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阿裡40萬招聘啟事:為什麼有些人的60歲比你的30歲更值錢?

作者:Jenny喬

這兩天, 阿裡一則“資深產品體驗師”招聘啟事, 刺激了無數人:

年薪35萬~40萬元, 年齡60歲以上, 學歷不限, 背景不限, 居委會大媽,

廣場舞KOL優先, 有網購經驗, 能當知心大姐, 熱衷公益。

工作內容就是寫寫調查問卷, 和中老年朋友聊聊天, 簡直就是躺著賺錢。

此文一出, 阿裡的小朋友們紛紛表示很紮心, 我媽和我奶要來當我同事啦, 活兒幹得比我少, 賺得還比我多。

太紮心。

乍看一下, 你可能覺得這工作太輕鬆了。 可仔細分析工作內容, 你就會發現, 給你40萬, 你也幹不了。

深度體驗產品, 發現並回饋問題:洞察力。

定期組織座談或小課堂, 發動身邊中老年人回饋“親情版”手淘使用體驗:號召力。

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回饋老年群體對產品的體驗情況、使用者需求:溝通力。

再加上網購經驗、熱愛學習, 身邊的朋友都笑稱, 阿裡這次有心機, 這些標準湊在一起, 足夠當個CEO了。

不過更讓我好奇的是, 到底什麼樣的人60歲比你我的30歲更值錢。

看了這則招聘, 我第一反應就是簡直就是給我媽量身打造的。

雖然她不是特別喜歡廣場舞, 也不是居委會骨幹, 年齡也稍微小了點, 但她對淘寶絕對是真愛粉。

上個月, 朋友圈裡都在曬年度帳單。 赫然發現, 我媽的帳單比我還多。 過去, 都是她纏著我幫她買這買那。 現在, 不僅自己調戲客服小哥, 還把支付寶各種卡券紅包玩兒得溜溜的。

有一次, 我下班回家, 她拿著iPad特別認真地給一個墩布寫評語, 什麼銜接處品質差, 手柄太滑, 拿著太重, 就因為一個差評, 被店家整整追殺了三天, 可就是這樣, 她愣是沒給改回去。

只能說, 遇上執著老大媽, 算他倒楣。

我總覺得,

我媽這樣的人是少數, 可後來我就發現, 身邊越來越多的阿姨大媽們走上了網購這條不歸路。 其實不止網購, 炒股、基金、P2P, 無一倖免。

前兩天, 還有個八零後男同事跟我說, 他媽借了點花唄, 可在身邊問了一圈, 發現沒有一個人知道花唄是什麼鬼。

這件事讓我深刻地體會到, 落伍和年齡壓根沒關係。 放眼身邊, 年輕人一個個心如死灰、生無可戀, 老年人卻活得像好奇寶寶, 朝氣蓬勃。

別小看這點好奇心, 它是一個人對生活的熱情, 更是接納新事物的內在動力。

對於很多上了歲數的來說, 把銀行卡綁在微信上, 都是件要命的事兒。 從實體到虛擬, 從現實到網路, 看起來只是生活方式的改變, 骨子裡是對一個人三觀的衝擊。

但這就是進化的必然選擇,

如果你沒有這點勇氣打破過去, 等待你的唯一結果就是把身價變成一條箭頭朝上的抛物線。

前段時間, 唐山收費站的一個失業大姐火了一把。

因為唐山市所有城市路橋收費站停止收費, 這個收了一輩子錢的大姐不幹了:“我今年36了, 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 我現在啥也不會, 沒有單位要我了, 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

想起馬東在奇葩說裡曾經說過的一句話, 你可以不服, 也可以委屈, 但你被淘汰了。

真實而殘忍。 過去, 大家想的都是怎麼出類拔萃。 現在, 滿腦子都是如何不掉隊。

世界銀行發佈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 未來將有60%的青年人面臨失業。

不久前, 一個在銀行工作的朋友跟我說, 現在他們前臺接待客戶的都開始上線機器人了,

懂得比人多, 態度比人好, 真發愁這些坐櫃檯的小姑娘該何去何從。

就算努力, 都未必能抵禦失業, 更別說混吃等死了。

想起不久前, 爆出過一個外賣小哥在電動車上看考研資料被鄙視的新聞。 有個路人經過問:“你還考研呢?”

