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服用這些藥還飲酒?再好的酒量也救不了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 去醫院看病醫生開了某些藥後會囑咐服藥期間及停藥後一周不要飲酒, 有些心大的朋友通常都當成了耳旁風, 還有些人覺得自己酒量好, 沒關係。

早晨起來手劄君收到一條諮詢資訊, 不禁感歎:這又是一例遭遇“雙硫侖樣反應”的患者。

雙硫侖,最早被作為橡膠的硫化催化劑廣泛用於工業生產,1948年哥本哈根的Jacobsen等人發現, 微量雙硫侖被人體吸收後, 能引起面部潮紅、頭痛、腹痛、出汗、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 服用該藥後即使飲用少量的酒, 身體也會產生嚴重不適, 因此雙硫侖作為一種戒酒藥物應運而生。

臨床上出現的雙硫侖樣反應是指由於服用某些藥物後飲用含有酒精的飲品導致體內“乙醛蓄積”的一種中毒反應。

乙醇在肝臟內經過“乙醇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 乙醛在肝細胞線粒體內經過“乙醛脫氫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酸”, 乙酸進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所謂酒量好的人, 無非就是體內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含量和活性高。 這些酒量好的人通常恃寵而驕, 對於服藥期間禁飲酒的醫囑置若罔聞。

雙硫侖樣反應和你的酒量沒有一毛錢關係。

以頭孢類抗生素舉例:其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團, 在體內可形成與雙硫侖分子結構類似物, 可選擇性競爭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中心, 阻止乙醛繼續氧化, 通俗的比喻就像擠公交, 乙醛搶不過雙硫侖分子, 被擠下了車(你體內乙醛脫氫酶活性再好也是給他人做嫁衣), 最終引起體內乙醇蓄積, 引發面部潮紅、頭痛、頭暈、噁心、嘔吐、胸悶、氣短、煩躁、低血壓、心悸、嚴重者有頻死感、呼吸困難甚至暈厥等症狀。 出現上述症狀趕緊去急診, 並告知急診醫生你服藥後飲酒的事實, 避免誤診。

哪些藥物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

1、抗生素類

其實不止頭孢類抗生素, 硝基咪唑類抗生素如甲硝唑、奧硝唑, 還有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氯黴素等亦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團, 也會引發同樣的症狀。

2、降血糖藥物

甲苯磺丁脲、格列齊特、胰島素等

3、鎮靜催眠類藥物水合氯醛、抗凝藥物華法林等

服用上述藥物多久後能恢復飲酒

乙醛脫氫酶被抑制後一般需要4-5天才能恢復,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醫生建議停藥後7天內不要飲酒。

對於需要服用不能確定是否會引起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 最安全的策略就服藥期間和停藥一周內別飲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