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瞭解豬的這些生長規律,再怎麼養豬都會肥,養豬人必須知曉

豬的生長發育, 是在其所獲得的遺傳物質與其所處的具體環境條件相互作用下進行的。 生長是發育的基礎, 發育反過來又促進生長。 生長是通過同化作用進行的物質積累, 發育是通過細胞分化實現的各種組織、器官的形態結構和機能的完善過程。 在肥育豬生產過程中, 應隨時觀察豬的生長發育規律, 根據豬的表現採取相應的飼養管理措施。 肥育豬的生長發育主要表現在體重增長速度的變化、體組織的變化和化學成分的變化。

肥育豬體重增長速度的變化規律, 是決定肉豬出售或屠宰的重要依據之一。 豬的相對生長, 在幼齡階段較快, 以後隨體重的增大而降低, 幼豬的生長強度大, 正處在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 對營養和溫度等外界條件的反應強烈。 因此對斷奶到50 kg階段的幼豬, 加強飼養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這一時期的生產水準, 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育肥生產的總體效果。

豬的絕對生長, 從出生後隨日齡的增長而增加。 所以, 肥育豬的日增重隨日齡增長而提高, 到一定日齡達最高峰, 以後下降, 表現為不規則的抛物線, 呈現慢一快一慢的趨勢。 日增重的轉捩點出現在5~6月齡, 體重相當於成年豬體重的40%左右的時候。 日增重高峰出現的早晚與品種、雜交組合、營養水準和環境條件有關。 在正常飼養條件下, 這一轉捩點出現的越遲, 說明增速生長期越長, 豬的生長潛力也越大, 這是瘦肉型豬的特點。 據試驗, 國外品種與國內品種雜交, 日增重高峰在80~90 kg, 少量在90 kg以上。 因此, 應在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 對肥育豬加強飼養, 在生長速度轉捩點, 使肥育豬早日達到適宜的出欄體重,
提高肥育效果。 如果在增速生長期營養供應不足則降低日增重, 增加飼養成本。

豬體各部位的生長發育順序和速度是不平衡的。 頭部是最早發育的部位, 其次是腿。 豬整體生長發育從頭部和四肢開始有兩個生長波。 主生長波是從頭部向軀幹到腰部,

次生長波從四肢下部及尾部向軀幹部到腰部。 因此, 幼豬的頭和四肢相對較大, 體軀短窄而淺;後軀和臀部發育差。 隨年齡和體重的增長, 體高和體斜長增加, 接著是厚度和寬度的增加, 腰部的生長期長, 其生長高峰出現的最遲, 是豬體最晚熟的部位。

豬體主要組織的變化是指骨骼、皮膚、肌肉和脂肪的生長規律。 隨著年齡的增長, 骨骼最先發育, 也最早結束生長, 是成熟最早的組織, 肌肉處於中間, 脂肪生長期長, 生長高峰出現的晚, 是最晚發育的組織。 這幾種組織早熟性順序在品種間存在差異。 地方品種豬是按骨、肉、皮、脂的順序生長;培育品種和瘦肉型豬是按骨、皮、肉、脂的順序生長。 這表明地方品種豬(如民豬)皮有較強的生長勢, 而瘦肉型豬肌肉的生長期較長。

肉豬在生長肥育過程中,骨骼、皮膚、肌肉、脂肪四種組織同時都在生長。但其生長強度是隨體重和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其生長順序有先後,生長強度有快慢。骨骼最先發育,從出生到4月齡生長最快,4月齡後開始下降;肌肉在4~6月齡、體重30~70 kg時增長最快,體重90 kg左右開始下降;脂肪生長強度一直在上升,6~7月齡、體重90~100 kg時生長強度達最高峰,以後下降,但其絕對增重仍隨體重的增加而直線上升,直到成年。由此可見,肌肉和脂肪生長強度出現轉捩點的時期是5~6月齡、體重90 kg左右時。此時結束肥育有利於獲得較理想的胴體,如再養下去,則越養越肥。

肉豬在生長肥育過程中,骨骼、皮膚、肌肉、脂肪四種組織同時都在生長。但其生長強度是隨體重和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其生長順序有先後,生長強度有快慢。骨骼最先發育,從出生到4月齡生長最快,4月齡後開始下降;肌肉在4~6月齡、體重30~70 kg時增長最快,體重90 kg左右開始下降;脂肪生長強度一直在上升,6~7月齡、體重90~100 kg時生長強度達最高峰,以後下降,但其絕對增重仍隨體重的增加而直線上升,直到成年。由此可見,肌肉和脂肪生長強度出現轉捩點的時期是5~6月齡、體重90 kg左右時。此時結束肥育有利於獲得較理想的胴體,如再養下去,則越養越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