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延鋒「文化之旅」冰雪秦嶺道

作者近照

1、我們被拖帶的大車扔在了山頂

二十多年前的某個初冬, 我、老大、年輕司機一行三人自漢中出發, 驅車去往西安, 早晨八點上路, 車過洋縣以後就有小雨落下, 盤旋到土地嶺上的時候, 混沌的一天雪霧, 路面鋪上了一尺多厚的白毯, 緩緩行過西岔河, 下到椒溪河河谷, 卻是一點雨雪都沒有, 到了佛坪, 吃過午飯, 行進到龍草坪, 風雪突然來襲, 在綿長的秦嶺北坡下面, 四輪驅動的北京吉普再也不聽使喚,

先是在路上唧唧歪歪, 接著乾脆一口氣下嚥, 死在冰溜油滑的陡坡半道上。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雪越下越大, 滿耳是雪粒落下的嘯叫聲, 低迷、細碎、尖銳;一片冰冷的風雪聲中, 小車慢慢被落雪覆蓋, 四野變得模糊起來, 夜幕漸漸降臨。 情急之下, 老大攔住了一輛過往的東風大卡車, 講好給他們一百元錢, 請他們將我們連人帶車一起拖帶到秦嶺山脊以北的板房子鎮, 誰知到了山頂, 那些人扔下我們, 口口聲聲說, 你們再順路下滑二三十分鐘就到板房子了, 不需要再拖了, 我們將信將疑, 正在猶豫的時候, 他們就一溜煙跑了。

多年以後我才弄明白, 他們當時扔下我們不管的原因, 是因為冰雪道上拖車,

如果後車往前沖, 或者墜崖或者側翻打滑, 鏈在一起的前車也會遭殃, 特別是下坡時, 這種危險會更大。

懵懵懂懂, 對冰雪前路一無所知的我們就此單獨上路, 這一去的經歷深深刻在我的腦海裡, 成為終生的記憶。

2、走過冰雪陰陽路

上世紀九十年代, 漢中去往西安的公路主幹道有兩條, 一條是316國道, 經留壩、鳳縣、寶雞, 路途較遠, 路況略好;另一條是108國道, 就是我們當日所走的這條路線, 經佛坪、周至到西安, 據說要近幾十公里, 但路途比較險峻。 那一次也是我們第一次走這條路, 時值西曆十一月, 根據往常的經驗, 陝南尚未到落雪季節, 所以, 我們行前未帶防滑鏈, 也未做任何可能路遇冰雪的準備。

我們被遺棄在秦嶺山脊的時候,

天已經完全黑了, 看看手錶, 已是八點多鐘, 萬般無奈, 只好順路下滑, 好在真個全是下坡, 路上積雪已被壓成冰溜, 小車雖已失去動力, 但仍然可以緩緩下行。

大概走了十多分鐘, 也許是二三十分鐘, 小車的燈光慢慢暗淡了下去, 最 後成了漆黑一團, 司機喊一聲“糟糕, 電瓶沒電了”, 車子緩緩停了下來, 等眼睛適應了四周的黑暗, 就聽見山風嗚嗚咽咽不停地在哭泣, 神秘的、陰森森的黑影在眼前躍動, 黑暗中, 我和老大默然下車, 一左一右傍著前燈兩側, 權當是車的眼睛, 就這樣溜過一段陡坡, 轉個彎, 山勢變得略略平緩, 路上全無冰雪, 雪落下來就成了水, 而水正被汽化, 蒸騰浮蕩, 帶著一些些暖意, 給人一種虛幻迷蒙的感覺,

走不多遠, 轉過彎, 又是一片冰天雪地, 路面反射著幽幽暗光, 走在上面, 東倒西歪, 稍不留神, 就會來個仰面朝天;就這樣, 走過冰路走霧路, 走過霧路走冰路, 不知不覺, 冰霧交替的陰陽路不知走了幾重, 一道山彎轉過, 突然是一段電光火石的長坡橫在眼前。

3、幻影重重

那一夜, 我們默默行走在山路上, 不知走了多久, 沒有一輛車跟隨, 沒有一輛車超越, 沒有一輛車經過。 孤單、無力又無措的感覺如影隨形, 路上行走著的似乎只是個皮囊和空殼, 靈魂就在頭頂上盤旋著, 默默看著自己, 是一種十分奇怪的、空茫、虛幻又恐懼的感覺。

就在我們茫然趕路的時候, 一道山彎轉過, 一段電光火石的陡峭長坡突然展現在眼前:通明的燈火映照下, 一溜兒幾輛大卡車正在冰殼上掙扎,發動機的轟鳴聲,人們的呼喊聲,山風推著車輛東倒西歪的哧溜聲,狹窄的路面無法承受擠壓,路的轉彎處,兩輛相向而行的大車疊加在一起,正在一寸一寸向路邊滑去。

