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魯甸4歲男童器官捐贈使3人重獲新生|幼小生命的另一種延續

1月9日, 氣溫猛然下降, 昭魯壩子一片嚴冬的肅殺景象, 魯甸縣茨院鄉和諧社區3組的孟清坤正在院子裡打掃衛生。 表面上看來他家的家庭生活似乎恢復了應有的秩序, 但孟清坤灰白的臉色、空洞的眼神、遲緩的動作, 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痛苦。 新年到來10天了, 這個新年讓他和妻子經歷了人生最大的創傷。

“我們已經接受這樣的事實……況且昨天下午四點過, 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打來電話, 小傑的器官目前已成功移植到3個人身上, 已使用眼角膜一個, 剩餘一個存留待用, 腎臟也已成功移植, 肝臟因受捐者病情過重, 目前還處於昏迷狀態, 待蘇醒後會第一時間通知我們……我想這也是我們做父母的為小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 紅十字會的人說了, 三名受捐者都是雲南人, 我覺得小傑還沒有離開, 他還能看到和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 他還在不遠處的某個角落關注著我們,

他要我們繼續幸福……”孟清坤平靜地講述。

幸福家庭的快樂時光

跟這個時代多數農村年輕人的家庭一樣, 孟清坤婚後這十來年時光充滿奮鬥和幸福:孟清坤初中畢業輟學以後, 外出務工多年, 後來認識了彝良少女陳登燕。 男方忠厚老實、極其顧家的品質令陳登燕敬佩,

女方外向開朗的性格讓孟清坤愛慕, 兩人自然而然走到一起, 後來順理成章回鄉建房、成家, 過上了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2008年, 孟清坤的女兒出世了, 2013年, 兒子小傑也來到了他們身邊, 人生可以說是完美了。

小傑自小長得聰明可愛,

一雙聰慧的大眼睛忽閃忽閃, 身邊人無不喜愛, 可以說, 孟清坤夫婦倆在小傑身上寄託了大部分的心血和希望。 陳登燕說起她的兒子很驕傲:兒子很懂事, 自己傷心難過的時候, 會為媽媽抹去眼淚, 會安慰媽媽;兒子很可愛, 幼稚園的親子活動上, 自己和兒子是配合最默契的;兒子很聰明, 每次聽音樂時就會手舞足蹈, 還能奶聲奶氣背誦《三字經》時的認真表情, 經常因為表現好而被老師帖上小星星回來……雖說這個家裡經濟條件不寬裕, 但並不影響一家人享受其樂融融的家庭幸福, 一家人忙碌之余總會安排一些親子時光:或是週末帶孩子們爬爬山, 觀察觀察自然, 或是帶孩子們四處遊玩, 增長見識……同村鄰里鄉親甚是羡慕孟清坤一家和睦的生活。

變故不期而至

1月1日淩晨, 所有人辭舊迎新的跨年之夜, 小傑出現發熱、嘔吐等症狀, 孟清坤給小傑吃了退燒藥、感冒藥;1月1日吃過早飯, 孟清坤帶著小傑到衛生院檢查, 並開始輸液, 中途嘔吐兩次;後來小傑因為嘔吐把褲子弄濕, 孟清坤帶著正在輸液的小傑回家換褲子;下午,小傑輸完液,嘔吐物呈黃色,應該是膽汁的顏色;輸完液半小時,小傑出現了抽搐的症狀,孟清坤把孩子送到了縣醫院進行檢查;九點多鐘,縣醫院的醫生建議轉院,並幫助聯繫了急救車把小傑送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10點多鐘,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敏感地發現嘔吐物顏色發黑推測情況或許會很嚴重,建議立刻轉院到省城治療;11點左右,市醫院聯繫急救車派人送小傑到昆明。

在孟清坤兩口子心急如焚的等待中,1月2日淩晨5點多鐘,小傑被送到昆明市兒童醫院就第一時間進了搶救室。陳登燕的在昆明安家的哥哥和嫂子也趕來了,大家一起在急救室門口焦急等待,這時候大家並沒有往壞處想,都認為孩子只是簡單感冒,到了省城醫院,就有救了。

大概搶救了一個鐘頭以後,一個醫生走出搶救室跟家屬交待病情:“孩子患的是腦炎,肺、呼吸道都出血了,有可能搶救不過來,如果要看孩子可以抓緊時間去看看。”

晴天霹靂,活蹦亂跳的孩子,機靈古怪的孩子,一下子就不行了,孟清坤兩口子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陳登燕一下子哭得癱軟。

