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江蘇首繪“產業人才地圖”,精准引才有了全球導航

智慧型機器人, 生物醫藥, 3D列印, 物聯網, 納米技術……這些正在興起、將成“顯貴”的新興產業, 是一國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 更決定著國家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能否占得先機。

未來已來。 進入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 這些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如何, 也決定著“中國製造”能否向“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

放眼全球, 這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如何?各個產業領域的頂尖大咖、領軍人才在哪裡?在這場已經起步的“賽跑”中, 中國處於什麼位次, 江蘇又是什麼水準?

2017年, 江蘇人才發展戰略研究院、泰州醫藥城、蘇州工業園、無錫高新區等地區和單位, 耗時一年, 對生物醫藥、物聯網、智慧型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增材製造、納米技術等6個重點領域產業發展與人才分佈進行了深入研究, 為每個重點產業繪製了一份“產業人才地圖”。

1月18日, 這6份“人才地圖”首次對外發佈。

可以說, 這6份“地圖”標明了中國位置, 也探明了江蘇家底, 更是一份精准引才的全球導航。

智慧型機器人

美日德領跑全球, 江蘇產業鏈完整

世界:智慧型機器人技術日趨成熟, 全球市場保持高速增長, 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超過230億美元, 未來十年, 全球工業機器人的銷量年平均增長率仍將保持在12%左右。 美日德發展水準領跑全球。 日本技術最先進、生產規模最大、應用最廣, 其裝備量約占世界工業機器人裝備量的60%。

中國:機器人產業處於飛速成長階段, 2017年市場規模達42.2億美元, 占全球市場份額的三分之一, 是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

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呈現集聚效應, 初步形成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三大產業集聚區。

其中長三角地區產業門類齊全, 江蘇、上海、浙江等各省市間發展較為均衡, 企業總量位居首位;珠三角地區經濟活力旺盛, 更偏重于機器人的產業應用;環渤海地區教育資源凸出, 偏重于機器人的中高端研發創新。

江蘇:初步形成完整產業鏈, 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 工業機器人產業規模約300億元。 擁有一批國內知名、市場佔用率較高的機器人整機與零部件生產企業。

人才:美歐日領軍人才優勢突出, 北京、遼寧佔有全國領軍人才近40%, 江蘇領軍人才數量位居全國第三。

江蘇領軍人才分佈在南京市(63%)、蘇州市(23%)、常州市(7%)、鎮江市(7%)。 來自于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等高校的人才占比達53%, 來自億嘉和科技、南京埃斯頓、常州銘賽等企業的人才占比達47%。

3D列印

美日歐寡頭壟斷 江蘇領跑全國

增材製造技術, 俗稱3D列印, 已經能夠直接生產成品零部件, 並在消費電子、汽車、航空航太、醫療、軍工、地理資訊、藝術設計等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世界:美日歐發展水準走在世界前列, 中國市場增長迅猛。 美國、日本、德國、中國擁有增材製造設備最多, 占全球總量的65.8%。 美國增材製造技術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民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目前, 全球增材製造產業排名前4位的企業分別是美國3D Systems公司、Stratasys公司, 以色列Object公司和德國EOS公司, 它們佔據全世界近70%的市場份額, 形成了寡頭壟斷的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中國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 未來市場規模年均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40%左右。

在地域分佈上, 我國已初步形成以環渤海地區、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區為核心, 中西部地區為紐帶的產業空間發展格局, 基本形成產品設計、專用材料、關鍵器件、工業應用等相關環節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江蘇:產業發展水準國內領先, 擁有南京師範大學、南京航空航太大學以及中科煜宸、飛而康、永年鐳射、紫金立德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校院所和企業。

2016年, 全省增材製造行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2億元, 利潤3500萬元。 目前, 全省在增材製造領域擁有的發明專利數量僅次於廣東, 在航空航太複雜結構件增材製造成型、鈦合金材料增材製造成型等技術領域達國際先進水準。

人才:國外增材製造領軍人才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和德國,分別占比55.4%、13%和12.6%,以色列由於擁有增材製造全球領先企業Objet,所以其人才數量也較多,占比5%。

