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

冬季是高血壓、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系統疾病的高發時期。 人們應重視預防, 才能更有效地阻止疾病的發生。 那麼, 冬季到底應該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呢?

冬季護心 保暖先行

寒冷可導致靠近體表的外周血管收縮, 使回心血量增加, 血壓升高, 加重心臟負擔。 為維持正常的血液迴圈, 心臟不得不增加做功, 額外耗氧耗能。 另外, 由於室內外溫差變化大, 導致血壓來回波動, 不但對普通人群健康不利, 對本身就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群更是雪上加霜。 有研究表明, 氣溫每下降10℃, 會使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7%。 因此, 寒冷是導致冬季心血管疾病高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冬季人們在室外活動時間不宜過長, 並注意增添衣物;外出時儘量戴上帽子、圍巾、口罩及手套, 注意保暖, 預防凍瘡等;陰冷的雨雪天儘量減少外出, 應保持室內溫度適宜, 注意保護自身陽氣,

防治過度的耗散。

適當進補 合理均衡

俗話說:“冬令進補, 春天打虎。 ”傳統醫學認為人類生活在自然界裡, 其生理功能往往隨著季節不同而有所變化, 所謂“天人相應”。 自然界的動植物, 特別是穀物類, 其生長遵循“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 人類亦如此。

冬季, 是給身體進補的好時機, 一方面可以增強人體的抵抗力, 避免受寒氣侵襲而生病;另一方面又可蓄積能量, 強健體魄。 但進補也要講究方法, 盲目進補易使血清中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準異常, 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因此, 冬令進補要合理均衡, 避免進食大魚大肉等油膩及高熱量食物, 注意食物的粗細搭配、葷素搭配、酸堿搭配, 儘量做到低鹽、低脂、少糖、多纖維,

應戒煙限酒, 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及體重等指標。

適度運動 貴在堅持

冬季氣溫低導致血管收縮、血流緩慢, 增加了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風險。 當血栓脫落並通過下腔靜脈和右心房最後到達並阻塞肺血管時易發生肺栓塞, 一旦發生常為致命。

在冬季, 適度運動可促進血液流通, 減少血栓發生風險, 能有效提高機體抵抗力。 因此冬季應適度運動, 貴在堅持, 以每天運動1個小時至2個小時、每週4次至5次為宜。

秋冬季人體內的維生素D水準會有所下降, 維生素D缺乏可對人體內多種器官造成損害, 包括心血管系統, 而充足的陽光有利於人體維生素D的吸收。 天氣及溫度適宜時, 中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條件做些戶外運動,

如散步、登高、旅遊等;當天氣不好時, 可在家鍛煉, 做家務也是不錯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 人們在寒冷環境中大量活動, 會使心血管系統負荷進一步加重, 容易誘發心肌缺血。 對於本身存在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應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制訂個體化運動方案。

流感來襲 控制感染

冬季呼吸道感染發生率上升, 感染後肺組織的氧交換能力降低, 心臟負擔加重。 對於原本存在基礎病變的患者, 心臟更不堪重負, 極易誘發急性心血管事件。 因此冬季人們應注意預防呼吸道感染, 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避免去人群聚集場所;要常洗手, 避免髒手接觸口、眼、鼻黏膜等;若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應及時就醫, 並減少接觸他人, 防止飛沫傳播。

空氣污染 加強防範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 與較粗的大氣顆粒物相比, PM2.5粒徑小、面積大、活性強, 易附帶有毒、有害物質(如重金屬、微生物等), 且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長、輸送距離遠, 因而對大氣環境品質和人體健康的危害更大。

PM2.5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日常發電、工業生產、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殘留物造成的。 冬季受冷空氣及氣壓的影響, 污染不易擴散, 被吸入人體後易誘發包括呼吸及心血管系統疾病在內的多種疾病, 因此更應加強防範。 採取的措施包括:使用空氣淨化器及口罩;霧霾天開車儘量不開窗;勤洗臉、洗手, 及時清洗裸露的皮膚;避免去車流量較大的地方。

充足睡眠 愉悅心情

冬季日照時間減少, 晝短夜長,人的心情會隨自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情緒,出現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疲憊等症狀,缺乏工作和生活激情。一旦患上這種“心理流感”,即季節性情感障礙,就會間接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預防應從睡眠、飲食、活動、社交等多方面進行自我調節。

遵囑服藥 及時就診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遵醫囑堅持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改變用藥劑量,要做到平穩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胸悶、胸痛、血壓升高等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診,避免延誤病情發生意外。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鄧捷

晝短夜長,人的心情會隨自然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容易產生焦慮、抑鬱等情緒,出現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疲憊等症狀,缺乏工作和生活激情。一旦患上這種“心理流感”,即季節性情感障礙,就會間接對心血管系統造成危害。預防應從睡眠、飲食、活動、社交等多方面進行自我調節。

遵囑服藥 及時就診

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遵醫囑堅持用藥,不要擅自停藥或改變用藥劑量,要做到平穩控制血壓、血脂、血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胸悶、胸痛、血壓升高等不適症狀時,應及時就診,避免延誤病情發生意外。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 鄧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