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清華留學的華裔:我想回祖國尋根,卻遭遇意想不到的“歧視”

23歲的美籍華裔鄭凱成(Victor Zheng)出生在美國的華盛頓特區, 從小吃著美國菜、說著美式英語、受著美國文化薰陶而長大。

黑頭發、黃皮膚的他, 父輩都是來自中國的移民, 這讓他對中華歷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

可是, 他怎麼都沒想到, 他這輩子受過的最意想不到的白眼和“歧視”, 竟然是來自遙遠的大洋彼岸, 來自那群和他擁有相同血脈的人們。

曾幾何時, 在美國長大的華裔(American Born Chinese, 簡稱為“ABC”)和本土中國人之間的鴻溝和裂痕, 正以驚人的速度迅速擴張。

我們總是批判美國人的“種族歧視”, 卻忘記自己也會被成見蒙住雙眼, 傷害他人而不自知……

1

曾在維吉尼亞大學修讀歷史與中文雙專業, 並在清華大學做過交換生的鄭凱成, 已經能夠說一口非常流利的普通話。

在清華大學留學交換的經歷, 讓鄭凱成深深迷上了中華文化。 故宮、長城、糖葫蘆串……中國的一切在他眼裡都是那麼迷人而親切。 再加上從小到大一直有個“尋根”的心願, 他決心暫別在美國的親朋好友, 回到中國發展事業。

他們卓越的才華和迅速積累的名氣也引起了國內一家大型音樂公司的注意, 就在雙方即將簽訂合同時, 鄭凱成卻突然表示他們被“淘汰”了,

理由是“我長著一張中國人的臉”。

雖然這個理由讓鄭凱成感到驚訝, 但對方公司的解釋, 卻讓他隱隱感覺到了背後的問題:

他們告訴我, 如果我是個真正的中國人, 中國觀眾會非常喜歡這樣一個能夠說流利英文的年輕人;又或者我是一個能說流利中文的純正“外國人”,

亦會有相當大的市場。

而“不倫不類”的鄭凱成, 夾在這兩者之間, 反而容易激起一些本土中國人的敵對情緒。

公司認為, 像大山這樣能說流利中文的外國人更受歡迎。

事實上, 自從鄭凱成進駐中國一些自媒體平臺以來, “賣國賊”、“洋走狗”這樣的留言謾駡就時有出現, 這讓他感到非常困惑。

自己明明是個華裔美國人, 英語是他的母語, 同時他也喜愛中國文化, 希望留在中國發展。

但他無法完全放棄自己的美國身份, 偽裝成一個“純種”中國人, 就像他無法否認自己體內的中華血脈一樣。

鄭凱成的經歷並非個例, 澳大利亞華裔黃淑琳在中國尋找一份“面向外國人招聘”的英文教學工作時, 就因自己的華人面孔而屢屢碰壁。

經過了三十幾個面試, 在北京來回奔波了好幾個月, 黃淑琳感到憤憤不平卻不得不放棄。

面試官委婉地拒絕她, 說他們更願意招聘長著“非華人”面孔的英文外教。 在回家的計程車上, 司機師傅還對著她大呼小叫:“你不覺得太對不起中國人嗎?你的中文太差了!”

黃淑琳有著自己的困惑:“我是一個中國人嗎?”

2

2017年6月,鄭凱成攝製的紀錄片《我們的偏見:關於華裔與中國人》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他希望能夠記錄和反映中國本土同樣存在的“種族歧視”現象,傳達華裔群體的心聲。

受訪者認為,中國人對華裔群體的偏見確實存在,有不少華裔親身體驗過中國人對自己的誤解和冷漠。

“你長著中國面孔,就應該要說流利的中文。”

“自我介紹的時候不應該說自己是美國人。”

“如果美國和中國打起來,你得支持中國!”

每當中國人當面說出這些話,他們總是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算是“正確”。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13年發佈的資料,美國共有1944萬亞裔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6%,其中華人數量為452萬,是亞裔群體中的“主流”。

在這四百多萬華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完全在美國出生成長的二代移民。

他們雖然擁有中國血脈,卻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當他們長大後回到中國“尋根”,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像美國那樣開放、包容、多元化的“故鄉”,期待被理解、被認可,期待思想的碰撞。

然而,來自中國人的偏見和歧視,卻是他們未曾料想的。拿著美國護照卻長著中國面孔,生來就是個“ABC”、“香蕉人”,也成了一種原罪。

3

如果說中國人對華裔族群的歧視和憎惡確實存在,那麼這可能會出於怎樣的原因?知乎上一個相關的熱議問題似乎能給我們一些線索。

網友們的回答紛紛指向了一個方向——“明明是他們先瞧不起我們”。

在網友們的描繪中,ABC們是一群急著和中國人劃清界限的人,他們努力地想洗刷掉自己身上的“中國”印記,彰顯自身的“高貴”,以求更好地被美國社會接納和認可。

一個網友說,自己就碰到過一個拒絕承認會說中文的華裔,在和中國室友因為瑣事爭吵的時候,終於忍無可忍用流利的中文對罵了起來。

誠然,某些華裔或是急於和“低素質”中國人劃清界限,或是想擺脫美國人對自己亞洲身份的歧視和刻板印象,或是想證明自己可以是個“真正的美國人”,因而拒絕接納自身的中華印記。