“危險!”我大喊一聲,但在冰冷的深山之夜,這一聲叫喊竟不如蚊蠅的嗡嗡,絲毫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我們的小車這時開始在冰路上打起擺子,年輕司機古怪地看了我一眼,朝路邊的大石頭努努嘴,我趕緊走過去,準備用它來墊擋車輪,就在這時,我感覺有人攉了我一把,那石頭翻滾著,自已跑到了車輪底下,車趔趄一下,穩穩地停在了路邊。

多年以來,我對這個細節百思無解,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推了我一把,也不知道那塊石頭為什麼會自己走到車輪底下。只是那時,當我回身站穩時,那兩輛擠在一起的大卡車已經轟轟隆隆從山路上跌落下去,深不見底的山谷響起一陣又一陣咕嚕聲,像是歎息,又像是歡呼,緊接著,就是砰砰訇訇的爆裂聲,火光沖天而起,我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略顯稚嫩的年輕嗓音,淒厲地狂叫:老天爺,我還沒結過婚呀!

4、詭異的慘禍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古至今,有多少怨魂喪生在這條路上?公路開通以來,最險的當數316國道土地嶺段: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的公路環繞褒河水庫下行,不到十公里山路垂直落差一千多米,站在山頂俯瞰下去,深幽幽的水面就像魔鬼的眼睛。這段路呑噬了多少生命?大概沒人說得清楚。隔三差五,人們從成片漂浮在水面的雜物就可以推知,又有怎樣的車輛消失在了水面之下。

在那鬼魅般的夜晚,秦嶺深處的冰雪陡坡上,我眼睜睜看著兩輛大卡車墜入深谷爆炸起火,嗡一下,腦袋一片空白,良久,有人在後頸拍了一把,是老大,“你發啥呆啊?”他問我“那兩個大車掉下去了”,說這話的時候,我喉嚨有點哽咽。

“什麼大車啊?在哪?”他又問。

“在那”,我抬手指指下方,順手再看過去,卻是黑濛濛一片,剛剛還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已是了無蹤影,眼前唯有山風依然在呼嘯。難道那一切都是幻覺?回身看看,剛剛還在路上的車輛全部不見了,消失了,無影無蹤了。這一驚非同小可,渾身的汗毛不由得一根一根立了起來。

“快走吧”,老大好像對我看到的這些一無所知,他拉了我一把,我隨著他木然地回到車旁,借著司機明滅的煙火,瞥見車輪底下那塊大石頭確確實實穩穩地墊著,心才慢慢回到胸腔裡來。

三個人都坐在了車上,冷風像一把把剔骨鋼刀直插進來。“走吧,總不能窩在這裡等死呀”,老大說,我們隨即準備動身,眼前的路面“唰”一下又一次明亮起來,這回,我們三個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輛加長東風在冰溜上掙扎著停了下來,鬍子拉茬的老司機跳下車來,徑直走過來,走到我們車前,一彎腰就抱起了車輪下的石塊,返身走了回去,就在這時,車裡的老大重重地咳了一聲,霎時間,所有的光線突然消失了,眼前依然是一團看不透的黑霧,緊跟著,哢哢嚓嚓的車輛滑動聲伴隨異常淒厲的一聲慘叫陡然騰起,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久久回蕩。

“啊---”

5、道班夜話

我已記不清我們三個人是怎樣跌跌撞撞走到公路道班的小院裡的,走了多久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小屋子的門是被我們擂開的,顫顫嗦嗦,兩個工人把我們讓進了室內,昏暗的燈光下,他們驚疑地打量著我們,過了很久,年輕的那個嗨一聲,大喊道:真是三個活人呀!

在溫暖的屋子裡,我一點一點回過神來,滿頭長髮上的冰淩子開始融化。回想起來,那時的我們一定夠嚇人的。我們渾身盡可能包裹著一切可以保暖的東西,胸前身後斜挎著能夠隨身帶走的物件,手裡緊攥著胡亂撿來的樹棍,面無血色,魂遊身外,猛然一見,實實在在說不清是人是鬼是怪是匪。

兩個工人十分友善,很快給我們端來了茶水。滾燙的熱杯子拿在手裡,坐在溫暖的火炕上,感覺很快就鮮活起來。

“你們怕是遇見鬼了”

年長的工人開了口,從他的述說中,我們知道了這一晚離奇經歷後面的因緣,說的就是在那個地方,幾年前,確確實實有個老司機在冰雪路上墊石頭的時候被自己的大車壓死了,而大車墜崖落坡爆炸起火也曾確確實實發生過。更離奇的是,打那以後,午夜經過那裡的人,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目睹那一幕幕慘烈的景象;而那個被壓死的司機,也會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給遇險的車輛以幫助。

不久,陣陣雞鳴傳來,一點一點,天亮了,出門去看,公路從一大片平緩的山坡蜿蜒下行,道路兩旁,散落著高矮不等錯落有致的一些建築,舉目遠眺,滿世界的純白刺得人睜不開眼睛。

