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變廢為寶,秸稈肥料化大有可為!

秸稈還田, 自古就是傳統農業提高地力的“良方”。 智慧的古人, 懂得利用焚燒秸稈形成碳基質, 以增加表層土壤的有機質, 形成最為基礎的有機肥。 進入現代農業耕作輪回, 從環保的角度不再提倡甚至禁止“秸稈焚燒”以避免空氣污染, 掩埋處理需要數年時間, 發酵腐熟不充分又會成為“害事”。 大田耕作區每年小麥、玉米輪作, 又會產生巨量秸稈有待處理, 怎麼辦?這就呼喚現代化的設施設備生產如秸稈制碳基、植物源有機肥, 所謂“廢物變寶物”, 來自土地, 還於土地。

近日, 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秸稈控股集團整合秸稈產業鏈條內各企業,

在北京召開“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2018中國秸稈產業峰會”,就秸稈肥料化展開了一系列的討論。

秸稈利用, 綠色農業的發展要求

作為最具開發利用潛力的新能源之一, 秸稈具有較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隨著國家明確提出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0%以上的行動目標, 我國秸稈資源化駛入快車道, 以“秸稈能源”為代表的生物質能利用, 在大力發展低碳經濟的背景下進入人們的視野。

我國的秸稈利用經歷了一個從原始利用到現代利用, 從一般利用到科學利用的歷史性飛躍。 根據對秸稈資源再利用現狀的研究, 影響秸稈資源再利用的主要因素來自技術和經濟兩個方面, 秸稈資源再利用的效率不高、經濟效益低下阻礙了秸稈轉化為生物質能源再利用。 同時, 我國秸稈資源分佈比較分散, 難以進行集中處理, 若分散處理則效率低、成本高, 這是當前秸稈資源難以實現大規模推廣使用的主要問題。

十九大報告指出, 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 應充分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作用, 在環境治理體系中, 企業要承擔起主體作用, 要 “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技術創新體系, 發展綠色金融, 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 相關部委於2017年12月出臺了《關於開展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建設的指導意見》。

如何在政策和形勢的引導下, 有效解決秸稈綜合利用的技術和效益問題, 發揮市場和企業的主體作用, 從而進一步推進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的深化發展, 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成立以及秸稈全產業鏈的發展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其全產業鏈發展模式也對農資行業的產業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變廢為寶, 打造秸稈全產業鏈

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彭飛在峰會上總結了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2017年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多地舉辦了多場以秸稈為主題, 涉及能源、金融、農資、產業發展等內容的博覽會和洽談會;與20多個糧食大省和秸稈主產區的地市級政府達成秸稈產業園區合作意向, 引入產業集群, 形成產業鏈閉環, 催生龍頭企業, 發展十大產業;在全國重點旅遊城市、景區規劃、建設以秸稈十大產業為主導的秸稈特色小鎮;重磅推出秸稈養殖蚯蚓迴圈農業專案, 建立示範基地;打造整合百家企業兩百多種產品的秸稈製造綠色環保體驗店;建立全國首家秸稈產業電子商務平臺“秸稈產業商城”。

秸稈控股集團副總裁楊丹在採訪中介紹, 該聯盟計畫在2020年之前帶動會員企業處理秸稈產量達到上億噸, 推動秸稈產業化的發展, 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現代化。

楊丹表示, 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在秸稈全產業鏈打造過程中, 貫穿著“政策導向、政府參與、企業主體、資源整合”的思路。 面對政策、儲運、技術、資金、銷售管道五大難題, 通過產業上下游的資源整合, 推動了秸稈產業從無到有的發展。 發展過程中, 該聯盟以會議活動、園區基地、特色小鎮為思想交流和產業落地的載體, 打造新能源原材料、秸稈制有機肥、房屋建材、種養殖基質等多板塊產品, 通過產業間延伸,將收儲運輸、機械壓模、環保健康、清潔能源、綠色農業、資本金融等多領域及其企業進行整合,形成了秸稈收儲、生產、銷售、產業擴展和資本融合的產業鏈條,從而將原本為低附加值的農業廢棄物秸稈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產業,也為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的深化發展提供了具體的落地方案。

在全產業鏈打造過程中,如何深入研判政策、建立有效的政企間和企業間協調機制、確定產業發展路徑、保證產業中各模組及產品發展的品質?這些問題都考驗著產業鏈打造者和參與者的能力。隨著農資市場的不斷轉型發展,在“減肥增效”等政策的引導下,農資領域相關企業是否可以借鑒秸稈產業的發展模式,通過對政府、企業、種植者及相關從業者的整合,融合各領域資源,打造上下游產業的閉合產業鏈,從而啟動農資行業,尤其是符合國家生態綠色發展要求的新型生態肥料行業的全面升級發展,值得進行思考和探討。

融合發展,秸稈肥料化前景廣闊

依託現代設備和先進工藝,秸稈與有機肥的轉化得以實現,秸稈產業與肥料產業有著廣泛的融合發展空間。秸稈中含有較高比例的碳和一定比例的氮、磷、鎂、鈣及中微量元素,據中誠炭基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承霖博士介紹,秸稈製成生物碳,不但可以補充土壤的有機物含量,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養料,提高土壤肥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土壤功能退化等全球關切的熱點問題。擺脫了被焚燒和掩埋命運的秸稈,在避免環境及土壤污染的同時,變廢為寶,將農業廢棄物打造成幫助植物茁壯生長的有機肥料,其發展前景可觀。

