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耀華「漢水悠悠」源頭,河谷與棧道

源頭, 河谷與棧道

作者:王耀華

宇宙萬物, 都處在不斷發展、變化的運動之中, “滄海桑田”就是這種變化的表現之一。 漢中南面的巴山和北面的秦嶺,

都不是固有的, 它們在早先的地質形成時期, 曾經是一片汪洋, 在地球的內力作用下, 隨著地殼的局部窿起, 而突兀於雲表之間。 又經過地球的外力作用, 主要是流水的沖刷、搬運和風力的剝蝕, 還有微生物的分解等, 使之逐漸成為峰巒起伏、溝壑縱橫的山地。 褒、斜二穀及其它山谷, 都是在這兩種作用的持續進行中所形成的。

秦嶺, 東西綿延千餘裡, 在構造上大致屬於向南突出的弧形大斷裂, 橫亙于東西方向的一條山脊, 明顯地靠近這個大斷裂的北側。 在這個山脊線兩面的河谷, 分別向南、北發展, 開始僅有一點溝壑的痕跡, 後來逐漸加深, 擴大, 成為蜿蜒曲折的河流。 這一條條的河流, 都有自已的出口。

古代的先民們, 常由某一出口而入, 再由與它對應的另一出口而出。 時日久之, 就構成了穿越秦嶺天險的南北通道。 據毛鳳枝《南山谷口考》所記, 自潼川至寶雞, “凡得穀口百有五十, 尤要者三十有一焉” 。 這些穀口不一定都有它對應的另一穀口, 確切地說, 只有少數穀口是南北對應的。 如長安以南的灃峪口、駱穀口, 眉縣以南的斜穀口等等, 而以眉縣南的斜穀口與漢中以北的褒穀口最為對應。 這兩個穀口由褒水和斜水直接聯繫起來, 其間的分水嶺, 就是五裡坡, 即古之衙嶺山。 衙嶺山在太白縣東部, 這是秦嶺山脊中比較平緩的一段, 古人以褒、斜二穀開道, 是經過精心選擇的。 褒水南流, 斜水北流, 一面將沿途的高山峻嶺切割成狹長的穀道;一面向上源侵蝕,
使它們的源頭不斷靠近。 這兩個方面的作用持續進行的結果, 才構成了褒、斜二穀源遠流長又一線相通的優越狀態。

褒谷與斜谷同乙太白縣五裡坡為發源地, 酈道元《水經注》稱其為衙嶺山。 褒穀先自衙嶺山而西, 至太白縣嘴頭鎮(太白縣城)南折, 經白雲、王家楞交留壩縣, 又經柘梨園、江口、柳川、南河、武關河、鐵佛店、馬道、青橋驛交漢中, 又南至河東店鎮出穀口。 全長約190公里。 其上游為太白河、紅岩河, 這兩條河流至江口匯合又拐向西南, 流至江西營又與西河彙集, 至柳川又稱下南河, 至武關驛以下才稱褒河。 也是古時稱的褒水。

斜穀先自衙嶺山而東, 至桃川以東的老爺嶺北折, 經鸚鴿直抵斜峪關出穀口,

其上游稱桃川河, 北折後改稱石頭河。

褒斜二穀的發源地衙嶺山, 其西北為秦嶺山脊, 多系海拔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峰, 其東南為高達三千四百公尺以上的太白山。 因其兩面高峻, 中部低平, 形如馬鞍, 故又名馬鞍嶺。 太白山雖有秦嶺主峰之稱, 但它的位置已在秦嶺山脊線以南了。 從水系上講, 它的大部分地區屬於嶺南的漢水流域。 然而, 史學界、水利界的專家們大部分認為漢中源頭在甯強縣皤塚山, 專家們爭論了幾十年。 據我所知,皤塚山水系沒有大的支流, 但褒水上游卻有紅岩河、太白河、西河等大支流, 這還不算孔雀台、武關河、閘口石流出的小支流。 其實, 褒水, 它似乎才是真正的漢水源頭。 它比所謂的漢水源頭,

甯強縣的皤塚山水系足足長了62公里。 如果按水流長短確定源頭的話, 190公里與128公里相比, 誰應該是漢水源頭就不難看出了。

太白山上僅有東北角的一小部分屬於嶺北的渭水流域。 褒水上源承接秦嶺山脊和太白山兩面的溪流, 水量充沛; 又由於秦嶺山脊緊靠渭河而遠離漢江, 這一重要因素決定了褒水源遠流長。 相對而言, 斜穀的短促就勢所必然了。