國內領軍人才總量較少,集中在北京、陝西、江蘇。江蘇大部分領軍人才分佈在南京。

高檔數控機床

美德日主導,江蘇產業發展全國第二

世界: 全球機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預計到2018年全球機床市場規模將達到1540億美元。美國、德國、日本三國數控機床生產、使用實力最強。

隨著數控機床技術進入新一輪的更新週期,世界主要國家都積極開展技術和專利佈局,中國、日本、美國、德國是數控機床專利的主要產出地,四國的專利產出量超過全球專利總量的85%。

中國:國防、航空、高鐵、汽車和模具等重要裝備製造業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帶動了機床產業的大幅增長。2016年數控機床產量達到78萬台,“十二五”期間,我國數控機床產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

從生產品種上看,我國可供市場的數控機床有1500種,幾乎覆蓋了整個金屬切削機床的品種類別和主要的鍛壓機械,其中經濟型機床占50%~60%,普及型機床占40%。

江蘇:產業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湧現出南京數控機床及關鍵部件產業集群、南通數控機床產業基地、揚州數控成型機床產業示範基地、泰州線切割機床產業集群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目前,我省擁有南京機床集團、無錫開源機床、揚力集團等一批擁有相當生產規模和研發能力的重點骨幹企業,產值、產量和效益均排在全國前列。

人才:發達國家搶佔人才高地,國內領軍人才齊聚北京,江蘇領軍人才主要分佈在蘇南城市,占全國的8%,位居第五位。江蘇中興西田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的李立毅在高檔數控機床領域擁有40項專利,位居全國第一。

生物醫藥

江蘇產業化水準全國領先

世界: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中佔有絕對比重,歐美日市場份額占全球的80%。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呈現集群化分佈,初步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為重點,珠三角、東北、川渝等地區快速發展的格局。2016年中國生物藥品行業總規模達12864億元。

江蘇:產業發展水準全國領先,2016年,江蘇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500億元,同比增長28.55%;利潤總額489.57億元,同比增長34.91%。前三強城市醫藥工業總產值占比繼續擴大,占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的74.15%,分別是泰州(39.08%)、連雲港(23.10%)、南京(11.97%)。江蘇藥企主要分佈在南京、蘇州、泰州、連雲港四個城市。

人才:國際頂尖人才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內主要分佈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等地區,呈現集聚化態勢,並且隨著研發要素進一步向上海、北京等地集聚,北京、上海、江蘇三省市擁有的生物製藥教育資源優勢明顯。

江蘇具有人才資源數量優勢。2015年江蘇省醫藥製造業擁有549家科研機構,超過其他各省,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2015年全國醫藥製造業科研人員總數167557人,其中江蘇總人數為21950人,占比13.1%,位居全國第二。

江蘇高校生物醫藥研發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中國藥科大學擁有“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建成臨床前創新藥物研發各節點相關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平臺、工程技術中心18個,建有“藥物科學研究院”。

物聯網

江蘇物聯網人才總數達3萬人

世界:作為資訊通信技術的突破方向,物聯網蘊含著巨大的增長潛能,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物聯網已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紛紛進行物聯網戰略佈局,尋求把握未來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主動權。

中國:已經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區域產業集聚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空間格局。

江蘇:無錫物聯網產業集聚規模不斷擴大,年營收超過2000億元,近7年來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其中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70家,從業人員突破15萬人。

無錫牽頭和制定物聯網國際和國家標準52項,在200多個領域開展示範性應用,承接的工程遍及全球30個國家400多座城市。無錫智慧傳感系統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人才:發達國家物聯網人才優勢明顯,美國在人才數量上獨佔鰲頭,占全球總數的31%,而且物聯網人才不斷向發達國家聚集。

我國物聯網人才主要分佈在一線城市,50%集聚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發達一線城市。同時,杭州、成都、蘇州、西安等城市人才數量也十分可觀。近三年來,全球物聯網人才流入我國近9000人,而流出的人才有4.6萬,人才流出缺口較大。

