盟之最。

他的籃板球嗅覺敏銳,再加上2.03米的身高和手長腿長,機動性強,爭搶籃板球的優勢明顯。一旦抓到後場籃板,希爾就會馬上轟出兩個極具爆發力的大步將對方剛剛在爭搶前場籃板的球員甩在身後,然後全速前進,奔逸絕塵。絕對的快攻之王。

而且雖說希爾在生涯後期曾說他在年輕時放到防守端的精力不多,可他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防守漏洞。

但技術統計上的全面卻不意味著他進攻手段的全面。相反,他是一個優缺點都十分明顯的得分手。他的突破冠絕聯盟,他的背身猝不及防,他的空切狡猾迅捷(在無球時他也擅長折磨防守人的腳踝),他的奔襲更是無法阻擋。

可一旦遠離禁區,格蘭特·希爾的進攻就有些捉急了。他在職業生涯前五年,幾乎沒有三分球,場均只出手0.34次,只有15.72%的三分球命中率。他的中距離跳投也不夠穩定,他的胳膊太長,投籃時雙臂前伸,姿勢仿佛架槍射擊。他的腿部蓄力很足,能“噌”的一聲就拔地而起,在空中會有一個明顯的滯空停頓,但他手臂的姿勢導致了他的發力不易流暢傳導,容易產生誤差,他的出手點太靠前,有時候看上去就像是懸在空中後再用胳膊把球給推出去的一樣。

再加上這傢伙喜歡憑“感覺”出手,即使是空位接球,他也喜歡運一步再投,他對自己的投籃技巧不夠自信,他偏愛行進間的急停幹拔跳投,穩定性自然不足,但好在他幹拔滯空時的姿態倒還是挺美觀的。而且他一旦在中距離找到“感覺”,那防守方就只能搖頭歎息了。1999年2月8日,希爾在對陣奇才隊的比賽中,不僅在內線把奇才隊突了個通透,還在中距離利用急停跳投大顯神威,全場砍下46分,刷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得分記錄。

等待1999年的夏天,他開始苦練跳投,一個夏天的努力不僅讓他對投籃細節的掌握更加到位,出手時的拿捏更加細膩,最重要的是他在訓練場上培養出了強大的投籃自信心。99-00賽季,希爾將投籃出手次數增加到了場均19.2次,三分球出手增加到了場均1.3次,分別投出了不俗的48.9%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和職業生涯新高的34.7%的三分球命中率以及同創新高的79.5%的罰球命中率。

他的突破鋒利依舊,他的投籃開始果敢,場均得分也提升到了職業生涯新高的場均25.8分。他終於是一個全面的得分手了。

擁護著格蘭特·希爾的球迷們以為從未帶隊突破過季後賽首輪的他終於要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大放光彩了,可沒想到,先一步找上格蘭特·希爾的卻是一出又一出的悲劇。他長期居高不下的出場時間(活塞時期六季場均38.9分鐘!)和他的劇烈打法讓他的腳踝磨損嚴重。

99-00賽季末,對費城,希爾扭傷了腳踝,但他不願讓活塞隊的球迷們再一次的傷心,季後賽他堅持帶傷上陣,結果傷勢惡化,季後賽第二場比賽的中途便傷停退場。

等待2000年夏,魔術隊交易來希爾,並簽下麥克格雷迪在奧蘭多組成了令人神往的華麗組合,但希爾的腳傷非常嚴重,00-01賽季只打了四場比賽,之後的兩個賽季他也只出戰了43場常規賽,03-04賽季,他更是全季報銷。03年3月,希爾在腳踝手術中遭到了葡萄球菌感染,病床上的希爾開始了連續的高燒和抽搐,在半年後他才徹底脫離危險。

多年來,他在病床上一次又一次的咬著牙嘗試著重新出現在球場之上,結果命運卻一次又一次的將他的夢想擊碎,可他卻依然沒有放棄。

04-05賽季,希爾終於重獲健康,但那時他已經32歲了,多次大傷後的他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格蘭特了。

