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愛益生」我國每年死於這種疾病的人數約260萬以上,快轉給身邊人……

本文指導專家:

長春市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 科主任 胡輝

長春市人民醫院心內科 副主任 魏明

入冬後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而又乾燥人體血管收縮, 心臟、大腦耗氧量增大是老年心腦血管病集中高發期。 據有關統計資料顯示, 目前我國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病的人數約260萬以上, 其中絕大多數是有基礎疾病的中老年人。 那麼, 老年人該如何平安過冬?本期的愛益生我們就聊聊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預防。

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臟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統稱, 泛指由於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等所導致的心臟、大腦及全身組織發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腦血管疾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類, 特別是50歲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 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殘率和高死亡率的特點, 即使應用目前最先進、完善的治療手段, 仍可有50%以上的腦血管意外倖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全世界每年死於心腦血管疾病的人數高達1500萬人, 居各種死因首位。

01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緣何高發

冬季早晚溫差大人體心臟負荷加重心臟和大腦等部都易缺血特別是老年人動脈多數已硬化因此會時常感到胸痛、憋氣或頭暈等。 這是人體對天氣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應急反應”。 而那些對環境溫度變化耐受性較差的人或是原本就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這種反應很可能使心臟、大腦等重要器官出現缺氧、缺血症狀以至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和進展甚至導致猝死。

老年人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還與其生理特點有關。 隨年齡增大老年人普遍存在動脈硬化症狀許多人還有高血脂、血液粘稠度高、血壓高等基礎疾病, 如果寒冷空氣突然襲來機體便會全身血管收縮, 外周血流阻力增大、心臟負擔加重很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誘發心肌梗死。

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還與人的心理狀況有很大關係。 春暖花開比如陽光明媚的季節人們心情舒暢心腦血管病發生率也就少而冬季光照時間短加上常有陰雨天氣很多老年人容易在冬季產生抑鬱情緒。 心情不暢心理壓力過大及居住環境、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過度勞累等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02

辦公室是空氣污染重災區

空氣污染並非專指室外的空氣污染對室內空氣污染尤其要提高警惕。常待在辦公室裡空氣污染也不能小覷。室內裝修、傢俱所揮發的有毒物質乃至印表機、影印機所散發出的粉塵也是危害血管的重要因素。

血管其實就像家中自來水管一樣用較長時間後總出現問題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一級預防最最重要即在患病前就對危險因素做出預防。這是減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最有效辦法所以從年輕時就要開始注意增加運動、不吸煙、少吃高油食品。其次是已經患有輕度心臟病的患者要積極實行二級預防即聽從醫囑積極服藥治療延遲病情惡化的時間減少發作的次數提高生活品質延長壽命。

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原則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那麼冬季 應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一)是控制好血壓。由於冬季高血壓病人較春夏時血壓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定期複診如果血壓有波動要及時就診。此外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存在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發作。

(二)是注意保暖。冬季室內外溫差大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和腳部的保暖。特別對於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疾病更易發作或復發。

(三)是清淡飲食。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高脂、高鹽、高膽固醇食物和太多進補研究表明高脂飲食會加速血管老化老年人應選擇清淡、少鹽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過飽。

(四)是不宜晨練。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運動要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最好在上午10時以後再出去鍛煉。鍛煉不要選擇跑步、跳繩、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有基礎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減少被傳染的概率。

(五)是身邊常備急救藥。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呼吸困難,肢體麻木等症狀時應及時 到醫院就診或撥打120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冬季預防心腦血管病:九個小訣竅要牢記

1. 起夜要緩慢

很多老人都有起夜習慣,且勿起床太猛,以防血壓波動太大導致暈厥,或夜間視線模糊而摔倒。要切記起床緩慢,開燈,最好坐上片刻再下地活動。

排尿時如感覺到頭暈、眼花、心慌、腿軟等,應立即抓住身邊物體防止摔倒,然後緩緩蹲下並呼叫求助。

2. 一醒來勿馬上起床

冬季睡眠醒來時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待“醒透”後再起床,避免心絞痛、中風等發作。

3. 起床後勿馬上開窗戶

起床後開窗通風,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對於老人而言,起床後馬上出門或開窗,由於溫差明顯,引起血管迅速收縮,就可能誘發致命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醒來後適應了室內溫度後再起床。起床後,待身體活動開了,再開窗換氣。