江蘇物聯網人才總數達到3萬人,主要集中在電子電器製造、電腦軟體、資訊技術和服務、消費類電子產品、互聯網等行業。

納米技術

美德日為第一陣營,蘇州工業園集聚納米高端人才

世界:美、德、日為第一陣營的納米強國,中、俄為高速成長的納米大國,其他中小國家特色發展,形成爭奪納米技術產業制高點的競爭態勢。

中國:納米研究與世界同步,是國際公認的納米大國。目前全國有納米技術相關企業400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為中心的納米技術產業帶。

江蘇:納米技術產業呈現規模與集群發展雙優態勢。全省納米技術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蘇州,占比約60%,其次是無錫、南京和常州四個區域,各約占8%左右。

在MEMS、氮化鎵材料、石墨烯等領域已形成全產業鏈格局,氮化鎵材料領域的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全部集聚在江蘇。

人才:江蘇納米技術領域“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蘇州和南京,入選“國家千人”計畫的納米技術領域專家主要集中在蘇州、無錫、南京,入選省“雙創”計畫的納米技術領域專家主要集中在蘇州、無錫、南京、常州等城市。蘇州工業園成為全國納米高端人才集聚地。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蘇州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中科大納米學院、西交大納米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目前都已開設納米專業。蘇州工業園區以國家試點學院“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為依託,聯合區內各高校院所共同組建了“蘇州聯合納米學院”。

中科院電子所、中科院蘭化所、新加坡國立大學、代頓大學、牛津大學、蒙納士大學均在蘇州設立了研發平臺。

世界首座集材料生長、器件加工、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科技領域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落戶在蘇州工業園區。

交匯點

人才:國外增材製造領軍人才主要分佈在美國、英國和德國,分別占比55.4%、13%和12.6%,以色列由於擁有增材製造全球領先企業Objet,所以其人才數量也較多,占比5%。

國內領軍人才總量較少,集中在北京、陝西、江蘇。江蘇大部分領軍人才分佈在南京。

高檔數控機床

美德日主導,江蘇產業發展全國第二

世界: 全球機床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張,預計到2018年全球機床市場規模將達到1540億美元。美國、德國、日本三國數控機床生產、使用實力最強。

隨著數控機床技術進入新一輪的更新週期,世界主要國家都積極開展技術和專利佈局,中國、日本、美國、德國是數控機床專利的主要產出地,四國的專利產出量超過全球專利總量的85%。

中國:國防、航空、高鐵、汽車和模具等重要裝備製造業的需求量大幅增長,帶動了機床產業的大幅增長。2016年數控機床產量達到78萬台,“十二五”期間,我國數控機床產量的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30%。

從生產品種上看,我國可供市場的數控機床有1500種,幾乎覆蓋了整個金屬切削機床的品種類別和主要的鍛壓機械,其中經濟型機床占50%~60%,普及型機床占40%。

江蘇:產業集群化發展態勢明顯,湧現出南京數控機床及關鍵部件產業集群、南通數控機床產業基地、揚州數控成型機床產業示範基地、泰州線切割機床產業集群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目前,我省擁有南京機床集團、無錫開源機床、揚力集團等一批擁有相當生產規模和研發能力的重點骨幹企業,產值、產量和效益均排在全國前列。

人才:發達國家搶佔人才高地,國內領軍人才齊聚北京,江蘇領軍人才主要分佈在蘇南城市,占全國的8%,位居第五位。江蘇中興西田數控科技有限公司的李立毅在高檔數控機床領域擁有40項專利,位居全國第一。

生物醫藥

江蘇產業化水準全國領先

世界:少數發達國家在全球生物醫藥市場中佔有絕對比重,歐美日市場份額占全球的80%。

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呈現集群化分佈,初步形成以長三角、環渤海為重點,珠三角、東北、川渝等地區快速發展的格局。2016年中國生物藥品行業總規模達12864億元。

江蘇:產業發展水準全國領先,2016年,江蘇醫藥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500億元,同比增長28.55%;利潤總額489.57億元,同比增長34.91%。前三強城市醫藥工業總產值占比繼續擴大,占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的74.15%,分別是泰州(39.08%)、連雲港(23.10%)、南京(11.97%)。江蘇藥企主要分佈在南京、蘇州、泰州、連雲港四個城市。

