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沙尼亞的曼妙歌聲

愛沙尼亞, 波羅的語中的意思是“水邊的居住者”。 這個歌唱的國度, 以每年夏天舉辦的歌唱節名揚天下。

歌唱的國度, 真正的愛樂之城。

本期《梅卿看世界》歌唱的國度 帶大家聆聽愛沙尼亞的曼妙歌聲

▲ 愛沙尼亞駐華大使Marten Kokk(高馬騰)

▲民俗專家 姜波

▲主持人 梅卿

▲嘉賓 子騫

愛樂之城

愛沙尼亞人與音樂緣分很是深厚, 老城的大街小巷, 隨處可見歌舞、戲劇表演。 幾乎所有愛沙尼亞人都會唱歌,

孩子的舞蹈天分也是從小就開始培養的。

在他們眼裡, 歌唱是交流情感、歌頌生活的最好方式, 不論科學技術如何發展、怎樣便捷, 手把手、肩並肩, 數萬人共同歌唱才是最幸福的生活。

民歌由來

愛沙尼亞駐華大使Marten Kokk(高馬騰)告訴我們:愛沙尼亞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有的民歌甚至有2000年的歷史。

民歌伴隨著民族的興起和國家的形成而發展,愛沙尼亞在人口數量和領土面積上是個小國,歷史上曾多次被外國入侵。在異族統治期間,民歌成為了追求民族自由的有力武器。

愛沙尼亞並沒有很多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歌曲,因為愛沙尼亞人民認為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是與生俱來的,國家一直都享受著非常美的風景。

歌詠節

人山人海歌詠節

愛沙尼亞非常有名的的歌詠節每五年舉行一次。歌詠節上有非常大規模的合唱團,大約3-3.5萬人一起合唱,聽眾大約有8-10萬人。也就意味著愛沙尼亞130萬人裡,每10個愛沙尼亞人裡就有一個參加了這個歌詠節。

誕生

據說歌詠節的誕生與民族覺醒有關,那個時候愛沙尼亞還是屬於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和俄羅斯的語言不一樣,所以人們想要從俄羅斯脫離出來。 他們想要用本國的語言說話和唱歌。因此這個特殊的歌詠節起源於1869年, 並且自那以後每五年舉辦一次。

青年歌舞節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愛沙尼亞青少年歌舞節在塔林盛大舉行。來自愛沙尼亞全國各地的3500名青少年與數萬群眾歡聚塔林,在頭兩天參加民族歌舞展演,並在第三天參加盛大的歌舞大遊行。

但是青少年歌舞節的整體氛圍和辦場地和歌詠節是一樣的, 只不過因為青少年喜歡唱不一樣的歌,這個是專屬於青少年的歌舞節。

塞托聲部合唱

愛沙尼亞民歌的塞托聲部合唱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源於尼亞南部的一個民族,他們的文化非常獨特,這種獨特文化對他們的生活和唱歌方式都有影響,一般都是有一個主唱,其他的合唱人員會跟著合唱的引導歌唱。

這種歌唱方式從來都沒有樂器的伴奏,這種歌唱方式把簡樸和複雜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這種獨特的歌唱方式是在2009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這也是愛沙尼亞的一個驕傲。

這是一首關於友誼的歌曲,故事關於一個小女孩 ,她很想她的朋友,因為她從城鎮搬到遙遠的鄉村裡,所以她很想念以前在城鎮裡的那些朋友,因此這是一首關於友情 ,關於愛, 關於對城市生活的眷戀的歌曲。

民歌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好的民歌不僅要能夠感染人,還要能一代一代的傳承。柴可夫斯基說過: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

傳承方式

口口相傳 一代代傳下去 一般是面對面地教孩子唱歌,媽媽會給孩子唱歌,孩子就跟著學,然後記住了這首歌 並且代代相傳下去。

但是到了現代 很多歌曲都是錄製的,大家可以從唱片那裡學歌。還可以被做成歌曲檔案。很多老歌由於新的技術也得到了復興。傳統的方法是面對面的唱給孩子聽, 現在就是把歌曲灌錄後再傳承。

民歌是民族語言與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追求民族自由的有力武器,我們去聆聽神奇的吧。

愛沙尼亞駐華大使Marten Kokk(高馬騰)告訴我們:愛沙尼亞民歌有著悠久的歷史,有的民歌甚至有2000年的歷史。

民歌伴隨著民族的興起和國家的形成而發展,愛沙尼亞在人口數量和領土面積上是個小國,歷史上曾多次被外國入侵。在異族統治期間,民歌成為了追求民族自由的有力武器。

愛沙尼亞並沒有很多歌頌祖國大好河山的歌曲,因為愛沙尼亞人民認為祖國大好河山的美景是與生俱來的,國家一直都享受著非常美的風景。

歌詠節

人山人海歌詠節

愛沙尼亞非常有名的的歌詠節每五年舉行一次。歌詠節上有非常大規模的合唱團,大約3-3.5萬人一起合唱,聽眾大約有8-10萬人。也就意味著愛沙尼亞130萬人裡,每10個愛沙尼亞人裡就有一個參加了這個歌詠節。

誕生

據說歌詠節的誕生與民族覺醒有關,那個時候愛沙尼亞還是屬於俄羅斯的一部分,但是和俄羅斯的語言不一樣,所以人們想要從俄羅斯脫離出來。 他們想要用本國的語言說話和唱歌。因此這個特殊的歌詠節起源於1869年, 並且自那以後每五年舉辦一次。

青年歌舞節

每三年舉辦一次的愛沙尼亞青少年歌舞節在塔林盛大舉行。來自愛沙尼亞全國各地的3500名青少年與數萬群眾歡聚塔林,在頭兩天參加民族歌舞展演,並在第三天參加盛大的歌舞大遊行。

但是青少年歌舞節的整體氛圍和辦場地和歌詠節是一樣的, 只不過因為青少年喜歡唱不一樣的歌,這個是專屬於青少年的歌舞節。

塞托聲部合唱

愛沙尼亞民歌的塞托聲部合唱是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是源於尼亞南部的一個民族,他們的文化非常獨特,這種獨特文化對他們的生活和唱歌方式都有影響,一般都是有一個主唱,其他的合唱人員會跟著合唱的引導歌唱。

這種歌唱方式從來都沒有樂器的伴奏,這種歌唱方式把簡樸和複雜很好的融合到了一起。這種獨特的歌唱方式是在2009年被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的,這也是愛沙尼亞的一個驕傲。

這是一首關於友誼的歌曲,故事關於一個小女孩 ,她很想她的朋友,因為她從城鎮搬到遙遠的鄉村裡,所以她很想念以前在城鎮裡的那些朋友,因此這是一首關於友情 ,關於愛, 關於對城市生活的眷戀的歌曲。

民歌背後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動人故事。好的民歌不僅要能夠感染人,還要能一代一代的傳承。柴可夫斯基說過:音樂是上天給人類最偉大的禮物。

傳承方式

口口相傳 一代代傳下去 一般是面對面地教孩子唱歌,媽媽會給孩子唱歌,孩子就跟著學,然後記住了這首歌 並且代代相傳下去。

但是到了現代 很多歌曲都是錄製的,大家可以從唱片那裡學歌。還可以被做成歌曲檔案。很多老歌由於新的技術也得到了復興。傳統的方法是面對面的唱給孩子聽, 現在就是把歌曲灌錄後再傳承。

民歌是民族語言與文化的重要載體,成為追求民族自由的有力武器,我們去聆聽神奇的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