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英雄”歸來:一支沉默15年的鋼筆涅槃重生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叱吒風雲的英雄鋼筆, 如今英雄歸來, 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商。

2018年, 英雄鋼筆87歲了。

在英雄金筆廠做了31年筆尖的老匠人劉根敏,

也迎來了人生中的知命之年——50歲。

前不久, 他跟著英雄鋼筆從上海市祁連山路127號的老廠區, 搬到綏德路的科技園內。 告別26000平的花園工廠, 劉根敏還有些捨不得。 在那裡, 他做了上億個筆尖, 見證了英雄最輝煌燦爛的時期, “那時候一天就要做兩萬個筆尖, 香港回歸的限量版18K金筆就是我參與做的!”

如今, 劉根敏仍堅守一線, 在鐫刻著歲月痕跡的工作臺前一遍遍打磨、造型。 他搓著黑乎乎的手, 看著窗外, 靦腆地笑著:這些年, 英雄終於熬過來了。

“集團現在沒有外債也沒有內債, 從2015年開始觸底反彈, 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 ”上海英雄集團銷售總監王寶和透露, “2017年光是電商管道就做到4000萬的銷售額。 ”

這個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叱吒風雲、身價億萬的民族品牌,

經歷了波峰到波谷的過山車式震盪, 在長達15年的沉寂之後, 終於英雄回歸。

輝煌:一支鋼筆與一個時代

1985年, 17歲的劉根敏憑藉高出中專分數線40分的好成績, 上了英雄金筆廠技校。 學制三年, 兩年後進廠實習, 劉根敏的父親相當自豪, 逢人就吹牛:“金筆廠技校一年就招四五十個人, 擠破頭都難進!”

技校分為兩個班, 一個男生為主的前方班, 主修精細加工, 一個女生為主的後方班, 主修產品檢驗, 學生基本都是上海本地人。 廠裡配備有四五輛專門接送員工上下班的兩節車廂公車, 被形容為“巨龍車”, 在當時可謂福利豐厚, 令其他廠子的員工羡慕不已。

說來也巧, 劉根敏進廠時,

正是英雄鋼筆最輝煌的時期。 光是金筆廠的中高端產品的筆尖, 他一天就要做近兩萬個。

那是上世紀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 在藍色滌卡上衣口袋中插一支英雄鋼筆, 是知識份子和幹部的代表性打扮。 英雄鋼筆更屬於饋贈親友的時髦禮物, 一支筆加一個筆記本, 筆記本上再寫幾句祝賀或者勵志的話, 已經是難得的“奢侈品”。

一支英雄鋼筆包含20多個零部件, 核心技術在筆尖。 小小一個金筆尖就要經過點銥、打磨造型、開縫等37道工序, 其中8道工序必須靠技師純手工完成。 劉根敏練了兩年基本功, 才勉強上手。 他仍記得廠裡老師傅們爐火純青的手藝, “一塊鐵片, 銼刀一挫, 厚度就能達到5絲(相當於0.05毫米), 一分一毫都不差。 ”

劉根敏參與制作了不少歷史性大事件的領導簽字用筆。

他最滿意的一件作品是1997年香港回歸的紀念限量版18K金筆, 這支金筆筆尖是筆尖製作工藝的一項突破, 如今放置在上海英雄金筆廠的陳列室。 “為了這支紀念筆, 我們先後刻壞五套範本, 做壞了一百多個筆尖, 手破了再破, 磨了再磨, 最後都長出了厚厚的老繭。 ”

英雄鋼筆不僅見證歷史, 也在創造歷史。 1958年, 英雄僅用9個月就研發成功“英雄100”, 趕上了美國老品牌“派克51”, 從抗漏、圓滑度、間歇書寫等11項指標上追趕派克, 不僅如此, “英雄100”結構極其複雜, 有定位環、防拆解裝置, 內部零件眾多, 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為此還拍攝了影片《英雄趕派克》。 到1980年代末, 英雄金筆在國內佔據70%以上的市場份額,

更是遠銷歐洲﹑北美﹑東南亞等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處於絕對稱雄的地位。 根據1996年半年財報, 作為上市公司的英雄當時總資產7.03億元。

