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安全文化助推龍江治安防控提檔升級

安全龍江行、安全文化驛站、龍警小妹、宣講小分隊……如今, 安全文化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 飄到黑龍江各地企業廠礦、社區校園, 飄到家庭院落、田間地頭, 飄進百姓心裡。

去年以來, 全省公安宣傳部門發揮自身優勢, 以提高全社會安全防範能力, 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為宗旨, 努力推動全警化、延伸化、常態化安全文化建設向縱深發展。

他們組建400支安全文化宣講隊, 有義務宣講員1500餘人;組織宣講員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開展安全文化宣講1731場;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平臺, 深入重點單位開展防詐騙、防火拒毒及相關法律知識宣講工作,

累計受眾500余萬人。 去年以來, 全省刑事類警情發案率同比下降12.7%, 治安類警情發案率同比下降6.3%;火災類警情發案率同比下降39.1%……一個個可喜資料, 折射出全省安全文化宣講員的辛勤汗水和無私奉獻。

正因為安全文化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的強大支撐作用,

如今在黑龍江, 人人講安全文化, 人人與平安同行, 全省公安工作整體水準持續提升, 人民群眾的安全感、獲得感直線上揚。 安全文化建設與推廣, 使社會公眾從“要我安全”轉變為“我要安全”, 從消極被動轉換為積極主動增強安全意識, 實現社會安全文化的價值認同。

全面部署

把脈安全文化頂層設計

“把安全文化教育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體系, 採取以案說法等形式, 讓安全文化入腦入心, 善於運用新思維、新辦法, 調動社會成員, 維護社會公共安全, 形成共同防控風險新能力。 ”這是2015年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求。

在幾乎沒有可資借鑒的情況下, 大慶公安勇於改革創新,

創造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具有鮮明大慶公安特色的安全文化的一系列做法, 為全省安全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作出了有益嘗試,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為推動全省安全文化工作深入開展, 2017年6月, 黑龍江省公安廳從各地市公安機關抽調28名優秀宣講幹部, 組成8個工作組對全省安全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交叉互檢。 檢查中, 各小組説明被檢單位解決工作中的瓶頸問題, 深入挖掘當地安全文化宣傳工作亮點、選樹品牌, 推廣好的經驗做法, 開拓了視野, 打通了“任督二脈”, 宣傳幹部開始“熱”起來, 真正體會到安全文化的重要性, 為接下來通過“一局一品”、有針對性、有實效性、有創新性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注入了新的活力。

從2016年7月開始謀篇佈局, 到如今的初見成果, 歷時一年多的時間, 全省上下“人人參與安全文化建設、人人營造安全文化氛圍、人人傳播安全文化知識、人人享用安全文化成果”的良好社會環境已初步形成, 安全文化就像電波一樣, 一波一波輸入到社會的神經末梢,

在潛移默化中防範風險的發生。

雷厲風行

點燃安全文化宣講激情

2017年9月19日, 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安全文化宣講隊誓師動員大會在省公安廳舉行。 省公安廳領導向全省20個地市安全文化宣講分隊授發了隊旗, 宣講分隊代表莊嚴宣誓, 表示將用真心、真情、真意為群眾送上精彩的安全文化宣講。

安全文化宣講隊要發揮好安全文化宣傳組織動員、鼓舞士氣、促進和諧的作用, 把人民公安為人民的良好形象展現在人民群眾面前, 宣講好安全文化理念, 讓人民群眾在宣講過程中學到安全知識, 在宣講氣氛裡關注安全文化、理解安全文化、運用安全文化, 警民攜手、共同努力……黑龍江省公安廳黨委在誓師動員大會上對宣講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

隨後,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紛紛行動。9月22日,鶴崗市公安局召開“迎接十九大、忠誠保平安”安全文化宣講啟動儀式;9月25日,伊春市公安局舉行安全文化宣講活動啟動儀式;9月26日,綏化市望奎縣公安局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宣講活動;9月27日,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公安局成立首支縣級安全文化宣講小分隊;9月29日,雙鴨山市公安局舉行安全文化宣講隊誓師動員大會,局長為13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授隊旗……

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先後組建376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集結宣講員1300餘人。

