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浙江大學在浙江設計了4座基督教堂,驚豔建築界!

閱讀福利 >>> 領取支付寶新年紅包

教堂是教會舉行禮拜的場所, 《聖經·舊約》記載了教堂的雛形:約在西元前1450年, 猶太人在摩西的帶領下出埃及,

眾人就 “用皂莢木鑲金葉, 棚用氈皮精飾”, 修了一座聖帳幕以敬拜上帝。

基督教藝術, 經歷了從早期的“巴西利卡式”到中期 的“拜占庭藝術”、“加洛林藝術復興”、 “羅馬式”、“哥特式”, 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宗教改革時期、殖民化時期。 20世紀, 從德國魏瑪開始的包豪斯工業藝術運動, 基於當時建築材料和施工工藝的改變, 進而影響到教堂建築的設計造型改變。

隨著浙江教會的復興, 基督徒人數的增長, 使浙江教會對教堂建築專業化、美觀化設計有著極大的需求。 同時, 沿海地區教會包容開放的態度, 對於教堂建築突破傳統風格化設計的追求, 使得浙江有了許多極富設計感, 又具有地域特色的個性化教堂。

本文精選了4座由浙江大學UAD設計,

驚豔了建築界的基督教堂。 這四座教堂分佈在浙江各地, 建築面積大小不一, 設計風格各具特色, 有江南水鄉的青磚牆小教堂, 有超現代的國際化大教堂, 有融入山景的鄉村教堂, 也有浪漫抽象的海島教堂。

1.浙江嘉興市 · 天凝基督教堂

教堂地址:浙江嘉興市嘉善縣天凝鎮西埭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用地面積:2000平方米

建築面積:2128平方米

2.浙江寧波市 · 國際禮拜堂

教堂地址:浙江寧波市東部新城會展路以北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20944.2平方米

寧波國際禮拜堂,位於寧波東部新城福慶北路與會展路交接處東北面。

整個專案計畫包括一座能容納3000人的主教堂、容納500人的國際堂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總用地面積11296平方米,建築面積20944.2平方米。預計該堂將於2年內建成,總投入8千萬元人民幣。

3.浙江寧波市 · 象山縣信德堂

教堂地址:浙江寧波象山縣西谷路90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6100平方米

清光緒元年(1875年),英國循道公會的一個分支差派傳教士Swal low來到寧波象山租房,借開醫院施醫之名,傳揚福音發展信徒事工。從此象山丹城這塊福音荒地,福音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結果。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公會先後在黃家橋以白銀180兩先購地一畝,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成丹城黃家橋教堂。

2007年,拆建新堂。經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於2007年1月16日動建,經過信徒二年多的齊心努力,一座總投資2400多萬,建築面積6100平方,能容納近2000人,功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教堂,於2009年5月13日落成。教堂由寧波範愛侍老牧師起名為“信德堂”。

教堂建築呈長方形,長58米,寬34.5米,高18.9米。高高的十字架由“雙塔”托起,高達50米。遠遠望去信德堂猶如一艘“方舟”,昂首面向東方。信德堂的設計不乏時代性,突出十字架的中心位置,充分運用光,盡力達到和諧。設計努力體現信仰傳統和理念,莊嚴雄偉,風格獨特,有別與世俗的其它建築物。

4.浙江舟山市 · 嶴山教堂

教堂地址:浙江省舟山市長峙島東南側小山腳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

舟山的天空受海島地域氣候特徵的影響,陽光時常穿越雲層在大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設計師在實地調研時,抬頭望去,倏忽間一束耶穌光灑落,照亮了山頭,如同遇見了西奈山頂的上帝一般,讓人震撼,這給設計帶來了啟示。

因此,將斑駁光影灑在場地中小山頭的場景,深化並凝練成為摩西在西奈山領受十誡的場所;結合山體特徵以及舟山特色的漁船造型,營造出庇護心靈的方舟形教堂;通過上山,領受,並下山傳揚福音的流線設置,體會聖經故事中的歷史和變遷。

灑落山頂的天光,引導人們從教堂沿著與山體蜿蜒相接的本地特色的石砌步道攀登上山。圓弧形的教堂貼合了原有地形的等高線,並在二層高度自然與步道相接;曲面的屋頂亦與山體走勢契合,使屋頂與山體融為一體;而山脊處的平地為山頂廣場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石砌圓形的廣場呼應了日光灑落的形狀,被簇擁在山體的植物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2.浙江寧波市 · 國際禮拜堂

教堂地址:浙江寧波市東部新城會展路以北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20944.2平方米

寧波國際禮拜堂,位於寧波東部新城福慶北路與會展路交接處東北面。

整個專案計畫包括一座能容納3000人的主教堂、容納500人的國際堂以及其他配套設施,總用地面積11296平方米,建築面積20944.2平方米。預計該堂將於2年內建成,總投入8千萬元人民幣。

3.浙江寧波市 · 象山縣信德堂

教堂地址:浙江寧波象山縣西谷路90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6100平方米

清光緒元年(1875年),英國循道公會的一個分支差派傳教士Swal low來到寧波象山租房,借開醫院施醫之名,傳揚福音發展信徒事工。從此象山丹城這塊福音荒地,福音的種子開始生根、發芽、結果。十九世紀九十年代,公會先後在黃家橋以白銀180兩先購地一畝,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建成丹城黃家橋教堂。

2007年,拆建新堂。經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於2007年1月16日動建,經過信徒二年多的齊心努力,一座總投資2400多萬,建築面積6100平方,能容納近2000人,功能比較齊全的綜合性“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教堂,於2009年5月13日落成。教堂由寧波範愛侍老牧師起名為“信德堂”。

教堂建築呈長方形,長58米,寬34.5米,高18.9米。高高的十字架由“雙塔”托起,高達50米。遠遠望去信德堂猶如一艘“方舟”,昂首面向東方。信德堂的設計不乏時代性,突出十字架的中心位置,充分運用光,盡力達到和諧。設計努力體現信仰傳統和理念,莊嚴雄偉,風格獨特,有別與世俗的其它建築物。

4.浙江舟山市 · 嶴山教堂

教堂地址:浙江省舟山市長峙島東南側小山腳

設計單位:浙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建築面積:3500平方米

舟山的天空受海島地域氣候特徵的影響,陽光時常穿越雲層在大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設計師在實地調研時,抬頭望去,倏忽間一束耶穌光灑落,照亮了山頭,如同遇見了西奈山頂的上帝一般,讓人震撼,這給設計帶來了啟示。

因此,將斑駁光影灑在場地中小山頭的場景,深化並凝練成為摩西在西奈山領受十誡的場所;結合山體特徵以及舟山特色的漁船造型,營造出庇護心靈的方舟形教堂;通過上山,領受,並下山傳揚福音的流線設置,體會聖經故事中的歷史和變遷。

灑落山頂的天光,引導人們從教堂沿著與山體蜿蜒相接的本地特色的石砌步道攀登上山。圓弧形的教堂貼合了原有地形的等高線,並在二層高度自然與步道相接;曲面的屋頂亦與山體走勢契合,使屋頂與山體融為一體;而山脊處的平地為山頂廣場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石砌圓形的廣場呼應了日光灑落的形狀,被簇擁在山體的植物中,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