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SCI影響因數(ImpactFactor)的演算法和應用

期刊的SCI影響因數(Impactfactor, IF), 是對雜誌社的影響力的一個量化分析。 它實際上是某刊前兩年被引用論文的次數, 與該刊前兩年所發表的全部源論文數之比。

影響因數的產生和應用

在1998年, 美國科技資訊研究所所長尤金.加菲爾德(Eugene Garfield)博士在《科學家》(The Scientists)雜誌中敘述了影響因數的產生過程。 說明他最初提出SCI影響因數的目的是為《現刊目次, Current Contents》挑選和評估期刊。 目前人們所說的SCI影響因數一般是指從1975年開始, 《期刊引證報導》(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每年提供上一年度世界範圍期刊的引用資料, 給出該資料庫收錄的每種期刊的影響因數。

JCR是一個世界權威性的綜合資料庫。 它的引用資料來自世界上3000多家出版機構的7000多種期刊。 專業範圍包括科學、技術和社會科學。 JCR目前是世界上評估期刊唯一的一個綜合性工具, 因為只有它收集了全世界各個專業的期刊的引用資料, JCR光碟版有許多很好的介面,

顯示了期刊之間引用和被引用的關係。 可以告訴人們, 那些是最有影響力的期刊, 那些是最常用的期刊, 那些是最熱門的期刊。 除影響因數外還給出:期刊最新排序(Current Rank) 國際統一刊號(ISSN)、及時性索引(Immediacy Index)、刊名縮寫(Abbreviated JournalTitle) 總文章數(Total Article) 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總引用數(Total Cites)。

提供如下資料:

總被引次數( total cites ): 期刊在JCR 出版年的被引用總次數。

影響因數( impact factor): 某期刊在JCR 出版年的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JCR 出版年的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總數, 反映了該刊論文的平均被引用情況。 以期刊Lancet2011年的影響因數為例, 該刊在2009 年和2010 年發表的文獻被引總次數分別為10847 和10244 次, 2009 年和2010 年發表的論文數分別為280 和271篇, 則該刊2011年的影響因數為21091/551= 38.278。

SCI影響因數及JCR給出的以上指標,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體地說, 對以下各類人員具有多種實用價值。

(1) 出版商 掌握和監測出版動態, 掌握出版機會, 做出新的出版決策。

(2) 圖書館員 制定文獻收藏計畫和經費預算, 向讀者推薦優秀期刊。

(3) 編輯瞭解和掌握自己編輯的期刊的情況, 制訂有效的編輯規劃和辦刊目標。

(4) 資訊研究分析人員

a.跟蹤文獻計量學的發展趨勢,

b.研究學科之間及各學科內的引用模式。

c.研究學術論文生產的學問。

d.研究專業學科的發展變化趨勢。

(5) 作者(科研人員)

a.尋找和確定與自己專業有關的期刊,

b.確定論文投稿期刊,

c.證實已經發表自己論文的期刊的水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