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幫助別人真的能讓自己快樂嗎?

近期, 香港大學推出了一個新的科研項目, 研究人們無私奉獻的行為能否可以使自己更加愉悅, 力求論證助人是否為樂。 該項目由香港賽馬俱樂部預防自殺行為中心鼎力支持。

預防自殺行為中心的負責教授表示, 給予他人幫助和自己尋求幫助之間存在較強的關聯。 因為在香港社會, 很長一段時間, 求助都被視為一種軟弱無能的行為, 人們習慣性地不去求助他人。 然而, 一旦整個社會形成了樂於助人的氛圍, 那麼求助也將不被視為恥辱的行為, 尋求幫助的人自然就不再需要背負過重的壓力。

圖片來自網路

過去一段時間, 香港的幸福指數較低, 自殺率也始終較高。 因此該研究團隊認為, 是時候去探討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 並且需要反思香港社會的生活方式, 從而找到合理的應對方法。

因為各國的國情不盡相同, 無法把其他國家的調查問卷直接應用於香港, 所以港大團隊邀請了香港本地NGO的專家來參與該項目的設計和實施, 力求符合香港當地的實際情況。

圖片來自網路

目前, 該研究團隊已經發表了幾篇研究報告和論文, 來向公眾展示其研究成果。 另外一部分論文現在尚處於準備階段, 之後會陸續面世。 在已經公佈的研究成果中, 我們可以發現, 幫助他人與愉悅自身之間存在著十分清晰的關聯, 樂於助人往往意味著自己可以獲得很大的滿足, 有利於身心健康。

應運而生的“好心地APP”, 集結了包括志願者崗位、獻血資訊、日行一善等各類助人資訊,

是一個多功能的資訊平臺。 通過這個APP, 促進了整個香港社會更加溫暖和諧氛圍的形成, 同時, 也鼓勵更多市民參與到善行的活動中來, 助人利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