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當漫畫內容升級成為熱點,日更計畫要解決“創作問題”

“作者自身對於內容的堅持是最重要的, 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培養方式, 第一個解決的問題是‘作者想畫’。 ”

作者 | 羅立璿

這是三聲報導的第325家創業公司

漫畫行業分散的資源最近呈現出相對集中的趨勢。 除了像快看漫畫、騰訊動漫這樣的平臺公司外, 日更計畫則選擇了從編輯、發行和運營版權的環節切入, 定位為“二次元精品內容網路出版社”, 與漫畫內容生產者建立更加緊密的合作關係。

去年12月, 日更計畫宣佈獲得了近4000萬A輪融資, 由洪泰基金領投, 聯想之星跟投。 日更計畫的投資人名單還有bilibili、君聯資本、宋城演藝、松禾資本和九合創投等。

日更計畫

創始人梁鐘文向《三聲》(微信ID: tosansheng)分析, 這幾年漫畫行業較為流行的以降低品質要求來追求作品產量的思路, 也許可以解決產能問題, 但是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創作問題。 對此, 日更計畫採取的策略是採取和出版社類似的模式,

與漫畫工作室以及漫畫CP公司合作, 提供稿費和資深編輯指導, 在簽下盡可能多的好作品後再統一集中運營。

現在日更計畫已經擁有90多個線上和線下發行管道, 自有版權漫畫版權100多部, 旗下作品《實驗品家庭》的動畫正由廣州烤雞雞動畫製作中, 準備今年4月在騰訊視頻上線。 在未來, 日更計畫將儲備更多作品, 並持續進行漫畫IP的運營和開發工作。

解決平臺和內容的“牽扯”

日更計畫本來是布卡漫畫內部孵化的專案, 在2016年8月被分拆出來, 由布卡漫畫的聯合創始人梁鐘文擔任CEO。 當提到分拆的理由時, 梁鐘文表示, 核心原因還是他們意識到了, 當平臺和內容都沒有發展到一個比較穩定的狀態時, 兩種業務之間就會存在互相拉扯的現象。

梁鐘文指出, 漫畫作品需要作者奉獻出的精力比另外一個IP源頭, 網文小說要高上不少, “作者需要兼顧編劇、美術、分鏡, 還要應對產能的要求”。 這就已經對平臺的高產能需求形成矛盾。

同時, 即使是成熟作者, 從國外的經驗看來, 由於個人經驗和審美限制, 大部分人也只適合畫2-3種類型的作品。 培養出一部好作品, 不單止需要注入資金、人力, 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成本。 對於需要大量內容吸引流量來進行變現的平臺而言, “這樣很不公平”。

《龍朝大都》

但如果按照品類去快速增加不同類型的作品, 或者過度追逐當下火熱的類型, 也違反內容生產的邏輯:“解決創作問題本質跟解決農業問題是一樣的, 看到批發市場什麼好賣就種什麼這種模式早就很難賺錢了。 這就好比看到蘋果賣得好, 就讓原來種番茄的、種梨子的, 全部拔掉去種蘋果, 甚至不管土壤合不合適, 目前行業內這種情況相當普遍”。

在分拆了以後, 梁鐘文發現“舒服了很多”。 在退出以後,

日更計畫能夠獨立融資, 為簽約作品提供優於行業水準的稿費、更多的選題機會、更自由的管道傳播策略, 能更快地推動優質作品的培育和成長。

這也讓日更計畫能夠更好地發揮在平臺和創作者之間的協調作用。 本來就擁有充足的平臺經驗的日更計畫在獲得了大量的漫畫版權儲備之後, 能夠更好地和平臺對接, 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目前在國內, 日更計畫的大部分作品依然以免費閱讀、全平臺分發為主。 梁鐘文表示, 這樣做的原因是為了儘快擴大作品的影響力, 以達到動畫化或者網劇真人化的水準:“因為從本質上來說, 我認為漫畫和輕小說(日本的網路小說)應該都是to B的生意, 我們的責任就是覆蓋到足夠多的人, 加速IP擴大化的速度。”

