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兩會之聲|於德志:整合資源,創新制度著力打造縣域醫療衛生服務共同體

點擊上方“健康中國”可以訂閱哦

於德志

安徽省醫改辦主任、省衛生計生委主任

2015年, 安徽被國務院確定為首批綜合醫改試點省以後,

堅持問題導向, 著力構建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新體系。 作為農業人口大省, 安徽縣域醫療資源相對短缺, “村級不穩、鄉級不活、縣級不強”, 就醫失序現象客觀存在, 30%的縣外就診病人消費55%的縣域醫保資金。 綜合考慮基層醫改、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先後進行, 原有三級網保障功能已經打破, 新的運行機制尚未建立, 縣、鄉、村三級協同性不夠, 同時面對城鎮化、老齡化、慢性病上升的新形勢, 安徽提出打造“整合型醫療服務系統”——縣域醫療服務共同體。

通過整合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資源, 建立責任共擔、利益共用機制, 推進分級診療, 加強醫防融合, 為縣域群眾提供預防—治療—康復, 覆蓋全生命週期、連續、協同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新模式,

力爭把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落到實處。

1

整合資源, 構建縣域內縱向分工合作, 橫向互補和競爭的新型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

在尊重意願、雙向選擇基礎上, 由縣級醫院牽頭, 聯合鄉鎮、村級醫療機構, 組建2-3個縣域醫共體, 負責向轄區內居民提供門診和住院醫療衛生服務。 醫共體內統一資源調配、統一成本核算、統一績效考核、統一資金分配, 形成醫共體內縱向合作、醫共體間橫向互補和競爭的高效運行機制。 縣級醫院與中心衛生院檢驗、影像、心電、腦電、病理等診斷中心實現互聯互通, 大型設備統一管理、共同使用。

醫共體內鄉鎮衛生院全面取消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收支兩條線”, 醫療收入扣除運行成本後主要用於人員分配。

開展鄉鎮衛生院績效分配創新管理, 績效分配與服務數量和品質掛鉤, 充分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 同時按照“縣管鄉用、適時輪換”的原則, 解決鄉鎮衛生院醫療技術人才短缺問題。

2015年, 全省選擇15個縣啟動縣域醫共體試點, 2016年, 新增25個縣開展試點。 全省74個縣, 試點縣已占54%。 目前, 40個試點縣共組建共同體89個, 服務人口涵蓋縣域全體居民。

2

醫保聯動, 促進緊密合作, 建立責任共擔、利益共用新機制

醫共體實行新農合資金按人頭總額預算, 超支不補, 結餘留用。 新農合按不超過當年籌資總額提取風險基金後的95%作總預算, 並將總預算轉換成參合人頭費(對應轄區每個參合居民)交由醫共體包乾, 負責承擔轄區居民當年門診和住院服務的直接提供、必要的轉診以及醫保補償方案規定的費用報銷。

縣外住院病人(含大病保險享受者)的報銷也從總預算中支付。 對“縣域醫共體”之外的縣內其他定點醫療機構收治的醫保病人, 由醫共體牽頭單位以“購買服務”方式與之結算。 醫共體內大力推行按病種付費。 目前, 已有200多組(含672個單病種)實行按病種付費, 占出院病人總數30%以上。 同時, 加強住院“次均三費”(藥品費、檢查費、材料費)監管, 嚴格控制費用不合理增長。

醫保結餘資金實行獎勵分配。 獎勵資金由醫共體成員單位按照6:3:1比例在縣鄉村級分配。 成員單位具體獎勵份額與縣級牽頭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的績效考核結果掛鉤兌現。

通過醫保聯動,

構建了醫共體責任共擔、利益共用機制, 倒逼醫共體不斷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提高縣域救治率。 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主動幫扶鄉鎮、村醫療機構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已經呈現縣外病人回流縣內、縣級醫院常見病和慢性病向鄉鎮衛生院轉移的良好態勢。 同時, 外流的病人越少、下轉的病人越多, 節約的醫保資金就越多, 醫共體合理自主支配的資金就越多, 用作獎勵的基金就越多, 充分調動了醫共體全體成員的積極性。

3

明確功能, 落實協同服務, 形成合理就醫新秩序

嚴格功能定位。 縣級醫院、中心衛生院功能定位主要以住院為主, “守”住院, 一般疾病住院儘量不出縣, 只有縣級醫院診治不了的病才外轉。 一般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主要以門診為主,“守”門診,一般門診疾病儘量不到縣級以上醫院就診。

明確服務範圍。列出縣級醫院“100+N”種疾病清單,鄉鎮衛生院“50+N”種常見病、多發病清單,100種、50種疾病必須保證能夠收、能夠治,不得推諉,N種疾病在上級醫院或醫療品質控制中心指導幫助下儘量收治。

開展簽約服務。遴選合格鄉村醫生承擔簽約服務,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採取劃片包村等方式,為村醫簽約服務提供技能培訓和技術支援,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臨床專家幫助和指導村醫實現有效履約。在村醫缺乏資質和能力、村醫數量少的行政村,由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承擔簽約服務。通過約定服務、長期負責的方式,做好慢性病管理,充分發揮基層醫生作為“居民健康守門人”和“醫保基金守門人”的重要作用。

