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田豐×張薇×阿獅×董風雲|學術出版與知識服務

本文約3480字 閱讀需要9分鐘

2018年1月9日, 第八屆中國學術出版年會在北京召開, 在百道網總編輯令嘉的主持下,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田豐、豆瓣【時間】內容總監張薇、羅輯思維•得到APP《每天聽本書》負責人阿獅和社科文獻甲骨文工作室主任董風雲進行了一場題為 “學術出版與知識服務” 的對談。 現將部分對談內容摘錄如下, 篇幅所限, 有所刪減。

問:

令嘉:有請四位嘉賓先談一下:作為學界的研究者、平臺方和出版方, 你們怎麼看“聽”的事, 你們“聽”的用戶體驗是什麼?

答:

田豐:最近有一個新詞叫“APP一代”。 如今的互聯網一代由PC端轉移到了手機端, 他們所有的生活都依賴各種APP。 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進入這樣的時代, 我們利用碎片化的時間, 用“聽”的方式學習, 這種學習方式是新時代的新模式。

我們做社會學研究, 很多知識不可能回到課堂裡重新學,

所以我們在網路課堂、在APP裡面學到這種知識, 對我們的研究工作是極好的補充。

張薇:“聽”對於豆瓣【時間】來講, 我現在能想到三件事情。

第一, 產品。 在豆瓣【時間】上線之前, 豆瓣的產品部門、工程部門緊急開發了一套播放機的系統, 對於豆瓣APP來講是一個新的基礎設施, 所以“聽”首先是一個產品建設。

第二, 從用戶角度來講, “聽”是多出來的平行時間。 在當下快節奏生活中, 用戶在通勤、做家務等情況下, 用“聽”依然可以獲取內容。

第三, 作為一個內容付費產品的從業者, “聽”具備如下特點:它在絕大多數時候是閉庭的, 它更需要開門見山而不是水到渠成。 當一個人成為“聽者”, 不管他處於什麼樣的學術水準, 都符合一個共同的屬性——他需要在聽覺上達到聚焦效果。

這部分需要我們不斷堅持研究, 提供更好的聽覺體驗給用戶, 因此“聽”真的越來越重要。

阿獅:我覺得“聽”是一個不得已的事情。 第一個不得已, 很多人看書的時候, 會有一種仿佛在跟作者本人對話的感覺, 但其實見不到他。 現在我們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手段, 用音訊的方式, 能夠讓讀者產生一種跟作者一對一溝通的感覺。

第二個不得已, 我們真的太缺乏時間。 在北京長時間的通勤過程中, 在公車上或者地鐵上看書的體驗並不好, “聽”就成了我們在碎片時間裡一個不得已的解決方案。

第三個不得已, 我們的五感很容易被分散, 在挑燈閱讀的時候, 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信息量更大的物品所吸引。

但是人在“聽”的時候, 反而需要注意力相對集中, 因為“聽”是單一的輸入。 這也是我們做內容的核心:怎樣讓用戶在“聽”的時候獲取高效的知識。

董風雲:我的想法跟他們幾位有點不太一樣, 因為我本人並不是一個忠實的“聽”的用戶, 首先我沒有這個習慣, 其次我覺得有些書“看”起來可能更符合我對這本書的需求。

嚴肅的學術出版, 我們用“聽”的方式是不是合適呢?我是持懷疑態度的, 因為“聽”的內容相對來說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而要深入到學術出版的層面, 能不能用聽書來解決, 我持保留意見。

羅振宇在羅輯思維跨年演講中說, 出版是一個古老的傳統行業, 將來這種行業在知識服務時代如何發展, 如何以“聽”的形式介入學術,

我們想不出來, 但是互聯網能夠做到, 因為我們是被抵達的, 互聯網會給我們找到路徑, 而我們不用去想, 只要做好自己的內容就行了。

問:

令嘉:請問董風雲老師, 真正的學術可能並非知識服務的物件, 但是中國講學的傳統幾千年來都流傳下來了, 這方面您和社科文獻是怎麼準備的?