希爾自己比誰都明白,但他卻依舊拖著腫脹的腳踝和傷痕累累的身體跑到了四十歲,這期間他又遭受了背傷、膝傷、肋傷、甚至是疝氣,但都被希爾一一擊敗,他骨子裡的那股傲氣和他對籃球無與倫比的熱愛,沒人可以質疑。

他從未到達巔峰,他的職業生涯高光期就如他的突破一般,快,觀賞性十足,卻終究短暫,就如曇花一般。

當年喬丹的兩個接班人,一個靈動飄逸,一個奔逸絕塵,卻都在將要完全綻放自己天賦的年紀裡,遭遇了傷病無情的打擊。

他們大傷前曾經有多動人,他們大傷後就有多可惜。

到最後,希爾沒有得分王,沒有總冠軍,沒有球隊願意為他退役球衣,也很有可能不會被選入名人堂。

他美則美矣,但卻不夠傳奇,

所以我們到頭來就只剩下幻想,幻想一些再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並且帶隊成功挺進季後賽。

那麼,活塞時期的格蘭特·希爾到底是怎麼打球的呢?

首先,我們先從他笑傲聯盟的突破說起。希爾的運球並不低,他也不會把身體壓的太低,因為很多時候他都用不著靠身體去頂著人開路,畢竟在突破時有些人連他的球衣都抓不到。

但他在突破發力時的傾斜角度卻可以做到非常恐怖,就如短道速滑運動員高速過彎時一般,刀鋒凜冽。他的結合球能力非常出色,他的變向快如閃電,他的Hesitation得心應手,他的胯下運球華麗流暢,他能在重心快速切換時依舊保持身體的平衡。在一對一單挑裡,防守人不得不根據希爾的動作而調整重心,但這卻依然無法防範希爾的下一招進攻。而且希爾還學到了喬丹那招幻影晃動突破,天知道他要突哪一側?!

他太快了。

他有著威震全聯盟的突破第一步,犀利無比,他的蹬地爆發力霸道兇猛,後續速度也推得上,只一個防守人猶疑的瞬間,希爾就能一貓腰、一加速、一擺臂,把眼前的防守人過個一乾二淨,電光火石、星馳電走......所有形容速度快的詞用在他的突破上都不為過。真正的於俯仰之間,過人而無痕。

他的變向是歷史頂級的,過人時猶如移形換影一般,無論是斯科特·皮蓬還是邁克爾·喬丹都拿他的突破沒有辦法。

他的球感極佳,左右手都能嫺熟的持球快速突破,突破啟動後的他可以像白駒過隙(這裡用這個詞的字面意思,因為太形象了^_^)一樣自如的選擇滲透的路線,他對球的掌控達到了“人球合一”的境界,可以靈活的調節變向的幅度和切入的角度,水銀瀉地般的滲透美感。

而且他不只是突破第一步快,他還能在行進過程中連一個順滑無比的轉身,將防守人卡到身側,他的彈速驚人,可以趕在防守人抓住他之前,提前伸出長臂接近籃筐。他的左右手都能終結,而且終結方式豐富,能拋擅挑,手感柔和,他可是有一雙能夠駕馭鋼琴的妙手。

受益於他的轉身技巧,希爾具備一定的背身能力,他的左右肩翻身都很流暢,他的轉身很快,他能翻身順勢突破,轉到正面後有一手不錯的小拋投。他能翻身投籃,但穩定性欠佳,所以他並不是一個無死角的低位高手。

另外,我們不能忽略希爾其他的身體優勢:他身體強壯,衝擊力十足;他核心力量強,能在空中拉杆展腹;他身高臂長,上籃得分時就真跟探囊取物似的。他的身體素質絕對勁爆,什麼單手劈扣,轉身雙手暴扣,全都不在話下。希爾總是給人以謙謙君子的形象,但他在球場上卻從不心慈手軟,他能在優雅和暴力之間自由切換,甚至於二者皆可兼顧。

