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生死奪命九十裡去榆次治腳

牟新艇

五月, 已經到了晚春時分, 而小山村, 土地才剛剛開始化凍。 十幾名知青熬過了近半年的寒冬還要背負著一個被疼痛折磨得癱軟而又失去自控力的大活人。

如果你背過人就會知道, 沒有自控力的人不能配合你的節奏, 分量必會增加數倍, 如此行路真是難上加難!他們碎步快跑, 跌跌撞撞, 幾十步就要換一次人, 又急又累。 勞動一天后又一夜被我折騰得無法入睡, 身心之疲憊根本不用形容!此時他們的腦海裡除了搶時間救人救命再無其他, 就如戰場上生死與共患難並存的戰友和兄弟!在今天回想起來, 這種情誼該是多麼的珍貴!

五裡山路跑完, 到了小隊寨窪, 敲響門叫醒小隊長要了一輛平車將被子鋪上把我放躺上面, 由振國“駕轅”, 維毅“拉套”繼續向山下“駛去”。 山路依然很窄, 崎嶇不平, 掌控平車比背負病人絲毫不省力氣。 有兩次因路坑窪不平,

平車幾乎翻到山下, 幸虧維毅和振國跪在地上腳蹬石塊極力撐住, 才化險為夷。 汗水早已濕透了他們的衣衫, 半昏迷狀態的我偶爾睜眼, 能看見他們二人頭上升騰的熱氣……

又是五裡山路, 好不容易到了大隊慶城。 想想大隊衛生員根本不會有什麼“抗破傷風血清”, 於是決定立即奔往公社的公路, 急速前進!此時天空才剛剛開始發白……

30 裡--

公社的全名叫“石圪塔”人民公社, 讀起來就是“石疙瘩”, 聽這名字就不難想像山石會有多少, 山路修通該有多難!

公路沿山而修, 大多地方只能容一輛車身通過。 一側是峭壁, 而另一側則是十幾到幾十米深的山澗, 危險無處不在。 縣裡開出的長途車是今天發出, 明天開回, 就此一輛,

倒也適應這盤山公路的路況。 因為最怕的是迎面來車, 全路100多裡僅有少數幾處才能錯開。 據說一次長途車迎面碰上一架牛車, 牛不會後退, 長途車硬是生生退了好幾裡路才把牛車讓過。 真是怕什麼就來什麼, 此時一輛拖拉機“突突突突”迎面而來, 誰讓誰?振國趕緊前去說明情況, 拖拉機聽完二話沒說, 向後倒開幾裡讓我們先行……

天開始放亮, 忽然, 嘀嘀!嘀嘀!嘀嘀!--十幾聲野蠻的汽車鳴笛從後面傳來, 將我從昏睡中驚醒, 這顯然是要我們快快讓路!振國和維毅在前面拖著疲憊的步伐, 低頭緩步拉著車前行, 後面無理的汽車喇叭聲肯定惹怒了他們, 維毅邊拖車邊說:沒看見車上躺著人嗎!你按吧!就不讓!振國也說:往哪讓?沒法讓!讓他們跟著吧!後面的喇叭聲長鳴不斷!更加放肆、更加粗野了!嘀嘀!--整個山谷都在回蕩!我躺在車上努力睜開眼睛一看,

頓時嚇得聲音都走了調地大喊:快讓路!趕快讓路!再不讓他們就開槍了!維毅和振國聽到我的叫喊, 停下腳步回頭一看:一輛卡車就緊貼在我們後面, 駕駛樓頂上, 兩人護衛, 中間一個人正架著一挺機槍, 槍口直指我們!兩旁的踏腳板上, 各站著一人, 他們一隻手扶著車窗, 另一隻手各執一把手槍, 在向我們揮舞, 明白無誤地警告我們趕快讓路!

害怕!驚恐!莫名!無奈!振國和維毅拼盡力氣, 急拉急行, 急尋較寬之處, 好給後面的“不明恐怖車”讓路。 而我頓時忘了疼痛, 一臉清醒, 瞪大眼睛注視著那幾支槍口!不停地催促他們:快!快!快點!