怎麼解決創作的問題

梁鐘文始終認為應該往更重的方向去培育內容:“我們一定要做有價值的作品,因為這樣才能賺到錢。賺到錢了,我們才能站在產業裡做搭橋的事情,讓更多有價值的作品有商業化的機會。”

當被問到如何保證作品的品質保持在穩定水準時,梁鐘文解釋,首先是選人:“其實和做投資一樣,投一家公司先看創始人本身的信仰和意願,當漫畫作者願意堅持畫一個故事,才有希望。”他解釋,“作者自身對於內容的堅持是最重要的,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培養方式,第一個解決的問題是‘作者想畫’。因為在過去,大部分成功的漫畫作品培養週期都在3-5年甚至以上,戰爭是熬出來的,不是拼出來的。一個作者只要足夠勤奮,成功是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我來說,當我在各個方向都有這樣的人的時候,只要有一條線抵達了大陸,我就可以把軍隊派過去了。”

梁鐘文表示現階段日更計畫依然有比較充足的人才儲備,因為這樣的作者其實並不是以往平臺會喜歡的作者,類型更加靈活的作者更能適應平臺多樣化的需求。 “創作的本質是創作欲望,畫畫是一件你願意畫就會越畫越好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作品更新到一定長度後,品質反而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就是“做教練”訓練漫畫作者的問題。日更計畫公司內部有20多名編輯,每人可以對接4至5個作品,這些來自內地、香港和臺灣等多個地區的編輯能夠為作者避免雷區,提供關於創作基本準則和情節處理等多種建議。

同時,日更計畫擁有相當多的海外編輯和作者資源,他們和像銀杏社這種經常向集英社、講談社和小學館派遣編輯支援的出版社,也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和境外的編輯合作,是因為國內實際上也非常缺乏漫畫編輯人才,這些編輯的經驗更加充足,能為作品提供更加詳實的建議,同時也有利於培養並提高國內編輯團隊的整體水準,為未來打下可持續擴張的基礎。

《實驗品家庭》

“現在我們作品的品質已經能做到非常接近日本漫畫行業裡偏一線作者的水準。當《實驗品家庭》的漫畫在日本漫畫雜誌上刊登時,是在不需要修改的情況下,以成稿的方式直接出版的。”不過,梁鐘文解釋,這也有日本市場現在的題材高度“廢萌”(為了賣萌而賣萌)的原因,所以反而缺乏一些比較正統和過去流行的題材,正好由日更計畫的作品來填充空缺。

日更計畫重視創作品質的思路還體現在了對於動畫的開發上。“我們現在比較傾向自己控制專案,提出品質的要求,然後找合作公司承制。”梁鐘文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畏懼製作成本的支出,“之前我們也投過一些項目,做不到品質的原因大部分是成本投入不夠,在執行的時候壓縮成本,甚至基本的明暗關係、色彩關係和劇情演出都做不好。只有你做成功了才會知道究竟需要多少成本。”

梁鐘文提到,《實驗品家庭》是與烤雞雞動畫深度合作的動畫項目,經歷了很多次返工修改。“對於一個普通的動畫番劇項目,這樣折騰,這在別人眼裡看都覺得我們是瘋的”,梁鐘文說道,“但是昨天我和烤雞雞動畫的老闆打電話的時候,他感歎,前一天第5集和第6集在公司裡放完的時候,觀看的員工們無一不在鼓掌。這是做了這麼多年片子以來,頭一次看到大家如此一致的掌聲。”

接下來日更計畫依然會把很大的重心放在簽約和培育好作品上,而商業化方向則重點發力“遊戲”和“動畫電影”兩大方向。“囤作品其實和房地產有點像。比如說,國貿現在很貴,但是國貿旁邊的地很便宜,兩萬塊一平方。你是要慢慢開會討論買那塊地回來做什麼呢,還是先買回來再想?我們買得最早的作品,現在行業水漲船高,單憑稿費算,就已經漲到兩到三倍了。”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加速IP擴大化的速度。”

