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上海地域歧視指南!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每當上海發生外地人一些負面新聞時, 網路上就會出現一些“硬碟滾出上海”、“上海就是被你們外地人搞壞風氣了”這種排外的聲音。

很多外地人一聽到這種話, 馬上就感覺受到了奇恥大辱, 紛紛跳腳還嘴。 上海明明是一個包容性強的國際性大都市, 怎麼會有如此強的地域歧視和偏見呢?

說到這裡, 小編有必要澄清一下:對, 上海就是有地域歧視, 他們不光歧視外地人, 狠起來連上海人自己都歧視!

別不相信, 今天小編就來跟你細講一下上海本地的地域歧視鏈。

01

上只角歧視下只角

因為地形分佈不同, 地域歧視鏈也不一樣。 北京的地域歧視是方形的, 是東南西北分佈的歧視鏈;而上海的地域歧視則是圓形的。 以人民廣場為圓心, 黃浦靜安為半徑, 一層一層畫同心圓。 離圓心越遠, 被歧視程度越深。

按這樣分佈的話, 上海的地域歧視第一波就很明顯劃分出來了:上只角歧視下只角。

上海下只角

在上海, 最具有優越感的人可能就是上只角的人了, 上只角屬於內環, 但內環並不等於上只角。

以前的上只角是租界, 只屬於靜安、黃浦、盧灣, 下只角是滾地龍和棚戶區密集的閘北、普陀、南市。

在這條歧視鏈裡, 連現在黃浦江對面的浦東和蘇州河以北地區的“大楊浦”都不在裡面, 更別說其他更偏遠的區了。

因為, 在上只角人心裡, 浦東的內環不叫內環, 南市的老城廂、內環的北徐匯、東長寧, 都是靠靠出賣體力為生的“下等人”, 不配和“生活條件優越”的上只角人相提並論。

這種上只角歧視下只角在近兩年最明顯的表現是, 很多人歧視嘲笑下只角的閘北區併入上只角的靜安區。

02

城裡人歧視鄉下人

在上海第二波地域歧視鏈就是城裡人歧視“鄉下人”了, 說到上海鄉下人, 很多人會調侃一直被稱為“後媽三劍客”的遠郊地區奉賢、寶山、崇明, 但其實, “城裡人”對於他們並不太感冒, 因為可能壓根沒把他們納入歧視範圍內。

而最受上海“城裡人”歧視的其實是浦東和閔行。 連他們自己來黃浦、靜安玩, 都要告訴家裡人, 我去上海了。

因為這兩個區在未高速發展之前, 是老上海人很少去的偏遠地方, 那時候去的理由頂多是去龍華看看逝去的前輩親友, 浦東未開發之前更是一個荒涼之地, 被很多浦西這邊的老上海寧各種嫌棄鄙視。

然而, 如今不一樣了, 浦東成為“上海奇跡”的一個代稱, 閔行的發展也日趨進步。 在黃浦、靜安等白富美區看來, 浦東屬於“暴發戶”區, 雖然有著各種國際化的高樓大廈和精英人才, 但仍舊缺乏和白富美區對抗的底氣。

因為,除了陸家嘴一帶,面積大的浦東還存在著更多經濟不那麼發達的“鄉下”,所以,還是會遭遇到浦東就是“小漁村”的歧視。(當然,小海並不這麼認為,我只是在說有這種現象)

03

鄉下人也歧視城裡人

嗯,這是一個互相歧視的兩種人。城裡人受不了鄉下人的土和俗,同時,鄉下人也不太喜歡城裡人。

不喜歡甚至歧視的理由無外乎以下三點:

高昂的房價:市區裡有什麼好的啊,動不動就十幾萬一平的房價,房型還小,比郊區貴三四倍,同樣的價錢,倒不如在郊區買一個大點的房子,鳥語花香、環境清新,住得好才是真的好!

超級差的自然環境:市區有什麼好的啊,到處都是人人人,不僅擁擠,還都是鋼筋水泥,壓的人喘不過氣,那叫生活嗎?那明明只是“活著”!連和大自然親切接觸的機會都少之又少,還談什麼生活?

高傲自大的態度:市區有什麼好的啊,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不都離不開我們“鄉下人”嗎?比如,每天持續不斷地給市區的人輸送蔬果。

04

本地人歧視外地人

說完了上海人內部歧視鏈,我們說說很多外地人都比較關心的話題:本地人歧視外地人。

沒錯,在上海的街頭巷尾,我們不時能聽到文中開頭那樣的“硬碟滾出上海”的聲音。比如,有人說,在上海人心裡只有兩種人:上海人和外地人。

廣泛流傳的上海人眼中的中國地圖

一這樣說,很多人又要開始噴了,其實大可不必。上海就是上海人的家鄉,把人分成家裡人和家外人,這邏輯不是很正常嘛?

這種排外的現場又不僅限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乃至於你的老家,也多多少少會有這樣從地域上劃分心理距離的情況。

而且,地域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用刻意拿上海說事。一般扯著嗓子喊在上海遭遇本地人歧視的外地人,要麼是自己做不好的事了,要麼就是,你真的碰到了素質不那麼高的上海人,而這樣的概率,其實並不大。

上海本就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大都市,如果目中無人、不顧一切的排外,外地人能在上海好好奮鬥嗎?

你來到上海尋求發展資源,就要遵守上海的規則!

