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城晚報訊」這些利民惠民政策將惠及舒蘭人

江城晚報訊

打造“舒蘭大米”白金名片、深度開發二合雪鄉民俗文化……

這些利民惠民政策將惠及舒蘭人

記者 孫洪豔 通訊員 徐長友 任賀

日前, 舒蘭市兩會勝利閉幕。 記者從舒蘭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獲悉, 2018年, 舒蘭市將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 堅定不移地實施“六做”戰略, 加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 努力建設現代農業生態市, 打造富裕文明的美麗舒蘭。

突出示範引領

增強農業做優驅動力

以產業興旺為根本,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大力推進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暨農業綠色發展試點先行區建設, 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步伐。

突出優質綠色(有機)水稻生產的主體地位, 積極推行綠色生產方式。 全力推進“旱改水”, 擴大水稻種植規模, 建設以“舒蘭大米”為核心的農業產業體系,

打造綠色有機水稻主產區, 提高優質水稻供給水準。

加快農業品牌提升。 依託市農投公司和“淘舒蘭”、京東等各類線上線下交易平臺, 大力推廣肉雞、肉牛、雜糧雜豆、蜂蜜、月見草油、林蛙油等優質安全農產品, 提升“舒字型大小”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 著眼打造現代農業示範樣板和農村一二三產融合載體, 加快建設平安稻香小鎮和新安青頂田園綜合體。 樹立舒蘭大米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生產經營理念, 建立“舒蘭大米”品牌認證授權機制, 規劃建設集稻米生產、精深加工、文化展示、交易物流為一體的“淨土稻心”田園綜合體, 構建全流程可追溯體系。 突出“好山、好水、好大米”的生態優勢, 加大品牌宣傳推介力度,

全力打造“舒蘭大米”白金名片。

突出業態升級

增強服務業做足原動力

以服務業發展攻堅為載體, 圍繞服務業業態提檔升級, 大力推進現代商貿高端化、電子商務普及化、旅遊產業全域化, 加快形成業態完善、服務優質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加快推進歐亞購物中心、金泰國際酒店等重點商貿項目建設, 打造高品質、一體化、多核心商圈。 加快傳統商貿企業轉型升級, 引進發展一批連鎖經營和終端便利服務業態。 推進吉林現代糧食倉儲物流交易中心、高速公路物流園區建設, 積極謀劃冷鏈物流、協力廠商物流等現代物流項目, 構建現代化專業物流服務體系。

積極發展旅遊產業。 重點實施青松森林公園建設, 深度開發二合雪鄉民俗文化,

推進鷺島樺林灣、南陽俄羅斯風情民俗村、鳳凰山等景區建設。 高水準舉辦“紅葉賞秋節”“冰雪文化節”“七彩漂流節”等特色活動, 進一步擴大旅遊知名度和美譽度。 充分發揮“旅遊+”的綜合帶動功能, 推動旅遊與文化影視、體育競技及康體養生等產業融合發展。

突出功能完善

增強城鄉做美承載力

堅持城市建管精細化, 計畫投資11億元, 實施城市重點工程項目6類72項。 新建續建迎賓大道、南環城路及跨細鱗河大橋、東環城路、歐亞大街南段和北段等21條街路, 改造濱河大街中段、民安路等11條主次幹道, 搭建“五縱四橫”城市路網框架。 力爭白旗松花江大橋開工建設。 啟動實施東山水廠改造、中心城區汙水處理廠擴建、平安水廠新建,

完成開發區汙水處理廠擴建。 實施九龍山森林公園二期建設, 完成歐亞廣場新建、文化廣場提升和幸福廣場綠化, 打造廟景山森林公園花海景觀, 美化城市東、西出口, 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 推進合成藥業、黨校等5個區域棚戶區改造。 優化公交線路, 設立港灣式公車停靠站。

堅持生態保護常態化。 深入推行河長制。 加快推進城區順水河、黃泥河、二道河水生態治理, 實施細鱗河、卡岔河水體達標治理, 完成細鱗河沿岸鄉鎮生活汙水處理工程建設, 實施沙河水庫、響水水庫水源地綜合整治, 確保轄區主要河流及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穩定達標。 深入推進大氣污染防治。 加強城區燃煤鍋爐達標治理, 全面取締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規劃建設熱水配送中心。推進平安、上營、亮甲山等鄉鎮生物質集中供熱試點。

突出成果共用

增強民生做實保障力

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圍繞“十化”工作機制,繼續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年內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100人以上、省級貧困村退出10個。積極推進“光伏+農業”,鞏固擴大光伏扶貧專案收益。落實農業特色產業專案120項以上,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職業高中、第三中學、第四小學等7所學校校舍新建。完成市人民醫院主體工程和市中醫院建設,全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加強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強化醫療配置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整體水準。

規劃建設熱水配送中心。推進平安、上營、亮甲山等鄉鎮生物質集中供熱試點。

突出成果共用

增強民生做實保障力

堅持精准扶貧、精准脫貧,圍繞“十化”工作機制,繼續加大脫貧攻堅力度,年內實現農村貧困人口脫貧2100人以上、省級貧困村退出10個。積極推進“光伏+農業”,鞏固擴大光伏扶貧專案收益。落實農業特色產業專案120項以上,保障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大力發展社會事業。堅持教育優先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實施職業高中、第三中學、第四小學等7所學校校舍新建。完成市人民醫院主體工程和市中醫院建設,全面推行分級診療制度,加強藥品和醫療器械監管,強化醫療配置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整體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