誓師大會後,全省各地宣講員的激情被點燃,“安全文化宣講隊”微信群迅速組建,“安全文化驛站”公眾號隨即開通,“城市+鄉村”“線上+線下”“傳統+創新”,各式各樣的宣講活動全面開花,公安宣傳幹部的認同感與責任感被全面啟動。“從事公安宣傳工作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激情過,大家都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幹勁兒

作為宣傳幹部,讓安全文化植入老百姓的頭腦中,從而減少和杜絕可防性案(事)件的發生,這是我們所肩負的最大使命。”大慶市公安局新聞中心民警曹建龍說。

全面覆蓋

構建安全文化宣傳的“經緯度”

在哈爾濱市中山路與和平路交叉口,一個卡通女警形象的宣傳板立在行人等候區,上面寫明瞭行人違法過馬路的處理規定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法條。

“只要是群眾經常活動的地方、經常出入的場所、經常留意的部位,我們都要做好安全文化提示,讓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加深記憶、強化認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

為了讓安全文化宣講全面覆蓋,全省各地市公安機關認真分析影響本地平安穩定的突出因素,結合地理特點、治安形勢及群眾文化水準各不相同的實際,用“一局一品”帶動當地安全文化深入推進,形成了別具一格、百花齊放的安全文化傳播新格局。

結合社會關注熱點進行安全文化傳播。2017年9月25日、26日,黑龍江安全文化宣講隊結合近期全國高校多發的電信網路詐騙、涉毒犯罪等案件,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辦了專題講座,2000余名新生聆聽了講座。部分在校師生在安全文化宣講隊隊旗上簽名,成為安全文化宣講隊校園志願者。9月28日,牡丹江安全文化分隊來到當地社區,舉辦了3期題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提高公共安全防範意識,珍愛生命共創平安社會》《依法上訴,理性維權》的講座,以真實的案例講述毒品的嚴重危害,傳授居民遇到糾紛應如何合理表達訴求。

9月28日,黑龍江林業安全文化宣講分隊走進傢俱製造企業,開展以“珍愛生命,遠離火災”為主題的消防安全培訓。

針對重要時間節點和部位場所進行宣講。2017年9月20日,佳木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邀請轄區居民代表、居委會幹部,組織開展警營開放日活動,圍繞消防安全培訓、警營生活展示、警民和諧互動主題,讓百姓懂得安全知識,瞭解警營生活。針對容易發案的場所部位“因地傳播”,10月2日,雙鴨山安全文化宣講分隊在出城卡口對過往車輛開展安全文化宣講,向過往車輛司機及行人宣傳講解日常交通安全知識及違反交通規則駕車的危害性;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因人傳播”,9月20日,黑河安全文化宣講分隊以“別讓孩子的學費進騙子的口袋”為主題,走進黑河學院進行反詐騙知識宣傳;融入群眾生產生活“跟進傳播”,9月23日,哈爾濱安全文化宣講分隊來到哈爾濱市委辦公廳,向公職人員宣講“路暢民安、你我心願”向主題的交通安全知識;抓住與群眾交流的機會“隨時傳播”,大興安嶺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通過在客運站擺放宣傳展板、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片等方式進行宣講。截至目前,各地安全文化宣講分隊共發放宣傳單80余萬份,發送提示短信30萬條,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宣講1700餘場。

在不同專項安全防範宣傳日和時間節點,全省各地市也都有的放矢、穩步跟進。在“110宣傳日”,重點宣傳“有事撥打110”;在“5·15”全國打擊經濟犯罪宣傳日,重點傳播如何預防非法集資等經濟犯罪常識;在“6·26”國際禁毒日,開展“禁毒龍江行”系列活動,重點傳播“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在“11·9”全國消防安全宣傳日,重點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一年一年,我們把它過成節日,過成儀式,過成日子。那些歡樂、碰撞、夜晚、委屈,甚至淚水,都是這些日子的基因,最後長成一棵小樹,長成一片草原,長成心中的樣子。交通是移動的生活方式,交通安全宣傳是我們的一個情懷。”12月2日,在“全國交通安全日”宣講活動結束後,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宣傳大隊一位民警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感慨。