談及秸稈如何實現肥料化,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開發中心主任楊陽表示,秸稈肥料化應該從肥料產品、作物種植區域以及肥料生產工藝三個方面去分析:第一,肥料產品。秸稈製成有機肥最好與上游產業相結合,例如秸稈制沼氣的副產物沼渣,經過有機肥生產工藝製成肥料,經濟價值會更高。第二,作物種植區域。可以分為大田作物與經濟作物兩個區域,有機肥更適宜于經濟作物發達的主產區,而秸稈可以製成生物碳基肥料應用大田作物主產區,使肥料的應用更加有針對性。第三,肥料生產工藝。未來的有機肥生產工藝將向著工業化、環保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從傳統發酵堆肥到槽式好氧堆肥,再到智慧化罐體發酵。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部主任熊張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秸稈作為一種來源廣泛且富含碳元素的原料,十分適合生物源有機肥的生產,同時還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利用的問題,今後將大力發展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有機肥料,從廢棄物利用和綠色肥料應用兩方面為綠色農業助力。據吉林省秸秸高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薈介紹,該企業通過秸稈水解等工藝技術製成的有機肥料,在粉狀的時候成品有機質能達到90%。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興國表示,該企業生產的碳基肥核心技術是對秸稈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碳化,最大程度保留秸稈所含的有機質。

新時期背景下,全社會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已經達成共識,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等戰略的深化推進,是農資人和秸稈人共同的使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秸稈的全產業鏈的發展能否啟發出農資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路,秸稈產業能否譜出新的樂章,等待著農資人和秸稈人共同探索。

中國農資傳媒出品,如有轉載請聯繫管理員!

中國農資傳媒

給你最有價值的

通過產業間延伸,將收儲運輸、機械壓模、環保健康、清潔能源、綠色農業、資本金融等多領域及其企業進行整合,形成了秸稈收儲、生產、銷售、產業擴展和資本融合的產業鏈條,從而將原本為低附加值的農業廢棄物秸稈打造出一個完整的產業,也為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的深化發展提供了具體的落地方案。

在全產業鏈打造過程中,如何深入研判政策、建立有效的政企間和企業間協調機制、確定產業發展路徑、保證產業中各模組及產品發展的品質?這些問題都考驗著產業鏈打造者和參與者的能力。隨著農資市場的不斷轉型發展,在“減肥增效”等政策的引導下,農資領域相關企業是否可以借鑒秸稈產業的發展模式,通過對政府、企業、種植者及相關從業者的整合,融合各領域資源,打造上下游產業的閉合產業鏈,從而啟動農資行業,尤其是符合國家生態綠色發展要求的新型生態肥料行業的全面升級發展,值得進行思考和探討。

融合發展,秸稈肥料化前景廣闊

依託現代設備和先進工藝,秸稈與有機肥的轉化得以實現,秸稈產業與肥料產業有著廣泛的融合發展空間。秸稈中含有較高比例的碳和一定比例的氮、磷、鎂、鈣及中微量元素,據中誠炭基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承霖博士介紹,秸稈製成生物碳,不但可以補充土壤的有機物含量,還可以有效地保存水分和養料,提高土壤肥力,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氣候變化、環境污染和土壤功能退化等全球關切的熱點問題。擺脫了被焚燒和掩埋命運的秸稈,在避免環境及土壤污染的同時,變廢為寶,將農業廢棄物打造成幫助植物茁壯生長的有機肥料,其發展前景可觀。

談及秸稈如何實現肥料化,國家秸稈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技術開發中心主任楊陽表示,秸稈肥料化應該從肥料產品、作物種植區域以及肥料生產工藝三個方面去分析:第一,肥料產品。秸稈製成有機肥最好與上游產業相結合,例如秸稈制沼氣的副產物沼渣,經過有機肥生產工藝製成肥料,經濟價值會更高。第二,作物種植區域。可以分為大田作物與經濟作物兩個區域,有機肥更適宜于經濟作物發達的主產區,而秸稈可以製成生物碳基肥料應用大田作物主產區,使肥料的應用更加有針對性。第三,肥料生產工藝。未來的有機肥生產工藝將向著工業化、環保化、智慧化方向發展,從傳統發酵堆肥到槽式好氧堆肥,再到智慧化罐體發酵。

安徽萊姆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部主任熊張東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秸稈作為一種來源廣泛且富含碳元素的原料,十分適合生物源有機肥的生產,同時還可以解決農業廢棄物利用的問題,今後將大力發展以秸稈為原料的生物質有機肥料,從廢棄物利用和綠色肥料應用兩方面為綠色農業助力。據吉林省秸秸高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薈介紹,該企業通過秸稈水解等工藝技術製成的有機肥料,在粉狀的時候成品有機質能達到90%。北京三聚環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付興國表示,該企業生產的碳基肥核心技術是對秸稈在隔絕空氣條件下進行碳化,最大程度保留秸稈所含的有機質。

新時期背景下,全社會對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已經達成共識,進一步推動清潔能源、綠色農業等戰略的深化推進,是農資人和秸稈人共同的使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秸稈的全產業鏈的發展能否啟發出農資行業轉型升級的新路,秸稈產業能否譜出新的樂章,等待著農資人和秸稈人共同探索。

中國農資傳媒出品,如有轉載請聯繫管理員!

中國農資傳媒

給你最有價值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