孟清坤在搶救室門口看到,小傑鼻子裡,口裡都插著管子,鼻口都在出血,各種儀器連在孩子身上,醫生正在實施心肺復蘇術,原來,孩子心跳也一度停止了跳動。細心的孟清坤看到,小傑的指甲也已經烏黑了。孟清坤兩口子請求來交流病情的醫生一定要盡最大力量挽救孩子的生命,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都不放棄。但此時小傑已經對外界沒有任何知覺,瞳孔也已經放大了,醫生宣佈,小傑已經腦死亡。

年輕父母的大愛

小傑腦死亡以後,有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跟孟清坤說起過器官捐贈的事情。孟清坤經常看電視,知道面對無可挽回的生命,捐贈器官能讓兒子的器官通過受捐人的生命延續下去,還能讓受捐者獲得新生。

1月3日中午兩三點鐘,孟清坤跟成天哭泣的陳登燕商量捐贈小傑器官的事,遭到其堅決反對。陳登燕的哥哥陳登祥對於妹夫的想法也很支持,他私下跟妹妹耐心交流多次。3日晚上八九點,陳登燕逐漸想通了,她也認為能通過受捐人把自己孩子的器官延續下去,代替孩子繼續活著,挺好的。她同意捐贈小傑的器官。

統一了意見以後,孟清坤找醫生提出來想要捐獻器官,醫生幫助聯繫了省紅十字會,3日晚上10點多鐘,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了,向夫婦二人宣讀了相關協議條款,孟清坤夫婦二人一致表示要代替孩子把能用得上的器官全部捐贈給那些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

4日淩晨6點左右,孟清坤和妻子最後一次看望他們至親至愛的孩子,孟清坤對小傑說:“小傑,我為你做的這個決定,你不會怪我吧?你還這麼小,能做這麼大的一件事,至少能讓3個人獲得新生,讓兩個人重見光明,你多偉大!爸爸媽媽為你驕傲!爸爸媽媽覺得這是最好的結局,你的生命還能通過別人的生命延續下去,爸爸媽媽也可以當你沒有離開……”

器官捐贈手術結束後,紅會工作人員告知小傑家人,小傑捐贈了兩個眼角膜、一個肝臟、一對腎臟。孟清坤夫婦倆最後抱了抱孩子,摸了摸孩子,看著工作人員給他穿上了爸爸媽媽買來的新衣服,小傑像平時睡著了一般安詳。不知為什麼,孟清坤心裡突然特別輕鬆,小傑雖然走了,但受捐人可以繼續替他活著,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命的最高禮遇

出乎孟清坤夫婦的意料,小傑的遺體獲得了超乎尋常的禮遇,生命獲得了最大的尊嚴。省紅十字會把小傑的身後事辦得非常圓滿。得知孟清坤家庭拮据,紅十字會提出給予夫婦倆3萬元人道救助金,兩個人都拒絕了。

1月4日,省紅十字會幫助孟清坤夫婦把小傑送去火化以後,1月5日,為小傑舉行了簡單卻莊重的安葬儀式。5日早上9點多,工作人員帶著孟清坤夫婦到西山區金寶山藝術陵園挑選墓穴,這是由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衛計委、雲南諾仕達金寶山藝術園林共同建設的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專門用來隆重紀念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器官捐獻者。在陵園工作人員的推薦下,孟清坤夫婦挑選了一處風景優美、旁邊安放了另一個四歲的器官捐獻者骨灰的墓穴。“年齡差不多,他們在那邊也有個伴,不孤單了,我們挺滿意的。”孟清坤說。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還把小傑的骨灰安放到寺廟一段時間超度他往生,入土為安的時候,又請來僧人為他念經,在安詳的誦經聲中,小傑的葬禮莊重舉行,昆明市兒童醫院醫務人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部分親屬來跟他告別。

對於小傑的後事的辦理,孟清坤夫婦二人是滿意的。陳登燕甚至在手機上錄製了一小段視頻,畫面裡,藍天白雲,天氣甚好,陽光溫暖地照在一片寧靜、祥和、一望無際的大地上,那裡綠意盈盈,鮮花盛開,安詳靜謐。

從昭通市紅十字會相關人員那裡,記者獲得一組資料:2017年,昭通市紅十字會成功協調見證4人捐獻器官,獲取器官14個,使8名器官衰竭生命垂危患者重獲新生、4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讓受贈者生命得以延續。

新聞拓展

1月4日上午9時許,一場簡短而特別的喪禮,為無償器官奉獻者孟憲傑送別,並安葬于昆明市烈士陵園,願他一路走好!

