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

蘆山縣, 隸屬于雅安市, 位於四川盆地西緣, 雅安市東北部, 青衣江上游, 是5·12汶川地震, 4·20蘆山地震重災縣。 全縣幅員面積1166平方千米, 轄5鎮4鄉46個村(社區)256個村民小組, 2014年末常住人口11.95萬, 其中農村居民7.86萬人, 城鎮居民4.09萬人。

中文名稱

蘆山縣

外文名稱

LuShan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 四川

下轄地區

蘆陽、飛仙關、雙石

政府駐地

蘆陽鎮

電話區號

0835

郵政區碼

625600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西南邊緣

面 積

1364平方公里

人 口

11.95萬人(2014年)

方 言

西南官話-灌赤片-雅棉小片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著名景點

靈鷲山, 龍門溶洞

火車站

雅安站

車牌代碼

川T

經 度

東經102°52'至103°11'

緯 度

北緯30°01'至30°49'

行政代碼

511826

GDP

29.44億元

人均GDP

24635元

歷史沿革

蘆山縣遠在新石器時代即有氏族部落在此生息繁衍, 從事狩獵和農耕。

夏為梁州之域, 商為氐羌地, 周屬雍州, 後為青衣羌國地(或說蜀國地)。

西元前316年建縣以來, 縣名歷經青衣、漢嘉、陽嘉。

戰國後期, 秦惠文王時漢嘉、始陽、盧山、瀘山、蘆山更替。 蘆陽鎮曆為西部都尉、蜀郡屬國都尉、漢嘉郡、縣的治地, 亦是紅軍建立的川康邊革命根據地的中心。 至今已有2300餘年歷史。

蘆山自秦置青衣道至蜀漢陽嘉縣, 境域包括今蘆山縣全境和寶興、邛崍、名山、雅安、天蘆山縣(市)的部分地。

唐、宋、元時, 縣境包括今寶興縣靈關, 邛崍市火井, 大邑縣唐王壩、白杉崗等地。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 天全楊、高土司侵佔婁關和太平山區, 轄地縮為靈鷲山以南。

解放後於1951年1月, 將太平山區劃歸蘆山縣, 境域至今未變。

歷史文化

蘆山秦並巴蜀之際建縣, 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縣城因系三國時蜀漢大將姜維屯兵時所築, 故又稱“薑城”。 縣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樊敏闕及石刻、平襄樓、青龍寺大殿和省級保護單位王暉石棺。

八月彩樓會(包括蘆山花燈和蘆山慶壇)被列入四川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縣博物館館藏文物9000余件, 尤以漢代文物聞名海內外, 漢代石獸占全國同類文物數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蘆山又有“漢代文物之鄉”的美譽。

1992年, 蘆山被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1994年, 被國務院批准為對外開放縣。

2008年5月12日14時27分59.5秒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裡氏8.0級地震。

2013年4月20日8時02分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 東經103.0)發生7.0級地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