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俄媒稱中國加快建設未來軍隊:打造"21世紀武器"追趕美國

外媒稱, 中國要求下更大氣力推動科技興軍, 增強緊迫感, 抓緊推動科技創新和進步。

據俄新社3月13日報導, 傅瑩表示, 2017年中國軍費同比增長7%, 將超過一萬億人民幣。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高級研究員瓦西裡·卡申說:“中國領導層談論推動創新的必要性已有30年, 但現在才真正著手行動。 今年初中國設立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我相信, 這種積極推動創新進程的嘗試與美國當前已在落實類似軍工學說有關。 ”

這位專家表示, 這指的是五角大樓2014年開始落實的大規模計畫——“第三次抵消戰略”。 它的目的在於將資源集中在有突破的方向上——納米生物技術、人工智慧、機器人、高超音速武器、網路安全及其他。

計畫的最終目的是打造具有高品質新能力的武器庫, 實質上就是“未來軍隊”。

卡申相信, “‘第三次抵消戰略’就是為了軍事遏制中國。 這能從美國媒體的報導、美國政治界的言論和關於新學說的科學著作中清晰看出。 當然, 中國很清楚這一點並試圖不讓美國人取得決定性的技術優勢”。

遠征力量

報導稱, 為應對新軍事威脅, 中國領導層還改革了武裝力量的組織人員結構。 專家指出, 中國尤其在拓展遠征力量的能力。 《南華早報》13日援引中國人民解放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 中國近期計畫將海軍陸戰隊從2萬擴編至10萬人。

卡申表示, “目前解放軍共有兩支海軍陸戰隊。 擴編原因有兩個。 第一, 對解放軍來說對圍繞臺灣可能發生的衝突做好準備仍是優先事項。 第二, 中國愈發重視為‘捍衛海外利益’而動用自己的武裝力量。 任務可能是從戰亂地區撤離中國公民、保護中國工程和基礎設施、參與聯合反恐行動。 ”

報導稱, 鑒於中國在非洲、中東和南美均有自己的利益, 新編隊將成為國家在世界舞臺上的主要軍事和經濟工具之一。 而且, 中國在建造萬能登陸艦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其性能可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同類艦船媲美。

有前景的方向

報導稱, 中國正在一系列其他技術上追趕美國——“21世紀武器”。 去年五角大樓宣佈, 美國偵察部門在2014年-2016年發現中國試射了7次DF-ZF高超音速飛行器,

這種飛行器的時速能超過6000公里, 防空和反導系統被認為無法物理攔截這種武器。

此外, 中國正在積極研發新一代無人機, 中國航太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2月就建造太陽能無人機報告了工作。 科學家表示, 太陽能無人機的飛行時間可比傳統無人機長。

卡申說:“還有不要忘記中國的衛星群。 在軍事太空衛星的數量上, 中國在美國之後屈居第二, 中國繼續順利部署‘北斗’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2015年底中國著手打造本國導彈襲擊預警系統的太空梯隊, 中國發射了首顆帶紅外感測器的試驗衛星, 能夠定位彈道導彈的發射。 ”

太平洋界線

報導稱, 許多有前景的技術設備還遠未能夠在部隊大規模推廣,

但中國繼續用現代化更新技術武裝軍隊, 這些技術裝備是當前人民解放軍和未來軍隊間的過渡階段。

卡申認為, “在裝備更新方面優先順序最低的是陸軍, 大多數作戰技術裝備還是毛澤東時代製造的, 而且陸軍從2015年起大幅裁軍。 ”

這位專家表示, 中國的海軍正在崛起:現代化水上艦船的更新速度很快, 最近入列艦隊的是隱身性能好的056型“鄂州”號導彈護衛艦。

報導稱, 空軍也沒有落下, 新裝備比重占約50%。 在這方面進口替代仍是中國亟待解決的頭疼問題。 中國繼續從俄採購轟炸機和軍用運輸機的發動機, 以及一系列電子元件、零件和配件。

卡申還說:“火箭軍是中國裝備更新比重最快的軍種。 火箭軍集核力量和中短程非核導彈於一身。

更新比重第二名的是防空兵部隊。 新裝備占比為60%-70%。 顯然, 中國正為在邊境與擁有強大空軍和艦隊的對手對抗做準備。 ”

報導稱, 美國頻繁在南海舉行海上軍演。 本月10日, 日本自衛隊和美國“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的艦船開始舉行聯合軍演。 早些時候中國對美韓的類似軍演表達了嚴重關切。 (編譯/黎然)

資料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資料圖: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儀仗隊。新華社記者陳益宸攝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