人才:國際頂尖人才集中在歐美發達國家,國內主要分佈在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等地區,呈現集聚化態勢,並且隨著研發要素進一步向上海、北京等地集聚,北京、上海、江蘇三省市擁有的生物製藥教育資源優勢明顯。

江蘇具有人才資源數量優勢。2015年江蘇省醫藥製造業擁有549家科研機構,超過其他各省,連續5年位居全國第一。2015年全國醫藥製造業科研人員總數167557人,其中江蘇總人數為21950人,占比13.1%,位居全國第二。

江蘇高校生物醫藥研發能力位居全國前列,其中,中國藥科大學擁有“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已建成臨床前創新藥物研發各節點相關的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技術平臺、工程技術中心18個,建有“藥物科學研究院”。

物聯網

江蘇物聯網人才總數達3萬人

世界:作為資訊通信技術的突破方向,物聯網蘊含著巨大的增長潛能,是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當前,物聯網已成為國家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世界各國紛紛進行物聯網戰略佈局,尋求把握未來國際經濟科技競爭主動權。

中國:已經初步形成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四大區域產業集聚發展的物聯網產業空間格局。

江蘇:無錫物聯網產業集聚規模不斷擴大,年營收超過2000億元,近7年來產業年均增速超過20%,企業數量超過2000家,其中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70家,從業人員突破15萬人。

無錫牽頭和制定物聯網國際和國家標準52項,在200多個領域開展示範性應用,承接的工程遍及全球30個國家400多座城市。無錫智慧傳感系統產業集群被認定為全國首批、江蘇唯一的創新型產業集群。

人才:發達國家物聯網人才優勢明顯,美國在人才數量上獨佔鰲頭,占全球總數的31%,而且物聯網人才不斷向發達國家聚集。

我國物聯網人才主要分佈在一線城市,50%集聚在上海、北京、廣州、深圳等發達一線城市。同時,杭州、成都、蘇州、西安等城市人才數量也十分可觀。近三年來,全球物聯網人才流入我國近9000人,而流出的人才有4.6萬,人才流出缺口較大。

江蘇物聯網人才總數達到3萬人,主要集中在電子電器製造、電腦軟體、資訊技術和服務、消費類電子產品、互聯網等行業。

納米技術

美德日為第一陣營,蘇州工業園集聚納米高端人才

世界:美、德、日為第一陣營的納米強國,中、俄為高速成長的納米大國,其他中小國家特色發展,形成爭奪納米技術產業制高點的競爭態勢。

中國:納米研究與世界同步,是國際公認的納米大國。目前全國有納米技術相關企業400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江蘇、廣東、上海、北京為中心的納米技術產業帶。

江蘇:納米技術產業呈現規模與集群發展雙優態勢。全省納米技術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蘇州,占比約60%,其次是無錫、南京和常州四個區域,各約占8%左右。

在MEMS、氮化鎵材料、石墨烯等領域已形成全產業鏈格局,氮化鎵材料領域的國家千人計畫專家全部集聚在江蘇。

人才:江蘇納米技術領域“兩院”院士主要集中在蘇州和南京,入選“國家千人”計畫的納米技術領域專家主要集中在蘇州、無錫、南京,入選省“雙創”計畫的納米技術領域專家主要集中在蘇州、無錫、南京、常州等城市。蘇州工業園成為全國納米高端人才集聚地。

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工業大學、蘇州大學、中科院蘇州納米所、中科大納米學院、西交大納米工程學院等高校院所,目前都已開設納米專業。蘇州工業園區以國家試點學院“蘇州大學納米科學技術學院”為依託,聯合區內各高校院所共同組建了“蘇州聯合納米學院”。

中科院電子所、中科院蘭化所、新加坡國立大學、代頓大學、牛津大學、蒙納士大學均在蘇州設立了研發平臺。

世界首座集材料生長、器件加工、測試分析為一體的納米科技領域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納米真空互聯實驗站”落戶在蘇州工業園區。

交匯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