今人的察勘證明, 褒斜二谷雖然穿行于萬山叢中, 但循穀而行並無大的登涉之勞, 具體地說, 自斜穀上溯“至源頭五裡坡, 僅僅上一道坡就進入了褒水上游, 順著褒水河谷南行, 經太白縣、留壩縣, 沿著河谷行走, 竟然一座大山都不翻, 就可抵達漢中。 ”這就是褒斜二谷成為溝通南北通道的重要原因。

褒、斜二穀之平緩,是有目共睹並有史可證的。筆者曾在留壩縣工作過十三年,七十年代初,在紅岩河畔、古棧道旁的留壩縣柘梨園公社供銷社工作過八年,熟悉周邊的山山水水。《史記·河渠書》也說:“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少阪,近四百里。”正因為這個緣故,古時侯,人們就在褒、斜二穀架設棧道並使之通行車輛。最早的棧道,都在谷底立柱作為支撐,棧道的路基與水平面基本平行,這樣的道路是很能便利車輛通行的。後來,由於多次發大水,棧道被沖毀,才迫使人們一次次地把路基升高。到唐宋朝代,棧道的路基已經很高了,歐陽瞻的《棧道銘》和李白的《蜀道難》都描述過棧道艱險的情景。

在褒穀下游這一段,水面狹窄,兩岸山崖陡峻,俗稱“兩山夾一溪” 。在這樣的地段,棧道最為重要。然而棧道的架設,也甚為不易。但到褒穀中游,特別是江口這一段,河面開闊。這裡為太白河與紅岩河的交匯點,土地肥沃,人煙稠密,是江口古鎮所在地。由江口有道通城固,記載中說當年諸葛亮治樂城(城固西),曾取道江口出斜穀,以避褒穀下游之險也。目睹這幾處險要地方,始信這一記載之翔實。自江口而上,河面變窄,紅岩河水量顯著減少了。河岸兩旁多在凸岸的一側有尺把寬的人行小道,在凹崖的一側為峭壁懸崖,行旅者不時涉水渡河,而在峭壁的一側,常可看到古時的棧道遺跡,即方形的,深約尺餘的窟窿。可以想見,這裡的棧道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便利車輛通行而架設的。尤以紅岩河鍋場大陰灣上邊的柏樹溝口的四十八窟窿最為明顯。古代,要想從懸崖上通過,只有在崖上鑿洞、栽石樁、架木梁、鋪木板才行。否則,軍需物資、糧草馬匹和幾十萬將士是很不容易走出褒斜古棧道的。

四十八窟窿這段棧道,留壩縣文史曾有記載。漢武帝元光年間,一個名叫張平的官員帶了三千多人修這段棧道。張平聽從一個采藥老人的建議,利用山上的青藤,結成數丈長的長繩,用青藤拴在人的腰上,把人吊到要鑿洞的地方後,再把青藤的另一端拴在崖上的樹根部,讓人放心的鑿洞,既安全可靠,又能施展氣力。

歷時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四十八個石眼終於鑿成,並在石眼裡栽上了石條,水中打上石樁,石條上架了木梁,木梁上又鋪了木板。一條棧道的咽喉路段終於打通。

當年有一通石碑記載:有突出貢獻的民夫和士兵共31人,不幸墜入河中淹死的5人,當地百姓支援,捐錢捐物的13人的姓名都刻在了石碑上。名叫於德中的采藥老人名字排在了最前面。可惜,這通珍貴的石碑在一九七一年或一九七二年初,被修路的民工炸崖時,埋在了四五米深的路基之下。

歷史悠久,歷盡滄桑的褒斜古棧道,儘管它在唐宋朝代漸漸被連雲棧道所取代而部分荒蕪,但它畢竟曾經在兩千多年前鑄造過輝煌,在這條古道上,在西漢朝代,東漢朝代,三國時代、南北朝等朝代曾經走過千軍萬馬,它的歷史功績必將被後人銘記……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 16.26分落筆

(此文系原創,從未在任何刊物發表過)

【作者簡介】王耀華,生於1952年農曆2月23日,大專文化程度,老三屆(初六八級)學生出身。1970年10月參加工作;2012年3月在中國農業銀行漢中分行機關退休。喜歡讀書,喜愛文學,喜好鑽研,對詩歌、散文、小說有濃厚興趣。1972年學寫詩文。1977年在蘭州軍區《民兵建設》雜誌發表詩歌、散文數篇。1992年開始短篇小說寫作,先後在省內外《新大陸》、《百花》、《滇池》、《莽原》《拓荒》發表中、短篇小說《生存》、《除夕夜》、《深山小鎮》、《大山裡的故事》、《人與狗》、《大山忠魂》、《河對岸那座舊磨坊》等二十餘篇。另外,有雜文、散文、遊記、散記、詩歌幾十篇,大都在省農行局域網上刊發。2015年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最後的王爺》。

