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快來看看全省科技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工作會議上發言代表都說了什麼?

在今天舉行的2018年全省科技創新和智慧財產權工作會議上, 有多位與會代表分別做了精彩的交流發言。

快來看看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杭州國家高新區(濱江)科技局局長 湯茵

杭州高新區(濱江)全面實施“產業引領、創新驅動、產城融合、民生優先”四大戰略, 在省科技進步水準綜合評價中連續八年名列第一, 在科技部最新公佈的147個國家級高新區中綜合排名第四。

一、推進科技平臺建設。

結合產業特色, 建設了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 打造一流創新創業環境, 有效促進高新技術產業向更高、更精、更尖方向發展。

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深化推進產業創新服務體系、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人才國際化機制等創新改革, 著力破解發展中的難點阻點。

三、加大科技研發投入。 充分發揮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科技稅收政策杠杆作用, 在企業產生研發投入的第一年即給予補助, R&D投入占GDP比重保持在13%左右, 居全國第一。

四、打造“雙創”孵化體系。 強化“大孵化器”理念, 實現孵化器的投資多元化、管理專業化、服務精准化。 在全省率先推行工位註冊, 有效地幫助企業降低創業成本。

五、搶佔科技人才高地。 “人才帶技術, 技術變專案,

專案融資金, 實現產業化”已成為濱江區產業發展的基本路徑。 不斷創新探索營造適宜人才創新創業的環境, 引導企業識才用才, 有效集聚和培育各類人才團隊。

六、強化智慧財產權戰略。 正式上線運行智慧財產權一站式管理服務平臺, 成功引進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品牌機構7家, 物聯網產業智慧財產權運營基金募集社會資金1.2億元, 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約4億元;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86件。

嘉興市科技局局長 陳新友

堅持把創新驅動發展擺在核心位置, 積極推進“四城聯建”(即“國家科技進步示範市、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浙江省區域創新體系副中心”), 加快建設“兩區一城一走廊”, 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一、抓改革試點。 以建設省級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為契機, 出臺科技新政二十條、人才新政三十條、高新技術企業育苗造林計畫等一攬子政策, 推動實現滬嘉兩地創新券流通使用, 有力增強了科技創新的制度供給。

二、抓主體培育。 強化培育、招商、引導、幫扶四大舉措,

加快培育多層次創新企業體系。 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創歷史新高, 15家企業入圍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新增省級企業研究院27家、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70家, 均列全省第2。

三、抓平臺建設。 多層次、全方位搭建創新平臺。 嘉興秀洲國家高新區位居全國新獲批的國家高新區之首;嘉興科技城入圍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嘉善、平湖成功獲批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家單位入圍首批省級高新技術特色小鎮;4家單位入圍首批省級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

四、抓資源集聚。 把滬嘉杭G60科技創新走廊作為打造浙江“大灣區”的重要載體、創建浙江省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的戰略支撐, 舉辦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論壇, 發佈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宣言。實施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戰略,不斷集聚優質創新資源。

五、抓創新生態。以“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和“一院一園一基金”模式先後引進清華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等3家研究院,新增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3個,引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46名(累計215名)。推進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科技專營機構實現縣域全覆蓋,專利權質押貸款登記額13.3億元,列全省第2位。

金華市科技局局長方洪海

秉持“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理念,自覺把主責主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全力推進創新創業,以黨建引領創新,金義科創廊道全面啟動建設,國家高新區創建有序推進,“四轉一創”多項考核指標翻番完成,專利質押貸款完成率、技術市場交易額增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幅等指標名列前茅。

一是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扛起主體責任。自覺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把抓好党建作為首要任務,按照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從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品牌上全面加強党的建設。

二是配強力量,以高度的思想自覺牢固戰鬥堡壘。配強黨務幹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創新黨建工作載體,探索“網路+” 黨建新機制,打造黨建特色品牌,開展“科創先鋒微櫥窗”、科技尚週末等活動,努力把黨支部建設成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強大戰鬥堡壘。

三是挺紀在前,以高度的紀律自覺築牢廉政底線。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定期召開廉情分析會,做到黨風廉政建設與科技創新業務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實現“同頻共振”。堅持制度管人,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完善風險防控機制,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抽查,用好“四種形態”馳而不息糾“四風”。