板房子到了。

6、板房子

板房子是秦嶺深山的一座小鎮,建在半山腰,行政區劃隸屬周至縣。說是小鎮,其實不過四五家住戶,但有供銷合作社,合作社院子裡有小旅店,鎮上還有小飯館,有個小小的汽車修理廠,其實也就只能修胎補氣而已,連給電瓶充電的條件都沒有。這裡的房屋大多建在國道兩旁,靠路的一面牆體高大厚實,門窗窄小,似乎還有點上世紀五十年代蘇式建築的風格。

上午十點,老大因為重任在肩,就坐過往班車去西安了,留下我和司機在板房子,說好他到西安後就打電話聯繫佛坪的朋友,請經驗豐富的朋友協助我們拖運車輛到板房子,再想辦法修好,開到西安會合。

小飯館是兩個中年漢子打理,上午十點多才開門,鞋子趿拉著,蓬亂的長髮看樣子半年前洗過一回。這兩人一個摳著鼻孔,罵罵咧咧出去點火,一個摟著褲腰,邊系褲帶邊撓癢癢,哼哼哈哈過來和麵,說是今天供應油潑面,寬面扯到鍋裡,撈到碗裡,撮一把幹辣面細蒜末,“嗤啦”半勺滾油一澆,不把人香死,就把鬼香活,“僚的太太”。

這樣的大師傅主廚,他們做的東西怎麼下嚥?看來,板房子的第一頓飯只好去供銷社買餅乾了。

供銷社在小鎮中間,小門進去就是值班室,值班室外間是小商店,值班的中年婦女在炭火盆子旁烤火,空氣中有烤土豆的香味,一高一矮兩個年輕女子坐在里間的火炕上吃著土豆說閒話。高個女子眉目俊秀,笑模笑樣,矮個女子玲瓏利颯,小家碧玉,見有生人進來,兩個女子邊打招呼邊下炕,我們的年輕司機順手捏了幾片餅乾讓她們,她們不要,卻搭起話來,山裡山外,沒說幾句,就有了嘻嘻嘻的笑聲。

十一點多,太陽出來了,瓷白瓷白的一坨冰疙瘩在空中楦著,出門去看,群山萬壑銀裝素裹,滿眼被凍結的景象,空寂中透出一種肅穆與肅殺。隔了一會,YY叉叉的樹枝上飛來幾隻喜鵲,嘎嘎聲打破了四周的寂靜。

站在板房子路邊的溝坎上,群山似乎就成了我一個人的世界。

7、黑女子,瘦女子

直到傍晚,佛坪的朋友了無蹤影。山風一起,浮雪開始在林莽的邊緣呼號奔走,風卷著雪粒沿著山脊和溝穀滾下去又滑回來,一波一波,蕩入杳遠的無際涯界。

晩飯在供銷社小灶搭夥,高個女孩的手藝,紅苕玉米珍稀飯,那個時候,我們年輕的帥司機已經嚷嚷著給兩個女孩介紹物件,說是漢中人,和我和他一般高,一般帥。

我和司機都是北方人,都在一米七五以上,算得上高個子。我一點都不帥,但多年前有個叫花子說過我帥,因為我給了他兩塊錢。司機確實很帥,褲子前後的熨燙線直溜得能裁紙剪布。

困在山上的車怎麼辦?

“等,反正我們也沒辦法”,司機說。

這一夜,我們就住在供銷社的小招待所裡。我們的帥小夥子似乎已經忘記了曾經的歷險,忘記了車輛還在山脊的冰雪路上,他給兩個女孩取了兩個名號,高個子叫“黑女子”,矮個子叫“瘦女子”。黑女子雖說俊俏,但在山窩窩裡烤火,煙薰火燎的,臉有點黑,矮女子精透伶俐,但一蹦一蹦,輕飄飄的,顯得過於乾瘦。高女子是“接班女”,就是接了或父或母的班,成了領工資的“公家人”,矮女子是高女子的同學,閑著沒事來山裡玩。這一夜就在閒扯'黑女子''瘦女子'的話語中沉入了夢鄉。

板房子的第二天豔陽高照,我們仍然在等佛坪來的救援,帥小夥已經坐到了黑女子瘦女子的火炕上打起撲克來。午飯過後,供銷社的男主任回來了,鬍子拉茬,肩上扛著一隻雜草色的小麂子,得知我們的情況後,二話沒說就出去了,隔不多久,領著一位精瘦的半大老頭子進來,說是這老人開車走冰雪路招招過硬事事能行。

“你們給多少錢?”