全警傳播

共築安全文化宣講“快車道”

為了讓安全文化宣講切實起到提升全社會安全意識的作用,預防和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黑龍江安全文化宣講隊不斷創新傳播載體、傳播形式,讓安全文化在全省遍地開花。

58歲的於森是大慶市公安局新聞中心民警,也是一名安全文化宣講員。為了讓安全文化真正走進百姓心中,他創作了《防詐騙 管的寬》等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快板書。“安全文化不能光靠嘴巴說,也要走好群眾路線、用好百姓語言。社區居民在娛樂中打著快板念著詞,很快就把安全知識熟記於心了。”於森說。

安全文化傳播是每名公安民警不可推卸的責任。按照“人人是傳播者、人人是參與者、人人是受益者”的要求,黑龍江省安全文化宣講隊堅持全警參與、全警傳播,無論地市還是縣區,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無論何種職務、什麼崗位,都要加入其中。社區民警利用給群眾辦理證照、入戶調查、資訊收集等機會,隨時答疑解惑;交通民警在駕駛人考試、車輛登記、路面執勤、查處違法、車輛年檢等工作中,隨時向駕駛人進行交通安全提示;治安民警結合特定時期的治安形勢,及時發佈動態性、預警性資訊,提出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和建議……通過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傳播活動,建立良好的警民互動關係,共同築起安全文化傳播快車道。

記者在基層採訪時瞭解到,說起安全文化宣講活動,市局、分局比縣局、派出所容易搞,學生比職工熱情度高,城市比農村氛圍濃。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宣講活動,老百姓對安全文化知識的渴求度越來越高。“一開始到農村進行宣講,農民朋友都不太配合,覺得耽誤時間、沒有用,還不如在家睡覺來得實在。後來我們轉變方法,開始講老百姓的身邊事,用百姓語言講身邊真實案例,他們不僅願意聽了,而且聽得過癮、學得透徹,甚至還有人提出了私人定制要求。”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公安局宣講員楊智濤說。

牡丹江市公安局為改變傳統宣講的刻板模式,為市局宣講隊員量身設計了“公共安全大叔”“消防小哥”“反詐一姐”“禁毒之花”“交警小妹兒”“法制衛士”“打假衛士”“反扒能手”等接地氣的個性化昵稱。在宣講過程中,他們就像隔壁大叔、鄰家小妹一樣與百姓零距離交流,提升了宣講活動的感染力。

“安全文化傳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貫穿於公安工作始終。在推進安全文化宣講過程中,每個地市、每個部門、每名民警都是傳播安全文化的主體。”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只有民警熱情度高了,安全文化宣傳才能搞得好,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實惠。”

網路傳播

暢通安全文化“動車組”

通過網路汲取資訊已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幾乎成了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所以,新形勢下通過網路媒介宣傳安全文化、講述員警故事,成了年輕一代公安宣傳人探索全新宣傳途徑的努力方向。

2017年3月初,黑龍江省公安廳新聞中心悄然開通了“龍警小妹”網路直播平臺,通過網路點對點的宣傳方式,把安全文化快捷地傳遞給受眾,彌補了傳統宣傳方式受眾群體相對單一、有效宣傳率低的缺陷。在最新一期直播中,網友點擊量突破100萬人次。也就是說,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內,就有100多萬名受眾通過直播學到了安全文化知識。

“如此熱烈的社會反響對我們民警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我們還將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和關注的熱點問題,貼近群眾、不忘初心地傳播下去,讓公安文化深入人心,讓員警故事打動人心。”“龍警小妹”呂暢說。

除“龍警小妹”之外,齊齊哈爾、伊春、大慶等地公安機關也精心挑選市局直屬各部門和警種的骨幹民警,以長期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嫺熟的業務知識為優勢,借助“一直播”“水滴直播”等手機網路直播平臺,圍繞交通安全、禁毒知識和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等主題,用幽默風趣、群眾喜愛的方式和語言,吸引線民關注安全文化,與線民線上交流。