四是拉高標杆,以高度的行動自覺爭做模範先鋒。注重典型引路,營造見賢思齊、知行合一、比學趕超的氛圍。圍繞中心工作任務,自加壓力,自提標杆,廣泛思想發動,形成“不分你我,全力以赴,勇打頭陣,齊做尖兵”的良好氛圍。

寧波市鎮海區科技局局長 李德軍

近年來,鎮海區以“五大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122345”科技創新攻堅計畫,即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創建兩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設立兩支基金,辦好三項大賽,實施四個計畫,培育五個孵化器,成效明顯。

一、抓制度建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建立了“科技講壇”學習制度、科技情報收集制度等工作機制,全面完善科技管理各項工作規範。

二、抓成果轉化。積極培育科技成果買方市場,打造了科技成果轉化周、科技成果供應商大會等品牌活動,成立區級技術經紀人協會,引進巨加值科技評估公司,解決科技成果定價難問題,首創了“科技市場+”的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管理機制。

三、抓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壯骨工程”、科技型企業“強心工程”,預計2017年R&D投入占區屬GDP比重達3.35%。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20%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出占了規上總產值的70%。2017年底專利授權總數和授權發明專利數分別是2011年的305.5%、358.6%。

四、抓載體建設。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全力推進特色產業培育、高端人才集聚、重大專案引進,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創業孵化服務,騰訊工業雲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成功落戶,建成省級特色小鎮——鎮海i設計小鎮。

五、抓人才引進。通過三項品牌賽事吸引人才、專案來鎮海創新創業,強化以院士為核心的高端智力引進和服務工作,建立高端“智庫”, 建有國家級院士工作站1家、市級院士工作站7家、省級以上學會服務站2家,全年共吸引21個優質新興產業創業項目註冊落戶。

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代表

湖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志芳

湖州市連續5年獲得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市,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成功獲批湖州莫干山國家高新區。2017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增長60%,增幅列全省第1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列全省第3位;GDP增長8.5%,增幅列全省第2位。

就如何抓工作,談幾點體會和感受:爭取各方支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爭取領導的重視,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平時要多商量多溝通,爭取兄弟部門的配合支持,尤其是財政、統計等部門。圍繞工作大局是做好工作的重點。科技工作必須圍繞大局,緊貼中心。比如,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作為湖州加快趕超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們就把爭取更多創新資源加速集聚作為工作的重要方向。突出均衡發展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湖州科技創新各項指標完成得不錯,大都處在全省3、4位,各個縣區也都相對均衡,相互之間差距不大,大家齊頭並進,而不是參差不齊,且各自特色鮮明,各有各的亮點和品牌。講求方式方法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注重目標引導,且預設的目標要科學合理,這樣才能把精力集中到努力完成任務上來;注重重點牽引,每年要列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工作實效;注重考核指引,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帶好班子隊伍是做好工作的關鍵。要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從嚴管黨治党,重視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注重選拔做事的人、實幹的人、擔當的人、品行好的人,形成良性工作迴圈;樹立嚴管的工作取向,從我做起,從嚴要求,從嚴管理。

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 高翔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榮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是在國家、浙江省、相關部委和學校支持下,長期聯合攻關與耕耘的結果。我談三點感受。

第一,是需求也是責任。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每年消費了約全世界一半的煤炭。煤炭燃燒排放的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汞和三氧化硫等多種煙氣污染物,是造成我國近年來區域灰霾等大氣複合污染的重要原因。作為能源環保科技工作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第二,是機遇也是挑戰。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各級科研專案長期以來的持續支持。面對研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挑戰,團隊依託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環境保護燃煤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積極實施自主創新和聯合攻關,攻克了高效率、高可靠、高適應、低成本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第三,是合作也是服務。先後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嘉華電廠等企業產學研用合作,解決了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台實現超低排放的大型燃煤機組。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實現了規模應用,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團隊與企業共同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5項,為國家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戰略實施及中國清潔高效煤電體系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第二屆浙江省專利金獎獲獎專案代表

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孫曉安

智慧財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更加凸顯。只有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才能更好地支撐企業的創新發展。結合工作談三點體會:

