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晉中一院由山西醫科大非隸屬性附屬醫院變為直屬附屬醫院

2013到2017年, 全院醫務人員由1233人增加到1650人;開放床位由850張到1085張;年診療病人由31.87萬人次增加至47.84萬人次, 同比增加50.1%;年收治住院病人從2.55萬人次增加到3.38萬人次, 同比增加32.4%;年完成手術由10310台次增加到13301台次, 同比增加29%;床位使用率保持在98%。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晉中一院新院建設是晉中醫療事業的百年大計, 極大地滿足了人民群眾醫療服務願望, 根本上改善了醫療服務條件, 提升了醫療服務能力, 為醫院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空間載體和歷史機遇, 奠定了堅實的硬體基礎。

由醫療綜合主體區、後勤保障服務區、行政科教培訓區和綜合地庫四大區域、九大建築體組成的新醫院,

功能完善, 以人為本, 綠色環保, 適度超前, 處處體現著方便滿足患者, 有利醫療救治的理念和精神。

310多畝建設用地是舊醫院的5倍, 21.8萬平方米醫用建築是舊醫院的4倍, 6.4萬平方米的17層內科、外科2棟住院樓遠遠超過了舊醫院全院5.4萬平方米的總面積。

14個標準門診功能區總使用面積達11090平方米, 是舊醫院門診總面積的6倍。 187個標準診室是舊醫院全部診室的5倍。

總面積為18765平方米的醫技功能區, 涵蓋了磁共振、CT、放射、檢驗中心、超聲中心、心電、手術中心和ICU等12個全院所有輔助檢查治療部門, 與門診、住院急救三大功能區互聯互通, 相臨相近, 95%以上的輔助檢查可高效便捷地在此全部完成。

檢驗中心實現了體液交送視窗和衛生間綜合一體的創新性設計, 解決了體液檢驗室和衛生間分離, 遠距離遞送標本不方便、不衛生的問題, 讓患者有尊嚴就醫在這一細節得到了充分體現。

5315平方米的手術中心是舊醫院的3.5倍、30間手術室是舊醫院的4.2倍, 340平方米集家屬等候休息、術情告知、心理減壓為一體的綜合功能廳, 彰顯了關愛患者的人文情懷。

全院610個病房, 除34個隔離病房外, 576個1至3人不同類型的病房全部在朝南向陽、通風光照條件最好的一面。 所有病房設置了衛生間和室內淋浴設施。 舊醫院病房沒有衛生間的簡陋狀況, 隨之徹底改變。

為全省第一家為住院樓32個病區, 統一規劃了面積達42平方米的訪客探視等候休息廳的醫院, 為規範探視管理創造了條件,保證了患者良好的休養環境。

由門診、醫技樓8米寬的醫療主走廊、4.6米寬的醫療次走廊形成的室內寬廣路網,與2310平方米的門診大廳、二廳以及各種候診候檢區疊加,讓患者佔有了足夠寬敞、足夠便利、足夠安靜、足夠舒適的就醫空間。

673平方米的內科樓住院大廳、321平方米的外科樓住院大廳、312平方米的急救大廳、190平方米的兒科輸液大廳、360平方米的日間輸液大廳、223平方米的康復訓練大廳、331平方米的體檢接待大廳、340平方米的手術病人家屬休息廳、61平方米的ICU病人家屬休息廳等大大小小44個醫療服務大廳,從不同方面、不同功能滿足了患者流動集散、醫療診治、休息探訪、體檢康復的各種服務需求。

新醫院採用了最先進、最適用的中心型物流系統,醫療服務所需靜脈藥品、常規藥品、手術器械包、消毒包、醫用耗材和各種後勤保障物品的傳輸搬運可全部通過物流系統快速完成。

建成了全市第一個智慧藥房。自動上藥發藥、密集存儲、自動分揀、處方資訊處理的軟硬體集成運用,極大地優化和簡化了工作流程,由原來的人等藥變成藥等人,有效控制了交叉感染和人工差錯,體現了藥房服務對患者的尊重。

全市第一個全院靜脈配製中心建成使用,通過超淨設備和相應軟體,完成所有病區靜脈藥物使用的集中配製,徹底改變了手工配液操作、環境不夠清潔且費時費力的問題,讓護士從繁雜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時間還給了臨床、還給了病人。

在全省首家市級醫院設計建設了直升機醫療服務設施,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或重大搶救任務時,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針對醫療服務中大型檢查日益增多,病人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的實際 ,新醫院超前設計了3台核磁、3台CT、3台DSA(血管減影機)、20台彩超、10件(套)電子胃腸鏡及其相關配套場所。新醫院裝備的3.0核磁、64排CT、藥品調劑管理系統和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輸尿管鏡鈥鐳射碎石系統、高清電子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儀、內鏡氬氣刀、血管造影機等投資1.25億元的11台(套)大型醫療器械全部招采到位,大型醫療檢查服務能力邁上了更高的臺階。