答:

董風雲:甲骨文書系有一系列相對嚴肅的學術讀物,也有大量面向普通讀者的非嚴肅范兒的大眾學術讀物,這樣的書是能夠懶讀的,完全可以做聽書。

有聲書在現今社會很有市場,它對作者和出版社來說是一部分收入來源,對讀者來說需求量大。我們在這方面一直沒有開發,但一直在考慮,因為我們有一批文本很好、並不是很深奧的學術作品適合朗讀。

現在我們甲骨文團隊會把作品跟《每天聽本書》進行深度開發,對於我們這個傳統的、小作坊式的、願意打磨一本好書的部門來說有很大的意義。《每天聽本書》會得到內容產品,而我們團隊也對這些產品進行了再創作。因為《每天聽本書》並不是單純地朗讀這些文本,而是在文本基礎上進行一些適合於普通讀者認知的改編。在這個時代,當互聯網已經蔓延到我們這兒,我們不得不融入的時候,編輯和團隊能夠做一些除了傳統的出版業務之外,跟新的知識服務形式相結合的事情,對編輯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昇華。

問:

令嘉:請阿獅老師分享一下,《每天聽本書》會不會撼動紙質書的收入?

答:

所以從我們操作了1000多本書的實際經驗來看,聽書不但沒有影響紙書的正常銷售,反而更好地推動了紙書的銷售。因為它有更豐富的空間展開作者和出版人想要向用戶傳達的東西,使產品離使用者再近一步。

問:

令嘉:下面請豆瓣【時間】內容總監張薇老師聊一聊,從一個使用者大量生產內容的平臺轉型到一個專業人士來生產內容的平臺,豆瓣是如何上線知識服務產品的?

答:

張薇: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豆瓣做內容產品的考慮。什麼樣的內容值得付費?第一類肯定是知識;第二類是能使人成長的內容;第三類是稀缺並且跟使用者有關係的內容。

我們要跟出版社的老師們說明的是,一定不要把內容付費產品理解為一本書的衍生物,它不是附庸,從各種角度來講都不是,它有獨立的收入,如果做得好它的收入很可觀,並不差於一本書的收入甚至要超過它。除此之外它可以產生影響力和品牌效果,通過互聯網這個放大器,內容付費產品能夠觸達更多使用者,甚至於要超過圖書本身在讀者心目當中的影響力。

所以從種種角度來看,一個選題,能否成為一個值得付費的產品選題,論證和篩選機制就是:有益、有趣、有關係。

有益,首先一定要有價值,而且是真誠的有價值。

有趣,就是它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介面。我們既然提供服務,就要瞭解使用者怎麼樣能夠更感興趣,所以有趣是非常重要的介面,是我們打磨的方向。

有關係。好的內容需要跟使用者搭建關係,因為絕大部分的內容付費都是預付費,使用者需要提前信任,這一部分要讓用戶感覺到跟自己是有關係的。

問:

令嘉:請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田豐老師,您是做社會學研究的,知識付費在您看來是什麼?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答:

田豐:從人類歷史來看,知識付費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社會學界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預測,工業化社會會出現一個知識社會,這個社會是按照知識程度進行等級劃分的,包括社會權力的分配、財富的分配等。

知識付費為什麼會火起來?我們現在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所有人都會接觸無數知識。但是知識付費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篩選機制。它把使用者最需要的、最有效的內容篩選出來,這個篩選機制降低了時間成本和篩選成本。所以知識付費的本質理念是篩選和分享機制。

知識付費有很深刻的社會影響,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推測。

第一個影響,是國外和國內都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叫做“付費牆”。在知識付費這個市場,是不是付不起費的人就獲取不到最好的知識?將來會不會演化成這種趨勢值得探討,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整個社會經濟是一種損害。

第二個影響,知識付費的過程並不是系統學習一門課或一門科學,而是商品化的、淺層化的。在商品化、淺層化的背後可能存在危害。知識付費的內容是由產品的提供商篩選,而不是讀者本身認為最正確、最好的選擇。知識變化如此之快,主打一個產品的時候,新的知識就已經出來了,傳授的觀點或知識有可能是錯的。

第三個影響,未來好的知識會越來越稀缺,真正的知識是在學術領域裡生產出來的,不是在市場領域。回過頭看,知識付費是對學術生產者、供應商的付費,只要生產出好的知識,它的生命力會更加綿長。

小結:

令嘉: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知識服務的產品週期快,生產者的浮躁會不會把知識服務毀掉?知識服務是用“輕”的方式提供內容,但不一定是碎片化的或者“輕”的內容。像謝壽光社長多年來一直強調的,用做學術出版的精神來做知識服務的產品,知識服務這種形態就會給出版業帶來增量市場,這是學者給我們的警示,大家共勉。

答:

董風雲:甲骨文書系有一系列相對嚴肅的學術讀物,也有大量面向普通讀者的非嚴肅范兒的大眾學術讀物,這樣的書是能夠懶讀的,完全可以做聽書。

有聲書在現今社會很有市場,它對作者和出版社來說是一部分收入來源,對讀者來說需求量大。我們在這方面一直沒有開發,但一直在考慮,因為我們有一批文本很好、並不是很深奧的學術作品適合朗讀。