一是重引進,促轉化。諾爾康正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才開啟了創業之路。通過對先進技術的不斷消化,再吸收,克服重重技術難關,終於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2011年9月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拿到人工耳蝸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企業。

二是重研發,舍投入。技術創新就是生命力。公司成立之初就建有美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300萬美元以上,關注研究世界神經電子領域最新技術,不斷吸引高層次人才加盟。同時與全球人工耳蝸的權威機構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不斷完善新技術開發前沿產品。

三是重規範,促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化是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基礎。2015年,公司通過《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建立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手冊,制定19項程式控制檔和制度,打通創造、運用、保護環節,重視專利的挖掘和佈局,形成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使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貫穿整個產品研發的始終。目前,公司目前擁有14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2項,先後獲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浙江省專利金獎。

圖片:占忠華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發佈滬嘉杭G60科創走廊建設宣言。實施引進大院名校共建創新載體戰略,不斷集聚優質創新資源。

五、抓創新生態。以“政、產、學、研、金、介、用”七位一體和“一院一園一基金”模式先後引進清華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等3家研究院,新增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3個,引育國家“千人計畫”專家46名(累計215名)。推進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科技專營機構實現縣域全覆蓋,專利權質押貸款登記額13.3億元,列全省第2位。

金華市科技局局長方洪海

秉持“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理念,自覺把主責主業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全力推進創新創業,以黨建引領創新,金義科創廊道全面啟動建設,國家高新區創建有序推進,“四轉一創”多項考核指標翻番完成,專利質押貸款完成率、技術市場交易額增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增幅等指標名列前茅。

一是提高站位,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扛起主體責任。自覺履行黨建主體責任,把抓好党建作為首要任務,按照党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要求,從思想上、政治上、作風上、品牌上全面加強党的建設。

二是配強力量,以高度的思想自覺牢固戰鬥堡壘。配強黨務幹部,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創新黨建工作載體,探索“網路+” 黨建新機制,打造黨建特色品牌,開展“科創先鋒微櫥窗”、科技尚週末等活動,努力把黨支部建設成為推動創新創業的強大戰鬥堡壘。

三是挺紀在前,以高度的紀律自覺築牢廉政底線。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年度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定期召開廉情分析會,做到黨風廉政建設與科技創新業務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實現“同頻共振”。堅持制度管人,堅持問題導向,制定完善風險防控機制,開展專項檢查、重點抽查,用好“四種形態”馳而不息糾“四風”。

四是拉高標杆,以高度的行動自覺爭做模範先鋒。注重典型引路,營造見賢思齊、知行合一、比學趕超的氛圍。圍繞中心工作任務,自加壓力,自提標杆,廣泛思想發動,形成“不分你我,全力以赴,勇打頭陣,齊做尖兵”的良好氛圍。

寧波市鎮海區科技局局長 李德軍

近年來,鎮海區以“五大工程”為抓手,大力實施“122345”科技創新攻堅計畫,即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創建兩個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設立兩支基金,辦好三項大賽,實施四個計畫,培育五個孵化器,成效明顯。

一、抓制度建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建立了“科技講壇”學習制度、科技情報收集制度等工作機制,全面完善科技管理各項工作規範。

二、抓成果轉化。積極培育科技成果買方市場,打造了科技成果轉化周、科技成果供應商大會等品牌活動,成立區級技術經紀人協會,引進巨加值科技評估公司,解決科技成果定價難問題,首創了“科技市場+”的科技成果轉化全流程管理機制。

三、抓創新主體。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壯骨工程”、科技型企業“強心工程”,預計2017年R&D投入占區屬GDP比重達3.35%。占規上工業企業總數20%的高新技術企業,產出占了規上總產值的70%。2017年底專利授權總數和授權發明專利數分別是2011年的305.5%、358.6%。

四、抓載體建設。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中官路創業創新大街,全力推進特色產業培育、高端人才集聚、重大專案引進,打造“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全鏈條創業孵化服務,騰訊工業雲等一系列重大項目成功落戶,建成省級特色小鎮——鎮海i設計小鎮。

五、抓人才引進。通過三項品牌賽事吸引人才、專案來鎮海創新創業,強化以院士為核心的高端智力引進和服務工作,建立高端“智庫”, 建有國家級院士工作站1家、市級院士工作站7家、省級以上學會服務站2家,全年共吸引21個優質新興產業創業項目註冊落戶。

