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路走來都是歌——南陽市“十佳記者走基層”採訪團走進南召速記

+關注

2018年1月11日, 由南陽市委宣傳部、南陽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組織開展的全市新聞戰線“宣傳貫徹十九大 十佳記者走基層”集中採訪活動團,

來到中原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中國玉蘭之鄉——河南省南召縣。 在南陽市委宣傳部的精心組織下, 由南陽日報、南陽電臺、南陽電視臺、南陽晚報、南都晨報、南陽網、龍騰南陽用戶端等市內主流媒體的優秀記者組成的採訪團, 深入南召的田野鄉村、扶貧車間、產業基地、龍頭企業, 各位記者用腳丈量南召大地, 深嗅“泥土香”, 書寫“新時代”, 把鏡頭對準一線幹群, 捕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在社會基層的細節, 用心感受民生民情, 用情書寫百姓故事, 用愛傳遞信心力量。

雪後的南召, 天寒地凍, 滴水成冰。 冒著嚴寒, 採訪團首先來到太山廟鄉曹店村中共南召第一支部舊址傳承紅色基因, 接受革命教育, 不忘初心, 繼續前行;隨後沿著白雪皚皚的山間道路奔赴皇后鄉娘娘廟村苗木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和光伏電站, 親眼目睹扶貧“組合拳”給貧困群眾生活帶來的喜人變化;接著踏雪踩泥探尋杏花山猿人遺址, 走進中原人類的發祥地, 參觀碑林, 品讀碑文, 瞻仰猿人雕像;午後漫步在“玉蘭基因庫,

苗木百科書”的雲陽鎮玉蘭生態觀光園, 猶如置身于蘇州園林, 親身體會著“中國玉蘭之鄉”的巨大魅力;一路驅車, 看農舍, 穿林海, 走入茂林修竹、古藤老樹、青石城堡的石頭村, 目之所及的石路、石橋、石房、石牆、石磨、石碾、石滾、石盤、石臼, 體驗著原生態的古老風情遺留著歷史的滄桑印記, 與現代文明的生活氣息交相輝映, 感歎著鄉村旅遊讓一個昔日窮鄉僻壤的小山村化繭成蝶, 浴火重生;乘著夕陽的餘暉, 採訪團一行輾轉來到青峰山腳下的城郊鄉東莊村, 紅瓦粉牆、錯落有致地點綴綠山青山之間, 享受著易地搬遷政策的貧困戶個個喜笑顏開;夜幕降臨, 縣產業聚集區臺灣華龍揚生科技園華燈初上,
採訪團成員不顧寒氣襲人, 走進該縣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的龍頭企業, 實地感受企業的產品優勢、科技優勢、市場優勢。

“今天我們一行感受了南召厚重的紅色文化、遠古文化和鄉村文明, 目睹了南召在扶貧攻堅、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等方面日新月異的變化,

也讓我們看到了後發趕超、蓄勢待發的南召的明天。 ”採訪團成員、南陽日報記者王笑荷在座談時感慨。

“今天我們不虛此行, 大家走一路, 看一路, 訪一路, 學一路。 ”南陽晚報記者張燕高興地說, “可以講, 今天一路走來都是歌。 ”

採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作為新聞工作者,大家一定用心體會走基層,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踐行“四向四做”要求,用鏡頭和文字記錄偉大時代,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努力采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冒熱氣、文風樸實清新的精品力作,為南召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根據活動安排,此次集中採訪活動為期兩個月,南陽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分赴各縣區基層,圍繞南陽市“建設重要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定位,聚焦“九大專項”、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改善和保障民生等重點工作,通過報導一線的發展變化,反映基層幹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行動、有力舉措和良好風貌。(房松玉 廖濤)

採訪團成員紛紛表示,作為新聞工作者,大家一定用心體會走基層,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擔當,踐行“四向四做”要求,用鏡頭和文字記錄偉大時代,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努力采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接地氣冒熱氣、文風樸實清新的精品力作,為南召經濟社會發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和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根據活動安排,此次集中採訪活動為期兩個月,南陽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分赴各縣區基層,圍繞南陽市“建設重要區域中心城市”目標定位,聚焦“九大專項”、脫貧攻堅、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改善和保障民生等重點工作,通過報導一線的發展變化,反映基層幹部群眾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推進改革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積極行動、有力舉措和良好風貌。(房松玉 廖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