4. 忌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聽起來很健康,但對於老年人而言,接觸到冷水,一分鐘內血壓就會開始升高,很容易誘發心絞痛等。另外,在洗或晾曬衣物時都要避免直接接觸冰涼的衣物,記得帶上橡膠手套。總之,記住要“溫和”對待自己。

5. 忌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會增加腹部壓力,而增高的腹壓會使心臟排血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或嚴重的心律失常引發猝死。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和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用力排便時還可能發生腦卒中。

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五點:一是平時就注意多吃蔬果、多飲水、多運動,以保持大便通暢;二是排便時勿用勁,排得出來就排,排不出來也不要勉強,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通便藥物;三是,記住硝酸甘油要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四要記住,上衛生間勿插門,以便有問題家屬可及時發現;五要注意,排便後要慢起慢動,以防暈倒。

6. 勿突然扭頭

心腦血管病患者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頸動脈硬化,猛然回頭扭動頸部,會使頸動脈血液產生渦流,造成大腦供血不足或頸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堵塞腦血管造成急性腦中風。

7. 勿暴飲暴食,進餐太快

進餐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降低,大約持續30~120分鐘。進餐對心臟影響的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少有關,食量越大影響越顯著。

對於有冠心病等的老年人,可能會有心慌、不適等感覺,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如果發生這些症狀,要停止進餐,適當休息,觀察症狀變化,如症狀不緩解,則應前往醫院。

8. 勿仰頭晾衣

洗好衣服後,人們會習慣性的踮起腳尖仰頭晾衣服,這個姿勢對心臟病患者來說也很危險,因為這樣可加重心臟負擔。此外,老年人以及患有主動脈瓣嚴重關閉不全的患者會引起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暈厥。

建議患者最好請家人幫忙晾衣服,或是使用立式晾衣架、在家中安裝可升降的晾衣杆等以便患者安全操作。

9. 洗澡要注意溫度變化

洗澡時一要注意保暖,室溫和水溫要適宜,比如水溫在38℃~42℃之間較合適,注意42℃以上不恰當。此外,要避免突然進入浴池或浸泡太久,洗澡要緩慢。洗澡前後要注意補充水分。

只要平時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也是可以得到有效預防的!

腰想不疼的看過來,專家教你最管用的康復動作!!!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很多早期的腰疼是由於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後可減輕時輕時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因素較多。其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纖維索條或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病因

1.急性腰扭傷後及長期反復的腰肌勞損。

2.治療不及時、處理方法不當。

3.長期反復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期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4.慢性腰肌勞損與氣候、環境條件也有一定關係,氣溫過低或濕度太大都可促發或加重腰肌勞損。

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飛燕點水

準備姿勢:俯臥位,兩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雙下肢伸直。

動作要領:以腹部為支撐點,雙下肢盡力後伸的同時,頭與身體上半部盡力上抬,像燕子點水一樣,俗稱“兩頭翹”。本動作可反復運算元次。因難度較大,應酌情練習。

功效: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減少腰背部肌肉、韌帶、小關節、椎間盤等受力,恢復腰部前後軟組織協調平衡。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骶髂關節後脫位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痛較劇、腰部活動受限、腰椎後弓、骶髂關節前脫位者禁用。

仰臥保健方法:病人面朝上躺在床上,將雙足以及雙肩當成四個點,支撐在床上,然後讓腰部、背部、屁股以及腿部抬起來,遠離床面,一直持續到自己感到疲憊的時候,再返回躺在床上休息。按照這個方法做10分鐘的樣子,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

功效: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減少腰背部脂肪,鍛煉腹肌。

您就健康方面有哪些想知道的?
哪些需要瞭解的?
請在下面留言
我們將邀請專業醫生在近期節目裡為您解答!

《金牌醫生》欄目簡介:

專業的權威醫生團隊,豐富實用的醫療知識、感人肺腑的醫患故事、貼心的健康服務。

“金牌醫生”由吉林旅遊廣播、長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出品。

播出時間:每週五8:40——9:40

主播:柳婷 莫莉

回聽方式:www.jlradio.cn點擊回聽 選擇吉林旅遊廣播8:40——9:40

微信平臺回復“社區歡樂遊”就可以獲得加入聽眾群的方式噢

您閱讀了

秒,分享只用1秒

心情不暢心理壓力過大及居住環境、生活飲食習慣以及過度勞累等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作。

02

辦公室是空氣污染重災區

空氣污染並非專指室外的空氣污染對室內空氣污染尤其要提高警惕。常待在辦公室裡空氣污染也不能小覷。室內裝修、傢俱所揮發的有毒物質乃至印表機、影印機所散發出的粉塵也是危害血管的重要因素。