全國科技管理系統先進工作者代表

湖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王志芳

湖州市連續5年獲得黨政領導科技進步目標責任制考核優秀市,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國家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成功獲批湖州莫干山國家高新區。2017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1萬件,增長60%,增幅列全省第1位;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5件,列全省第3位;GDP增長8.5%,增幅列全省第2位。

就如何抓工作,談幾點體會和感受:爭取各方支援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爭取領導的重視,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平時要多商量多溝通,爭取兄弟部門的配合支持,尤其是財政、統計等部門。圍繞工作大局是做好工作的重點。科技工作必須圍繞大局,緊貼中心。比如,市委、市政府把爭創國家創新型城市作為湖州加快趕超發展,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三大支柱之一,我們就把爭取更多創新資源加速集聚作為工作的重要方向。突出均衡發展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湖州科技創新各項指標完成得不錯,大都處在全省3、4位,各個縣區也都相對均衡,相互之間差距不大,大家齊頭並進,而不是參差不齊,且各自特色鮮明,各有各的亮點和品牌。講求方式方法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注重目標引導,且預設的目標要科學合理,這樣才能把精力集中到努力完成任務上來;注重重點牽引,每年要列出工作重點,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工作實效;注重考核指引,切實發揮好考核“指揮棒”的作用。帶好班子隊伍是做好工作的關鍵。要把牢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從嚴管黨治党,重視加強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注重選拔做事的人、實幹的人、擔當的人、品行好的人,形成良性工作迴圈;樹立嚴管的工作取向,從我做起,從嚴要求,從嚴管理。

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獲得者

浙江大學能源工程學院教授 高翔

“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研發及應用”榮獲2017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是在國家、浙江省、相關部委和學校支持下,長期聯合攻關與耕耘的結果。我談三點感受。

第一,是需求也是責任。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費國,每年消費了約全世界一半的煤炭。煤炭燃燒排放的氮氧化物、顆粒物、二氧化硫、汞和三氧化硫等多種煙氣污染物,是造成我國近年來區域灰霾等大氣複合污染的重要原因。作為能源環保科技工作者,我們深感責任重大。

第二,是機遇也是挑戰。燃煤機組超低排放關鍵技術的研發及應用,得益於國家和地方政府各級科研專案長期以來的持續支持。面對研發過程中的技術難題和挑戰,團隊依託能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和國家環境保護燃煤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平臺,積極實施自主創新和聯合攻關,攻克了高效率、高可靠、高適應、低成本等一系列技術難題。

第三,是合作也是服務。先後與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嘉華電廠等企業產學研用合作,解決了實施過程中的各種細節問題,成為我國第一台實現超低排放的大型燃煤機組。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實現了規模應用,累計裝機容量超過1億千瓦。團隊與企業共同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15項,為國家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戰略實施及中國清潔高效煤電體系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第二屆浙江省專利金獎獲獎專案代表

浙江諾爾康神經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

孫曉安

智慧財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其作用更加凸顯。只有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才能更好地支撐企業的創新發展。結合工作談三點體會:

一是重引進,促轉化。諾爾康正是通過引進國外先進技術才開啟了創業之路。通過對先進技術的不斷消化,再吸收,克服重重技術難關,終於研發出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2011年9月成功獲得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成為了國內第一家拿到人工耳蝸醫療器械註冊證的企業。

二是重研發,舍投入。技術創新就是生命力。公司成立之初就建有美國研發中心,每年投入300萬美元以上,關注研究世界神經電子領域最新技術,不斷吸引高層次人才加盟。同時與全球人工耳蝸的權威機構保持長期戰略合作關係,不斷完善新技術開發前沿產品。

三是重規範,促保護。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規範化是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基礎。2015年,公司通過《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認證,建立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手冊,制定19項程式控制檔和制度,打通創造、運用、保護環節,重視專利的挖掘和佈局,形成完整的智慧財產權保護體系,使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貫穿整個產品研發的始終。目前,公司目前擁有14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2項,先後獲中國專利金獎、優秀獎,浙江省專利金獎。

圖片:占忠華

編輯:甘玲 校對:徐璐璐 何飄飄 施洋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