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再來說一說那場準備十年同學聚會的鬧劇

再來說一說那場準備十年同學聚會的鬧劇, 2007年7月畢業, 2017年7月迎來畢業十周年, 有三五個大學同班同學(在校時僅是同學, 彼此無交集, 說的話都數得清, 但畢業後, 突然自來熟), 來強烈的找我, 要求十周年同學聚會, 回母校。

母校, 我倒是回過三五回, 但同學聚會, 卻只參加過自己宿舍的、或者三五好友的聚會, 其他一概沒有。 因為畢業後客觀的原因, 部分同學, 通訊方式變化, 但並未通知任何其他同學, 也沒通知我這個班長, 雖然再經努力, 最終還是有兩人找不到聯繫不上。

我的意思是, 先報名, 看看有多少同學來聚會,

如果意願參加十周年同學聚會的人太少, 則就沒有組織必要了。 並指定了班內體育接受報名, 報名的人, 同時在微群裡, 把手機號在昵稱後加上。 而聚會的大致時間, 也因班內老師多、剛生孩子沒兩年的女生多, 由2017年五月, 改為7月, 後來8月。

最終, 報名人數不足10人(實際是7人), 人數如此之少, 出乎我意料, 我已生不聚之意。 再加上, 我和老婆自己照顧剛剛一周歲零兩個月的寶貝女兒, 當時, 我面臨職業變動, 新入職事務較多, 也正好趕上申請加入協會年份, 再加上我日更4000字的雷打不動情況, 我就說明了, 人數太少, 聚會意義不大, 這跟每年宿舍三五成群聚一樣, 本質上一樣了。 我就說明了不準備進行十周年聚會, 並客觀說了一下自己的現實的理由和情況。

結果, 卻遭來四位大學同學的謾駡責難, 語言超過道德底限(甚至在小微群出現惡意攻擊我家人的言語), 指責班長(我)鼓動不力, 沒有魅力, 及諸如此類。 並且, 從那一天開始, 2017年8月底開始, 但凡在班級群遇到我, 就是冷嘲冷諷, 各種玩弄語言(我們都是文學院的, 語言功底, 都比較好些)。

期間, 在報名人數只有幾個人的情況下, 這四位元同學, 一頓指責, 要求我出一個聚會的方案, 出了方案, 就都會參加。 我的意見跟他們相左, 連起碼的參加的意願都沒有, 出了方案, 就想參加了?

組織一場十周年同學聚會, 從最早的前期一一詢問, 到確認參加人數, 一一確定行程, 溝通酒店, 校方, 組織座談, 遊覽, 飯局,

活動, 到返程, 是一個比較宏大的工程, 沒有四五人的專門配合, 專門抽個一周時間準備, 不太現實。

而顯然, 我在實際組織的過程中, 最活躍的四五人, 除體委外, 無人配合, 他們異口同聲的說, 這是你班長的責任。 我起初, 願意付出一周時間, 但參加人數的前提, 體委說的是不足十人, 可按真實的詢問, 就算加上我和體委, 也剛剛7人, 而且, 有一人, 還臨時退出了。

宿舍聚會, 都有6人, 說的是三五成群的校友聚會, 哪次沒有十二三人。 這連基本的人數都沒有, 組織十周年聚會, 意義何在。

在這四個人的輪翻指責, 微群見面即嗆聲的情況下, 我也明白了:大學四年時, 本就沒有什麼關係, 沒有什麼交集, 連說話的數目都說得清, 畢業之後, 那更是沒什麼關係了。

這種嗆聲, 也只是面對陌生人的冷漠和調笑罷了。

從此, 休再提什麼周年同學聚會。 而同學情, 則是先有朋友情, 才說同學情;如果上學時, 本身就不是朋友, 只是同學, 畢業後, 哪來的什麼同學情, 只是同學而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