他從不抵觸單挑他眼前的防守人,他甚至會主動的找上他們,停頓一下,逼防守人去做出選擇,如果防守人選擇預防他體前變向,他就直接突破,如果正面迎擊,他就變向過人,碰上再難纏一點兒的,就用一個轉身硬吃掉對手,最不可思議的是,他能全速的完成這些動作。

一個比較直觀的例子:皮蓬的防守向來以機動性和覆蓋面積著稱,但在下麵的這一回合裡,皮蓬在中距離放希爾一步,卻被希爾一步吃掉空間貼近後,迅速用一個轉身擺脫了皮蓬的長臂包圍搶到了他的身側,皮蓬依舊保持在防守位置上,可希爾沒給皮蓬緩衝的機會,他運一步收球後快速起跳,提前接近籃筐完成了這次終結。

不是斯科蒂防的不好,而是希爾太快,他的啟動快,轉身快,就連彈速也快。

他是讓防守球員聞風喪膽的腳踝終結者,他是肉眼可見的人形閃電,他是活塞隊球衣上那匹在烈火中高昂著頭顱的黑色駿馬。

他是個可怕的一對一高手,如果真有球隊敢讓格蘭特·希爾肆無忌憚的單挑的話,那他絕對會讓場邊替補席上的隊友連板凳都捂不熱。

可惜對方總是會派至少兩名防守球員來對希爾進行包夾,但這並不會困住他。希爾在“老K”教練手下的四年讓團隊意識在他的腦海裡根深蒂固,他樂於分享球,他懂得利用自己的牽制力為隊友創造機會。接下來,我們就談談他的傳球。

因為他的突破殺傷力,他能跟吸鐵石似的把對面的防守注意力全吸到自己一個人的身上,然後再從內傳出,分給自己的隊友進行空位跳投。但希爾絕不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傢伙,在大多數情況下,他的傳球要更快,趕在前來夾擊他的防守人黏住他之前,他就能及時的快速出球,通透而明快。他喜歡單手揮傳或是突破急停轉過身後的雙手大力回傳,以便讓傳球擁有更快的速度。

他的出球時機很好,也許是因為他太快了,別人的行動似乎會在他身邊慢下來,他能把握住這種落差,讓傳球快速的穿過那些空隙。

他的傳球好就是傳球本身意義上的好,不花哨、不拖泥帶水,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空位隊友的手裡。就如炎炎夏日裡喝下一口清涼的雪碧,清澈水面下射入的那一縷明媚的陽光,讓人產生一種通透的快感。

即使是在他奔襲快攻中,他也依舊尋找著他的隊友,他完全可以憑藉著自己的速度一路超車,但他卻同樣信任傳球的速度和他的隊友,藍魔的血液無時不刻不在他的身體裡流淌。

但活塞時期的他卻並不是一個完美的球員,他是個全能王,在95-96賽季,他送出聯盟當季最多的十次“三雙”,到96-97賽季,他單季送出十三次,再次成為聯盟之最。

他的籃板球嗅覺敏銳,再加上2.03米的身高和手長腿長,機動性強,爭搶籃板球的優勢明顯。一旦抓到後場籃板,希爾就會馬上轟出兩個極具爆發力的大步將對方剛剛在爭搶前場籃板的球員甩在身後,然後全速前進,奔逸絕塵。絕對的快攻之王。

而且雖說希爾在生涯後期曾說他在年輕時放到防守端的精力不多,可他卻從來都不是一個防守漏洞。

但技術統計上的全面卻不意味著他進攻手段的全面。相反,他是一個優缺點都十分明顯的得分手。他的突破冠絕聯盟,他的背身猝不及防,他的空切狡猾迅捷(在無球時他也擅長折磨防守人的腳踝),他的奔襲更是無法阻擋。