9月10日,寶清縣公安局的“龍防雲”平臺資訊員報送資訊稱,村民劉某和兒子正在鬧家庭矛盾,劉某揚言要殺兒子。這一資訊經系統自動流轉、分類之後,很快形成指令下達到當地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發現劉某在其兒子單位門外叫駡,便立刻將其控制,在劉某身上搜出已經上膛的火藥槍,後又在其家中搜出用來製造槍支的工具,及時消除了一個重大隱患。

媒體傳播

開闢警媒協同的“黃金檔”

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宣講的知曉率,擴大宣講活動的受眾範圍,全省各地公安機關積極與媒體協作,巧借媒體平臺,實現受眾率的飛速提升。

牡丹江市公安局借力市傳媒集團每週播出的“黨員大走訪,電視進社區,真情在一起”活動,組織安全文化宣講員與媒體服務隊一起走進社區,深入群眾中講解安全文化知識,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法律諮詢服務;佳木斯市公安局牢牢佔據電視、廣播、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主戰場,與各級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形成了“講好員警故事,發好公安聲音,樹好員警形象”的安全文化宣講工作新格局;大慶市公安局依託與市交通廣播合辦的“田野警官@你”和“大慶交警”等一系列欄目,傳播安全文化,贏得百姓點贊……部分地市還積極與廣播節目“行風熱線”合作,有效運用這一大眾化宣傳平臺受眾面廣、收聽率高的特點,選派宣講員在“行風熱線”直播中開展宣講。通過借力各媒體平臺,不斷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安全習慣。

2017年6月,綏化市退休職工老張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其參與非法洗錢活動,讓他進行轉帳。對方言之鑿鑿,老張一時間不知所措。但他突然想到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冒充公檢法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例,便果斷放下了電話。之後經與子女和員警核實,確定這是騙人的伎倆。老張感慨地說:“多虧了電視上的警情提示,才讓我避免了損失啊。”

特色傳播

挖掘文化輻射的新載體

為了讓廣大群眾進一步加深對安全文化的理解,將安全文化的理念銘記於心,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製作了《大學生為何頻陷“校園貸”》《不走違章路 邁開平安步》《小學生防拐騙》等系列安全文化宣傳片。這些宣傳片以一個個鮮活的事件和案例、生動的鏡頭語言,將安全文化帶進千家萬戶,喚醒人們的安全防範意識,打造人人盡責、人人參與的命運共同體。

“當你想要借助‘校園貸’滿足自己高消費欲望時,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要這樣做,將有效避免你陷入貸款漩渦;當你想要翻越欄杆過馬路的時候,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要這麼做,你的生命在咫尺間得到救贖……這就是我們拍攝宣傳片的目的。”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

借鑒大慶市公安局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哈爾濱市公安局東萊派出所“東萊精神”教育基地等單位的經驗,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積極建設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並向社會團體和個人開放。

在大慶市車管所和西城停車場附近,筆者看到一個集安全文化類比設施、各類安全標識、交通事故車輛展示等於一體的交通安全文化教育基地,面向市民開放。在這裡,設有安全文化廊、法制宣傳廊、安全文化傳播角等,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大興安嶺行署公安局在新建設的員警文化主題公園中,利用宣傳欄、風雨亭宣傳防火防盜、防電信網路詐騙、交通安全等常識,公園大螢幕定時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綏芬河市公安局廣泛組織發動廣場舞“大媽”、臨街商戶等熱心群眾,發揮各自優勢,成為安全文化義務宣傳員、警情資訊收集員、安全防範協理員。

為了拓展安全文化的新載體,全省公安宣傳人還集思廣益,將安全文化知識編排成二人轉、戲曲,編寫成“口袋書”“安全謠”,還通過喊麥、快閃等形式,增強安全宣傳的影響力。由佳木斯市公安局推送的《有一種安全感,叫做我的後盾是“中國”》《最美婚紗照——當你的秀髮拂過我的鋼槍》,被公安部宣傳局的“警苑心語”微信公眾號採用;由哈爾濱市公安局民警金鋼創作的系列警營歌曲也深受百姓喜愛。

