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重慶發出首張村居委會“身份證”,賦予其特別法人資格

1月19日, 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龍壽路社區居委會收到全市首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 (受訪單位供圖)

“這不是一張普通的證書, 而是我們村居委會的‘身份證’啊!”1月19日, 重慶市首張《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書》(以下簡稱《法人代碼證》), 頒發給了兩江新區人和街道龍壽路社區居委會, 該居委會成為全市首個擁有特別法人資格的居委會。

“它標誌著村居委會這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今後真正具備了特別法人資格!”拿到證書的龍壽路社區居委會主任袁衛異常激動。

袁衛表示, 村居委會日常工作需進行大量民事活動, 如建設社區公益設施、代表村集體或社區簽訂公益用品的買賣合同等。

此前, 村居委會因缺乏民事主體地位, 嚴重制約了其社會、經濟活動的正常開展, 阻礙了社區公益事業的發展和建設。

這一矛盾在農村更加明顯。 村委會還代行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集體資產的職能, 以前不具備法人資格, 法律上就無法獨立進行經濟活動, 嚴重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有了這張‘身份證’, 社區再要採購公益用品, 只需召開居民代表大會, 獲得同意後即可進入政府採購流程。 ”袁衛說, 這在以前難以想像。

這一變化, 源自2017年10月生效的《民法總則》, 明確了“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具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資格, 可以從事為履行職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動”。

2017年11月起, 我市全面開展了賦予村居委會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特別法人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工作, 陸續完成了1.1萬餘個村居委會資料錄入和比對等工作。

據瞭解, 全市8040個村委會和3099個居委會, 將陸續收到這張《法人代碼證》, 從而具備特別法人資格, 解決村居委會在辦理諸如土地確權申請、車輛購置等諸多領域的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 我市各村居委會作為獨立的特別法人後, 也要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在自身建設及管理方面要自律、自強, 自覺接受監督。 這將進一步提高城鄉社區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慧化、專業化水準, 有助於加強村居委會規範化建設, 提高村居委會服務能力, 激發基層活力, 提升社區治理水準, 促進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重慶日報

記者:陳波

編輯:崇雲豐

校對:王瓊

審核:何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