“多點少點沒關係,只要安全弄下來”,司機說。

“一百五”

“一百五就一百五”,司機跟了句:“也許車被佛坪人拖走了,你們跑了空趟不給錢”。

“行”老人很爽快,轉身就走了。

8、老林子裡的黑熊己經冬眠

豔陽高照,整整一個下午,在板房子街後的高坎上,我把自己完全融進了白雪皚皚的群山環抱中,心境變得澄澈起來,似乎自己一直就是這裡的一位山民。不知不覺,大雪封山的經歷深深嵌入了我的靈瑰。多年以後,我碼下過這樣一段文字:

老林子裡的黑熊已經冬眠

大雪封山

幾隻喜鵲在丫叉的枝頭

戛戛

它們是這個季節的主人

結冰的小河

保持著湧流的姿態

仿佛等待

有誰來把群山喚醒

只是一霎

風嗚嗚咽咽越過山脊

枯瘦的草木抓不住

風跌落在深谷

愣怔間

又滑了回去

哎嗨嗨——

站在屋前大喊一聲

等半天

沒有一絲回音

滿世界的純白刺痛了雙眸

抓幾粒苞米

伸開手

靜等著山鳥們飛來

它們成了你

日復一日的伴侶

這天傍晩,老人將我們的北京吉普緩緩滑進了小鎮的汽修廠,粗略檢查一下,水箱上半部凍裂了,電瓶沒電了,化油器調一下就好,其它並無大礙。師傅們說,只要電瓶能有一點電,或者有人幫忙打火,或者能推著發動起來,車其實可以開走,只是途中需要不斷加水,但前幾點都做不到,還是走不了。

當天晚上,帥小夥說他感冒了,第二天一早,又感覺自己發燒了,商量的結果是,電瓶拆下來,我帶上,坐班車去周至縣城充電,充好電再回山裡來。

9、山祭厚畛子

這已經是在板房子的第三個日出了,太陽非常明亮,路上的冰雪已經融化,乾爽的水泥路上,班車走得輕鬆自在,在野狐崖,一輛橘黃色加長大貨車斜躺在河道,川字牌照,顯示著幾天前那場大雪的威力。在厚畛子出口,一輛五菱紅光與小四輪摟肩搭背僵在那裡,車體上似乎有一些血跡,車上的人正在吵架。到了虎豹溝溝口,漢運司的一輛綠皮大客車停靠在崖底,頭頂鑲著大約有三五百斤的一塊麻光石。進了虎豹溝,陰風撲來,兩山來峙,河道慢慢逼仄起來,板房子那條小渠溝已經變成了洶湧的河水,河床漸漸低落下去,公路距離河床抬升到了上百米,路在崖上,千回百折,到馬召鎮出山口,一個大彎,一邊傍崖,一邊臨河,懸崖陡直,河床距離路面已有兩三百米,路上積雪浮冰,司機停車,全車乘客下車,靠山緩行,人員安全集結,然後車輛通過。車行其上的時侯,儘管有防滑鏈唰唰作響,但是仍然打滑。司機老道,邊滑邊走,看得人心驚膽顫,大氣莫出,腳底生涼,雙腿簌簌發抖。

周至縣城一行還算順利,只是電瓶充電頗費時間,次日九點多鐘,我坐上了返回山裡的班車。

這趟車逆水爬坡,走得卻是順風順水,幾十公里險道走過,到厚畛子路口,正遇上一隊人馬披麻戴孝吹吹打打在祭拜,下車一問,原來正是昨天出事的遇難者家人在拜山祭路。

厚畛子路口是108國道秦嶺山區的一個重要岔路口,自這裡入山,可去往佛坪老縣城。那座老縣城十分險遠,交通極為不便,民國時期曾有山匪長年盤踞。有趣的是,土匪頭子自任縣長,竟然把那裡治理得很好,後來土匪剿滅了,住戶漸漸遷走了,就慢慢荒棄了。

自厚畛子入山,另一條路通往太白山主峰及大爺海小爺海等天然景區,但坡陡路狹,地質條件複雜,野生動物活動頻繁,迷花倚樹,熊咆龍吟,常有遊客在這一帶神秘失蹤。

厚畛子路口也是108國道秦嶺山區段的重要節點。這裡往下即進入黑河河谷的盤山險道,這裡往上,經野狐崖,直到板房子,路途相對較為安全。恰恰是這個道路節點,卻也往往是事故高發的地點。

班車司機虔誠而迷信,乘客也以這一帶山民居多,大家惺惺相惜,氣氛有些壓抑。停車,等待,看那祭拜隊伍,似乎也是附近山民,幾位女子哭哭啼啼,嘴裡述說著日子的艱難,說得多了,有人就罵起山神路神來:不要臉神呀,你要命,咋要的全是青壯的命,這可叫人怎麼活呀。頭帶道巾的一位老者焚了香蠟紙表,嘴裡念念有詞。二十多分鐘,一陣鞭炮響過,硝煙彌漫,班車繼續趕路。

