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昌都市農牧產業發展速寫:念好“產業經” 共創“好生活”

圖為阿旺綿羊

來到昌都, 無論聽誰提起羊, 第一句聽到的肯定是“阿旺綿羊”。 體格大、口感佳、種群基因純度高, 是其最顯著的特徵。

貢覺縣一直致力於將“阿旺綿羊”打造成龍頭產業, 創新產業發展模式, 走出了一條“羊”光大道。 在核心養殖區外, 該縣還扶持了19個專業養殖村, 註冊成立了4個專業合作社, 陸續帶動了6000餘戶群眾參與到阿旺綿羊產業鏈建設中。 截至目前, 全縣阿旺綿羊存欄11萬餘隻, 飼草基地種植面積達到1萬畝。

而這只是昌都市農牧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 昌都市加快推進農牧業“三轉三變”, 大力實施“五大養殖”基地和“七大種植”基地建設, 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 實現收入1.02億元, 加入專合組織農戶約15000戶, 通過專合組織實現戶均增收7000元;共有龍頭企業18家, 實現產值1.48億元, 帶動農戶9500戶, 戶均增收3000元;農牧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4%, 帶動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

昌都市農牧局局長嘎瑪達吉表示:“2018年, 昌都市將繼續培育新型農牧業主體, 加大龍頭企業和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扶持力度, 力爭培育龍頭企業新增5家、農牧民專業合作組織新增40家。 ”

新型體系推進持續發展

圖為芒康縣釀造達美擁葡萄酒所用葡萄

新型農牧產業體系, 無論是農牧產業的發展方式, 還是銷售方式, 都與傳統有很大差別。 我們可以通過昌都市農牧產業2018年發展目標, 直觀感受。

目標一:以農業產業化、牧業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為方向, 促進以經驗為先導的傳統農牧業向以科技為先導的現代農牧業轉變, 確保2018年內糧食產量穩定在18.75萬噸, 肉、奶、蛋自給率分別達到92.8%、94.7%、15.%, 蔬菜旺季、淡季自給率分別達到85%、45%。

目標二:以市場、產業和規模效益為導向, 做大做強做優現有特色農牧業產業, 引進一批知名企業, 扶持一批新型經營主體, 培養一批能人隊伍, 促進單一種養殖業向綜合農牧業轉變, 2018年內龍頭企業、專合組織分別達到23家、260家, 產業化經營率達到46%。

目標三:促進農牧業、林業與旅遊、教育、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

試點開展集迴圈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建設, 走融合發展路子, 使農牧業從單純農畜產品保障向生態農業、觀光旅遊、休閒體驗等領域拓展。

目標四:探索建立種養迴圈農牧業示範區, 積極推進經開區生態迴圈農業專案, 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處理。

目標五:探索建立集體資源資產共用長效機制, 不斷完善新型經營主體引進培育機制, 創新產業扶貧幫扶機制, 著力構建規模發展、示範推廣、惠及群眾、互利共贏的特色產業發展新體系。

圖為丁青縣覺恩鄉群眾自建人工飼草基地

昌都市委書記阿布表示:“立足資源優勢, 發展新型農牧產業體系, 延伸產業鏈條, 積極探索農牧結合、產加配套、種養迴圈、集約發展的生態迴圈農牧業發展路子, 形成‘混合動能’, 推進農牧產業持續發展, 是昌都市農牧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