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共用經濟深入服務產業,未來如何?

2017年, 隨著出行、短租旅行等領域全面發展, 共用經濟依然是最為活躍的創新領域之一, 中國共用經濟市場規模接近4萬億元。 從廣義上來說, 整個生活服務業態都是共用經濟。

中國共用經濟發展最充分, 也是政府最包容和最鼓勵的市場。 滿大街的共用自行車, 各種共用模式在推出, 共用雨傘、共用充電寶等, 很多的模式只有中國才有, 吸引了很多資金和創業者。

如今, 利用互聯網平臺謀求資訊共用成為中國線民生活服務不可或缺的選擇。 以80後、90後為代表的新消費主力正在崛起, 他們追求有品質的生活, 同時對新事物更包容, 更接受“擁有並不是必然”“閒置就是浪費”的生活理念, 這些都是城市共用經濟蓬勃發展的不竭動力。

服務產業的物件是大眾, 是“共用的”——不僅消費者共用, 服務也是共用的。 但這種共用要成為“共用經濟”, 還需要依託市場、資本與互聯網、大資料、雲計算等現代技術集成的平臺。

無平臺, 不共用。

對普通消費者

隨處隨時、不支付任何費用3秒鐘領一張共用預付卡-附卡, 就可以在到店實際消費時, 輕鬆獲得預付卡購卡人享有的價格折扣以及方便靈活、服務優質的VIP 會員待遇;同時,由於消費者並未實際購卡, 所以既不需要支付大額資金, 也不用擔心商家關門停業倒閉跑路, 更不用煩心商家服務不好卻不能退卡......消費者曾經不得不承受的預付卡頑症不復存在。

對商戶

不用再花高額的行銷費用強行賣卡, 經營成本大幅降低;從業人員也不用硬性推銷各種卡, 而是專注於提供優質服務, 優化消費者的消費體驗, 增強與消費者的粘性, 形成工作、收入穩定增長的良性迴圈。

既解決了髮卡商戶和消費者之間的矛盾, 又從中獲取了穩定的收益。 具體講, 就是共用平臺和購卡人通過分享預付卡, 幫助商戶提升了經營收入、降低了行銷成本、增加了經營利潤, 幫助消費者獲得了安全、便捷、價優、體驗完美的服務或產品, 使商戶與消費者之間增強了粘性, 形成了良性互動, 並從中獲得了持續的綜合服務收益。

正在被共用經濟重構的服務產業

共用經濟之所以迷人, 不僅僅在於它高效的資源分享模式實現了社會資源與需求的良好匹配, 同時也在於它人人參與、人人受益、文化共用的獨特理念影響了成千上萬的用戶。 這種獨特模式和理念, 正改變著我們對服務業的認識和實踐。

服務已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 人們願意消費高品質的服務。 服務綜合性產業特徵與共用經濟的“全民參與、共建共用”理念天然契合, 且二者的融合度不斷提高。 蓬勃發展的共用經濟開創了服務消費新時代, 正在引領服務產業優化升級, 並開創服務產業的新格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