到板房子大約下午三點,那時司機帥小夥正一個人黑著臉蹲在值班室抽煙,看見我回來了,猛地跳起來,喊了一聲“走”。

10、驚魂虎豹溝

我們結帳離開的時候,黑女子表情複雜地望了一眼,低頭走開了。司機一路躍馬揚鞭,看看過了野狐崖,過了厚畛子口,進了虎豹溝,轉過一道彎,陰坡處,一大一小兩輛車都頭破臉癟,虎著臉對望著,聽一夥人在辯是非,辯著辯著就吵了起來,一吵架,就堵車。我們車體小,尋機穿過去,正要走,一個四十多歲的灰臉男遞根煙過來,要搭車,聊了幾句,知道是要去周至縣城找交警處理事故的。

繼續前行,河道已降至路面以下二十多米,二檔行進,轉三檔,一道急彎轉至陰坡,車開始在路面上玩飄移,十米,二十米,只一瞬間,就在即將在墜崖的一刹那,對面一輛東風卡車前保險輕輕拉住了北京吉普,唰啦一聲,一百八十度,小車緊緊依傍著大車停在了路面上。

足有三分鐘呆愣,司機帥小夥突然趴在方向盤上“哇”一聲大哭起來,再看身後,那個搭車的中年男子跳下車一蹦一歪往回跑去,邊跑邊喊見鬼了,見鬼了。

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最驚險的一刹,你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已經結束。本能,唯有本能才是任何事故中人類最真實的行為,不管你是什麼種族,什麼年齡,受過什麼教育,是男是女。事先的任何想定和預案都沒有什麼用。

命運完全在於偶然的機緣,或者說,命在老天。

這個驚魂不定的傍晚,我們掏光了身上的所有錢幣,連備胎都卸給對方以後,才艱難的離開了那裡。從此一檔行進,走走停停,融雪加水,大約淩晨三點,終於走出了山口,聽見了馬召鎮的雞叫,看見了隱隱約約的燈光。

(全文完)

【作者簡介】周延鋒,男,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恢復高考首屆大學生,多年從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業餘愛好書法,喜歡奇石收藏,偶爾寫寫文章。

審核:田也,作者:周延鋒,責編:楠陽,序號:728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一溜兒幾輛大卡車正在冰殼上掙扎,發動機的轟鳴聲,人們的呼喊聲,山風推著車輛東倒西歪的哧溜聲,狹窄的路面無法承受擠壓,路的轉彎處,兩輛相向而行的大車疊加在一起,正在一寸一寸向路邊滑去。

“危險!”我大喊一聲,但在冰冷的深山之夜,這一聲叫喊竟不如蚊蠅的嗡嗡,絲毫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我們的小車這時開始在冰路上打起擺子,年輕司機古怪地看了我一眼,朝路邊的大石頭努努嘴,我趕緊走過去,準備用它來墊擋車輪,就在這時,我感覺有人攉了我一把,那石頭翻滾著,自已跑到了車輪底下,車趔趄一下,穩穩地停在了路邊。

多年以來,我對這個細節百思無解,不知道是什麼力量推了我一把,也不知道那塊石頭為什麼會自己走到車輪底下。只是那時,當我回身站穩時,那兩輛擠在一起的大卡車已經轟轟隆隆從山路上跌落下去,深不見底的山谷響起一陣又一陣咕嚕聲,像是歎息,又像是歡呼,緊接著,就是砰砰訇訇的爆裂聲,火光沖天而起,我清清楚楚地聽到,一個略顯稚嫩的年輕嗓音,淒厲地狂叫:老天爺,我還沒結過婚呀!

4、詭異的慘禍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古至今,有多少怨魂喪生在這條路上?公路開通以來,最險的當數316國道土地嶺段:在陡峭的崖壁上鑿出的公路環繞褒河水庫下行,不到十公里山路垂直落差一千多米,站在山頂俯瞰下去,深幽幽的水面就像魔鬼的眼睛。這段路呑噬了多少生命?大概沒人說得清楚。隔三差五,人們從成片漂浮在水面的雜物就可以推知,又有怎樣的車輛消失在了水面之下。

在那鬼魅般的夜晚,秦嶺深處的冰雪陡坡上,我眼睜睜看著兩輛大卡車墜入深谷爆炸起火,嗡一下,腦袋一片空白,良久,有人在後頸拍了一把,是老大,“你發啥呆啊?”他問我“那兩個大車掉下去了”,說這話的時候,我喉嚨有點哽咽。

“什麼大車啊?在哪?”他又問。

“在那”,我抬手指指下方,順手再看過去,卻是黑濛濛一片,剛剛還在熊熊燃燒的大火已是了無蹤影,眼前唯有山風依然在呼嘯。難道那一切都是幻覺?回身看看,剛剛還在路上的車輛全部不見了,消失了,無影無蹤了。這一驚非同小可,渾身的汗毛不由得一根一根立了起來。