怎麼解決創作的問題

梁鐘文始終認為應該往更重的方向去培育內容:“我們一定要做有價值的作品,因為這樣才能賺到錢。賺到錢了,我們才能站在產業裡做搭橋的事情,讓更多有價值的作品有商業化的機會。”

當被問到如何保證作品的品質保持在穩定水準時,梁鐘文解釋,首先是選人:“其實和做投資一樣,投一家公司先看創始人本身的信仰和意願,當漫畫作者願意堅持畫一個故事,才有希望。”他解釋,“作者自身對於內容的堅持是最重要的,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培養方式,第一個解決的問題是‘作者想畫’。因為在過去,大部分成功的漫畫作品培養週期都在3-5年甚至以上,戰爭是熬出來的,不是拼出來的。一個作者只要足夠勤奮,成功是只是時間的問題。對於我來說,當我在各個方向都有這樣的人的時候,只要有一條線抵達了大陸,我就可以把軍隊派過去了。”

梁鐘文表示現階段日更計畫依然有比較充足的人才儲備,因為這樣的作者其實並不是以往平臺會喜歡的作者,類型更加靈活的作者更能適應平臺多樣化的需求。 “創作的本質是創作欲望,畫畫是一件你願意畫就會越畫越好的事情,所以我們的作品更新到一定長度後,品質反而會越來越好。”

接下來就是“做教練”訓練漫畫作者的問題。日更計畫公司內部有20多名編輯,每人可以對接4至5個作品,這些來自內地、香港和臺灣等多個地區的編輯能夠為作者避免雷區,提供關於創作基本準則和情節處理等多種建議。

同時,日更計畫擁有相當多的海外編輯和作者資源,他們和像銀杏社這種經常向集英社、講談社和小學館派遣編輯支援的出版社,也有緊密的合作關係。和境外的編輯合作,是因為國內實際上也非常缺乏漫畫編輯人才,這些編輯的經驗更加充足,能為作品提供更加詳實的建議,同時也有利於培養並提高國內編輯團隊的整體水準,為未來打下可持續擴張的基礎。

《實驗品家庭》

“現在我們作品的品質已經能做到非常接近日本漫畫行業裡偏一線作者的水準。當《實驗品家庭》的漫畫在日本漫畫雜誌上刊登時,是在不需要修改的情況下,以成稿的方式直接出版的。”不過,梁鐘文解釋,這也有日本市場現在的題材高度“廢萌”(為了賣萌而賣萌)的原因,所以反而缺乏一些比較正統和過去流行的題材,正好由日更計畫的作品來填充空缺。

日更計畫重視創作品質的思路還體現在了對於動畫的開發上。“我們現在比較傾向自己控制專案,提出品質的要求,然後找合作公司承制。”梁鐘文認為比較重要的一件事是不要畏懼製作成本的支出,“之前我們也投過一些項目,做不到品質的原因大部分是成本投入不夠,在執行的時候壓縮成本,甚至基本的明暗關係、色彩關係和劇情演出都做不好。只有你做成功了才會知道究竟需要多少成本。”

梁鐘文提到,《實驗品家庭》是與烤雞雞動畫深度合作的動畫項目,經歷了很多次返工修改。“對於一個普通的動畫番劇項目,這樣折騰,這在別人眼裡看都覺得我們是瘋的”,梁鐘文說道,“但是昨天我和烤雞雞動畫的老闆打電話的時候,他感歎,前一天第5集和第6集在公司裡放完的時候,觀看的員工們無一不在鼓掌。這是做了這麼多年片子以來,頭一次看到大家如此一致的掌聲。”

接下來日更計畫依然會把很大的重心放在簽約和培育好作品上,而商業化方向則重點發力“遊戲”和“動畫電影”兩大方向。“囤作品其實和房地產有點像。比如說,國貿現在很貴,但是國貿旁邊的地很便宜,兩萬塊一平方。你是要慢慢開會討論買那塊地回來做什麼呢,還是先買回來再想?我們買得最早的作品,現在行業水漲船高,單憑稿費算,就已經漲到兩到三倍了。”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