培養安全防範生力軍

“講安全文化,與平安同行。在安全感提升的同時,我們的幸福感也在提升。”這是許多黑龍江百姓提到安全文化建設時道出的感慨。

作為龍江公安創新社會治理的新載體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有效支撐,安全文化建設不僅密切了警民關係,為警民溝通搭建起一座橋樑,還在維護社會治安穩定、預防和減少各類違法犯罪、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從龍江公安安全文化建設取得的實效中,可得出三大借鑒和啟示: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實”字上下功夫。筆者在基層走訪時看到,各地公安機關在開展安全文化宣講前都找准了符合本地特點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瞭解當地治安情況、發案走勢和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有針對地進行安全宣講,打造了一支預防違法犯罪的生力軍。截至去年11月,大慶、鶴崗、黑河等地刑事、治安案件同比發案率皆呈兩位數下降。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真”字上下功夫。過去的普法宣傳、街面宣傳雖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範作用,但由於只停留在淺表式的輸出中,效果並不理想。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充分調動公安宣傳民警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的熱情,使得越來越多百姓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橫空出世。真實的案例、鮮活的場景、親和的宣講,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公安宣傳的力量。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恒”字上下功夫。行百里者半九十。安全文化宣講,不能轟轟烈烈搞一陣子就偃旗息鼓。正如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所說,“我們不僅要敲鑼打鼓造出聲勢,還要把這股勁兒一直延續下去,將安全文化的旗幟插遍龍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龍江公安社會治理創新的一項新機制,安全文化建設正以準確的定位、形象的語言、務實的措施,打造出龍江公安特色新品牌。

隨後,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紛紛行動。9月22日,鶴崗市公安局召開“迎接十九大、忠誠保平安”安全文化宣講啟動儀式;9月25日,伊春市公安局舉行安全文化宣講活動啟動儀式;9月26日,綏化市望奎縣公安局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宣講活動;9月27日,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公安局成立首支縣級安全文化宣講小分隊;9月29日,雙鴨山市公安局舉行安全文化宣講隊誓師動員大會,局長為13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授隊旗……

在一個多月時間裡,全省各級公安機關先後組建376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集結宣講員1300餘人。

誓師大會後,全省各地宣講員的激情被點燃,“安全文化宣講隊”微信群迅速組建,“安全文化驛站”公眾號隨即開通,“城市+鄉村”“線上+線下”“傳統+創新”,各式各樣的宣講活動全面開花,公安宣傳幹部的認同感與責任感被全面啟動。“從事公安宣傳工作多年,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激情過,大家都感覺渾身有使不完的幹勁兒

作為宣傳幹部,讓安全文化植入老百姓的頭腦中,從而減少和杜絕可防性案(事)件的發生,這是我們所肩負的最大使命。”大慶市公安局新聞中心民警曹建龍說。

全面覆蓋

構建安全文化宣傳的“經緯度”

在哈爾濱市中山路與和平路交叉口,一個卡通女警形象的宣傳板立在行人等候區,上面寫明瞭行人違法過馬路的處理規定等一系列交通管理法條。

“只要是群眾經常活動的地方、經常出入的場所、經常留意的部位,我們都要做好安全文化提示,讓老百姓在潛移默化中加深記憶、強化認識,提高安全防範能力。”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

為了讓安全文化宣講全面覆蓋,全省各地市公安機關認真分析影響本地平安穩定的突出因素,結合地理特點、治安形勢及群眾文化水準各不相同的實際,用“一局一品”帶動當地安全文化深入推進,形成了別具一格、百花齊放的安全文化傳播新格局。

結合社會關注熱點進行安全文化傳播。2017年9月25日、26日,黑龍江安全文化宣講隊結合近期全國高校多發的電信網路詐騙、涉毒犯罪等案件,走進哈爾濱工業大學,舉辦了專題講座,2000余名新生聆聽了講座。部分在校師生在安全文化宣講隊隊旗上簽名,成為安全文化宣講隊校園志願者。9月28日,牡丹江安全文化分隊來到當地社區,舉辦了3期題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提高公共安全防範意識,珍愛生命共創平安社會》《依法上訴,理性維權》的講座,以真實的案例講述毒品的嚴重危害,傳授居民遇到糾紛應如何合理表達訴求。