“快走吧”,老大好像對我看到的這些一無所知,他拉了我一把,我隨著他木然地回到車旁,借著司機明滅的煙火,瞥見車輪底下那塊大石頭確確實實穩穩地墊著,心才慢慢回到胸腔裡來。

三個人都坐在了車上,冷風像一把把剔骨鋼刀直插進來。“走吧,總不能窩在這裡等死呀”,老大說,我們隨即準備動身,眼前的路面“唰”一下又一次明亮起來,這回,我們三個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了,一輛加長東風在冰溜上掙扎著停了下來,鬍子拉茬的老司機跳下車來,徑直走過來,走到我們車前,一彎腰就抱起了車輪下的石塊,返身走了回去,就在這時,車裡的老大重重地咳了一聲,霎時間,所有的光線突然消失了,眼前依然是一團看不透的黑霧,緊跟著,哢哢嚓嚓的車輛滑動聲伴隨異常淒厲的一聲慘叫陡然騰起,在無邊無際的黑暗中久久回蕩。

“啊---”

5、道班夜話

我已記不清我們三個人是怎樣跌跌撞撞走到公路道班的小院裡的,走了多久也記不清了,只記得小屋子的門是被我們擂開的,顫顫嗦嗦,兩個工人把我們讓進了室內,昏暗的燈光下,他們驚疑地打量著我們,過了很久,年輕的那個嗨一聲,大喊道:真是三個活人呀!

在溫暖的屋子裡,我一點一點回過神來,滿頭長髮上的冰淩子開始融化。回想起來,那時的我們一定夠嚇人的。我們渾身盡可能包裹著一切可以保暖的東西,胸前身後斜挎著能夠隨身帶走的物件,手裡緊攥著胡亂撿來的樹棍,面無血色,魂遊身外,猛然一見,實實在在說不清是人是鬼是怪是匪。

兩個工人十分友善,很快給我們端來了茶水。滾燙的熱杯子拿在手裡,坐在溫暖的火炕上,感覺很快就鮮活起來。

“你們怕是遇見鬼了”

年長的工人開了口,從他的述說中,我們知道了這一晚離奇經歷後面的因緣,說的就是在那個地方,幾年前,確確實實有個老司機在冰雪路上墊石頭的時候被自己的大車壓死了,而大車墜崖落坡爆炸起火也曾確確實實發生過。更離奇的是,打那以後,午夜經過那裡的人,常常會莫名其妙地目睹那一幕幕慘烈的景象;而那個被壓死的司機,也會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給遇險的車輛以幫助。

不久,陣陣雞鳴傳來,一點一點,天亮了,出門去看,公路從一大片平緩的山坡蜿蜒下行,道路兩旁,散落著高矮不等錯落有致的一些建築,舉目遠眺,滿世界的純白刺得人睜不開眼睛。

板房子到了。

6、板房子

板房子是秦嶺深山的一座小鎮,建在半山腰,行政區劃隸屬周至縣。說是小鎮,其實不過四五家住戶,但有供銷合作社,合作社院子裡有小旅店,鎮上還有小飯館,有個小小的汽車修理廠,其實也就只能修胎補氣而已,連給電瓶充電的條件都沒有。這裡的房屋大多建在國道兩旁,靠路的一面牆體高大厚實,門窗窄小,似乎還有點上世紀五十年代蘇式建築的風格。

上午十點,老大因為重任在肩,就坐過往班車去西安了,留下我和司機在板房子,說好他到西安後就打電話聯繫佛坪的朋友,請經驗豐富的朋友協助我們拖運車輛到板房子,再想辦法修好,開到西安會合。

小飯館是兩個中年漢子打理,上午十點多才開門,鞋子趿拉著,蓬亂的長髮看樣子半年前洗過一回。這兩人一個摳著鼻孔,罵罵咧咧出去點火,一個摟著褲腰,邊系褲帶邊撓癢癢,哼哼哈哈過來和麵,說是今天供應油潑面,寬面扯到鍋裡,撈到碗裡,撮一把幹辣面細蒜末,“嗤啦”半勺滾油一澆,不把人香死,就把鬼香活,“僚的太太”。

這樣的大師傅主廚,他們做的東西怎麼下嚥?看來,板房子的第一頓飯只好去供銷社買餅乾了。

供銷社在小鎮中間,小門進去就是值班室,值班室外間是小商店,值班的中年婦女在炭火盆子旁烤火,空氣中有烤土豆的香味,一高一矮兩個年輕女子坐在里間的火炕上吃著土豆說閒話。高個女子眉目俊秀,笑模笑樣,矮個女子玲瓏利颯,小家碧玉,見有生人進來,兩個女子邊打招呼邊下炕,我們的年輕司機順手捏了幾片餅乾讓她們,她們不要,卻搭起話來,山裡山外,沒說幾句,就有了嘻嘻嘻的笑聲。