審核:田也,作者:王耀華,責編:楠陽,序號:733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褒、斜二穀之平緩,是有目共睹並有史可證的。筆者曾在留壩縣工作過十三年,七十年代初,在紅岩河畔、古棧道旁的留壩縣柘梨園公社供銷社工作過八年,熟悉周邊的山山水水。《史記·河渠書》也說:“抵蜀從故道,故道多阪,回遠。今穿褒、斜,少阪,近四百里。”正因為這個緣故,古時侯,人們就在褒、斜二穀架設棧道並使之通行車輛。最早的棧道,都在谷底立柱作為支撐,棧道的路基與水平面基本平行,這樣的道路是很能便利車輛通行的。後來,由於多次發大水,棧道被沖毀,才迫使人們一次次地把路基升高。到唐宋朝代,棧道的路基已經很高了,歐陽瞻的《棧道銘》和李白的《蜀道難》都描述過棧道艱險的情景。

在褒穀下游這一段,水面狹窄,兩岸山崖陡峻,俗稱“兩山夾一溪” 。在這樣的地段,棧道最為重要。然而棧道的架設,也甚為不易。但到褒穀中游,特別是江口這一段,河面開闊。這裡為太白河與紅岩河的交匯點,土地肥沃,人煙稠密,是江口古鎮所在地。由江口有道通城固,記載中說當年諸葛亮治樂城(城固西),曾取道江口出斜穀,以避褒穀下游之險也。目睹這幾處險要地方,始信這一記載之翔實。自江口而上,河面變窄,紅岩河水量顯著減少了。河岸兩旁多在凸岸的一側有尺把寬的人行小道,在凹崖的一側為峭壁懸崖,行旅者不時涉水渡河,而在峭壁的一側,常可看到古時的棧道遺跡,即方形的,深約尺餘的窟窿。可以想見,這裡的棧道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便利車輛通行而架設的。尤以紅岩河鍋場大陰灣上邊的柏樹溝口的四十八窟窿最為明顯。古代,要想從懸崖上通過,只有在崖上鑿洞、栽石樁、架木梁、鋪木板才行。否則,軍需物資、糧草馬匹和幾十萬將士是很不容易走出褒斜古棧道的。

四十八窟窿這段棧道,留壩縣文史曾有記載。漢武帝元光年間,一個名叫張平的官員帶了三千多人修這段棧道。張平聽從一個采藥老人的建議,利用山上的青藤,結成數丈長的長繩,用青藤拴在人的腰上,把人吊到要鑿洞的地方後,再把青藤的另一端拴在崖上的樹根部,讓人放心的鑿洞,既安全可靠,又能施展氣力。

歷時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四十八個石眼終於鑿成,並在石眼裡栽上了石條,水中打上石樁,石條上架了木梁,木梁上又鋪了木板。一條棧道的咽喉路段終於打通。

當年有一通石碑記載:有突出貢獻的民夫和士兵共31人,不幸墜入河中淹死的5人,當地百姓支援,捐錢捐物的13人的姓名都刻在了石碑上。名叫於德中的采藥老人名字排在了最前面。可惜,這通珍貴的石碑在一九七一年或一九七二年初,被修路的民工炸崖時,埋在了四五米深的路基之下。

歷史悠久,歷盡滄桑的褒斜古棧道,儘管它在唐宋朝代漸漸被連雲棧道所取代而部分荒蕪,但它畢竟曾經在兩千多年前鑄造過輝煌,在這條古道上,在西漢朝代,東漢朝代,三國時代、南北朝等朝代曾經走過千軍萬馬,它的歷史功績必將被後人銘記……

二0一七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 16.26分落筆

(此文系原創,從未在任何刊物發表過)

【作者簡介】王耀華,生於1952年農曆2月23日,大專文化程度,老三屆(初六八級)學生出身。1970年10月參加工作;2012年3月在中國農業銀行漢中分行機關退休。喜歡讀書,喜愛文學,喜好鑽研,對詩歌、散文、小說有濃厚興趣。1972年學寫詩文。1977年在蘭州軍區《民兵建設》雜誌發表詩歌、散文數篇。1992年開始短篇小說寫作,先後在省內外《新大陸》、《百花》、《滇池》、《莽原》《拓荒》發表中、短篇小說《生存》、《除夕夜》、《深山小鎮》、《大山裡的故事》、《人與狗》、《大山忠魂》、《河對岸那座舊磨坊》等二十餘篇。另外,有雜文、散文、遊記、散記、詩歌幾十篇,大都在省農行局域網上刊發。2015年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最後的王爺》。

審核:田也,作者:王耀華,責編:楠陽,序號:733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