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在百萬英雄類問答遊戲裡學知識”是個偽命題?

那到底這些遊戲可不可以學到知識呢?

我覺得是不行的。

這些遊戲的問題有三種類型, 白癡問題、常識問題和變態問題。

白癡問題,

就是一些非常簡單的, 誰都知道的。 類似於“中國的首都是哪裡”這樣的, 或者“《雙截棍》是誰唱的”這種娛樂資訊, 還有就是是贊助商打的廣告, 誘導你去下載這些廣告的app。

常識問題, 就是各個學科的基本問題, 比如數學(2的三次方除以3的餘數)、地理(湖北與哪幾個省接壤)、歷史(玄武門之變殺死的是誰)等等問題。

變態問題, 就是一些冷知識, 或者“西瓜視頻有多少筆劃”類的題目。

白癡問題和變態問題對我們沒有意義, 大家所說的可以積累一些知識, 也就是這些常識類的問題。

但準確說, 這也不算知識, 頂多是知識點。

真要學好學科的內容, 你掌握這麼一兩個概念或者知識點有用嗎?

你必須要去進行長時間系統地學習, 想想你自己的專業,

是大學裡四年, 學習了各個相關的課程才夠真正的掌握, 否則你還不能叫學到了這門知識。

因為你僅僅瞭解分散知識點的話, 沒有意義。 能用來幹嘛呢?

大學專業的那麼多知識點, 高中的學科常識學了那麼多, 現在還記得幾個?

大學裡我還會做高等數學, 高中還會解三次方程, 現在跟個文盲樣都不會了。

所以, 知識點不是知識, 我們不能說“一個知識”, 應該說“一門知識”。

我覺得知識也可以按照它的用途, 分為這樣幾類:

第一是臉蛋型知識, 就是分散的知識點, 只能用來裝飾, 是聊天的素材, 是讓你和別人閒聊時可以接上別人的話, 這種知識雖然有一定的用處, 但是可有可無。 學得好, 能多說幾句, 學得不好, 也無所謂。

第二是雙手型知識, 是能夠拿來掙錢吃飯的本領, 是一種熟練的技能、系統的知識。 是必須要全面掌握的。 也就是我們自己學的專業學科。

第三是肚子型知識, 是技能型的提高和補充。 是其他領域的能力或知識, 有比較深刻的見解, 能觸類旁通。 羅振宇講的U盤人才, 就是說技能越多, 能夠適應的環境、能夠處理的問題就越多。

第四是頭腦型知識, 或者叫靈魂性知識。 這個知識可能不是具體操作性技能, 但是它會提升你的氣質和品味, 昇華你的人格, 哲學、歷史等就是這類。

總的來說, 要先學好雙手型知識, 掙錢吃飯, 進而不斷的觸類旁通, 去學更多的肚子型知識讓適應能力更強, 接著積累頭腦型的知識, 提升素養, 讓你整個人更有魅力,

最後才是臉蛋型的知識, 作為樂趣或談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