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廈門周邊游|懸鐘古城:到福建省離北回歸線最近的漁村走一走

生活在快速發展的大城市中

我們早已看慣了水泥跟高樓

心裡卻一直嚮往著小城的泥土

早已聽說在廈門邊上有一座

號稱“福建南大門”的小城

裡面有一座吸引著大家前往的

懸鐘古城

懸鐘城位於福建省詔安縣梅嶺鎮, 是福建省離北回歸線最近的一個漁村, 現稱南門村。 (跟廈門的梅海嶺只差一個字, 大家不要看錯了哦)

懸鐘城是一個集自然風光、區域建築藝術, 融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旅遊區。 這是一塊純淨原始的土地, 美麗而靜謐。 城堡古樹、碑林廟宇、海濤磐石、神秘傳說交相輝映,

不斷流傳…

那這座神秘的小城到底有何魅力吸引大家絡繹前往

懸鐘城建於明洪武二十年, 由江夏候周德興所建, 歷代均有重修。 朱元璋馬上得天下後, 為鞏固東南海防, 於是分別在漳州的龍海、漳浦、東山、詔安修築了四座防禦工事, 懸鐘古城便是這四大海防古城之一。

懸鐘城依山勢而建, 與東山、南澳、潮州隔海相望, 依山傍海堪稱東南海之咽喉, 且易守難攻, 位置絕佳。

古城情懷

除了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房屋面貌

還有下面這種新老房屋的組合也隨處可見

古老的房子夾在新房子中間

年輕人外出打工

老人卻喜歡待在村裡

因為這是老人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歷史由來

古城之外、良田阡陌、物產豐富,可謂是難得的膏腴之地。於是在官府與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建成了這座古城,而古城也拉開了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歷史:明朝嘉靖年間,海盜勾結官府興風作浪,燒殺搶掠,閩海告急,很快直逼懸鐘城下,朝廷當機立斷任餘大猷,戚繼光分別為正副總兵率重兵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來到懸鐘城,於是一場場可歌可泣、悲壯動人的故事開始上演!經過多次腥風血雨的征戰後,終於打垮了倭寇,找回了往日的安寧。

“余龍戚虎,殺賊如土”一句話道出了古城百姓對這兩位名將的感激與敬仰!那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故事至今仍常被提起,相信古城裡面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

歷史見證

沿一條村中小徑往南門方向幾十米,有一方醒目的石刻,上雕“勝利”,乃民國卅四年的縣長鐘日興於抗戰後所題,在自古就是抗倭前哨的英雄古城留下這樣一方紀念,可謂意味深長。南門也是古榕環抱,而且是座甕城,城內居住的村民還是把它作為日常進出的大門,無論他們是世代居住的漁民、還是當年守備軍人的後代。

一口古井卻見證了全村的發展歷史

人來人往

古井一直在這裡滋潤著全村的人民

關帝廟

懸鐘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清時期常有海賊、倭寇騷擾詔安沿海,相傳明崇禎六年(1633年)10月,海賊劉香劫掠詔安沿海一帶,圍攻懸鐘城,夜間看到有兵將巡城而不敢進犯,後輾轉探知是關帝顯靈,驚悚而不再妄動。

關帝廟是出了名的靈驗

其信徒也佈滿天下

從關帝廟往上走就是“望洋台”

一路上有各式美食任您挑選

“甘蔗汁”

“楊桃汁”

“石花”

“魚幹”

......

還有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順著小攤往前走就可以聽到海浪的聲音

但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片地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應該很熟悉

小時候家裡忙碌的時候

就會跟著大人去地裡“幹活”

倚石望洋

在懸鐘古城南門的東南部,有一塊巨石如鏡臺狀矗立在山巔,面朝大海,氣勢磅礴。石上落落大方地刻著“望洋台”三個大字,蒼勁有力,為明朝嘉靖年間福建省布政司蔡潮為鼓舞士氣所做。

站在這裡,只見處處豁然開朗,山海風光一覽無餘,舉目四顧,東望東山,西眺南澳潮州,南臨煙波浩渺的大海,且東西兩處有兩塊風動石遙相呼應,真是一處絕佳的的勝地。

“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說的不就是這裡嗎?海風徐徐,沁人心脾,風光無限,隨處可見。自由生長的樹木,嶙峋的怪石,點點漁舟,滔天巨浪,好似人在畫中游。

木棧道

站在“望洋台”可以看到蔚藍的大海

遠方似乎還有漁民留下的“印記”

到了這裡當然要到木棧道慢走一番

迎面而來的海風還有一股清新的味道

懸鐘美食

詔安對蝦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獲得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的國家級出口對蝦品質安全示範區,所以大家儘管放心的買吧~