隕落:“英雄”遲暮

“在那個豬肉只要2塊錢一斤的時代, 英雄鋼筆一年賣出了十幾個億。 ”上海英雄集團銷售總監王寶和這樣描述鼎盛時期的英雄。 他已有35年工齡, 伴隨英雄經歷大起大落。

1991年, 王寶和從共青團工作轉崗做市場銷售, 工資100多元。 計劃經濟下, 個體戶較少, 英雄主要針對北京、上海、廣州、瀋陽四個一級文化用品批發站, 由各站長分發至下面的二級站和國有三級站。 “當時沒有現金, 都是合同操作, 站長都需要排隊等著我們批復的合同, 少的幾十萬支、多的上百萬支。 那個時候供不應求, 拿到產品就是賺錢。 ”

一年兩次的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上,英雄一天就能簽出幾千萬支。甚至還需要增加兩個預簽會和兩個補貨會,根據生產能力來決定簽貨量。英雄一年賣了十幾個億,而當時占七成的主力產品,僅為均價一兩元的學生鋼筆。

計劃經濟年代的上海是當之無愧的品牌高地,湧現出金星彩電、雙鹿冰箱、水仙洗衣機和申花吸塵器等風靡一時的名牌產品。上海文化業筆類的四家上市公司——“上海制筆四兄弟”也是風光無限,包括英雄股份、永生股份(“永生”金筆)、豐華圓珠(第一支國產圓珠筆誕生地)、第一鉛筆(“中華”“長城”鉛筆名揚天下)。

好景不長,在市場經濟中,競品越來越多,民營品牌百花齊放。再到21世紀初,隨著中性筆的逐漸崛起,群眾用筆習慣改變,英雄走向下坡路。

2001年,掛牌不到十年的英雄退市,“600844”證券代碼不再屬於英雄。在經歷重組後,原“英雄股份”旗下與筆相關的資產於2002年被同處制筆行業的國有企業海文集團託管,房地產之類的其他資產則被置入另一家國有企業。海文集團於2003年投資3600萬元組建了現在的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將集團名稱改為英雄集團。

英雄的衰落,實則是上海老名牌集體沉淪的一個縮影。如今,“上海制筆四兄弟”早已各奔東西。王寶和感歎,“永生和豐華已經退市,企業改組消失,第一鉛筆變身‘老鳳祥’股份,英雄還在堅守鋼筆單品。”

沉寂:用十五年時間“練內功”

從1999年到2014年的十五年間,細心的人們發現,英雄“消失”了。

王寶和知道,英雄不會消失,這個擁有一萬多名職工的龐大集團,只是處於一個漫長的陣痛期。這個時期要多久?他說不上來。但是他告慰自己 “只要努力,國企還是有希望的。”

人員臃腫、機制落後、觀念老舊,國有企業根深蒂固的弊病在波谷時期尤為凸顯。英雄決定:自救先從“練內功”開始。人員分流歷經前後三次痛苦的大調整,每一次都延續兩至三年。如今,英雄集團在職員工1000多人,上海本地員工僅剩400多人。

減負後的英雄輕裝上陣,也調整了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從直線化向扁平化發展,提倡一人多崗。僅王寶和一人就分兼集團銷售總監、銷售公司董事長、上海精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三職,“扁平化之後,效率和執行力都提高很多,集團的運轉速度在加快。現在20個人抵得上過去80個人。”

2012年,在人員整合完畢基礎上,英雄金筆廠曾想以資產評估後的250萬元價格轉讓企業49%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希望借此進行體制機制變革。根據上海聯交所當時的掛牌資訊,2011年,英雄金筆廠營收約3779萬元,同比下降13.09%,淨利潤為負472萬元,同比下降近200%。

一時間,“英雄250萬賤賣49%股份,不敵上海一套房”的新聞鋪天蓋地,炒作發酵後迅速擴散。英雄無奈只得撤回申請,轉戰“自救”。英雄金筆廠總經理董文斌回憶,“當時想要把機制搞活,可是最終由於摘牌企業未達標的要求,英雄只能撤拍。”

所幸,十五年的苦練內功終得道,英雄完成自我拯救,亟待涅槃重生。

回歸:三趕派克,重振英雄

2015年是英雄觸底反彈的一年,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商管道的崛起。

看到上海老字型大小鞋類品牌“回力”靠電商老樹開花之後,王寶和決定前去學習考察。根據阿裡研究院發佈的“2016年度中華老字型大小電商百強排行榜”,回力排名第二,2016年電商自營旗艦店銷售額1.1億,較2015年增長1000%。

旗艦店售價五千元的黑檀木金筆

王寶和大喜,立馬帶領英雄鋪設電商管道,挑選了一部分經銷商進行電商操作管控。2015年半年時間,銷售額達700多萬元。而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也得益於此,在2015年走出經營下滑的困境,當年營收實現33%的增長。

在2016年的85周年慶上,英雄集團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經銷商大會,並借此宣佈歸來計畫:重振英雄,再創輝煌!