十一點多,太陽出來了,瓷白瓷白的一坨冰疙瘩在空中楦著,出門去看,群山萬壑銀裝素裹,滿眼被凍結的景象,空寂中透出一種肅穆與肅殺。隔了一會,YY叉叉的樹枝上飛來幾隻喜鵲,嘎嘎聲打破了四周的寂靜。

站在板房子路邊的溝坎上,群山似乎就成了我一個人的世界。

7、黑女子,瘦女子

直到傍晚,佛坪的朋友了無蹤影。山風一起,浮雪開始在林莽的邊緣呼號奔走,風卷著雪粒沿著山脊和溝穀滾下去又滑回來,一波一波,蕩入杳遠的無際涯界。

晩飯在供銷社小灶搭夥,高個女孩的手藝,紅苕玉米珍稀飯,那個時候,我們年輕的帥司機已經嚷嚷著給兩個女孩介紹物件,說是漢中人,和我和他一般高,一般帥。

我和司機都是北方人,都在一米七五以上,算得上高個子。我一點都不帥,但多年前有個叫花子說過我帥,因為我給了他兩塊錢。司機確實很帥,褲子前後的熨燙線直溜得能裁紙剪布。

困在山上的車怎麼辦?

“等,反正我們也沒辦法”,司機說。

這一夜,我們就住在供銷社的小招待所裡。我們的帥小夥子似乎已經忘記了曾經的歷險,忘記了車輛還在山脊的冰雪路上,他給兩個女孩取了兩個名號,高個子叫“黑女子”,矮個子叫“瘦女子”。黑女子雖說俊俏,但在山窩窩裡烤火,煙薰火燎的,臉有點黑,矮女子精透伶俐,但一蹦一蹦,輕飄飄的,顯得過於乾瘦。高女子是“接班女”,就是接了或父或母的班,成了領工資的“公家人”,矮女子是高女子的同學,閑著沒事來山裡玩。這一夜就在閒扯'黑女子''瘦女子'的話語中沉入了夢鄉。

板房子的第二天豔陽高照,我們仍然在等佛坪來的救援,帥小夥已經坐到了黑女子瘦女子的火炕上打起撲克來。午飯過後,供銷社的男主任回來了,鬍子拉茬,肩上扛著一隻雜草色的小麂子,得知我們的情況後,二話沒說就出去了,隔不多久,領著一位精瘦的半大老頭子進來,說是這老人開車走冰雪路招招過硬事事能行。

“你們給多少錢?”

“多點少點沒關係,只要安全弄下來”,司機說。

“一百五”

“一百五就一百五”,司機跟了句:“也許車被佛坪人拖走了,你們跑了空趟不給錢”。

“行”老人很爽快,轉身就走了。

8、老林子裡的黑熊己經冬眠

豔陽高照,整整一個下午,在板房子街後的高坎上,我把自己完全融進了白雪皚皚的群山環抱中,心境變得澄澈起來,似乎自己一直就是這裡的一位山民。不知不覺,大雪封山的經歷深深嵌入了我的靈瑰。多年以後,我碼下過這樣一段文字:

老林子裡的黑熊已經冬眠

大雪封山

幾隻喜鵲在丫叉的枝頭

戛戛

它們是這個季節的主人

結冰的小河

保持著湧流的姿態

仿佛等待

有誰來把群山喚醒

只是一霎

風嗚嗚咽咽越過山脊

枯瘦的草木抓不住

風跌落在深谷

愣怔間

又滑了回去

哎嗨嗨——

站在屋前大喊一聲

等半天

沒有一絲回音

滿世界的純白刺痛了雙眸

抓幾粒苞米

伸開手

靜等著山鳥們飛來

它們成了你

日復一日的伴侶

這天傍晩,老人將我們的北京吉普緩緩滑進了小鎮的汽修廠,粗略檢查一下,水箱上半部凍裂了,電瓶沒電了,化油器調一下就好,其它並無大礙。師傅們說,只要電瓶能有一點電,或者有人幫忙打火,或者能推著發動起來,車其實可以開走,只是途中需要不斷加水,但前幾點都做不到,還是走不了。

當天晚上,帥小夥說他感冒了,第二天一早,又感覺自己發燒了,商量的結果是,電瓶拆下來,我帶上,坐班車去周至縣城充電,充好電再回山裡來。

9、山祭厚畛子

這已經是在板房子的第三個日出了,太陽非常明亮,路上的冰雪已經融化,乾爽的水泥路上,班車走得輕鬆自在,在野狐崖,一輛橘黃色加長大貨車斜躺在河道,川字牌照,顯示著幾天前那場大雪的威力。在厚畛子出口,一輛五菱紅光與小四輪摟肩搭背僵在那裡,車體上似乎有一些血跡,車上的人正在吵架。到了虎豹溝溝口,漢運司的一輛綠皮大客車停靠在崖底,頭頂鑲著大約有三五百斤的一塊麻光石。進了虎豹溝,陰風撲來,兩山來峙,河道慢慢逼仄起來,板房子那條小渠溝已經變成了洶湧的河水,河床漸漸低落下去,公路距離河床抬升到了上百米,路在崖上,千回百折,到馬召鎮出山口,一個大彎,一邊傍崖,一邊臨河,懸崖陡直,河床距離路面已有兩三百米,路上積雪浮冰,司機停車,全車乘客下車,靠山緩行,人員安全集結,然後車輛通過。車行其上的時侯,儘管有防滑鏈唰唰作響,但是仍然打滑。司機老道,邊滑邊走,看得人心驚膽顫,大氣莫出,腳底生涼,雙腿簌簌發抖。