路上的小攤還會在賣各式魚幹

好吃還不貴且手工製作很新鮮

懸鐘城人現在多半以打漁、偶爾種田為生活的主要來源,古老的捕魚技術,披星戴月的種田時光,安靜祥和的生活,日復一日的上演。

交通指南

位址:懸鐘古城位於詔安縣梅嶺鎮南門村

自駕:從廈門出發,上沈海高速到達詔安縣約180公里

動車:廈門/廈門北到詔安站下車後乘坐縣城公交到汽車站,再換乘農村客運到梅嶺鎮,隨後步行即可到達

汽車:也可以乘坐汽車前往,全程大約2.5小時左右。到達詔安汽車站之後再換乘農村客運即可。

若是厭倦了城市的喧囂煩惱,不妨掙脫所有的束縛,來到懸鐘古城,看波瀾壯闊的大海,感受這寧靜悠閒的生活……

圖文/吳煌疆

除了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房屋面貌

還有下面這種新老房屋的組合也隨處可見

古老的房子夾在新房子中間

年輕人外出打工

老人卻喜歡待在村裡

因為這是老人生活了一輩子的地方

歷史由來

古城之外、良田阡陌、物產豐富,可謂是難得的膏腴之地。於是在官府與百姓的共同努力之下建成了這座古城,而古城也拉開了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歷史:明朝嘉靖年間,海盜勾結官府興風作浪,燒殺搶掠,閩海告急,很快直逼懸鐘城下,朝廷當機立斷任餘大猷,戚繼光分別為正副總兵率重兵及赫赫有名的戚家軍來到懸鐘城,於是一場場可歌可泣、悲壯動人的故事開始上演!經過多次腥風血雨的征戰後,終於打垮了倭寇,找回了往日的安寧。

“余龍戚虎,殺賊如土”一句話道出了古城百姓對這兩位名將的感激與敬仰!那一個個鮮活動人的故事至今仍常被提起,相信古城裡面的人永遠也不會忘記…

歷史見證

沿一條村中小徑往南門方向幾十米,有一方醒目的石刻,上雕“勝利”,乃民國卅四年的縣長鐘日興於抗戰後所題,在自古就是抗倭前哨的英雄古城留下這樣一方紀念,可謂意味深長。南門也是古榕環抱,而且是座甕城,城內居住的村民還是把它作為日常進出的大門,無論他們是世代居住的漁民、還是當年守備軍人的後代。

一口古井卻見證了全村的發展歷史

人來人往

古井一直在這裡滋潤著全村的人民

關帝廟

懸鐘關帝廟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明清時期常有海賊、倭寇騷擾詔安沿海,相傳明崇禎六年(1633年)10月,海賊劉香劫掠詔安沿海一帶,圍攻懸鐘城,夜間看到有兵將巡城而不敢進犯,後輾轉探知是關帝顯靈,驚悚而不再妄動。

關帝廟是出了名的靈驗

其信徒也佈滿天下

從關帝廟往上走就是“望洋台”

一路上有各式美食任您挑選

“甘蔗汁”

“楊桃汁”

“石花”

“魚幹”

......

還有各式各樣的小玩意

順著小攤往前走就可以聽到海浪的聲音

但是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這片地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們應該很熟悉

小時候家裡忙碌的時候

就會跟著大人去地裡“幹活”

倚石望洋

在懸鐘古城南門的東南部,有一塊巨石如鏡臺狀矗立在山巔,面朝大海,氣勢磅礴。石上落落大方地刻著“望洋台”三個大字,蒼勁有力,為明朝嘉靖年間福建省布政司蔡潮為鼓舞士氣所做。

站在這裡,只見處處豁然開朗,山海風光一覽無餘,舉目四顧,東望東山,西眺南澳潮州,南臨煙波浩渺的大海,且東西兩處有兩塊風動石遙相呼應,真是一處絕佳的的勝地。

“海到盡頭天做岸,山登絕頂我為峰”說的不就是這裡嗎?海風徐徐,沁人心脾,風光無限,隨處可見。自由生長的樹木,嶙峋的怪石,點點漁舟,滔天巨浪,好似人在畫中游。

木棧道

站在“望洋台”可以看到蔚藍的大海

遠方似乎還有漁民留下的“印記”

到了這裡當然要到木棧道慢走一番

迎面而來的海風還有一股清新的味道

懸鐘美食

詔安對蝦是目前全省唯一一個獲得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的國家級出口對蝦品質安全示範區,所以大家儘管放心的買吧~

路上的小攤還會在賣各式魚幹

好吃還不貴且手工製作很新鮮

懸鐘城人現在多半以打漁、偶爾種田為生活的主要來源,古老的捕魚技術,披星戴月的種田時光,安靜祥和的生活,日復一日的上演。

交通指南

位址:懸鐘古城位於詔安縣梅嶺鎮南門村

自駕:從廈門出發,上沈海高速到達詔安縣約180公里

動車:廈門/廈門北到詔安站下車後乘坐縣城公交到汽車站,再換乘農村客運到梅嶺鎮,隨後步行即可到達

汽車:也可以乘坐汽車前往,全程大約2.5小時左右。到達詔安汽車站之後再換乘農村客運即可。

若是厭倦了城市的喧囂煩惱,不妨掙脫所有的束縛,來到懸鐘古城,看波瀾壯闊的大海,感受這寧靜悠閒的生活……

圖文/吳煌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