孟憲傑是魯甸縣茨院鄉和諧社區米家灣人,現年僅4歲,因高燒不退,父母帶到昆明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腦炎,雖然經過多天努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孟憲傑的生命,於2018年1月2日在醫院經醫治無效去逝。

原本就救子心切的父母,得知噩耗後,抱頭痛哭,內心的痛苦無以言表。其母陳登豔在兒子病床前一直默默地站著,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兒子能夠睜開眼睛,再跟他說句話,然而兒子最終沒能醒來。其父孟清坤滿懷傷心和不舍,看著兒子安靜的面龐,心想是否要無償捐獻兒子的有用器官,讓兒子的生命再一次延續。在他提出了無償捐獻兒子器官的想法後,經過兩人幾次激烈的討論,最後一致同意捐獻兒子的有用器官。於是,在醫院的協助下,孟清坤聯繫了昆明市紅十字會表達捐獻兒子器官的意願,並於2018年1月3日把兒子有用器官無償地捐獻了出來。

在得知家屬家庭比較拮据,生活上有困難時,昆明市紅十字會也伸出仁愛之手,殯葬館為家屬提供一切便利,並減免火化相關費用,認真協助家屬做好料理逝者後事,為家屬解決燃眉之急,讓善舉的正能量得以繼續傳遞,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靈。昆明市紅十字會提出為表彰此善舉,為其父母提供3萬元的幫助,但被孟清坤夫婦一口拒絕,孟清坤僅留下一句簡單平實的話:“我們相信這也是兒子願意看到的,雖然兒子走了,把器官捐獻給了他人,他的生命仍然在延續……”

今日推薦

來源/昭通新聞網 記者 劉靜濤 通訊員 文君鶥 @微魯甸

編審|李仁安 校對|李曉溪 編輯|馬 杏 呂 雪(實習)

生命的另一種延續,真正的人間大愛!

孟清坤帶著正在輸液的小傑回家換褲子;下午,小傑輸完液,嘔吐物呈黃色,應該是膽汁的顏色;輸完液半小時,小傑出現了抽搐的症狀,孟清坤把孩子送到了縣醫院進行檢查;九點多鐘,縣醫院的醫生建議轉院,並幫助聯繫了急救車把小傑送到了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10點多鐘,在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醫生敏感地發現嘔吐物顏色發黑推測情況或許會很嚴重,建議立刻轉院到省城治療;11點左右,市醫院聯繫急救車派人送小傑到昆明。

在孟清坤兩口子心急如焚的等待中,1月2日淩晨5點多鐘,小傑被送到昆明市兒童醫院就第一時間進了搶救室。陳登燕的在昆明安家的哥哥和嫂子也趕來了,大家一起在急救室門口焦急等待,這時候大家並沒有往壞處想,都認為孩子只是簡單感冒,到了省城醫院,就有救了。

大概搶救了一個鐘頭以後,一個醫生走出搶救室跟家屬交待病情:“孩子患的是腦炎,肺、呼吸道都出血了,有可能搶救不過來,如果要看孩子可以抓緊時間去看看。”

晴天霹靂,活蹦亂跳的孩子,機靈古怪的孩子,一下子就不行了,孟清坤兩口子無論如何接受不了。陳登燕一下子哭得癱軟。

孟清坤在搶救室門口看到,小傑鼻子裡,口裡都插著管子,鼻口都在出血,各種儀器連在孩子身上,醫生正在實施心肺復蘇術,原來,孩子心跳也一度停止了跳動。細心的孟清坤看到,小傑的指甲也已經烏黑了。孟清坤兩口子請求來交流病情的醫生一定要盡最大力量挽救孩子的生命,只要有一線希望,他們都不放棄。但此時小傑已經對外界沒有任何知覺,瞳孔也已經放大了,醫生宣佈,小傑已經腦死亡。

年輕父母的大愛

小傑腦死亡以後,有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跟孟清坤說起過器官捐贈的事情。孟清坤經常看電視,知道面對無可挽回的生命,捐贈器官能讓兒子的器官通過受捐人的生命延續下去,還能讓受捐者獲得新生。

1月3日中午兩三點鐘,孟清坤跟成天哭泣的陳登燕商量捐贈小傑器官的事,遭到其堅決反對。陳登燕的哥哥陳登祥對於妹夫的想法也很支持,他私下跟妹妹耐心交流多次。3日晚上八九點,陳登燕逐漸想通了,她也認為能通過受捐人把自己孩子的器官延續下去,代替孩子繼續活著,挺好的。她同意捐贈小傑的器官。

統一了意見以後,孟清坤找醫生提出來想要捐獻器官,醫生幫助聯繫了省紅十字會,3日晚上10點多鐘,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來了,向夫婦二人宣讀了相關協議條款,孟清坤夫婦二人一致表示要代替孩子把能用得上的器官全部捐贈給那些瀕臨死亡、等待移植的病人。

4日淩晨6點左右,孟清坤和妻子最後一次看望他們至親至愛的孩子,孟清坤對小傑說:“小傑,我為你做的這個決定,你不會怪我吧?你還這麼小,能做這麼大的一件事,至少能讓3個人獲得新生,讓兩個人重見光明,你多偉大!爸爸媽媽為你驕傲!爸爸媽媽覺得這是最好的結局,你的生命還能通過別人的生命延續下去,爸爸媽媽也可以當你沒有離開……”