新醫院落成給群眾全新就醫感受。2015年4月動工奠基,2018年1月運行使用,不到三年時間,創造了全省同樣規模醫院建設的最快記錄。

人才是高品質醫療的核心,也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主體。五年來,醫院把人才的積聚、培養、盤活作為為百姓提供良好服務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努力提供平臺,從亞學科建設、專業細分、配置設備等方面為人才能力的培養提高創造平臺。二是用好政策,努力調動醫務人員學習提高的積極性。先後出臺了提高外派醫務人員進修的生活補助、把對先進科室及人員物質獎勵轉為獎勵外出學習培訓的政策,調動醫務人員學習提高的積極性。五年來,全院3個月以上長期外派進修學習人員由2012年的20人增加到2017年的89人,共派出長期進修學習人員217人。五年來,首開外派醫務人員到國外學習和國內訪問學者培訓先河,先後有7名醫療骨幹到德國、美國、荷蘭、丹麥、新加坡等國進修,5位醫療骨幹以國內訪問學者身份到北大人民醫院、北大口腔醫院完成了為期1年的一對一導師制進修學習。三是舉辦各種院內業務培訓和學習競賽活動,調動大家學習提高的積極性。2012年10月至2015年,山西醫科大學在該院舉辦了有118名醫護人員參加的在職研究生學習班。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組織完成了由近百名醫務人員參加的中國人民大學醫院管理碩士(MHA)核心課程班。通過每年一次的院內臨床教師和護士講課比賽活動,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業務學習的積極性。目前,醫院在全市36個醫學專業委員會中擔任主任委員的達28個,占77%。人才基礎的不斷夯實,為醫院整體服務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趙民鳴

為規範探視管理創造了條件,保證了患者良好的休養環境。

由門診、醫技樓8米寬的醫療主走廊、4.6米寬的醫療次走廊形成的室內寬廣路網,與2310平方米的門診大廳、二廳以及各種候診候檢區疊加,讓患者佔有了足夠寬敞、足夠便利、足夠安靜、足夠舒適的就醫空間。

673平方米的內科樓住院大廳、321平方米的外科樓住院大廳、312平方米的急救大廳、190平方米的兒科輸液大廳、360平方米的日間輸液大廳、223平方米的康復訓練大廳、331平方米的體檢接待大廳、340平方米的手術病人家屬休息廳、61平方米的ICU病人家屬休息廳等大大小小44個醫療服務大廳,從不同方面、不同功能滿足了患者流動集散、醫療診治、休息探訪、體檢康復的各種服務需求。

新醫院採用了最先進、最適用的中心型物流系統,醫療服務所需靜脈藥品、常規藥品、手術器械包、消毒包、醫用耗材和各種後勤保障物品的傳輸搬運可全部通過物流系統快速完成。

建成了全市第一個智慧藥房。自動上藥發藥、密集存儲、自動分揀、處方資訊處理的軟硬體集成運用,極大地優化和簡化了工作流程,由原來的人等藥變成藥等人,有效控制了交叉感染和人工差錯,體現了藥房服務對患者的尊重。

全市第一個全院靜脈配製中心建成使用,通過超淨設備和相應軟體,完成所有病區靜脈藥物使用的集中配製,徹底改變了手工配液操作、環境不夠清潔且費時費力的問題,讓護士從繁雜的手工操作中解脫出來,把更多的時間還給了臨床、還給了病人。

在全省首家市級醫院設計建設了直升機醫療服務設施,發生重大突發事件或重大搶救任務時,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針對醫療服務中大型檢查日益增多,病人排隊等候時間較長的實際 ,新醫院超前設計了3台核磁、3台CT、3台DSA(血管減影機)、20台彩超、10件(套)電子胃腸鏡及其相關配套場所。新醫院裝備的3.0核磁、64排CT、藥品調劑管理系統和靜脈用藥集中調配中心、全自動生化免疫流水線、輸尿管鏡鈥鐳射碎石系統、高清電子支氣管鏡、冷凍治療儀、內鏡氬氣刀、血管造影機等投資1.25億元的11台(套)大型醫療器械全部招采到位,大型醫療檢查服務能力邁上了更高的臺階。

新醫院落成給群眾全新就醫感受。2015年4月動工奠基,2018年1月運行使用,不到三年時間,創造了全省同樣規模醫院建設的最快記錄。

人才是高品質醫療的核心,也是醫院核心競爭力的主體。五年來,醫院把人才的積聚、培養、盤活作為為百姓提供良好服務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努力提供平臺,從亞學科建設、專業細分、配置設備等方面為人才能力的培養提高創造平臺。二是用好政策,努力調動醫務人員學習提高的積極性。先後出臺了提高外派醫務人員進修的生活補助、把對先進科室及人員物質獎勵轉為獎勵外出學習培訓的政策,調動醫務人員學習提高的積極性。五年來,全院3個月以上長期外派進修學習人員由2012年的20人增加到2017年的89人,共派出長期進修學習人員217人。五年來,首開外派醫務人員到國外學習和國內訪問學者培訓先河,先後有7名醫療骨幹到德國、美國、荷蘭、丹麥、新加坡等國進修,5位醫療骨幹以國內訪問學者身份到北大人民醫院、北大口腔醫院完成了為期1年的一對一導師制進修學習。三是舉辦各種院內業務培訓和學習競賽活動,調動大家學習提高的積極性。2012年10月至2015年,山西醫科大學在該院舉辦了有118名醫護人員參加的在職研究生學習班。2013年9月至2014年4月,組織完成了由近百名醫務人員參加的中國人民大學醫院管理碩士(MHA)核心課程班。通過每年一次的院內臨床教師和護士講課比賽活動,充分調動了醫務人員業務學習的積極性。目前,醫院在全市36個醫學專業委員會中擔任主任委員的達28個,占77%。人才基礎的不斷夯實,為醫院整體服務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趙民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