85周年時,前國家輕工業部副部長陳士能向英雄集團贈送“重振英雄再創輝煌”的親筆題詞

電商管道成為英雄增長最快的部分。目前為止,英雄的電商經銷商大概100多家,天貓旗艦店1家,天貓專賣店10多家,專營店90多家,京東直營店1家,唯品會、亞馬遜也都有英雄的網店。2017年預計網上銷售額4000萬左右,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銷售增長22.80%,整個集團銷售收入增長10%。

王寶和介紹,“電商管道彌補了傳統的淡旺季差異,讓英雄銷售公司也做到了零庫存,當年資金回籠率達到100%,應收賬款占銷售收入比率只有7.52%。”

如果說過去87年中,英雄用“100”、“200”兩支鋼筆二趕派克,如今,英雄仍將用涅槃重生的勇氣“三趕派克”。英雄金筆廠總經理董文斌透露,接下來每年將保持20款上新,並且以00後為主要群體,用中高端產品主攻市場。例如英雄與施華洛世奇合作的一款鋼筆,加上萬事利絲巾的套裝禮盒,就在半年內拉動了30%的增長。

在王寶和看來,英雄經歷痛苦的市場洗滌之後,已走上正軌,這幾年集團將保持每年兩位數增長,“英雄前3年站起來,再用3-5年富起來,然後3-5年強起來。”

英雄金筆廠的車間裡,沾滿黑色機油的製造設備都是由工匠前輩們親手研發製作的,大部分已投入生產30餘年。一盞暖光燈下,規律的機械聲沉重又有力,工匠們重複著相同的動作,眼睛需要時刻盯著比指甲蓋還小的、精細的筆尖零件。

王寶和深深吸了一口煙,“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將英雄在我們手裡打造成百年企業。”

121

一年兩次的全國文化用品交易會上,英雄一天就能簽出幾千萬支。甚至還需要增加兩個預簽會和兩個補貨會,根據生產能力來決定簽貨量。英雄一年賣了十幾個億,而當時占七成的主力產品,僅為均價一兩元的學生鋼筆。

計劃經濟年代的上海是當之無愧的品牌高地,湧現出金星彩電、雙鹿冰箱、水仙洗衣機和申花吸塵器等風靡一時的名牌產品。上海文化業筆類的四家上市公司——“上海制筆四兄弟”也是風光無限,包括英雄股份、永生股份(“永生”金筆)、豐華圓珠(第一支國產圓珠筆誕生地)、第一鉛筆(“中華”“長城”鉛筆名揚天下)。

好景不長,在市場經濟中,競品越來越多,民營品牌百花齊放。再到21世紀初,隨著中性筆的逐漸崛起,群眾用筆習慣改變,英雄走向下坡路。

2001年,掛牌不到十年的英雄退市,“600844”證券代碼不再屬於英雄。在經歷重組後,原“英雄股份”旗下與筆相關的資產於2002年被同處制筆行業的國有企業海文集團託管,房地產之類的其他資產則被置入另一家國有企業。海文集團於2003年投資3600萬元組建了現在的上海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並於2006年將集團名稱改為英雄集團。

英雄的衰落,實則是上海老名牌集體沉淪的一個縮影。如今,“上海制筆四兄弟”早已各奔東西。王寶和感歎,“永生和豐華已經退市,企業改組消失,第一鉛筆變身‘老鳳祥’股份,英雄還在堅守鋼筆單品。”

沉寂:用十五年時間“練內功”

從1999年到2014年的十五年間,細心的人們發現,英雄“消失”了。

王寶和知道,英雄不會消失,這個擁有一萬多名職工的龐大集團,只是處於一個漫長的陣痛期。這個時期要多久?他說不上來。但是他告慰自己 “只要努力,國企還是有希望的。”

