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湖北省肉雞產業情況調研報告

為瞭解肉雞產業的生產和效益情況, 判斷後期產業走勢, 筆者赴湖北省開展調研, 瞭解了白羽和黃羽肉雞企業生產經營現狀、市場供需情況和對後市的判斷。 通過調研瞭解到, 白羽肉雞和黃羽肉雞均受到H7N9疫情的影響, 但影響程度不同, 目前疫情影響已經減弱, 生產和消費都在恢復之中, 其中白羽肉雞恢復較快, 供給基本平衡, 黃羽肉雞恢復較慢, 處於供不應求階段。 春節前, 白羽肉雞價格將保持穩中有升走勢, 黃羽肉雞將保持持續上漲態勢。

一、肉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 1.調研企業情況。 本次調研選取了兩個企業。

某白羽肉雞企業主營白羽肉雞, 採取閉環生產的模式, 公司內部育種、養殖、屠宰、加工、銷售一條龍生產。 某黃羽肉雞企業主營黃羽肉雞, 採取公司加農戶的生產模式, 由公司提供雞苗和飼料, 養殖戶飼養後按合同價出售給公司。 2.生產經營情況。 白雞方面:從養殖環節看, 某白羽肉雞企業共有26個肉雞場, 存欄460萬左右;8個種雞場, 存欄48萬套種雞。 同去年相比肉雞生產穩定, 沒有因為H7N9疫情影響而減少存欄。 從加工環節看, 受H7N9疫情影響, 加工產品出現積壓情況, 該公司庫存容量1800噸, 1月份之前沒有庫存, 從2月份開始庫存逐漸增加, 到7月份達到最高2250噸(外租450噸容量的冷庫), 8月份需求逐步恢復, 截至11月, 庫存已減至1300噸。 從銷售環節看,
由於該公司雞肉產品主要供應肯德基、麥當勞和德克士等速食, 銷量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平均每天250-260噸, 今年1-9月銷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從收益看, 由於該公司屬於一條龍企業, 很多核算是企業內部核算, 其中間環節的收益不代表市場收益, 如養殖環節, 成本價為每公斤成本8.1元, 公司加工環節的收購價定為8.4左右, 每只收益在0.7-0.8元, 基本沒有受到H7N9疫情影響。 從整個產業鏈看, 由於公司供貨管道穩定, 銷量沒有受太大影響, 但終端產品銷售價格下降較多, 今年1噸雞肉產品銷售價格為8700-8800元, 同比下降12-13%。 但該公司總體仍處於盈利狀態, 1-10月盈利1000多萬, 其中8月和9月盈利300多萬, 2月和3月僅盈利20多萬。 但據企業掌握的情況來看, 其他白羽肉雞公司如果面向普通市場銷售,
受消費下降較多影響, 生產銷售量以及價格都有較大程度下降, 今年以來總體處於虧損狀態。 黃雞方面:從養殖環節看, 被調研公司11月份肉雞養殖合同戶507戶, 比1月份減少116戶;種雞存欄6.36萬隻, 同比下降60%;1-10月生產雞苗804萬隻, 同比減少30%。 2月-3月為防控疫情, 減少損失, 撲殺27萬隻中大雞, 同時處理雞苗55萬隻, 處理種蛋161萬枚。 此外部分肉雞飼養期延長半個月左右。 從銷售環節看, 黃羽肉雞主要還是以活雞交易為主, 其中90%為活雞交易, 10%為屠宰後上市。 受到疫情影響, 市民雞肉消費量減少, 銷售管道受阻, 產品積壓嚴重。 從收益看, 肉雞合同戶平均每只毛利2.95元。 而企業承擔著虧損, 1-10月累計虧損近3000萬元, 從8月下旬開始由虧損轉為盈利,
8-10月累計盈利1100萬元。

二、後期走勢 1.白羽肉雞後期走勢。 由於受H7N9疫情影響, 消費斷崖下降, 很多白羽肉雞屠宰後以庫存的形式保存。 當前消費逐步恢復到正常水準, 生產量還沒完全恢復, 但考慮到市場上還有一部分庫存。 雞肉供應量目前比較充足, 後期將穩中有升。 2.黃羽肉雞後期走勢。 為應對產能過剩問題, 黃雞行業協議減產, 某黃雞生產企業共減產40%, 其中父母代種雞減產15%, 目前產能較低。 雖然目前市場行情不錯, 但顧及H7N9疫情風險的不確定性, 企業不敢大規模補欄, 使得供應總體偏緊, 春節前黃羽肉雞的價格還將保持上漲態勢。

三、問題和建議 1.前期受H7N9疫情影響導致消費下降, 使得企業出現較大虧損。

目前消費雖然恢復正常, 但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和疫情發生後政府的過度監管, 使得黃雞生產企業不敢盲目擴大生產, 供不應求的態勢短期還不能改變。 建議應科學、有序、適度防控H7N9疫情, 最大限度避免養殖企業發生次生風險。 2. 環保壓力造成經營成本增加, 目前由於煤改氣, 企業只雞成本就增加了0.4-0.5元。 建議通過調控氣價或對企業給予補貼的方式, 控制生產成本, 保障肉雞養殖企業收益。 3.市場上肉雞品質參差不齊, 消費者權益沒保障。 建議加強行業養殖監管, 建立規範的養殖標準, 提高產品品質。 4.黃羽肉雞仍以活禽交易為主, 疫情發生時往往出現銷售受阻。 建議推進冰鮮上市的同時, 增加訂單消費模式, 實現養殖-屠宰-消費直接對接, 減少活禽直接交易。 5.肉雞產業波動越來越頻繁,給保供給和保增收帶來壓力。建議完善畜產品生產消費監測預警體系、手段及調控預案,加強對肉雞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測,科學適時發佈預警資訊,緩解產業波動。

減少活禽直接交易。 5.肉雞產業波動越來越頻繁,給保供給和保增收帶來壓力。建議完善畜產品生產消費監測預警體系、手段及調控預案,加強對肉雞生產、流通、消費等環節的監測,科學適時發佈預警資訊,緩解產業波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