器官捐贈手術結束後,紅會工作人員告知小傑家人,小傑捐贈了兩個眼角膜、一個肝臟、一對腎臟。孟清坤夫婦倆最後抱了抱孩子,摸了摸孩子,看著工作人員給他穿上了爸爸媽媽買來的新衣服,小傑像平時睡著了一般安詳。不知為什麼,孟清坤心裡突然特別輕鬆,小傑雖然走了,但受捐人可以繼續替他活著,他們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生命的最高禮遇

出乎孟清坤夫婦的意料,小傑的遺體獲得了超乎尋常的禮遇,生命獲得了最大的尊嚴。省紅十字會把小傑的身後事辦得非常圓滿。得知孟清坤家庭拮据,紅十字會提出給予夫婦倆3萬元人道救助金,兩個人都拒絕了。

1月4日,省紅十字會幫助孟清坤夫婦把小傑送去火化以後,1月5日,為小傑舉行了簡單卻莊重的安葬儀式。5日早上9點多,工作人員帶著孟清坤夫婦到西山區金寶山藝術陵園挑選墓穴,這是由雲南省紅十字會、雲南省衛計委、雲南諾仕達金寶山藝術園林共同建設的雲南省人體器官捐獻者紀念園,專門用來隆重紀念那些平凡而又偉大的器官捐獻者。在陵園工作人員的推薦下,孟清坤夫婦挑選了一處風景優美、旁邊安放了另一個四歲的器官捐獻者骨灰的墓穴。“年齡差不多,他們在那邊也有個伴,不孤單了,我們挺滿意的。”孟清坤說。

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還把小傑的骨灰安放到寺廟一段時間超度他往生,入土為安的時候,又請來僧人為他念經,在安詳的誦經聲中,小傑的葬禮莊重舉行,昆明市兒童醫院醫務人員、紅十字會工作人員、部分親屬來跟他告別。

對於小傑的後事的辦理,孟清坤夫婦二人是滿意的。陳登燕甚至在手機上錄製了一小段視頻,畫面裡,藍天白雲,天氣甚好,陽光溫暖地照在一片寧靜、祥和、一望無際的大地上,那裡綠意盈盈,鮮花盛開,安詳靜謐。

從昭通市紅十字會相關人員那裡,記者獲得一組資料:2017年,昭通市紅十字會成功協調見證4人捐獻器官,獲取器官14個,使8名器官衰竭生命垂危患者重獲新生、4名失明患者重見光明,讓受贈者生命得以延續。

新聞拓展

1月4日上午9時許,一場簡短而特別的喪禮,為無償器官奉獻者孟憲傑送別,並安葬于昆明市烈士陵園,願他一路走好!

孟憲傑是魯甸縣茨院鄉和諧社區米家灣人,現年僅4歲,因高燒不退,父母帶到昆明兒童醫院被確診為腦炎,雖然經過多天努力搶救,還是沒能挽回孟憲傑的生命,於2018年1月2日在醫院經醫治無效去逝。

原本就救子心切的父母,得知噩耗後,抱頭痛哭,內心的痛苦無以言表。其母陳登豔在兒子病床前一直默默地站著,她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兒子能夠睜開眼睛,再跟他說句話,然而兒子最終沒能醒來。其父孟清坤滿懷傷心和不舍,看著兒子安靜的面龐,心想是否要無償捐獻兒子的有用器官,讓兒子的生命再一次延續。在他提出了無償捐獻兒子器官的想法後,經過兩人幾次激烈的討論,最後一致同意捐獻兒子的有用器官。於是,在醫院的協助下,孟清坤聯繫了昆明市紅十字會表達捐獻兒子器官的意願,並於2018年1月3日把兒子有用器官無償地捐獻了出來。

在得知家屬家庭比較拮据,生活上有困難時,昆明市紅十字會也伸出仁愛之手,殯葬館為家屬提供一切便利,並減免火化相關費用,認真協助家屬做好料理逝者後事,為家屬解決燃眉之急,讓善舉的正能量得以繼續傳遞,以告慰逝者的在天之靈。昆明市紅十字會提出為表彰此善舉,為其父母提供3萬元的幫助,但被孟清坤夫婦一口拒絕,孟清坤僅留下一句簡單平實的話:“我們相信這也是兒子願意看到的,雖然兒子走了,把器官捐獻給了他人,他的生命仍然在延續……”

今日推薦

來源/昭通新聞網 記者 劉靜濤 通訊員 文君鶥 @微魯甸

編審|李仁安 校對|李曉溪 編輯|馬 杏 呂 雪(實習)

生命的另一種延續,真正的人間大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