精准雙向轉診。向上:縣級醫院門診專家號提前向鄉鎮衛生院開放,並打通住院病人綠色轉診通道;向下:病人在縣級醫院診治完成且病情平穩後,轉至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原主治醫生跟蹤指導後續診治。對遵守基層首診、逐級轉診的簽約服務物件適當提高新農合報銷待遇。

4

保證品質,規範服務行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準

推進臨床路徑。2015年成立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指導中心,對各縣級醫院臨床路徑實施情況進行季度督查,保證了醫療品質,減輕了病人負擔。村衛生室實行門診標準處方集、開展一體機專案,在鄉鎮衛生院開展“三評比三促進”。

5

醫防融合,從治病轉向防治結合,體現健康管理新理念

2016年開始探索醫、防深度融合。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與新農合醫保資金“打捆”委託醫共體統一管理,組織醫共體內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通力合作,醫防聯動、醫保激勵、打通慢性病用藥目錄,降低住院率,結餘醫保資金由醫共體和公共衛生機構共同分享,形成醫、防“同向激勵”機制。試點中,明確縣疾控中心、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縣級牽頭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職責和任務,做到分工明確、密切協作,指標關聯,利益共用。

阜南縣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分別按每人口7.5元、5元作為高血壓、糖尿病專項防治經費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補償。測算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就診人群醫保基金人均支付水準,實行按人頭總額預算。年初將基金預算到各相關醫共體,作為全程管理資金,按照新農合補償方案規定報銷,超支原則不補,結餘團隊留用。目前,該縣初步建立了高血壓、糖尿病持續健康服務管理新模式。

通過試點,整合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資源,提高了服務能力;促進新農合制度從“醫療保險”向“健康保險”轉型;促使縣域醫療機構實現從“治病掙錢”的運行機制向“防病省錢”、醫防結合、維護居民健康轉變,形成健康服務管理新模式。醫共體的理念與“健康中國”戰略方向完全一致,將有力助推“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一般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主要以門診為主,“守”門診,一般門診疾病儘量不到縣級以上醫院就診。

明確服務範圍。列出縣級醫院“100+N”種疾病清單,鄉鎮衛生院“50+N”種常見病、多發病清單,100種、50種疾病必須保證能夠收、能夠治,不得推諉,N種疾病在上級醫院或醫療品質控制中心指導幫助下儘量收治。

開展簽約服務。遴選合格鄉村醫生承擔簽約服務,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採取劃片包村等方式,為村醫簽約服務提供技能培訓和技術支援,醫共體牽頭縣級醫院臨床專家幫助和指導村醫實現有效履約。在村醫缺乏資質和能力、村醫數量少的行政村,由鄉鎮衛生院全科醫生健康管理團隊承擔簽約服務。通過約定服務、長期負責的方式,做好慢性病管理,充分發揮基層醫生作為“居民健康守門人”和“醫保基金守門人”的重要作用。

精准雙向轉診。向上:縣級醫院門診專家號提前向鄉鎮衛生院開放,並打通住院病人綠色轉診通道;向下:病人在縣級醫院診治完成且病情平穩後,轉至鄉鎮衛生院,縣級醫院原主治醫生跟蹤指導後續診治。對遵守基層首診、逐級轉診的簽約服務物件適當提高新農合報銷待遇。

4

保證品質,規範服務行為,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準

推進臨床路徑。2015年成立安徽省縣級公立醫院臨床路徑管理指導中心,對各縣級醫院臨床路徑實施情況進行季度督查,保證了醫療品質,減輕了病人負擔。村衛生室實行門診標準處方集、開展一體機專案,在鄉鎮衛生院開展“三評比三促進”。

5

醫防融合,從治病轉向防治結合,體現健康管理新理念

2016年開始探索醫、防深度融合。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與新農合醫保資金“打捆”委託醫共體統一管理,組織醫共體內醫療機構和疾控機構通力合作,醫防聯動、醫保激勵、打通慢性病用藥目錄,降低住院率,結餘醫保資金由醫共體和公共衛生機構共同分享,形成醫、防“同向激勵”機制。試點中,明確縣疾控中心、縣新農合管理中心、縣級牽頭醫院、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職責和任務,做到分工明確、密切協作,指標關聯,利益共用。

阜南縣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專案資金分別按每人口7.5元、5元作為高血壓、糖尿病專項防治經費和鄉村醫生簽約服務補償。測算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就診人群醫保基金人均支付水準,實行按人頭總額預算。年初將基金預算到各相關醫共體,作為全程管理資金,按照新農合補償方案規定報銷,超支原則不補,結餘團隊留用。目前,該縣初步建立了高血壓、糖尿病持續健康服務管理新模式。

通過試點,整合了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資源,提高了服務能力;促進新農合制度從“醫療保險”向“健康保險”轉型;促使縣域醫療機構實現從“治病掙錢”的運行機制向“防病省錢”、醫防結合、維護居民健康轉變,形成健康服務管理新模式。醫共體的理念與“健康中國”戰略方向完全一致,將有力助推“健康中國”目標的實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