05

上海人不排外,但是“排毒”

上海的規則歧視很接地氣:不排外,但是“排毒”。

所有的歧視都來源於不對等。這座城市縱使有一些不對等的因素,比如有些人一事無成,但家裡有好幾套拆遷房,就可以無憂無慮過一生;而大多數人,註定要靠自己打下一片天下。

但是,拋開這些不對等因素來看上海,你會發現這座城市:善惡分明、很有人文情懷。

在城市的公交、地鐵乃至街頭巷弄,你經常會看到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的人,這其中有幫員警抓小偷的上海老爺叔、也有為救餐館人員而送餐晚了的外地外賣小哥,對於這類讓上海變得更有溫度的人,上海人是從來不會排擠的。

但如果你成為城市的一顆“毒瘤”,那麼,無論你是上海人還是外地人,這座城市就會討伐你。

你一定記得,前幾天吵得沸反盈天的“史詩級上海駡街”這個事件,駡街的女主角是上海人,但是上海人也沒有包庇她啊,因為她真的做錯了,錯了就是錯了!

對於她的行為,很多上海寧罵她的程度肯定不比外地人罵她的差。

所以啊,以後別再說上海人排外了,那是排毒。

06

給在上海生活的你

如果你在上海,就要接受上海的好與不好,也要學著尊重生活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但是如果你自己做了讓人看不起的事,那別怪上海人歧視你了!那何止是歧視,那是深深的鄙視!

最後,還有一句話要送給大家:

對於外地人來說,請不要因為一個兩個上海人,而否定所有的上海人;

對於上海人來說,也請不要因為一個兩個外地人,就否定所有的外地人。

因為,除了陸家嘴一帶,面積大的浦東還存在著更多經濟不那麼發達的“鄉下”,所以,還是會遭遇到浦東就是“小漁村”的歧視。(當然,小海並不這麼認為,我只是在說有這種現象)

03

鄉下人也歧視城裡人

嗯,這是一個互相歧視的兩種人。城裡人受不了鄉下人的土和俗,同時,鄉下人也不太喜歡城裡人。

不喜歡甚至歧視的理由無外乎以下三點:

高昂的房價:市區裡有什麼好的啊,動不動就十幾萬一平的房價,房型還小,比郊區貴三四倍,同樣的價錢,倒不如在郊區買一個大點的房子,鳥語花香、環境清新,住得好才是真的好!

超級差的自然環境:市區有什麼好的啊,到處都是人人人,不僅擁擠,還都是鋼筋水泥,壓的人喘不過氣,那叫生活嗎?那明明只是“活著”!連和大自然親切接觸的機會都少之又少,還談什麼生活?

高傲自大的態度:市區有什麼好的啊,日常生活中很多東西不都離不開我們“鄉下人”嗎?比如,每天持續不斷地給市區的人輸送蔬果。

04

本地人歧視外地人

說完了上海人內部歧視鏈,我們說說很多外地人都比較關心的話題:本地人歧視外地人。

沒錯,在上海的街頭巷尾,我們不時能聽到文中開頭那樣的“硬碟滾出上海”的聲音。比如,有人說,在上海人心裡只有兩種人:上海人和外地人。

廣泛流傳的上海人眼中的中國地圖

一這樣說,很多人又要開始噴了,其實大可不必。上海就是上海人的家鄉,把人分成家裡人和家外人,這邏輯不是很正常嘛?

這種排外的現場又不僅限於上海。北京、廣州、深圳、乃至於你的老家,也多多少少會有這樣從地域上劃分心理距離的情況。

而且,地域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用刻意拿上海說事。一般扯著嗓子喊在上海遭遇本地人歧視的外地人,要麼是自己做不好的事了,要麼就是,你真的碰到了素質不那麼高的上海人,而這樣的概率,其實並不大。

上海本就是個包容性很強的大都市,如果目中無人、不顧一切的排外,外地人能在上海好好奮鬥嗎?

你來到上海尋求發展資源,就要遵守上海的規則!

05

上海人不排外,但是“排毒”

上海的規則歧視很接地氣:不排外,但是“排毒”。

所有的歧視都來源於不對等。這座城市縱使有一些不對等的因素,比如有些人一事無成,但家裡有好幾套拆遷房,就可以無憂無慮過一生;而大多數人,註定要靠自己打下一片天下。

但是,拋開這些不對等因素來看上海,你會發現這座城市:善惡分明、很有人文情懷。

在城市的公交、地鐵乃至街頭巷弄,你經常會看到路見不平、見義勇為的人,這其中有幫員警抓小偷的上海老爺叔、也有為救餐館人員而送餐晚了的外地外賣小哥,對於這類讓上海變得更有溫度的人,上海人是從來不會排擠的。

但如果你成為城市的一顆“毒瘤”,那麼,無論你是上海人還是外地人,這座城市就會討伐你。

你一定記得,前幾天吵得沸反盈天的“史詩級上海駡街”這個事件,駡街的女主角是上海人,但是上海人也沒有包庇她啊,因為她真的做錯了,錯了就是錯了!

對於她的行為,很多上海寧罵她的程度肯定不比外地人罵她的差。

所以啊,以後別再說上海人排外了,那是排毒。

06

給在上海生活的你

如果你在上海,就要接受上海的好與不好,也要學著尊重生活在上海這片土地上的每個人,但是如果你自己做了讓人看不起的事,那別怪上海人歧視你了!那何止是歧視,那是深深的鄙視!

最後,還有一句話要送給大家:

對於外地人來說,請不要因為一個兩個上海人,而否定所有的上海人;

對於上海人來說,也請不要因為一個兩個外地人,就否定所有的外地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