結果, 外賣小哥淡定地回答:“準備還可以, 試試唄, 今年不行明年再來。 ”

愛德格·富爾在《學會生存》中說, 未來的文盲, 不再是不識字的人, 而是沒有學會怎樣學習的人。

就怕你不思進取, 還看不見別人在努力。

今天這個時代, 30歲的時候, 誰也不知道自己60歲能值多少錢, 但保持競爭力的唯一方法就是不斷進化。

說回居委會大媽、廣場舞KOL的本事。

朋友公司前陣子招外包, 就是負責給合同蓋章, 這工作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檢查一遍審批,核對一下合同,認字兒就行。

但其實做過的人就知道,賊鬧心。拿來蓋章的合同錯漏百出不說,個個都心急如焚。你給他加了塞,其他人就不樂意了。可真有些人事到臨頭才跑來找你,不蓋又怕耽誤事兒。

朋友之前招了好幾個人都做不來,不是和其他部門的人吵翻天,就是草草了事,連合同名都不對就給蓋了章,最後從居委會挖來一個大媽,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大有威嚴,還是做思想工作能力特別強,把一群年輕人管的服服帖帖,工作態度還特認真,像極了電影《實習生》裡的Ben老頭。

朋友說,這老太太早三十年被發現,簡直就是中國合夥人。

很多年輕人看不上居委會大媽,總覺得她們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沒意思。

可越長大,你越會發現,和人打交道,可比把事做好難多了。最近看了一本《諮詢的奧秘》,裡面講的諮詢師解決問題的思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就是無論從表面上看,問題是什麼,深入進去,都是人的問題。

這些年,我見過不少懷才不遇的年輕人,能力卓越,勤奮刻苦,唯獨缺少的就是和人相處的能力。

在今天這個資源為王、資訊無價的時代,單打獨鬥的思維方式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短板,而大媽圈的KOL們呢?善用手裡的資源,懂得經營人脈,她們每天都在做的,可能比你的埋頭苦幹更有價值。

有時候,年輕未必是優勢,也可能死於自以為是。

看看身邊這些精力充沛、熱愛生活的叔叔阿姨們,我真心覺得,拍死你的未必是後浪,也有可能是前浪。和這些人相比,我們的工作態度比不上,埋怨牢騷沒完沒了,人情世故更是拎不清。

想想為什麼有些人的60歲比你的30歲更值錢,無非是長板比你長,短板沒你短。

這工作看起來沒什麼技術含量,就是檢查一遍審批,核對一下合同,認字兒就行。

但其實做過的人就知道,賊鬧心。拿來蓋章的合同錯漏百出不說,個個都心急如焚。你給他加了塞,其他人就不樂意了。可真有些人事到臨頭才跑來找你,不蓋又怕耽誤事兒。

朋友之前招了好幾個人都做不來,不是和其他部門的人吵翻天,就是草草了事,連合同名都不對就給蓋了章,最後從居委會挖來一個大媽,不知道是因為年紀大有威嚴,還是做思想工作能力特別強,把一群年輕人管的服服帖帖,工作態度還特認真,像極了電影《實習生》裡的Ben老頭。

朋友說,這老太太早三十年被發現,簡直就是中國合夥人。

很多年輕人看不上居委會大媽,總覺得她們家長里短、雞毛蒜皮,沒意思。

可越長大,你越會發現,和人打交道,可比把事做好難多了。最近看了一本《諮詢的奧秘》,裡面講的諮詢師解決問題的思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就是無論從表面上看,問題是什麼,深入進去,都是人的問題。

這些年,我見過不少懷才不遇的年輕人,能力卓越,勤奮刻苦,唯獨缺少的就是和人相處的能力。

在今天這個資源為王、資訊無價的時代,單打獨鬥的思維方式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短板,而大媽圈的KOL們呢?善用手裡的資源,懂得經營人脈,她們每天都在做的,可能比你的埋頭苦幹更有價值。

有時候,年輕未必是優勢,也可能死於自以為是。

看看身邊這些精力充沛、熱愛生活的叔叔阿姨們,我真心覺得,拍死你的未必是後浪,也有可能是前浪。和這些人相比,我們的工作態度比不上,埋怨牢騷沒完沒了,人情世故更是拎不清。

想想為什麼有些人的60歲比你的30歲更值錢,無非是長板比你長,短板沒你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