9月28日,黑龍江林業安全文化宣講分隊走進傢俱製造企業,開展以“珍愛生命,遠離火災”為主題的消防安全培訓。

針對重要時間節點和部位場所進行宣講。2017年9月20日,佳木斯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邀請轄區居民代表、居委會幹部,組織開展警營開放日活動,圍繞消防安全培訓、警營生活展示、警民和諧互動主題,讓百姓懂得安全知識,瞭解警營生活。針對容易發案的場所部位“因地傳播”,10月2日,雙鴨山安全文化宣講分隊在出城卡口對過往車輛開展安全文化宣講,向過往車輛司機及行人宣傳講解日常交通安全知識及違反交通規則駕車的危害性;針對不同群體特點“因人傳播”,9月20日,黑河安全文化宣講分隊以“別讓孩子的學費進騙子的口袋”為主題,走進黑河學院進行反詐騙知識宣傳;融入群眾生產生活“跟進傳播”,9月23日,哈爾濱安全文化宣講分隊來到哈爾濱市委辦公廳,向公職人員宣講“路暢民安、你我心願”向主題的交通安全知識;抓住與群眾交流的機會“隨時傳播”,大興安嶺安全文化宣講分隊通過在客運站擺放宣傳展板、播放交通安全宣傳片等方式進行宣講。截至目前,各地安全文化宣講分隊共發放宣傳單80余萬份,發送提示短信30萬條,組織開展安全文化宣講1700餘場。

在不同專項安全防範宣傳日和時間節點,全省各地市也都有的放矢、穩步跟進。在“110宣傳日”,重點宣傳“有事撥打110”;在“5·15”全國打擊經濟犯罪宣傳日,重點傳播如何預防非法集資等經濟犯罪常識;在“6·26”國際禁毒日,開展“禁毒龍江行”系列活動,重點傳播“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在“11·9”全國消防安全宣傳日,重點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一年一年,我們把它過成節日,過成儀式,過成日子。那些歡樂、碰撞、夜晚、委屈,甚至淚水,都是這些日子的基因,最後長成一棵小樹,長成一片草原,長成心中的樣子。交通是移動的生活方式,交通安全宣傳是我們的一個情懷。”12月2日,在“全國交通安全日”宣講活動結束後,大慶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宣傳大隊一位民警在自己的朋友圈發出這樣的感慨。

全警傳播

共築安全文化宣講“快車道”

為了讓安全文化宣講切實起到提升全社會安全意識的作用,預防和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黑龍江安全文化宣講隊不斷創新傳播載體、傳播形式,讓安全文化在全省遍地開花。

58歲的於森是大慶市公安局新聞中心民警,也是一名安全文化宣講員。為了讓安全文化真正走進百姓心中,他創作了《防詐騙 管的寬》等一首首朗朗上口的快板書。“安全文化不能光靠嘴巴說,也要走好群眾路線、用好百姓語言。社區居民在娛樂中打著快板念著詞,很快就把安全知識熟記於心了。”於森說。

安全文化傳播是每名公安民警不可推卸的責任。按照“人人是傳播者、人人是參與者、人人是受益者”的要求,黑龍江省安全文化宣講隊堅持全警參與、全警傳播,無論地市還是縣區,無論是機關還是基層,無論何種職務、什麼崗位,都要加入其中。社區民警利用給群眾辦理證照、入戶調查、資訊收集等機會,隨時答疑解惑;交通民警在駕駛人考試、車輛登記、路面執勤、查處違法、車輛年檢等工作中,隨時向駕駛人進行交通安全提示;治安民警結合特定時期的治安形勢,及時發佈動態性、預警性資訊,提出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和建議……通過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傳播活動,建立良好的警民互動關係,共同築起安全文化傳播快車道。

記者在基層採訪時瞭解到,說起安全文化宣講活動,市局、分局比縣局、派出所容易搞,學生比職工熱情度高,城市比農村氛圍濃。但經過一段時間的宣講活動,老百姓對安全文化知識的渴求度越來越高。“一開始到農村進行宣講,農民朋友都不太配合,覺得耽誤時間、沒有用,還不如在家睡覺來得實在。後來我們轉變方法,開始講老百姓的身邊事,用百姓語言講身邊真實案例,他們不僅願意聽了,而且聽得過癮、學得透徹,甚至還有人提出了私人定制要求。”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公安局宣講員楊智濤說。