終於找到一塊稍寬的地界, 我們的平車緊貼山壁, “恐怖車”加大了油門, 怒吼著從我們身邊飛馳而過, 此時這才看清, 車廂裡押運著十幾個人, 他們個個都被捆綁著, 被押送他們的人坐著、踹著、踩著、蹶著……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土匪?還是……

這是令我們終生難忘的驚悚的一幕:1969年5月的一天, 太行山餘脈一條崎嶇的小路上, 高山、深澗見證了三個驚魂未定的北京知青, 拉著平車在為一名知青奪命的路上差點兒丟命!

50 裡--

到公社衛生院了!我們都興奮至極, 深深松了一口氣, 終於有救了。 由於天太早, 衛生院還沒開門, 我們顧不得這麼多, 呯!呯!呯!砸響了院長的屋門。 或許是驚醒了他的美夢, 他起身後不顧我的疼痛, 睡眼惺忪粗暴地翻看了一下就說:“我這兒沒有‘抗破傷風血清’!再說骨頭有沒有問題還要照片子才知道,我這兒也沒設備,你們去縣醫院吧!”說完,打著哈欠就回宿舍繼續“挺屍”去了。

我們三人頓時像被潑了一桶冷水,從頭涼到腳。什麼?去縣醫院?還有整整40裡呀!我們的心理準備,還有維毅和振國的體力準備,都已止在了這50裡處的公社衛生院。在快到達衛生院的時候,他們二人興奮得幾乎快拼盡了力氣。現在怎麼辦?找院長去辯論嗎?有個屁用!他態度惡劣是真,但公社衛生院設備之簡陋、醫藥之不全也是真!

我現在才真正理解了農村缺醫少藥、農民有病基本等死的悲慘狀況。也開始理解批判“城市老爺衛生部”時,做出的“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英明指示!我在心裡說:您太偉大了!如果不按您的指示去做,我們知青又該怎樣活?

可是感慨解決不了眼前任何問題,縱使再念幾百遍,也變不出“抗破傷風血清”來。維毅和振國相互看了一眼,幾乎同時說:走!去縣城!那一刻,我的淚水從心底湧出:共同的處境共同的遭遇使我們有了共同的心聲共同的命運!

就這樣,滴水未進粒米未食的知青們,在走過50裡崎嶇的山路之後,又踏上了苦難的人生之路!

70 裡--

太陽高掛,70裡處,是北合流的地界,也是一處鐵路工程的工地。在一個岔路口,振國和維毅幾乎是精疲力竭了,他們找到路口的一棵大樹,把車平放,儘量讓我處在陰涼下。不一會兒,路口對面三五成群的人逐漸彙集到一起,一邊向我們這邊探頭探腦,一邊對我們指手畫腳,看上去,都是些工地的工人。我們雖然有些奇怪,但卻沒有精力再去搭理他們。此時,我的腳開始火燒一樣地跳痛,不得不掀開蓋在身上的被子,解開纏在腳上的紗布察看一下傷情。可就在這時,對面的議論聲由小及大,由遠及近了。正當我們感到疑惑不解的時候,一位幹部模樣的人慢慢向我們走過來,半神秘半小心地問道:“你們是些什麼人?到這兒來做甚?”我們本來都已累得無精打采,以為來人是閑著沒事、好奇,因此不想理他,我只是懶懶地沒好氣地說了一句:“我們是北京來的知青,幹活受傷了想去縣醫院看病,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聽完這句話,來人緊張的神情居然一下鬆弛了下來,只見他朝後面一招手,喊了一聲:“北京來的知青,沒事了!”完後,一群人紛紛朝我們走過來。那位幹部說:“難道你們不知道縣裡昨晚槍炮打了一夜,可能根本進不去了!我們還以為你們是受了傷逃到這裡來躲避的呢?剛才,幾輛卡車把抓到的‘對立面’都拉回縣城去了,長槍短槍機槍的,都把我們嚇壞了!”他這一席話,才使我們明白路上的“險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接著,有人問我是怎麼傷了。當我簡單說完,並表示去縣醫院主要是注射“抗破傷風血清”時,那位幹部露出笑容說:“‘抗破傷風血清’?我們這兒就有呀!你們不知道這兒是工地,經常有鏽釘紮傷人的事。”邊說,邊招呼旁邊的人說:“快!快!把北京娃兒送到醫務室,叫醫生快給他打針!”

我、振國、維毅真是喜出望外,剛才聽到說縣城進不去了的時候,我們都絕望已極,沒想到剛過一會兒竟然又絕處逢生了!

