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產3千段音訊教萌寶百科知識 喜馬拉雅3天狂歡節營收350萬

對於孩子來說, 語言是表達能力重要的一部分。

文| 鉛筆道 記者 石 偉

創立於2015年6月的“芝麻FM” 是一個面向 K12 的百科知識電臺, 屬於內容付費的早期玩家, 創始人浦宇平也因此經歷了內容領域的低落時期(推廣成本高, 變現難), 同時也趕上了知識付費大潮。

就在激流勇進的過程中, 浦宇平選擇一腳邁入線上教育領域……

截至目前, “芝麻FM”共產出3000余段音訊, 並在去年12月喜馬拉雅FM為期3天的“狂歡節”活動中營收約350萬元。

注: 蒲宇平承諾文中資料無誤, 為內容真實性負責。 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 已備份速記錄音。

做音訊電臺教孩子

2015年的夏天, 浦宇平選擇踏入音訊教育領域。 當時經營著一家線下教育培訓機構的他, 看到孩子們可以聽的東西少, 考慮到語言又是表達能力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便創立面向K12的百科知識電臺“芝麻FM”。

之所以選擇音訊作為觸達用戶的途徑, 是因為音訊有用幾個優點:從觸達門檻來看, 視頻需要佔據人的整塊時間, 相對門檻更高, 而音訊伴隨性更強, 刷牙、等車、走路的零碎時間都可以聽一聽;從內容生產角度來看, 音訊具有低成本的產能優勢, 能快速起量, 同時有辨識度的聲音也能成為一個 IP。

憑著線下教研團隊製作內容以及浦宇平來擔任聲音輸出, “芝麻FM”于當年7月登錄喜馬拉雅FM。

次月, “芝麻FM”便獲得來自德同資本的天使輪投資。

對於投資邏輯, 據浦宇平介紹, 投資方看好該方向, 也看好團隊在教育領域的經驗。

趕上知識付費潮

融資到賬後, 團隊一邊開發課程, 另一邊研發App進行推廣。

在課程方面, 團隊打磨出了一套標準化流程。 前期他們根據國學語文的內容類別型設計了十幾個不同的範本, 大致規範了一段音訊的節奏和起承轉合, “像是講相聲, 有包袱, 有懸念”, 後續編輯團隊需要把新資訊填充進去, 以“選題-拆知識點-找資料-配範本”的方式快速產出內容。 現在, 錄製一段音訊以及後期製作大約在2小時內可完成。

其中收費部分直接由線下機構的教材作為基本素材, 然後由團隊轉製成每段10~20分鐘的音訊, 其核心是將知識點拆解到最小顆粒度,

便於孩子吸收。 免費部分則趣味性更強, 包括“可樂為什麼會冒泡”、“李白是不是中國人”等趣味知識。

團隊在製作課程方面輕車熟路, 但在App推廣遭遇難題。 一方面消費者未養成為知識付費的習慣, 另一方面線上流量貴導致獲客成本居高不下, 團隊使勁渾身解數並沒有找到好的推廣路徑。

這也是各家知識付費平臺、線上教育公司所共同面臨的難題:推廣成本高, 變現能力弱。

不過好在浦宇平趕上了知識付費的大潮。 2016年5月, 喜馬拉雅FM正式推出付費模組, 同時《得到》App、馬東的《好好說話》也相應推出付費功能。

趁著這波紅利, “芝麻FM”於9月入駐喜馬拉雅FM付費模組, 並在3個月獲得營收, “收編的一個製作團隊也實現盈虧平衡”。

對於其中原因, 浦宇平歸結于消費者對知識付費的接受。 在此之前, 團隊曾採用贈送書包等禮品的方式讓使用者接受為音訊內容付費的, 而現在浦宇平可以將大部分精力放在產出優質內容上。

轉向線上教育

蒲宇平認為, 知識付費並不是一波短暫的風口, 而是讓消費者徹底改觀的趨勢。 因此團隊也在持續產出內容並將其上線到喜馬拉雅FM。

對於推廣, 浦宇平主要依賴喜馬拉雅的用戶以及流量, 其次則憑藉6000餘名鐵杆粉絲的複購。 後來盈利超過預期, 浦宇平甚至停下了原本要進行的Pre-A輪融資。

但浦宇平並沒有將“芝麻FM”定位為內容付費生產商, 而是界定為線上教育提供商。

“雙師學堂”便是團隊在今年的重點工程。

團隊負責輸出視頻教學內容, 上課只需要助教收發作業即可, 並不需要老師在場, “所有的師生互動環節都可在視頻內解決”。

有了這系列課程, 團隊便可發展線下經銷商來推廣。 除了線下管道外, 團隊還在千聊做網課, 上線課程到小鵝通平臺。

截至目前, “芝麻FM”共產出3000余段音訊, 並在去年12月喜馬拉雅FM為期3天的“狂歡節”活動中營收約350萬元。

/The End/

編輯 孫 嬌 校對 吳澤騫

鉛筆道 · 頭條號簽約作者

鉛筆道 · 頭條號簽約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