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聽海默講《洞簫橫吹》問世背後的點點滴滴……

電影《洞簫橫吹》由海燕電影製片廠於1957年攝製。 主要劇情為:復員軍人劉傑回鄉辦生產合作社, 遭到官僚主義的縣委安書記的阻撓。 村長王金魁一心走個人發家致富的道路, 拉攏一些人想搞富社並威脅替他白幹活的雇農馬德義。 劉傑在團支書楊依蘭鼓勵和群眾支持下與安書記進行鬥爭, 並給中央寫信反映情況;上級派副省長瞭解情況, 揭發了王金魁, 批判了安書記的官僚主義作風, 從而掃清了辦社的障礙。

——題記

《洞簫橫吹》編劇海默

《洞簫橫吹》是著名編劇海默影響最大的代表作, 雖是一部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應時之作, 其獨特價值在於對現實生活矛盾的敏銳觸及和官僚主義作風的大膽揭露。 影片1957年由上海海燕電影製片廠拍攝完成隨後卻遭到不公正的批判。

1955年11月, 剛剛結束即將投拍新片《母親》劇本修改的海默, 又接到時任中央電影局副局長陳荒煤親自下達的一項新任務,

在三個月內完成一部農村影片劇本創作。 之所以如此急迫, 是因為農村題材故事片原本就是電影創作弱項, 當時農業合作化運動正聲勢浩大邁向高潮亟待在銀幕上作出反映。

海默領受任務後, 立即奔赴較為熟悉的東北地區農村體驗生活, 向縣委書記詢問初級社如何過渡到高級社, 從青年團那裡得知一個女青年辦黑社的經過, 還實地察看一位復員軍人改造落後村情形。

海默由此發現:在這些重點的合作社和集體農莊中, 有一點是共同的, 就是每一個這樣的地方都集中了大批幹部, 幹部中區、縣、省的都有, 甚至還有中央的, 他們都在那裡辛辛苦苦地做著創造典型經驗的工作。 但是還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這些有名的社會主義旗幟和燈塔周圍, 還存在著大批貧困的農民。 這些農民的生活較之先進的合作社社員的生活懸殊很大, 人們起了個有趣的名字叫燈下黑。 這些農民從典型的合作社中, 看出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他們急欲朝著這條路走, 他們就在種種限制下偷偷照著那些典型的經驗辦起黑社來(又叫自發社)。 這時, 那些典型和旗幟實際上已經成為落後事物, 有些典型旗幟, 政府花了大批幹部和資助辦得並不好, 而群眾真正自發地、兢兢業業勤儉起家的黑社倒充滿了先進經驗和朝氣。

海默是一個懷有赤子之心的作家, 對生活中的光明和陰暗都不能視而不見, 返京後將實地走訪所發現的這些情況, 向劇本創作所袁文殊所長作了彙報, 並與陳荒煤談了決定用文字記下高潮到來之前這段時間的農民生活場景的意向, 獲得同意後很快起草出劇本提綱, 繼而便以日近萬字的速度, 於1956年1月底完成了這一被他認為是最順利與稱心的創作。 戲中通過從朝鮮戰場復員歸來的軍人劉傑, 頂住只顧培植典型撈取個人名譽地位, 漠視甚至壓制其他貧苦農民的小腳女人縣委書記安振邦的壓力, 排除見利忘義、蛻化變質的村長王金魁干擾, 堅持和鄉親們艱苦奮鬥, 在自己家鄉落後村嘗試興辦農業合作社。 劉傑隨身帶著的一支用美國飛機殘骸廢鋁管自製的洞簫,作為貫穿道具反復出現於艱難曲折的辦社過程之中,或順利時橫過來吹出歡樂笛聲,或受挫折豎起來吹出憂傷簫聲,成為矛盾衝突進展、人物心態刻畫的生動標識,也引出了看似諧趣別致實則意味深長的片名《洞簫橫吹》。

令海默始料不及的是,影片的拍攝卻很不順利與稱心。起先這一任務由中央電影局下達給長影,海默曾專程與執導該片的呂班面談自己創作意向,包括對影片主題都作了具體設計,豈知待到部分樣片出來竟大相徑庭,不僅劇本被改得面目全非,原來僅是官僚主義思想作風嚴重的縣委書記安振邦,被渲染成一貫瞞上欺下、強迫命令成性的人物,村長王金魁和王鳳霞本是一對兄妹,竟變成了姘頭關係,而且在場面表現、鏡頭處理上,加了許多低俗的噱頭。顯然,像《洞簫橫吹》這樣有著嚴肅主題的正劇,與熱衷於喜劇探索而號稱東方卓別林的呂班並不對路。

看到樣片之後,海默立即表示不能接受,主張必須停拍,陳荒煤則認為已經花費很多膠片,還是要長影方面加以修改續拍下去。海默堅決不同意,頗為激動地當場提出:我寧願今後不要薪金,並將全部稿費賠償國家損失,只要公家發給我基本生活費就行,否則對這劇本的錯誤我沒辦法負責。在陳荒煤出面與長影協調處理過程中,呂班態度也很強硬:要拍就這樣,修改我不幹。接著又以幫助廠裡完成生產任務為由,轉而上馬執導諷刺喜劇《不拘小節的人》,乾脆將拍了一半的《洞簫橫吹》撂了下來,迫使電影局下決心改交上影重拍。(待續)

劉傑隨身帶著的一支用美國飛機殘骸廢鋁管自製的洞簫,作為貫穿道具反復出現於艱難曲折的辦社過程之中,或順利時橫過來吹出歡樂笛聲,或受挫折豎起來吹出憂傷簫聲,成為矛盾衝突進展、人物心態刻畫的生動標識,也引出了看似諧趣別致實則意味深長的片名《洞簫橫吹》。

令海默始料不及的是,影片的拍攝卻很不順利與稱心。起先這一任務由中央電影局下達給長影,海默曾專程與執導該片的呂班面談自己創作意向,包括對影片主題都作了具體設計,豈知待到部分樣片出來竟大相徑庭,不僅劇本被改得面目全非,原來僅是官僚主義思想作風嚴重的縣委書記安振邦,被渲染成一貫瞞上欺下、強迫命令成性的人物,村長王金魁和王鳳霞本是一對兄妹,竟變成了姘頭關係,而且在場面表現、鏡頭處理上,加了許多低俗的噱頭。顯然,像《洞簫橫吹》這樣有著嚴肅主題的正劇,與熱衷於喜劇探索而號稱東方卓別林的呂班並不對路。

看到樣片之後,海默立即表示不能接受,主張必須停拍,陳荒煤則認為已經花費很多膠片,還是要長影方面加以修改續拍下去。海默堅決不同意,頗為激動地當場提出:我寧願今後不要薪金,並將全部稿費賠償國家損失,只要公家發給我基本生活費就行,否則對這劇本的錯誤我沒辦法負責。在陳荒煤出面與長影協調處理過程中,呂班態度也很強硬:要拍就這樣,修改我不幹。接著又以幫助廠裡完成生產任務為由,轉而上馬執導諷刺喜劇《不拘小節的人》,乾脆將拍了一半的《洞簫橫吹》撂了下來,迫使電影局下決心改交上影重拍。(待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