我已記不清工人們是怎樣七手八腳把我抬到醫務室的,只記得醫生是在打了試驗針後,給我注射了一支“抗破傷風血清”,隨著那一管藥液被緩緩推進,我們三個人的心才算是終於放下!醫生說:你的腳還需要照個片子,才能最後確定病情,但是我這裡也沒有設備,縣醫院肯定是不能看病了,最好找一家部隊醫院,可能還影響不到他們那兒!說完,他邊收拾醫療器械,邊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唉,這麼小的北京娃兒跑到這兒來遭罪,真可憐呀!”

我永遠會記得北合流工地那一群善良的工人、幹部和那位醫生,他們淳樸的真情和人性,在別人危難之時自然順暢地流露,對我心靈的震撼化作了一生的感激!

90 裡--

終於到縣城了,已是夕陽西下時分。振國和維毅拉著平車,緩緩地在縣中心街道行走,一邊目瞪口呆驚慌無措地四處張望,一邊回憶和搜尋著部隊醫院的去路。

一夜,縣城好像完全變了模樣:滿目瘡痍,一片狼藉,路不像路,道不是道,到處是垂落在地被打斷的電纜電線,街旁的建築滿眼是彈痕彈坑,地上丟滿了用過的木棍、鋼管、石塊、玻璃、門框……縣委會那座全縣最高的五層樓正方形建築,房頂四個角處都用大米和白麵袋堆成了碉堡工事。殘牆斷壁上貼滿了一派勝利的口號和“敵人不投降,就叫它滅亡!”之類威懾性的標語。被擊毀的車輛到處橫七豎八東倒西歪,這是一個真實的戰場!比街景一片“彈洞前村壁”更可怕的是,整個縣城竟然寂靜無聲,除了被炸毀的建築外,所有房屋都門窗緊閉,幾乎看不到一個人影……仿佛來到了一座死城!我們不由自主地渾身戰慄,不知何時何處會不會有冷槍向我們打來,自小在部隊長大嚮往戰爭,盼望當戰鬥英雄的我,竟怕得連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們最終找到了那所部隊醫院,特別是那裡還有我們知青同伴的妹妹在學習針灸醫術。有熟人的引見,一切都很順利,照片顯示結果:腳骨無傷,並無大礙!當我們三人看到這一結論時,全身一松,連相互看一眼的力氣都沒有了……

儘管多年之後,我曾極力搜尋:我們是怎樣從部隊醫院離開的?又怎樣回到的小山村?卻一點兒也回憶不起來,我的腦海中至今竟然是一片空白!

睡眼惺忪粗暴地翻看了一下就說:“我這兒沒有‘抗破傷風血清’!再說骨頭有沒有問題還要照片子才知道,我這兒也沒設備,你們去縣醫院吧!”說完,打著哈欠就回宿舍繼續“挺屍”去了。

我們三人頓時像被潑了一桶冷水,從頭涼到腳。什麼?去縣醫院?還有整整40裡呀!我們的心理準備,還有維毅和振國的體力準備,都已止在了這50裡處的公社衛生院。在快到達衛生院的時候,他們二人興奮得幾乎快拼盡了力氣。現在怎麼辦?找院長去辯論嗎?有個屁用!他態度惡劣是真,但公社衛生院設備之簡陋、醫藥之不全也是真!

我現在才真正理解了農村缺醫少藥、農民有病基本等死的悲慘狀況。也開始理解批判“城市老爺衛生部”時,做出的“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英明指示!我在心裡說:您太偉大了!如果不按您的指示去做,我們知青又該怎樣活?

可是感慨解決不了眼前任何問題,縱使再念幾百遍,也變不出“抗破傷風血清”來。維毅和振國相互看了一眼,幾乎同時說:走!去縣城!那一刻,我的淚水從心底湧出:共同的處境共同的遭遇使我們有了共同的心聲共同的命運!

就這樣,滴水未進粒米未食的知青們,在走過50裡崎嶇的山路之後,又踏上了苦難的人生之路!