可一旦遠離禁區,格蘭特·希爾的進攻就有些捉急了。他在職業生涯前五年,幾乎沒有三分球,場均只出手0.34次,只有15.72%的三分球命中率。他的中距離跳投也不夠穩定,他的胳膊太長,投籃時雙臂前伸,姿勢仿佛架槍射擊。他的腿部蓄力很足,能“噌”的一聲就拔地而起,在空中會有一個明顯的滯空停頓,但他手臂的姿勢導致了他的發力不易流暢傳導,容易產生誤差,他的出手點太靠前,有時候看上去就像是懸在空中後再用胳膊把球給推出去的一樣。

再加上這傢伙喜歡憑“感覺”出手,即使是空位接球,他也喜歡運一步再投,他對自己的投籃技巧不夠自信,他偏愛行進間的急停幹拔跳投,穩定性自然不足,但好在他幹拔滯空時的姿態倒還是挺美觀的。而且他一旦在中距離找到“感覺”,那防守方就只能搖頭歎息了。1999年2月8日,希爾在對陣奇才隊的比賽中,不僅在內線把奇才隊突了個通透,還在中距離利用急停跳投大顯神威,全場砍下46分,刷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得分記錄。

等待1999年的夏天,他開始苦練跳投,一個夏天的努力不僅讓他對投籃細節的掌握更加到位,出手時的拿捏更加細膩,最重要的是他在訓練場上培養出了強大的投籃自信心。99-00賽季,希爾將投籃出手次數增加到了場均19.2次,三分球出手增加到了場均1.3次,分別投出了不俗的48.9%的整體投籃命中率和職業生涯新高的34.7%的三分球命中率以及同創新高的79.5%的罰球命中率。

他的突破鋒利依舊,他的投籃開始果敢,場均得分也提升到了職業生涯新高的場均25.8分。他終於是一個全面的得分手了。

擁護著格蘭特·希爾的球迷們以為從未帶隊突破過季後賽首輪的他終於要在季後賽的舞臺上大放光彩了,可沒想到,先一步找上格蘭特·希爾的卻是一出又一出的悲劇。他長期居高不下的出場時間(活塞時期六季場均38.9分鐘!)和他的劇烈打法讓他的腳踝磨損嚴重。

99-00賽季末,對費城,希爾扭傷了腳踝,但他不願讓活塞隊的球迷們再一次的傷心,季後賽他堅持帶傷上陣,結果傷勢惡化,季後賽第二場比賽的中途便傷停退場。

等待2000年夏,魔術隊交易來希爾,並簽下麥克格雷迪在奧蘭多組成了令人神往的華麗組合,但希爾的腳傷非常嚴重,00-01賽季只打了四場比賽,之後的兩個賽季他也只出戰了43場常規賽,03-04賽季,他更是全季報銷。03年3月,希爾在腳踝手術中遭到了葡萄球菌感染,病床上的希爾開始了連續的高燒和抽搐,在半年後他才徹底脫離危險。

多年來,他在病床上一次又一次的咬著牙嘗試著重新出現在球場之上,結果命運卻一次又一次的將他的夢想擊碎,可他卻依然沒有放棄。

04-05賽季,希爾終於重獲健康,但那時他已經32歲了,多次大傷後的他再也不是我們熟悉的那個格蘭特了。

希爾自己比誰都明白,但他卻依舊拖著腫脹的腳踝和傷痕累累的身體跑到了四十歲,這期間他又遭受了背傷、膝傷、肋傷、甚至是疝氣,但都被希爾一一擊敗,他骨子裡的那股傲氣和他對籃球無與倫比的熱愛,沒人可以質疑。

他從未到達巔峰,他的職業生涯高光期就如他的突破一般,快,觀賞性十足,卻終究短暫,就如曇花一般。

當年喬丹的兩個接班人,一個靈動飄逸,一個奔逸絕塵,卻都在將要完全綻放自己天賦的年紀裡,遭遇了傷病無情的打擊。

他們大傷前曾經有多動人,他們大傷後就有多可惜。

到最後,希爾沒有得分王,沒有總冠軍,沒有球隊願意為他退役球衣,也很有可能不會被選入名人堂。

他美則美矣,但卻不夠傳奇,

所以我們到頭來就只剩下幻想,幻想一些再也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