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情.鄉音》早晚的電話

文/胡全旺

自從母親去世後, 我養成了一個習慣, 早晚給在老家的父親必然打一通電話。

母親在世的時候,遠在南國的我一個禮拜給家裡一通電話, 每次接的時候, 不管是母親還是父親, 只要跟他們任何一位聊聊家常, 問候下對方就放下了電話。

那時候, 父親有母親, 母親有父親, 他們能彼此照顧, 儘管父親一輩子要強, 又有大男子主義, 在家裡絕對是男權, 母親凡事都是順從, 也不影響母親對父親的照顧。

母親在2014年的農曆正月十六突然走了, 半年的時間中, 我辭職回到北方老家陪著父親, 也和父親共同操持者家裡的一切。

後來我又回到南方, 從離開那天起, 早晚的電話形成了一個習慣。 那怕有時候電話裡沒有多少話說, 就那幾句常問的最簡單的, 還是要去堅持天天早晚的打, 並且我對在嘉峪關上班, 不愛說話性格內向又不主動聯繫交往人的弟弟做了個明確的要求, 甚至是逼他去做, 就是儘量每天給父親至少一個電話, 雖則, 這是他自己和父親的交流, 我還是強人所難了。

在打早晚電話的這件事上, 我有幾次很嚴肅的埋怨父親, 父親就在電話裡默默地聽著我的埋怨, 這跟早年他的強勢性格形成明顯對比, 我知道, 現在對於他這個快花甲之年的老人, 他能靜靜的聽我的埋怨, 是完全能理解的。 埋怨父親的原因也還是圍繞早晚電話的事,

好幾次都是我打電話回去, 電話無人接聽。

有一次我在早上打電話, 到中午斷斷續續的打了幾十個還是無人接聽, 我急了, 要距離我家十多裡路姑姑家的表弟騎車去看下咋回事, 表弟去了後, 才瞭解清楚原因, 父親的手機不知道在那裡碰的還是不小心弄的, 弄成了靜音狀態, 難怪聽不到, 父親在電話裡靜靜的, 我安慰說沒事, 調過來就好。 隨後, 我給父親就又買了一台手機寄回去, 兩台使用, 一台聽不到另一台可以聽。

還有兩次, 已經是父親有兩台手機後的事了, 他外出村裡人家, 走的急忘記帶了;去地裡幹活沒有帶, 怕弄壞。 對此, 我給父親的要求是, 無論任何時候多急, 都必須帶著手機, 最起碼口袋裡放一台。

地裡要去要麼就帶手機, 要麼就直接不要去, 手機壞了我可以買, 或者地裡直接不要做了。

其實, 在母親走了後, 我回去老家陪伴父親半年中, 我已經把家裡的牛羊等需要操心和用大量精力人力的物什處理的差不多了, 雖則, 父親很不肯, 很不忍心, 那是他和母親的血汗和記憶, 但是, 為了父親生活的輕鬆點簡單點, 我還是執拗的自作主張處理了, 最終, 我妥協了一步, 父親堅持用機械化種地, 直到去年, 父親終於完全放下了土地。

或許, 有人要問, 為何就不能把父親接到身邊, 卻為這個早晚電話這麼費勁?的確, 我跟父親我們探討過在一起生活的事, 但是, 很多時候, 很多因素和一些情結, 還得尊重現實。 不過,

對於這個形成的早晚電話模式, 我們都心照不宣的配合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