牡丹江市公安局為改變傳統宣講的刻板模式,為市局宣講隊員量身設計了“公共安全大叔”“消防小哥”“反詐一姐”“禁毒之花”“交警小妹兒”“法制衛士”“打假衛士”“反扒能手”等接地氣的個性化昵稱。在宣講過程中,他們就像隔壁大叔、鄰家小妹一樣與百姓零距離交流,提升了宣講活動的感染力。

“安全文化傳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貫穿於公安工作始終。在推進安全文化宣講過程中,每個地市、每個部門、每名民警都是傳播安全文化的主體。”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只有民警熱情度高了,安全文化宣傳才能搞得好,老百姓才能真正得實惠。”

網路傳播

暢通安全文化“動車組”

通過網路汲取資訊已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幾乎成了人們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所以,新形勢下通過網路媒介宣傳安全文化、講述員警故事,成了年輕一代公安宣傳人探索全新宣傳途徑的努力方向。

2017年3月初,黑龍江省公安廳新聞中心悄然開通了“龍警小妹”網路直播平臺,通過網路點對點的宣傳方式,把安全文化快捷地傳遞給受眾,彌補了傳統宣傳方式受眾群體相對單一、有效宣傳率低的缺陷。在最新一期直播中,網友點擊量突破100萬人次。也就是說,在短短的一個小時之內,就有100多萬名受眾通過直播學到了安全文化知識。

“如此熱烈的社會反響對我們民警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我們還將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和關注的熱點問題,貼近群眾、不忘初心地傳播下去,讓公安文化深入人心,讓員警故事打動人心。”“龍警小妹”呂暢說。

除“龍警小妹”之外,齊齊哈爾、伊春、大慶等地公安機關也精心挑選市局直屬各部門和警種的骨幹民警,以長期的實際工作經驗和嫺熟的業務知識為優勢,借助“一直播”“水滴直播”等手機網路直播平臺,圍繞交通安全、禁毒知識和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等主題,用幽默風趣、群眾喜愛的方式和語言,吸引線民關注安全文化,與線民線上交流。

9月10日,寶清縣公安局的“龍防雲”平臺資訊員報送資訊稱,村民劉某和兒子正在鬧家庭矛盾,劉某揚言要殺兒子。這一資訊經系統自動流轉、分類之後,很快形成指令下達到當地派出所。民警第一時間趕到事發現場,發現劉某在其兒子單位門外叫駡,便立刻將其控制,在劉某身上搜出已經上膛的火藥槍,後又在其家中搜出用來製造槍支的工具,及時消除了一個重大隱患。

媒體傳播

開闢警媒協同的“黃金檔”

為進一步提高安全文化宣講的知曉率,擴大宣講活動的受眾範圍,全省各地公安機關積極與媒體協作,巧借媒體平臺,實現受眾率的飛速提升。

牡丹江市公安局借力市傳媒集團每週播出的“黨員大走訪,電視進社區,真情在一起”活動,組織安全文化宣講員與媒體服務隊一起走進社區,深入群眾中講解安全文化知識,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法律諮詢服務;佳木斯市公安局牢牢佔據電視、廣播、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主戰場,與各級媒體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形成了“講好員警故事,發好公安聲音,樹好員警形象”的安全文化宣講工作新格局;大慶市公安局依託與市交通廣播合辦的“田野警官@你”和“大慶交警”等一系列欄目,傳播安全文化,贏得百姓點贊……部分地市還積極與廣播節目“行風熱線”合作,有效運用這一大眾化宣傳平臺受眾面廣、收聽率高的特點,選派宣講員在“行風熱線”直播中開展宣講。通過借力各媒體平臺,不斷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養成了安全習慣。

2017年6月,綏化市退休職工老張在家中接到一個陌生電話,稱其參與非法洗錢活動,讓他進行轉帳。對方言之鑿鑿,老張一時間不知所措。但他突然想到前兩天在電視上看到有人冒充公檢法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案例,便果斷放下了電話。之後經與子女和員警核實,確定這是騙人的伎倆。老張感慨地說:“多虧了電視上的警情提示,才讓我避免了損失啊。”