70 裡--

太陽高掛,70裡處,是北合流的地界,也是一處鐵路工程的工地。在一個岔路口,振國和維毅幾乎是精疲力竭了,他們找到路口的一棵大樹,把車平放,儘量讓我處在陰涼下。不一會兒,路口對面三五成群的人逐漸彙集到一起,一邊向我們這邊探頭探腦,一邊對我們指手畫腳,看上去,都是些工地的工人。我們雖然有些奇怪,但卻沒有精力再去搭理他們。此時,我的腳開始火燒一樣地跳痛,不得不掀開蓋在身上的被子,解開纏在腳上的紗布察看一下傷情。可就在這時,對面的議論聲由小及大,由遠及近了。正當我們感到疑惑不解的時候,一位幹部模樣的人慢慢向我們走過來,半神秘半小心地問道:“你們是些什麼人?到這兒來做甚?”我們本來都已累得無精打采,以為來人是閑著沒事、好奇,因此不想理他,我只是懶懶地沒好氣地說了一句:“我們是北京來的知青,幹活受傷了想去縣醫院看病,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聽完這句話,來人緊張的神情居然一下鬆弛了下來,只見他朝後面一招手,喊了一聲:“北京來的知青,沒事了!”完後,一群人紛紛朝我們走過來。那位幹部說:“難道你們不知道縣裡昨晚槍炮打了一夜,可能根本進不去了!我們還以為你們是受了傷逃到這裡來躲避的呢?剛才,幾輛卡車把抓到的‘對立面’都拉回縣城去了,長槍短槍機槍的,都把我們嚇壞了!”他這一席話,才使我們明白路上的“險遇”原來是這麼回事兒!接著,有人問我是怎麼傷了。當我簡單說完,並表示去縣醫院主要是注射“抗破傷風血清”時,那位幹部露出笑容說:“‘抗破傷風血清’?我們這兒就有呀!你們不知道這兒是工地,經常有鏽釘紮傷人的事。”邊說,邊招呼旁邊的人說:“快!快!把北京娃兒送到醫務室,叫醫生快給他打針!”

我、振國、維毅真是喜出望外,剛才聽到說縣城進不去了的時候,我們都絕望已極,沒想到剛過一會兒竟然又絕處逢生了!

我已記不清工人們是怎樣七手八腳把我抬到醫務室的,只記得醫生是在打了試驗針後,給我注射了一支“抗破傷風血清”,隨著那一管藥液被緩緩推進,我們三個人的心才算是終於放下!醫生說:你的腳還需要照個片子,才能最後確定病情,但是我這裡也沒有設備,縣醫院肯定是不能看病了,最好找一家部隊醫院,可能還影響不到他們那兒!說完,他邊收拾醫療器械,邊自言自語地說了一句:“唉,這麼小的北京娃兒跑到這兒來遭罪,真可憐呀!”

我永遠會記得北合流工地那一群善良的工人、幹部和那位醫生,他們淳樸的真情和人性,在別人危難之時自然順暢地流露,對我心靈的震撼化作了一生的感激!

90 裡--

終於到縣城了,已是夕陽西下時分。振國和維毅拉著平車,緩緩地在縣中心街道行走,一邊目瞪口呆驚慌無措地四處張望,一邊回憶和搜尋著部隊醫院的去路。

一夜,縣城好像完全變了模樣:滿目瘡痍,一片狼藉,路不像路,道不是道,到處是垂落在地被打斷的電纜電線,街旁的建築滿眼是彈痕彈坑,地上丟滿了用過的木棍、鋼管、石塊、玻璃、門框……縣委會那座全縣最高的五層樓正方形建築,房頂四個角處都用大米和白麵袋堆成了碉堡工事。殘牆斷壁上貼滿了一派勝利的口號和“敵人不投降,就叫它滅亡!”之類威懾性的標語。被擊毀的車輛到處橫七豎八東倒西歪,這是一個真實的戰場!比街景一片“彈洞前村壁”更可怕的是,整個縣城竟然寂靜無聲,除了被炸毀的建築外,所有房屋都門窗緊閉,幾乎看不到一個人影……仿佛來到了一座死城!我們不由自主地渾身戰慄,不知何時何處會不會有冷槍向我們打來,自小在部隊長大嚮往戰爭,盼望當戰鬥英雄的我,竟怕得連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我們最終找到了那所部隊醫院,特別是那裡還有我們知青同伴的妹妹在學習針灸醫術。有熟人的引見,一切都很順利,照片顯示結果:腳骨無傷,並無大礙!當我們三人看到這一結論時,全身一松,連相互看一眼的力氣都沒有了……

儘管多年之後,我曾極力搜尋:我們是怎樣從部隊醫院離開的?又怎樣回到的小山村?卻一點兒也回憶不起來,我的腦海中至今竟然是一片空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