人員臃腫、機制落後、觀念老舊,國有企業根深蒂固的弊病在波谷時期尤為凸顯。英雄決定:自救先從“練內功”開始。人員分流歷經前後三次痛苦的大調整,每一次都延續兩至三年。如今,英雄集團在職員工1000多人,上海本地員工僅剩400多人。

減負後的英雄輕裝上陣,也調整了企業內部管理機制,從直線化向扁平化發展,提倡一人多崗。僅王寶和一人就分兼集團銷售總監、銷售公司董事長、上海精細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三職,“扁平化之後,效率和執行力都提高很多,集團的運轉速度在加快。現在20個人抵得上過去80個人。”

2012年,在人員整合完畢基礎上,英雄金筆廠曾想以資產評估後的250萬元價格轉讓企業49%股權引進戰略投資者,希望借此進行體制機制變革。根據上海聯交所當時的掛牌資訊,2011年,英雄金筆廠營收約3779萬元,同比下降13.09%,淨利潤為負472萬元,同比下降近200%。

一時間,“英雄250萬賤賣49%股份,不敵上海一套房”的新聞鋪天蓋地,炒作發酵後迅速擴散。英雄無奈只得撤回申請,轉戰“自救”。英雄金筆廠總經理董文斌回憶,“當時想要把機制搞活,可是最終由於摘牌企業未達標的要求,英雄只能撤拍。”

所幸,十五年的苦練內功終得道,英雄完成自我拯救,亟待涅槃重生。

回歸:三趕派克,重振英雄

2015年是英雄觸底反彈的一年,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電商管道的崛起。

看到上海老字型大小鞋類品牌“回力”靠電商老樹開花之後,王寶和決定前去學習考察。根據阿裡研究院發佈的“2016年度中華老字型大小電商百強排行榜”,回力排名第二,2016年電商自營旗艦店銷售額1.1億,較2015年增長1000%。

旗艦店售價五千元的黑檀木金筆

王寶和大喜,立馬帶領英雄鋪設電商管道,挑選了一部分經銷商進行電商操作管控。2015年半年時間,銷售額達700多萬元。而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也得益於此,在2015年走出經營下滑的困境,當年營收實現33%的增長。

在2016年的85周年慶上,英雄集團舉辦了一場盛大的經銷商大會,並借此宣佈歸來計畫:重振英雄,再創輝煌!

85周年時,前國家輕工業部副部長陳士能向英雄集團贈送“重振英雄再創輝煌”的親筆題詞

電商管道成為英雄增長最快的部分。目前為止,英雄的電商經銷商大概100多家,天貓旗艦店1家,天貓專賣店10多家,專營店90多家,京東直營店1家,唯品會、亞馬遜也都有英雄的網店。2017年預計網上銷售額4000萬左右,英雄金筆廠有限公司銷售增長22.80%,整個集團銷售收入增長10%。

王寶和介紹,“電商管道彌補了傳統的淡旺季差異,讓英雄銷售公司也做到了零庫存,當年資金回籠率達到100%,應收賬款占銷售收入比率只有7.52%。”

如果說過去87年中,英雄用“100”、“200”兩支鋼筆二趕派克,如今,英雄仍將用涅槃重生的勇氣“三趕派克”。英雄金筆廠總經理董文斌透露,接下來每年將保持20款上新,並且以00後為主要群體,用中高端產品主攻市場。例如英雄與施華洛世奇合作的一款鋼筆,加上萬事利絲巾的套裝禮盒,就在半年內拉動了30%的增長。

在王寶和看來,英雄經歷痛苦的市場洗滌之後,已走上正軌,這幾年集團將保持每年兩位數增長,“英雄前3年站起來,再用3-5年富起來,然後3-5年強起來。”

英雄金筆廠的車間裡,沾滿黑色機油的製造設備都是由工匠前輩們親手研發製作的,大部分已投入生產30餘年。一盞暖光燈下,規律的機械聲沉重又有力,工匠們重複著相同的動作,眼睛需要時刻盯著比指甲蓋還小的、精細的筆尖零件。

王寶和深深吸了一口煙,“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將英雄在我們手裡打造成百年企業。”

12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