特色傳播

挖掘文化輻射的新載體

為了讓廣大群眾進一步加深對安全文化的理解,將安全文化的理念銘記於心,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製作了《大學生為何頻陷“校園貸”》《不走違章路 邁開平安步》《小學生防拐騙》等系列安全文化宣傳片。這些宣傳片以一個個鮮活的事件和案例、生動的鏡頭語言,將安全文化帶進千家萬戶,喚醒人們的安全防範意識,打造人人盡責、人人參與的命運共同體。

“當你想要借助‘校園貸’滿足自己高消費欲望時,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要這樣做,將有效避免你陷入貸款漩渦;當你想要翻越欄杆過馬路的時候,一個聲音告訴你,不要這麼做,你的生命在咫尺間得到救贖……這就是我們拍攝宣傳片的目的。”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說。

借鑒大慶市公安局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哈爾濱市公安局東萊派出所“東萊精神”教育基地等單位的經驗,全省各級公安機關積極建設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將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並向社會團體和個人開放。

在大慶市車管所和西城停車場附近,筆者看到一個集安全文化類比設施、各類安全標識、交通事故車輛展示等於一體的交通安全文化教育基地,面向市民開放。在這裡,設有安全文化廊、法制宣傳廊、安全文化傳播角等,市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交通安全教育。

大興安嶺行署公安局在新建設的員警文化主題公園中,利用宣傳欄、風雨亭宣傳防火防盜、防電信網路詐騙、交通安全等常識,公園大螢幕定時播放安全教育宣傳片。綏芬河市公安局廣泛組織發動廣場舞“大媽”、臨街商戶等熱心群眾,發揮各自優勢,成為安全文化義務宣傳員、警情資訊收集員、安全防範協理員。

為了拓展安全文化的新載體,全省公安宣傳人還集思廣益,將安全文化知識編排成二人轉、戲曲,編寫成“口袋書”“安全謠”,還通過喊麥、快閃等形式,增強安全宣傳的影響力。由佳木斯市公安局推送的《有一種安全感,叫做我的後盾是“中國”》《最美婚紗照——當你的秀髮拂過我的鋼槍》,被公安部宣傳局的“警苑心語”微信公眾號採用;由哈爾濱市公安局民警金鋼創作的系列警營歌曲也深受百姓喜愛。

培養安全防範生力軍

“講安全文化,與平安同行。在安全感提升的同時,我們的幸福感也在提升。”這是許多黑龍江百姓提到安全文化建設時道出的感慨。

作為龍江公安創新社會治理的新載體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有效支撐,安全文化建設不僅密切了警民關係,為警民溝通搭建起一座橋樑,還在維護社會治安穩定、預防和減少各類違法犯罪、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從龍江公安安全文化建設取得的實效中,可得出三大借鑒和啟示: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實”字上下功夫。筆者在基層走訪時看到,各地公安機關在開展安全文化宣講前都找准了符合本地特點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充分瞭解當地治安情況、發案走勢和規律,因勢而謀、順勢而為,有針對地進行安全宣講,打造了一支預防違法犯罪的生力軍。截至去年11月,大慶、鶴崗、黑河等地刑事、治安案件同比發案率皆呈兩位數下降。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真”字上下功夫。過去的普法宣傳、街面宣傳雖也能起到一定的防範作用,但由於只停留在淺表式的輸出中,效果並不理想。黑龍江省公安機關在安全文化建設中,充分調動公安宣傳民警的積極性,激發他們奮發圖強、開拓創新的熱情,使得越來越多百姓喜聞樂見的宣講形式橫空出世。真實的案例、鮮活的場景、親和的宣講,讓老百姓切實感受到公安宣傳的力量。

做好安全文化工作,要在“恒”字上下功夫。行百里者半九十。安全文化宣講,不能轟轟烈烈搞一陣子就偃旗息鼓。正如黑龍江省公安廳宣傳處處長王卓所說,“我們不僅要敲鑼打鼓造出聲勢,還要把這股勁兒一直延續下去,將安全文化的旗幟插遍龍江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作為龍江公安社會治理創新的一項新機制,安全文化建設正以準確的定位、形象的語言、務實的措施,打造出龍江公安特色新品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