這種“逃避”和“否認”讓民族自尊心很強的我們感到受傷。哪怕只是因為他們無法說出流利的中文,我們的憤怒情緒也會被無限挑起和放大,這反而殃及了無數渴望親近中國、擁抱中國的二代華裔。

4

2014年,杜克大學的學生採訪了40位亞裔美國人,並附上了他們一直以來都想對誤解他們的人說的一句話。這些圖片讓人震撼,雖然這一開始是希望引起人們對美國人歧視亞裔族群現象的重視,但放在如今的中國語境下,同樣也能夠引發我們的深思。他們是這麼說的——

“失去了我本來的語言讓我很難過。”

“我有時候會想家,

但又不知道我想的那個家在哪裡。”

“因為我的家庭不夠‘白’,

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到很羞愧。”

“因為語言問題不能跟在中國的親戚交流,

這讓我很難過。”

“因為種族歧視,走到哪兒都有人恨我。”

交流、對話、求同存異…… 在紀錄片《我們的偏見:關於華裔與中國人》最後,受訪者們給出的關鍵字似乎印證了某種互相融合的可能性。

其實,面對那些對中國抱有善意的華裔,我們不該讓盲目的偏見和憤恨遮蔽住眼睛。面對和我們“有點像又有點不像”的他們,一顆開放而包容的心,才是跨越隔閡與鴻溝的唯一途徑。

黃淑琳有著自己的困惑:“我是一個中國人嗎?”

2

2017年6月,鄭凱成攝製的紀錄片《我們的偏見:關於華裔與中國人》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他希望能夠記錄和反映中國本土同樣存在的“種族歧視”現象,傳達華裔群體的心聲。

受訪者認為,中國人對華裔群體的偏見確實存在,有不少華裔親身體驗過中國人對自己的誤解和冷漠。

“你長著中國面孔,就應該要說流利的中文。”

“自我介紹的時候不應該說自己是美國人。”

“如果美國和中國打起來,你得支持中國!”

每當中國人當面說出這些話,他們總是茫然而不知所措,不知道該怎麼回應才算是“正確”。

根據美國人口調查局2013年發佈的資料,美國共有1944萬亞裔人口,約占總人口數的6%,其中華人數量為452萬,是亞裔群體中的“主流”。

在這四百多萬華人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完全在美國出生成長的二代移民。

他們雖然擁有中國血脈,卻是個地地道道的美國人。當他們長大後回到中國“尋根”,希望看到的是一個像美國那樣開放、包容、多元化的“故鄉”,期待被理解、被認可,期待思想的碰撞。

然而,來自中國人的偏見和歧視,卻是他們未曾料想的。拿著美國護照卻長著中國面孔,生來就是個“ABC”、“香蕉人”,也成了一種原罪。

3

如果說中國人對華裔族群的歧視和憎惡確實存在,那麼這可能會出於怎樣的原因?知乎上一個相關的熱議問題似乎能給我們一些線索。

網友們的回答紛紛指向了一個方向——“明明是他們先瞧不起我們”。

在網友們的描繪中,ABC們是一群急著和中國人劃清界限的人,他們努力地想洗刷掉自己身上的“中國”印記,彰顯自身的“高貴”,以求更好地被美國社會接納和認可。

一個網友說,自己就碰到過一個拒絕承認會說中文的華裔,在和中國室友因為瑣事爭吵的時候,終於忍無可忍用流利的中文對罵了起來。

誠然,某些華裔或是急於和“低素質”中國人劃清界限,或是想擺脫美國人對自己亞洲身份的歧視和刻板印象,或是想證明自己可以是個“真正的美國人”,因而拒絕接納自身的中華印記。

這種“逃避”和“否認”讓民族自尊心很強的我們感到受傷。哪怕只是因為他們無法說出流利的中文,我們的憤怒情緒也會被無限挑起和放大,這反而殃及了無數渴望親近中國、擁抱中國的二代華裔。

4

2014年,杜克大學的學生採訪了40位亞裔美國人,並附上了他們一直以來都想對誤解他們的人說的一句話。這些圖片讓人震撼,雖然這一開始是希望引起人們對美國人歧視亞裔族群現象的重視,但放在如今的中國語境下,同樣也能夠引發我們的深思。他們是這麼說的——

“失去了我本來的語言讓我很難過。”

“我有時候會想家,

但又不知道我想的那個家在哪裡。”

“因為我的家庭不夠‘白’,

我在成長過程中一直感到很羞愧。”

“因為語言問題不能跟在中國的親戚交流,

這讓我很難過。”

“因為種族歧視,走到哪兒都有人恨我。”

交流、對話、求同存異…… 在紀錄片《我們的偏見:關於華裔與中國人》最後,受訪者們給出的關鍵字似乎印證了某種互相融合的可能性。

其實,面對那些對中國抱有善意的華裔,我們不該讓盲目的偏見和憤恨遮蔽住眼睛。面對和我們“有點像又有點不像”的他們,一顆開放而包容的心,才是跨越隔閡與鴻溝的唯一途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