血管其實就像家中自來水管一樣用較長時間後總出現問題這是一個積累的過程所以一級預防最最重要即在患病前就對危險因素做出預防。這是減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最有效辦法所以從年輕時就要開始注意增加運動、不吸煙、少吃高油食品。其次是已經患有輕度心臟病的患者要積極實行二級預防即聽從醫囑積極服藥治療延遲病情惡化的時間減少發作的次數提高生活品質延長壽命。

預防心腦血管病的原則

心腦血管疾病是危害人們健康的頭號殺手。那麼冬季 應如何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呢?

(一)是控制好血壓。由於冬季高血壓病人較春夏時血壓高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定期監測血壓變化定期複診如果血壓有波動要及時就診。此外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存在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可在醫師指導下服用阿司匹林來預防發作。

(二)是注意保暖。冬季室內外溫差大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格外注意保暖尤其是頭部和腳部的保暖。特別對於生理機能減退、抗病能力減弱的老年人來說疾病更易發作或復發。

(三)是清淡飲食。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避免高脂、高鹽、高膽固醇食物和太多進補研究表明高脂飲食會加速血管老化老年人應選擇清淡、少鹽的食物多吃水果避免過飽。

(四)是不宜晨練。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運動要在溫度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最好在上午10時以後再出去鍛煉。鍛煉不要選擇跑步、跳繩、打球等激烈運動項目。有基礎疾病的人要避免感冒人多的地方要少去減少被傳染的概率。

(五)是身邊常備急救藥。有慢性病的老人外出時要隨身攜帶急救藥物當出現呼吸困難,肢體麻木等症狀時應及時 到醫院就診或撥打120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冬季預防心腦血管病:九個小訣竅要牢記

1. 起夜要緩慢

很多老人都有起夜習慣,且勿起床太猛,以防血壓波動太大導致暈厥,或夜間視線模糊而摔倒。要切記起床緩慢,開燈,最好坐上片刻再下地活動。

排尿時如感覺到頭暈、眼花、心慌、腿軟等,應立即抓住身邊物體防止摔倒,然後緩緩蹲下並呼叫求助。

2. 一醒來勿馬上起床

冬季睡眠醒來時先在床上躺一會兒,待“醒透”後再起床,避免心絞痛、中風等發作。

3. 起床後勿馬上開窗戶

起床後開窗通風,是很多人的生活習慣,但對於老人而言,起床後馬上出門或開窗,由於溫差明顯,引起血管迅速收縮,就可能誘發致命心腦血管疾病。

建議醒來後適應了室內溫度後再起床。起床後,待身體活動開了,再開窗換氣。

4. 忌冷水洗臉

冷水洗臉,聽起來很健康,但對於老年人而言,接觸到冷水,一分鐘內血壓就會開始升高,很容易誘發心絞痛等。另外,在洗或晾曬衣物時都要避免直接接觸冰涼的衣物,記得帶上橡膠手套。總之,記住要“溫和”對待自己。

5. 忌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會增加腹部壓力,而增高的腹壓會使心臟排血阻力增加、血壓升高和心肌耗氧量增加,從而導致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或嚴重的心律失常引發猝死。有腦血管病變的患者和高血壓控制不佳的患者,用力排便時還可能發生腦卒中。

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要注意五點:一是平時就注意多吃蔬果、多飲水、多運動,以保持大便通暢;二是排便時勿用勁,排得出來就排,排不出來也不要勉強,可在醫生指導下適當服用通便藥物;三是,記住硝酸甘油要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四要記住,上衛生間勿插門,以便有問題家屬可及時發現;五要注意,排便後要慢起慢動,以防暈倒。

6. 勿突然扭頭

心腦血管病患者一般都存在明顯的頸動脈硬化,猛然回頭扭動頸部,會使頸動脈血液產生渦流,造成大腦供血不足或頸動脈硬化斑塊脫落,堵塞腦血管造成急性腦中風。

7. 勿暴飲暴食,進餐太快

進餐時,心臟的工作狀態會發生變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臟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張壓降低,大約持續30~120分鐘。進餐對心臟影響的程度與進食量的多少有關,食量越大影響越顯著。