周至縣城一行還算順利,只是電瓶充電頗費時間,次日九點多鐘,我坐上了返回山裡的班車。

這趟車逆水爬坡,走得卻是順風順水,幾十公里險道走過,到厚畛子路口,正遇上一隊人馬披麻戴孝吹吹打打在祭拜,下車一問,原來正是昨天出事的遇難者家人在拜山祭路。

厚畛子路口是108國道秦嶺山區的一個重要岔路口,自這裡入山,可去往佛坪老縣城。那座老縣城十分險遠,交通極為不便,民國時期曾有山匪長年盤踞。有趣的是,土匪頭子自任縣長,竟然把那裡治理得很好,後來土匪剿滅了,住戶漸漸遷走了,就慢慢荒棄了。

自厚畛子入山,另一條路通往太白山主峰及大爺海小爺海等天然景區,但坡陡路狹,地質條件複雜,野生動物活動頻繁,迷花倚樹,熊咆龍吟,常有遊客在這一帶神秘失蹤。

厚畛子路口也是108國道秦嶺山區段的重要節點。這裡往下即進入黑河河谷的盤山險道,這裡往上,經野狐崖,直到板房子,路途相對較為安全。恰恰是這個道路節點,卻也往往是事故高發的地點。

班車司機虔誠而迷信,乘客也以這一帶山民居多,大家惺惺相惜,氣氛有些壓抑。停車,等待,看那祭拜隊伍,似乎也是附近山民,幾位女子哭哭啼啼,嘴裡述說著日子的艱難,說得多了,有人就罵起山神路神來:不要臉神呀,你要命,咋要的全是青壯的命,這可叫人怎麼活呀。頭帶道巾的一位老者焚了香蠟紙表,嘴裡念念有詞。二十多分鐘,一陣鞭炮響過,硝煙彌漫,班車繼續趕路。

到板房子大約下午三點,那時司機帥小夥正一個人黑著臉蹲在值班室抽煙,看見我回來了,猛地跳起來,喊了一聲“走”。

10、驚魂虎豹溝

我們結帳離開的時候,黑女子表情複雜地望了一眼,低頭走開了。司機一路躍馬揚鞭,看看過了野狐崖,過了厚畛子口,進了虎豹溝,轉過一道彎,陰坡處,一大一小兩輛車都頭破臉癟,虎著臉對望著,聽一夥人在辯是非,辯著辯著就吵了起來,一吵架,就堵車。我們車體小,尋機穿過去,正要走,一個四十多歲的灰臉男遞根煙過來,要搭車,聊了幾句,知道是要去周至縣城找交警處理事故的。

繼續前行,河道已降至路面以下二十多米,二檔行進,轉三檔,一道急彎轉至陰坡,車開始在路面上玩飄移,十米,二十米,只一瞬間,就在即將在墜崖的一刹那,對面一輛東風卡車前保險輕輕拉住了北京吉普,唰啦一聲,一百八十度,小車緊緊依傍著大車停在了路面上。

足有三分鐘呆愣,司機帥小夥突然趴在方向盤上“哇”一聲大哭起來,再看身後,那個搭車的中年男子跳下車一蹦一歪往回跑去,邊跑邊喊見鬼了,見鬼了。

這是我親身經歷過的最驚險的一刹,你根本來不及做出任何反應就已經結束。本能,唯有本能才是任何事故中人類最真實的行為,不管你是什麼種族,什麼年齡,受過什麼教育,是男是女。事先的任何想定和預案都沒有什麼用。

命運完全在於偶然的機緣,或者說,命在老天。

這個驚魂不定的傍晚,我們掏光了身上的所有錢幣,連備胎都卸給對方以後,才艱難的離開了那裡。從此一檔行進,走走停停,融雪加水,大約淩晨三點,終於走出了山口,聽見了馬召鎮的雞叫,看見了隱隱約約的燈光。

(全文完)

【作者簡介】周延鋒,男,出生於上世紀六十年代,恢復高考首屆大學生,多年從亊幹部教育培訓工作,業餘愛好書法,喜歡奇石收藏,偶爾寫寫文章。

審核:田也,作者:周延鋒,責編:楠陽,序號:728

漢中市赤土嶺文化交流協會官方微信公眾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