現在我們甲骨文團隊會把作品跟《每天聽本書》進行深度開發,對於我們這個傳統的、小作坊式的、願意打磨一本好書的部門來說有很大的意義。《每天聽本書》會得到內容產品,而我們團隊也對這些產品進行了再創作。因為《每天聽本書》並不是單純地朗讀這些文本,而是在文本基礎上進行一些適合於普通讀者認知的改編。在這個時代,當互聯網已經蔓延到我們這兒,我們不得不融入的時候,編輯和團隊能夠做一些除了傳統的出版業務之外,跟新的知識服務形式相結合的事情,對編輯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昇華。

問:

令嘉:請阿獅老師分享一下,《每天聽本書》會不會撼動紙質書的收入?

答:

所以從我們操作了1000多本書的實際經驗來看,聽書不但沒有影響紙書的正常銷售,反而更好地推動了紙書的銷售。因為它有更豐富的空間展開作者和出版人想要向用戶傳達的東西,使產品離使用者再近一步。

問:

令嘉:下面請豆瓣【時間】內容總監張薇老師聊一聊,從一個使用者大量生產內容的平臺轉型到一個專業人士來生產內容的平臺,豆瓣是如何上線知識服務產品的?

答:

張薇: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豆瓣做內容產品的考慮。什麼樣的內容值得付費?第一類肯定是知識;第二類是能使人成長的內容;第三類是稀缺並且跟使用者有關係的內容。

我們要跟出版社的老師們說明的是,一定不要把內容付費產品理解為一本書的衍生物,它不是附庸,從各種角度來講都不是,它有獨立的收入,如果做得好它的收入很可觀,並不差於一本書的收入甚至要超過它。除此之外它可以產生影響力和品牌效果,通過互聯網這個放大器,內容付費產品能夠觸達更多使用者,甚至於要超過圖書本身在讀者心目當中的影響力。

所以從種種角度來看,一個選題,能否成為一個值得付費的產品選題,論證和篩選機制就是:有益、有趣、有關係。

有益,首先一定要有價值,而且是真誠的有價值。

有趣,就是它一定要有非常好的介面。我們既然提供服務,就要瞭解使用者怎麼樣能夠更感興趣,所以有趣是非常重要的介面,是我們打磨的方向。

有關係。好的內容需要跟使用者搭建關係,因為絕大部分的內容付費都是預付費,使用者需要提前信任,這一部分要讓用戶感覺到跟自己是有關係的。

問:

令嘉:請問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的田豐老師,您是做社會學研究的,知識付費在您看來是什麼?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是什麼?

答:

田豐:從人類歷史來看,知識付費是人類歷史的巨大進步。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社會學界在幾十年前就已經預測,工業化社會會出現一個知識社會,這個社會是按照知識程度進行等級劃分的,包括社會權力的分配、財富的分配等。

知識付費為什麼會火起來?我們現在處於知識爆炸的時代,所有人都會接觸無數知識。但是知識付費有一個非常大的特點,就是篩選機制。它把使用者最需要的、最有效的內容篩選出來,這個篩選機制降低了時間成本和篩選成本。所以知識付費的本質理念是篩選和分享機制。

知識付費有很深刻的社會影響,我做了一個簡單的推測。

第一個影響,是國外和國內都在討論的一個問題,叫做“付費牆”。在知識付費這個市場,是不是付不起費的人就獲取不到最好的知識?將來會不會演化成這種趨勢值得探討,如果是這樣的話對整個社會經濟是一種損害。

第二個影響,知識付費的過程並不是系統學習一門課或一門科學,而是商品化的、淺層化的。在商品化、淺層化的背後可能存在危害。知識付費的內容是由產品的提供商篩選,而不是讀者本身認為最正確、最好的選擇。知識變化如此之快,主打一個產品的時候,新的知識就已經出來了,傳授的觀點或知識有可能是錯的。

第三個影響,未來好的知識會越來越稀缺,真正的知識是在學術領域裡生產出來的,不是在市場領域。回過頭看,知識付費是對學術生產者、供應商的付費,只要生產出好的知識,它的生命力會更加綿長。

小結:

令嘉:現在大家最擔心的問題就是:知識服務的產品週期快,生產者的浮躁會不會把知識服務毀掉?知識服務是用“輕”的方式提供內容,但不一定是碎片化的或者“輕”的內容。像謝壽光社長多年來一直強調的,用做學術出版的精神來做知識服務的產品,知識服務這種形態就會給出版業帶來增量市場,這是學者給我們的警示,大家共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