對於有冠心病等的老年人,可能會有心慌、不適等感覺,甚至可能出現心絞痛等症狀。如果發生這些症狀,要停止進餐,適當休息,觀察症狀變化,如症狀不緩解,則應前往醫院。

8. 勿仰頭晾衣

洗好衣服後,人們會習慣性的踮起腳尖仰頭晾衣服,這個姿勢對心臟病患者來說也很危險,因為這樣可加重心臟負擔。此外,老年人以及患有主動脈瓣嚴重關閉不全的患者會引起血壓下降,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暈厥。

建議患者最好請家人幫忙晾衣服,或是使用立式晾衣架、在家中安裝可升降的晾衣杆等以便患者安全操作。

9. 洗澡要注意溫度變化

洗澡時一要注意保暖,室溫和水溫要適宜,比如水溫在38℃~42℃之間較合適,注意42℃以上不恰當。此外,要避免突然進入浴池或浸泡太久,洗澡要緩慢。洗澡前後要注意補充水分。

只要平時在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規律,心腦血管疾病在冬季也是可以得到有效預防的!

腰想不疼的看過來,專家教你最管用的康復動作!!!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很多早期的腰疼是由於腰肌勞損,又稱功能性腰痛、慢性下腰損傷、腰臀肌筋膜炎等,實為腰部肌肉及其附著點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損傷性炎症,是腰痛的常見原因之一,主要症狀是腰或腰骶部脹痛、酸痛,反復發作,疼痛可隨氣候變化或勞累程度而變化,如日間勞累加重,休息後可減輕時輕時重,為臨床常見病,多發病,發病因素較多。其日積月累,可使肌纖維變性,甚而少量撕裂,形成瘢痕、纖維索條或粘連,遺留長期慢性腰背痛。

病因

1.急性腰扭傷後及長期反復的腰肌勞損。

2.治療不及時、處理方法不當。

3.長期反復的過度腰部運動及過度負荷,如長時期坐位、久站或從彎腰位到直立位手持重物、抬物,均可使腰肌長期處於高張力狀態,久而久之可導致慢性腰肌勞損。

4.慢性腰肌勞損與氣候、環境條件也有一定關係,氣溫過低或濕度太大都可促發或加重腰肌勞損。

臨床表現

1.腰部酸痛或脹痛,部分刺痛或灼痛。

2.勞累時加重,休息時減輕;適當活動和經常改變體位時減輕,活動過度又加重。

3.不能堅持彎腰工作。常被迫時時伸腰或以拳頭擊腰部以緩解疼痛。

4.腰部有壓痛點,多在骶棘肌處,髂骨脊後部、骶骨後骶棘肌止點處或腰椎橫突處。

5.腰部外形及活動多無異常,也無明顯腰肌痙攣,少數患者腰部活動稍受限。

飛燕點水

準備姿勢:俯臥位,兩臂平放於身體兩側,雙下肢伸直。

動作要領:以腹部為支撐點,雙下肢盡力後伸的同時,頭與身體上半部盡力上抬,像燕子點水一樣,俗稱“兩頭翹”。本動作可反復運算元次。因難度較大,應酌情練習。

功效: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減少腰背部肌肉、韌帶、小關節、椎間盤等受力,恢復腰部前後軟組織協調平衡。

適應證:腰椎間盤突出症緩解期、腰肌勞損、骶髂關節後脫位等病症。

注意事項:腰痛較劇、腰部活動受限、腰椎後弓、骶髂關節前脫位者禁用。

仰臥保健方法:病人面朝上躺在床上,將雙足以及雙肩當成四個點,支撐在床上,然後讓腰部、背部、屁股以及腿部抬起來,遠離床面,一直持續到自己感到疲憊的時候,再返回躺在床上休息。按照這個方法做10分鐘的樣子,每天早上和晚上各做一次。

功效:增強腰背部肌肉力量,減少腰背部脂肪,鍛煉腹肌。

您就健康方面有哪些想知道的?
哪些需要瞭解的?
請在下面留言
我們將邀請專業醫生在近期節目裡為您解答!

《金牌醫生》欄目簡介:

專業的權威醫生團隊,豐富實用的醫療知識、感人肺腑的醫患故事、貼心的健康服務。

“金牌醫生”由吉林旅遊廣播、長春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聯合出品。

播出時間:每週五8:40——9:40

主播:柳婷 莫莉

回聽方式:www.jlradio.cn點擊回聽 選擇吉林旅遊廣播8:40——9:40

微信平臺回復“社區歡樂遊”就可以獲得加入聽眾群的方式噢

您閱讀了

秒,分享只用1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