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一夜之間手機就能在飛機上用了?

2018-01-21 05:01:00 作者:馬榮

這幾天關注科技新聞和民生新聞的網友一定都看到了一系列相關新聞, 即東航、海航、川航相繼放開了飛機上手機必須關機的限制, 乘客搭乘民航時, 在規定條件內可以使用手機了。 這無疑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但就此也產生了不少了疑問。

首先就是一直以來飛機上手機必須關機的規定為什麼在一夜之間就取消了?是國內的民航一夜之間都換飛機了, 還是更新了設備了?否則為什麼前一天不行, 後一天就可以了呢?

說實話, 這種疑問其實更多地表達的是一種反問, 一種質疑的態度,

即多年以來解釋“飛機上手機必須關機”這個問題的理由顯然站不住腳的, 認為國內民航業多年的規定純屬無稽之談, 拿乘客尋開心。

這裡我們認為, 乘客覺得受到了欺騙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要知道, 人的認知是有一個轉變的過程的, 對新觀點的接受也是需要時間的。 國內民航業對“手機不會對飛機航行產生影響”這種觀點接受的時間有點長罷了, 況且“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思想一直是國內處理公共事務的慣性, 所以才讓這個規定多存在了這麼多年。

如今飛機上終於可以用手機了

那麼, 手機信號會對飛行產生影響這種認知到底從何而起呢?這事兒還得從美國說起。 事實上, 最早規定飛機上不允許使用手機的並不是聯邦航空管理局, 而是聯邦通訊委員會。 也就是說, 不是民航業要求不讓手機上飛機, 而是通許也要求的。 為什麼呢?因為要保護地面通信基站。

由於飛機飛行的速度與跨度, 手機在飛機上使用就難免會在各個基站之間頻繁切換,

一部手機有可能會連接到多個基站。 而因為當時的基站設備沒有如今這麼先進, 所以這種情況就會造成負擔過重。 如此一來, 聯邦通訊委員會乾脆就禁止手機在飛機上使用了。

而這一規定也開始讓聯邦航空管理局思考這樣一個問題, 手機會產生電子信號, 飛機的通信也靠的是電子信號, 這之間會不會互相影響呢?由於當時並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明“手機信號不會對飛機通信造成影響”, 考慮到飛行的安全, 聯邦航空管理局也開始要求禁止手機上飛機。

所以儘管後來通信技術發展, 地面基站已經不再擔心手機佔用負載過高的問題, 但聯邦航空管理局仍然不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這套經驗一直都在全世界被採納,

直到後來這套理論被證偽, 美國和歐洲也都逐漸解禁, 現在中國也慢慢接受了新的理論, 開始逐步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

那麼, 為什麼是現在?其實按照國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這種指導思想, 可以繼續禁止在飛機上使用手機啊, 為什麼要現在解禁呢?其實還是因為手機的重要性在當今已經不同以往了, 失去手機通信是一件非常影響當下工作和生活的事, 已經無法不正視這個問題了。

儘管在飛機上依然只能使用處於“飛行模式”下的手機, 但是卻可以使用WiFi進行通信, 不會耽誤重要事情, 這對乘客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最後來說說飛機上的WiFi。 以當下國外航空公司的普遍經驗,

一般飛機上使用的WiFi是空地互聯服務, 但這項服務是需要收費的, 因為設備成本就比較高, 但在中國這種模式似乎比較難走的通。

目前看來, 國內的航空公司可能會最終免費提供這項服務, 但是會從其他地方收回成本, 比如廣告服務等等。 這在商業領域上將會是一片新的藍海, 電商等互聯網服務公司可能會在這中間找到新的商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